- +1
固体饮料标签、标注新规来了!记者实访:优乐美、李子柒等品牌仍需改进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提出固体饮料不能明示、暗示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应当在产品标签上醒目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固体饮料”,字号不得小于同一展示版面其他文字(包括商标、图案等所含文字)等一系列新要求。
据悉,《公告》自2022年6月1日起实施。此前生产的产品,仍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近年来固体饮料消费量不断上升,且种类繁多。目前市场上的固体饮料标签是否明晰?宣传效果是否如实?虚假、夸大宣传现象是否仍较为普遍?中国城市报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走访。
北京某永辉超市内的固体饮料货架。朱俐娜摄
2024年固体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千亿元
日常生活中,无论在大型商超、路边便利店,还是线上药店,固体饮料随处可见。
“相较于排长队购买饮品,我更喜欢买些果汁粉和咖啡粉。想喝的时候,随手就可以冲调一杯。而且自己动手制作,干净卫生。”日前,记者来到了北京某永辉超市,一位消费者这样对记者说道。
在这家大型商超的冲调饮品专区,记者发现货架上摆放着奶茶粉、果汁粉、蛋白质粉等各类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不少顾客驻足挑选商品。
对此,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与线下奶茶店、果饮店、咖啡店相比,固体饮料确实具有便利性、便捷性和方便性,这是固体饮料的一大卖点,带动了固体饮料行业的发展。
根据艾媒网数据显示,中国固体饮料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780.0亿元增至2019年的885.6亿元,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51.6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固体饮料具有体积小、携带轻便的优势,这丰富了用户的消费场景。
截图来自艾媒网。
不过,随着消费量不断攀升,固体饮料行业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
2020年5月18日,据央视新闻消息,经湖南永兴县“蛋白固体饮料”事件联合调查组调查发现,廖某军夫妇经营的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涉嫌虚假宣传,将依法从严从重查处。
据了解,在销售过程中,廖某军夫妇经营的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将“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宣称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涉嫌虚假宣传。
5名儿童在食用“倍氨敏”后,身体出现异常。经湖南省郴州市三甲医院的医疗专家集体综合评估,5名儿童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良、体重偏轻、身高偏矮、维生素D3摄入不足等情况,但头围均在正常值范围。
然而,这并不是唯一案例。
在上述事件曝光后,广州市一些家长也发现,孩子一直食用的“特殊奶粉”竟然是固体饮料。
2020年5月,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广州市约有60名儿童长期食用“贝儿呔1号氨基酸”“贝儿呔2号深度水解”或“敏儿舒1号”作为主食。其中,最短食用时长为1周,最长为26个月,有一对双胞胎共食用约615罐。该事件导致多名新生儿出现发育迟缓等问题。
“固体饮料”标识隐蔽,部分产品甚至并未标注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固体饮料,是否也存在《公告》中点名的几项问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个别产品的“固体饮料”标识让人难以分辨,而有些产品的包装上没有“固体饮料”字样。
拿起货架上的一款“优乐美香芋味奶茶”,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品牌名称,而“固体饮料”四个字的位置则显得较为隐蔽,不仅字号极小,字体颜色也未与外包装整体色调形成明显差距。如果观察不仔细,消费者很难发现。
北京市某永辉超市内的优乐美奶茶商品区。朱俐娜摄
除了优乐美奶茶,在另一家超市,记者看到高乐高、李子柒红糖姜茶等产品,也有不同程度的此类问题。
例如,“李子柒红糖姜茶”只在产品介绍的产品类型中写有“风味固体饮料”几个字,正面包装并没有提及。
北京市某盒马鲜生店内售卖的李子柒红糖姜茶。朱俐娜摄
令人意外的是,部分产品的包装盒上压根没有标出“固体饮料”字样。
根据《固体饮料》(GB/T 29602-2013),记者了解到,固体饮料分为8类,包括风味固体饮料、果蔬固体饮料、蛋白固体饮料、茶固体饮料、咖啡固体饮料、植物固体饮料、特殊用途固体饮料和其他固体饮料。
其中关于“其他固体饮料”的表述为:4.1-4.7以外的固体饮料,如植脂末、泡腾片、添加可用于食品的菌种的固体饮料等。
比如,一款名为“Swisse斯维诗泡腾片”的产品,没有任何关于“固体饮料”的标志,但在适宜人群一栏显示为“需要补充维生素C的成人”。
北京市某盒马鲜生超市内的Swisse斯维诗泡腾片。朱俐娜摄
另外,有些商品上只标了“冲调饮品”,而不是“固体饮料”。例如,在永辉超市的保健食品售卖专区,有一款礼盒正是如此。
北京市某永辉超市内的保健食品礼盒。朱俐娜摄
然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发布的《公告》规定,应当在产品标签上醒目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固体饮料”,字号不得小于同一展示版面其他文字(包括商标、图案等所含文字)。
市面上的固体饮料标识为何如此混乱?
朱丹蓬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从商家角度来看,他们都想通过调小字体、不标识等方式打擦边球,铤而走险来规避这方面。
“但在《公告》中,国家对于文字的大小,以及整体的文字表达,已经有非常明确严格的规定。完善法律法规为整个行业的健康、良性、有序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顶层设计。”他说道。
个别品牌强调固体饮料适用特定人群
近年来,各种固体饮料层出不穷,不仅种类繁多,有些商家还针对不同人群,推出具有不同功能的产品。
在电商平台输入“固体饮料”进行搜索,不少商品以适合儿童、孕妇等人群为宣传点。
以这款“儿童维生素C泡腾片”为例,该产品号称“专为儿童研制”。同时,商家在产品详情页面标出适宜人群为需要补充维生素C的4-17岁人群。
截图来自淘宝。
对此,《公告》明确,固体饮料标签、说明书及宣传资料不得使用文字或者图案进行明示、暗示或者强调产品适用于未成年人、老人、孕产妇、病人、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人群等特定人群,不得使用生产工艺、原料名称等明示、暗示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保健功能以及满足特定疾病人群的特殊需要等。
电商平台上还有一款益生菌膳食纤维冲饮,以“调理养胃肠道便秘”为卖点,产品的宣传海报中提到,95%的使用者感到产品帮助自己肚子更舒适。
但记者并未发现,该商品有关于本品不能代替特殊食品的表述。
商家还通过较小号字体声明,本页面摘取的书籍及文献内容均为营养科普知识,仅供消费者参考学习,相关内容不代表产品功效,消费者们理性购买。
截图来自淘宝。
对此,《公告》规定,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蛋白固体饮料、植物固体饮料、特殊用途固体饮料、风味固体饮料,以及添加可食用菌种的固体饮料最小销售单元,还应在同一展示版面标示“本产品不能代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作为警示信息,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警示信息文字应当使用黑体字印刷,并与警示信息区域背景有明显色差。
那么,这些针对不同群体、具有不同功效的固体饮料产品,是否真的有效?
朱丹蓬对此表示,正规大企业、大品牌的产品还是有保障的,可以放心食用,其他小品牌的固体饮料功效,则基本上都是智商税。
■记者:朱俐娜 张阿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