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实录|中华艺术宫新春首场中国画研讨,何以借题“文心雕龙”

宗和
2017-02-26 18:4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文心雕龙”这样的典籍对于当下的中国绘画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绘画之间的关系?中国绘画与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又有着怎样的关系?2017年2月22日下午,上海中华艺术宫新春首场研讨会“文心雕龙——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举行,这场汇聚沪上知名学者、艺术家、媒体人等的座谈会,以“文心雕龙”为题,围绕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研究中国画发展等话题展开,这样的话题研讨在上海艺术界并不多见。对于何以借用“文心雕龙”为题,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认为,中国绘画一直讲究文心,这是核心价值观,雕龙是塑造民族的灵魂,这个民族的灵魂是要超越腾飞的,下一步将就此一主题举办一系列讲座与展览。《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特刊发研讨会实录,以飨读者。

2月22日下午,中华艺术宫新春首场研讨会“文心雕龙——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现场。

《文心雕龙》书影

陈燮君(原上海博物馆馆长):文心要传下去,要活起来

今天这个会议尽管由中华艺术宫出面,出席会议的艺术家、理论家和管理工作专家的阵容很大,说明组织方对今天的议题高度重视。今天的议题既有理论探索意义,又有实践意义。

陈燮君

首先梳理一下“文心雕龙”这个主题。应该说这个题开得非常好。我们可以从狭义的和广义的两个方面切入。关于广义的“文心雕龙”,刚刚主持人讲得非常明确,谈到了“文心雕龙”的超越时代。狭义的“文心雕龙”与广义的“文心雕龙”在方法论上也是相通的。今天主要聚焦在美术,看当年南朝《文心雕龙》与中央前不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强调的“核心思想理念”与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方法论上是相通的。

《意见》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讲得十分深刻。“文心雕龙”,超越时代,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讲文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意见》分四个方面内容共十八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讲明了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的问题。第二方面概括了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目的是明确精华要义,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意见》第五条精辟地提炼了“核心思想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几千年积淀下来,并且不断生长的儒道互补诸子百家之说。儒家学说提供了解决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处的许多基本原则,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和谐大同等等。道家学说则提供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相处极为丰富的思想。这些在中国古代已经非常完备、非常系统了,如要顺应大自然,节制过度的贪婪物欲。习近平总书记近年多次谈到核心价值观,谈到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第三,讲文心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源头,从历史中走来的,但是又有了新高度,又经过了时代性的攀升。

第四,讲核心价值观需要“活起来和传下去”。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如何进一步做到“活起来和传下去”,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关于传统和时代的问题。传承一定要坚持,传承要“传下去”,必须“活起来”。这个问题会带出传承和创新的问题。

二是关于内容和形式的问题。绘画不能只讲笔墨、色彩及其技巧,同时应该讲“内容”,内容与形式不能分离。

我自己在上海博物馆待了十五六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展,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轰动”。“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和“书画经典”展等尽显优秀传统文化。上海博物馆这些大展是个案,真正使我们体悟优秀传统文化怎么样在当下真正活起来,怎样使它真正传下去。面对这样的大展,观众显示出极大的文化热情,能冒着上海冬夜零下5度的湿寒,表现出极大的文化响应。

从上海博物馆办展览的“3+1模式”,也与今天《意见》提出的“工程意识”相连。这些年来,上博的策展关注世界文明大展、文物大省精品展、“国宝展”和上博优势藏品展,这“3+1”的办展模式,与“规模效应”、“工程推进”是一致的。在实践中,自己深深体会到,要坚持凸显“文化自信、文化肖像、文化气息和文化精神”,要为优秀传统文化留下肖像和气象,需要有文化精神,要有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萧海春

萧海春(画家):坚持文心传统,学习传统是终身的事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扬,此立文之本源。为文,必先有情,有情才有表现的要求,才会感荡心灵,才会写诗、为画、为歌,它是艺术之本。传统山水画成因在南朝,宗少文的山水画序文中已经说出:山水画是“以形媚道”,画出来的山水文章是为了满足人澄怀之需,以表达对“道”的追求。山水画也可以在人身心疲惫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画或品赏别人的寄情山水来达到畅神的目的,并借以满足卧游的寄兴。所以,文心载着道与情,传统山水画历经千年,成为中国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中心内容。

传统山水画到了今天,并没有因为它有严格的程式而减弱它的艺术活力,并且以自信活跃的姿态呈现在海派画坛。现今没有哪一位会公开反对传统绘画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为大家都认识到传统艺术是人们精神的“家山”,尤其是传统山水画是画家胸中的“家山”。

传统山水画是人们对民族精神品味的追求,它不是纯技术性的活动,是人们对文心的接续和需求联系在一起。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的树立和归属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我们处在历史的大变革和转型的时代,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坚守和自信心的建立都面临严峻的抉择。作为一位山水画家往往在特定的时期内,创作会同时代浪潮裹胁在一起,革新与守旧,现代与保守常常会使你莫衷一是。传统山水画它自身在发展中能不能变革出新?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因为传统山水画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现渐被侵染和招致失落的境况渐近渐远。

前些年反传统的各种激进思想都视历史传统包括文化传统已经丧失自身更新之力,认为中国画唯有借助西方写实性绘画,表现性绘画或者现代主义等等主张来改造中国的绘画。甚至认为中国画“不科学”、“形式主义”、“保守残缺”,只有“科学”的素描写生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方法。在教育中压缩或放弃所谓“不科学”的传统临摹方法,并且简单否定传承古意、古法的元明绘画,认为这是“复古”和“倒退”。在纷呈的取值过程中,学习中国画的学子们不知“宋元传统”和“笔墨语言”为何物,以为在宣纸上作画就是中国画等等。在严重缺失中国传统绘画素养又不在少数的传统画家们,可以说是在迷惑或困顿中来进行所谓的中国画变革的。由于现今的商品社会里,金钱的杠杆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作用,二十多年来,传统绘画的风格皆由市场来抉择,无疑会影响青年学子追逐成功者的风格,放弃传统绘画的价值理念,以模仿那些赢得市场的画风为目标等等。这当然是社会与时代变化造成的,不是哪个人能左右得了的,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看到,在商品社会里,我们的前辈大师们如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吴湖帆、陆俨少、谢稚柳等等一大批大家们都从没有怀疑过传统绘画有更新的能力。山水画大师经典作品具有神圣性,它也适时地在不断变化和发展,那就是“通古今之变”,它不是“革命”而是“改良”,不是断裂而是渐变,回溯经典,要有文化自信。

作为画家,学习山水经典是一位山水画家的必修功课,对经典学习我看作是深山问道,山水画传统高贵而深远,绵延千年,是民族文化脊梁的组成部分。自魏晋以来,自然山水的魅力被觉醒的人们所关注,经唐五代到北宋,山水画艺术已经建立起山水画传统的典范。元代文人借山水来抒写个人性灵;至明清已呈多彩的形态,晚明董其昌以山水画图式语言笔墨为切入口,建立起山水画南北宗的谱系,以文人趣味之特征的抉择突出了山水画笔墨语言为审美标准,确立了南宗文人山水画审美体系,建立了传统山水画的传承和笔墨语系,以及淡静清润的趣味,影响深远。到了现今,那些议题仍然对传统山水画发展有启迪作用。鉴于此,我借用“解读”这个概念,是指以拟仿和再造的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重构。这一项经典学习是对“实力”和“智慧”的考验。“实力”可以理解为写与绘的技能,“智慧”可以理解为对山水画的认知。只有进入这座大山,才有问道的可能。“深山”是比喻对山水画经典的深入把握,浅尝辄止者是难以体味到的。我认为山水画传统之“道”存在于“书意和笔墨元素搭建的空间架构”,气韵生动的“笔墨程式”,“似与不似的物象造型”,“游心自然的空间秩序”以及“情感化的诗性追求中”。用现代概念来讲,“解读”是求得对经典图式“验证”和“修正”。但是,经典解读的成与否,唯一验证的是功夫与火候。中国艺术讲究功夫,其中包括精神、修养与技巧的功夫。要画好山水画必须要有技巧,那些严格的笔墨法则、空间虚实、形式语言和气象意韵都是构成技巧的重要因素,所以表现得好与否都是对技巧难度的考验,需要经久的修炼,如笔墨先要熟,继而熟后生,要巧,再由巧入拙,最后要实现“技近乎道”。这就是技巧把握与文心合一才能到达的高境界。它体现了人格的高洁,与之文脉相连的诗书和篆印的全面修养。这些都需要时间加功夫去锤炼才能达到那个火候。这是渐修的历练,就算是天才,缺乏功夫火候也是走不远的。不要“浅尝辄止”,“求脱太早”,修养不到终难成器。我常以攻玉的经验为则,“随机之智,走险之勇,繁复之忍,时日之耐”的精神于绘事,下“慢”字、“久”字功夫。

坚持文心传统,学习传统是终身的事,一以贯注的精神打进去,不断地拓进直到打穿它,这是“通古今之变”的时代要求,不是权宜之计。不是打进去再打出来?那么要问一下,打到多深,是百米还是千米,还是多少?很难用实用的心态来取予学术问题,因为这座文化“家山”是有系统的整体。

传统的山水画发展至今,由于时代多角度的渗入,传统山水画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从这些“热闹”和“繁荣”的现象中仔细审悉才知道,不少探索来求新求变,也或平面构成拼凑的图式,也或勾描填染的所谓传统法式,也或打碎肢解嫁接起来的山水画等等,那些山水画大多缺少传统山水那种文心意蕴,内里没有古贤那种开阔胸怀、空灵悠远的气韵,精妙笔墨表现出的那种典雅清正、浑厚华滋的厚度。如果要画好山水画,必须要以临摹入门为传承手段,当然也要提倡师造化。古代先贤积累的经典家法包涵以师古、师物、师心三者互为依托和转化的意识。我以为师古,把“拟与临”作为“唯一可以与古人对谈”,进入山水画经典境界的方式,同时也要强调写生,写生是对传统图式的“修正”方法和构建图式的来源。把写生图像储备与临摹经验结合为一。

传统绘画“转移摹写”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传承与发展,临摹的过程同时对传统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历代大师都是追求“以复古为革新”,当然要反对泥古不化的现象,强调临摹的意义有补偏矫枉,打通古今的作用。

我对经典解读分为“合参”与重构,合参重在相互参合,重构重在拆解再造,二者都无定式。在解读过程中,要加进临摹者的想象和超越,把不同古人不同文脉的画法融会再造。

黄宾虹说:“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笔墨是积淀古人、亲和万物、超越世俗、诗意抒情的传统。

传统山水画到了当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笔墨山水、彩墨风景以及二者兼有山水风景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发展可能性,但是笔墨山水的价值它是鲜明而不可替代的本土性,与传统山水画精神与形式一脉相承的特性,对待这份先贤遗产告诉我必须要坚守笔墨语言为传统山水的核心,我的经验告诉我:第一以丘壑境界为核心笔墨服从于丘壑境界的需要。因为笔墨是塑造山水形象的主要手段,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也是宋元传统核心的承接。第二,在山水画两大系统即披麻皴系和斧劈皴系中以披麻皴系统(南宗)为主。第三,在墨法中,相对多用积墨和破墨,追求深重浑厚的风格,因为墨法深厚是画道中的一大难点。同时笔墨的繁密,饱和与力度的追求同时也要借取董其昌幽清淡雅的意韵,使墨色相得益彰。

传统山水画以其丰富的浑厚华滋、苍茫沉郁诸形质,表征出人性的丰富、精神品味、人格化的生命意趣。笔墨的独特形式与积淀,合于天人合一,美善合一的审美理想,有益于培养善良人格与趣味,为现代人在赏析过程中也具有另一种超越。

今天以“文心,雕龙,超越”为题来研讨优秀传统绘画是有现实意义的,海派绘画为在文心衔接,精心地雕琢我们传统绘画的精品,需要超越的胸怀,我们要为海派画坛发展贡献一份热忱。

舒士俊

舒士俊(艺术理论家):当下不少中国画缺少气场气韵

我以前办《朵云》杂志的时候,最早写的几篇论文当中,有一篇“文论与画论”,“文心雕龙”是最顶级的文论,我这篇文章里面第四部分引用了“文心雕龙”里面八个字,“参古定法、望今制奇”。

中华艺术宫现在由李磊担任执行馆长,我昨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阮荣春,原南京艺术学院负责人,后来调到上大美院,任上大美院艺术研究所所长,后来到华师大艺术研究所所长。他本人是山水画家,到上海以后跟民营合作办了两本杂志,一本是八开本的《画院》,现在这本杂志与北京国家画院合办,还有一本《中国传统绘画研究》,听说中华艺术宫召开这么一个研讨会,他非常兴奋,本来他准备今天下午来参加,因为已经有另外安排,他希望我在今天会议上把他心意表达一下。他觉得中华艺术宫是大舞台,这么大空间,它肯定应该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全国的大舞台。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经济肯定会促动文化,以前的扬州八怪,我们以前的海派,都是当地经济特别繁荣,所以带动了文化的繁荣,但是这些年,上海美术不是很活跃,很繁荣,但是现在有中华艺术宫,这个大舞台本身原来是世博会中国馆。全国画家最向往开画展就是北京,北京下来就是上海,但我们现在资源没有好好利用。

我个人退休以后做了一件特别傻的事,我喜欢画山水的,就从网上把不少的摄影和旅游网站,挑选山水风景照片,我称之为海选,百里挑一,千里挑一。我很诧异的是,很多名山大川的照片,要用西画画一张水粉和油画会很逼真。但要画中国画,就绝对画不到古代画家的水准,以前像石涛、渐江整年整月住在山里,观看山里云雾,山水的感觉就出来了。现在你去旅游,不可能见到云雾最好的时候,云雾太猛一片茫茫,云雾太淡感觉不到,真的很难。

后来发现电脑有一个软件,比如晚上景色,可以通过电脑透光,还原为白昼。尤其中国画的空白,通过电脑,我懂得了空白是怎么产生的?空白其实就好像千岛湖,原来在没有拦坝之前是一片山地,没有空白,拦坝以后高的地方凸起成为千岛湖,低洼的地方就被水淹没了,画中这个水就是空的。用风景照来看就是画面最薄的部分。以前用拍照底片,也就是片基最薄的部分,被光打穿了就是空白。现在我通过电脑软件,可以把山水风景照片变出山水画的味道,把英国透纳的水彩画变出山水画的味道。画中国画我们一般只注意笔墨气韵,通过电脑透光,可以发现造化气韵,这不太一样的,笔墨气韵与造化气韵有共通的地方,但是造化气韵有自身的特点,这是不少画家忽略的。

感谢微信,使我经常见到一些传统大家的贴,像八大、石涛等,我想起我老师陆俨少先生,他说你画树、画山,要画得它转,山水要兜着转。我观察这些画家,他们山水都是能够转的,我后来用了一个名称叫“法轮”,就是气场,我觉得气场太重要,全国那么多画家,尤其很多名家的画,都没有法轮气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跟我们以前的极左有关,“文革”抄家,现在上海又有几个人,家里有像样的收藏?但老一辈的像是朱屺瞻、程十发都有收藏,他们收藏的古画都有气场,他们耳濡目染受气场感染,而现在很多中国画家没有这个感觉,没有受传统气场感染是重要因素。

邵琦

邵琦(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的传统血脉在上海当下画家中是留存的

什么是传统我昨天也做功课的。我找《古汉语字典》没有“传统”,后来又找了阮元的《经籍纂诂》、《故训汇纂》以及《辞源》,都没有传统这个词没有。传统是现代的词语,与传统相对的那么现代。那么到底什么是传统?今天讲中国绘画传统,到底什么是传统?传统,只是今天的人在谈一个“传统”;在历史上,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是没有传统的,所以我们要首先弄清楚传统是什么?

从字意学上解释“传”是递授,是递过来,你接受,传是一个动作。那“统”是什么?字典上的解释纲纪,是规矩、系统。现代汉语对传统的定义,其实有三层意思,第一层:世代相传的就是传统。第二层是名词,是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想、文化、道德,作为世代相传的社会因素是传统,因此中国画就是一个传统。第三层是与保守连在一起的。当我们讲传统的时候,首先要避免一个问题要跟现代对立起来,所谓传统要把很多东西要传下来。中国画的传统究竟是什么?我理解:中国画的传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是把某些东西:规制、规矩、纲纪、方法传下来。对中国画而言便是技法,指技巧、笔墨、程式。我们讲中国画传统等,大部分讲的是这个;但是,这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中国画还有一个传统,如果说,前面一个问题告诉我们怎么画,那么还有一个为什么要画?画拿来做什么用的?这是中国画的功用,那么这个意义上中国有没有传统?现代以来我们所焦虑的,纠缠的,混淆的都在这里。

现在我们动不动讲创新,动不动讲批判,今天有句流行语:理工科考不进去考文科,文科考不进去考艺术,让这批人批评社会可行吗?现代的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技巧为主的,让他们评论社会,评论时代,让他们来批评?我觉得这是勉为其难,强人所难,做不好,就胡来。有些人在上海为什么混不下去?因为上海不太胡来的。因为20世纪中国传统保存最好的地方在上海,所以,这里有一股传统的力量在抵御他,混不下去跑北京,因为那里有大市场。

中国绘画的目的,功用上的传统是什么?有没有?有两个。一个是我们说的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里面说,“成人伦、助教化”,人伦教化是绘画功用,为这个而画。改善社会,提高人的素养,营造和谐社会,这是绘画的功用。从汉到现在一直有这个功能,中国画有这个功能,吴道子画《地狱变相》,看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就是成人伦,画《孝经图》,知道“孝”怎么做。人伦功能包含三个方面:道、德、义。道,是指:了解社会和了解自然,悟道。其次,是德,中国人讲的德行,有德者得天下,这个“德”是为公众做好事,你多帮人就是帮子孙积德了。第三个是礼,在社会中间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怎么在社会中间生活,你要懂得规矩,懂得礼仪,有礼仪就有文化,有教养,这是人伦教化的功能。

中国画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心性修养。这是最根本的修养,从魏晋宗炳《山水画•序》里提出的“畅神”,到董其昌所谓:“画之道者,无非生机,宇宙在乎手。也就是说可以放眼世界看到最根本的东西,能够把世界最鲜活的,活脱的东西——生机放你手里。艺术终究是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终极之问,这是高的境界,这个称为心性修养,这也是中国画传统的一个方面。

我们在发扬传统的时候,首先要把中国画传统的概念梳理清楚。就官方机构来说,当注重绘画的人伦教化功能,而心性修养是画家自己的事情,我们讲文人画是非常小众的,很少有人需要的。如果把需要大家来做的事情让一个人做就混乱了。大部分绘画应比较务实,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这个应该大力提倡,而不是让画家批评政治、批评社会,做一个社会批评家。当代艺术现在已经非技巧化了,应该学的或许是国际关系、民族学、政治学、社会学,然后谈个观点而已。如此下去,我们社会会出大问题。此外,常说艺术跟自由连在一起,我体会自由的本质是自私,没有自私的出发点你谈不出什么自由,所以艺术不是一个自由的东西。中国画最高境界是对社会的认知,对自然的认知,以及对自己的认知,对人的认知。这是我们讨论传统的时候,在弘扬传统的时候,把这个弄清楚。

19世纪以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绘画的重镇,19世纪到20世纪几乎全中国重要的画家都来过,50年代、60年代以后,慢慢回到各地去,上海的地位非常重要,当然跟当时的租界,战争的形势有关,也正因为是如此,上海有非常开放的心态,各地的画家只要你有真本事,都可以到上海来,上海都承认,都接纳,这就体现出上海蕴含着中国艺术的传统。

中国画传统,在20世纪,在上海保留的比较完整,这个传统保留下来的是什么?我们知道我们上海非常重要的一些画家,仔细推敲的话就会看到,这个传统是在今天血脉中间留存的。比如说,吴湖帆他什么地方来的?学四王,后来变成自己的东西。陆俨少学四王,重要的大家都从这个口子出来的,吴湖帆很多学生带出来的,四王核心是董其昌,董其昌是上海的根系,要把这个弄清楚。自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以来,所有写中国绘画史的人都没有跳出董其昌的观点。都拿着董其昌观点写中国绘画史,我们今天看中国绘画的眼光,其实就是按照董其昌的眼光来看的,300多年以来就构成我们一个传统。这个观点对还是不对?可以讨论,但是事实、史实。300多年以来,很少有人走出他划定的概念。我们回过来看史实,无论是中国的学者,还是美国的学者,全世界所有研究中国画的学者都没有离开这个,这个影响非常深远,也恰恰是这个观点我们才会理解对以心性修养为目标的文人画或者南宗这一派会抬得那么高。

清代抬高这个是要收拢高层人士为目的,之前如:宋代到明代都是有画院的,画院就是人伦教化为主业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个历史梳理清楚。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视觉样式,在今天我们该传承什么?该发扬什么?我们才能有序推进,要告诉民众中国画的传统是什么?民众才会一点点吸纳,我想我们中华艺术宫有这个使命,必须告诉大家,中国画的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传下来的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是一个实体,他是一种观念,他是一种态度,他是一种方法,他是一些规矩,顺着这个去做,我们会做得很好。在国办、中办发的《意见》里面我看到很感兴趣的一条,要对中国的传统做新的阐释,这很要紧;还要设计中国人在重大节日穿的礼服,这就对了。“礼”是穿这个衣服的规矩,画也是一样。慢慢我们如果能梳理清楚,艺术家画家不会那么焦躁,不会那么焦虑了。画家不要有太多的观念,这些有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去做,你把他们的活抢了别人干什么?所以我想要回到绘画本身,回到艺术本身,不要让它承担太多的,我们社会也不要对画家有那么高的要求,他不应该承担这个东西,不要承担,各尽其职社会就和谐了。

陈翔

陈翔(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传统中国画实际上是人心的投射

刚刚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非常有启发。这些年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是越思考越糊涂,不光说发现很多新问题没有找到答案,过去以为有答案的现在又没有了。很多概念,很多答案,很多经验,到最后形成一堆浆糊在脑子里。浆糊对中国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裱画没有浆糊是不行的,浆糊要调得好,不要让他稀掉这是很关键的,如果中国画家不懂得捣浆糊的话不一定画得好。这个浆糊不一定是画的本身,其实画家跟画家之间的关系,画家跟社会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的。我们讨论的传统,题目是中国绘画传统,中国绘画传统,跟中国画传统还是有一点区别的。不要看多了一个字还是少了一个字,中国绘画概念包含的东西多一点,中国画可能范畴比较小一点,特别我们今天很多谈论的中国画,我的理解可能是中国画里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一直沿袭下来卷轴的部分,中国画非卷轴画的部分还是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我的脑子形成浆糊的最开始的起点就是对于中国绘画的概念的再思考,中国画的名称当时定义什么根据?中国绘画这个概念非常宽泛,中国绘画的样式可以包括进去,而中国画这个概念的边界比较模糊,当然再给它加一个定义传统的中国画,可能稍微清晰一点,但是同样也是蛮模糊的,我很希望邵琦教授继续讲下去。我们希望有机会能听他的课,可以讲得清楚一点。

中国画的传统,我现在所能谈的也就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和自己的浅显的理解来谈,很难讲是否是中国画传统本身应有之意,因为我本身连中国画都没有搞懂更不要说传统。对于传统绘画来说,没有中国画的概念,画就是画。传统绘画如果不用包罗万象来形容至少也是丰富多彩的,其实表现形式和观念、功能等应该也是很多样性的,卷轴画是当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东西。传统上大家公认的对于中国画的标准,大家比较公认的,可以归结为不仅仅对中国绘画本身的某些规矩或者是判断,而是基于对画家,基于对人的标准,就像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等的六法标准,其中第一、二的标准应该是评定人的标准,现在用来评画,这个是最主要的。接下来的几法是比较带有技术性方法论的标准。

这个东西在中国画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我们来判断中国画好还是不好的,传统是多方面的。今天所说的传统可能是我们比较认可,我们认为比较好的传统,其实也有不好的传统,可能不好的传统就不叫传统了。认为传统当中还是要继承好的东西,但是好的东西在什么地方?今天既然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也是落实中办、国办的文件精神,其实我们做领导的可以提纲挈领,但是我们做落实的要区分哪些应该继承发展,哪些可以忽略的。

中国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法、理、道三个层次。从某种角度看,应该还是比较统一的,没有说三个层次要截然分开。刚才我说的画的品评也是对人的品评,很多画其实因人而传的,画以人传很多,人以画传比较少,这是非常重要的。明白了这个传统以后,我们也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画发展到近现代甚至于当代,很多价值观,很多评判标准的紊乱,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后来越来越乱,让浆糊稀掉了。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法理道是合而为一的,最高境界是技近乎道。近现代中国画很多改革和改良,其中一些代表人物所持有的代表性的观点我们来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比如说林风眠先生说过,也是他一篇文章的题目《绘画的本质就是绘画》,其实我觉得对于传统中国画来说,她的本质不是绘画。从大方面来讲,传统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载体,从个人的角度,从画家的角度来讲,就是把他所有个人的品格、学养、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看法、价值观等通通用绘画的样式表现出来,至于绘画本身的很多规矩是第二位的,如果很多绘画应有之意成为绘画的第二个要义的话,那么这两个东西之间就有差别。中国绘画和近现代中国画改良画家眼里的绘画就有很多差别,这个差别体现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吴冠中说的笔墨等于零,和张仃先生在争论。中国的绘画如果脱离感情的抒发笔墨等于零了,我认为他是基于他老师的观点,即绘画的本质是绘画,这个是从艺术分类的角度去看绘画本身,就是说绘画本身是作为一门技术,跟传统中国画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我看来,传统中国画对笔墨的要求,不仅仅是技法,不仅仅表现在宣纸或者绢或者其他材质上的痕迹或者线条或者墨块或者其他的样子,而是人的投射,把人很多精神的东西投在上面。所以传统中国画对绘画的品评,很多技法,很多东西有规则的,很多东西不能过头。

比较熟悉的东西,比如唐代柳公权就说过“心正则笔正”意思的话。如果把绘画理解为艺术的一个种类的话,这个技法本身有很多可以脱离开对人的要求的理念,技法还原于技法本身的话,那为什么不能用偏锋呢?为什么不把一支笔用足呢?为什么线条一定要圆润?为什么中锋一定要在笔划中行?很多理念上的差异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和理念。很多人搞不清楚,现在有很多人搞当代艺术,但是用的材料是中国画的材料,也有宣纸或者绢或者其他的一些东西,他也用毛笔和墨汁,它是不是中国画?还有关于当代艺术本身的界定,包括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老画家都搞不懂,我们本身就是当代的画家,为什么我们的画不是当代艺术?其实是基于完全不同的观念和评判标准。

只有理清了基本思路,对传统有更加明晰的了解,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来落实前面说的中央的文件要求,什么是我们应该拿出来继承发扬的?如果没有这个前提的话,我们一个是无从着手,因为要继承的传统太多了,另外会选错方向,会搞错。作为画院来讲,或者中华艺术宫来讲,很多工作都是可以做,毕竟我们老祖宗留下了那么丰富多彩的传统的积累,而且我们前辈也做了大量开创性、积累性、研究性的工作,今天我们来落实来讨论,比如说萧海春先生的传承非常有代表性,怎么把这些宣传好。我们落实文件精神,我们是要做具体的事情,现在我们办展览太简单了,我们把一些藏品,或者把一些老画家的作品拿出来一挂就可以了,但是怎么样把展览和研究做得更好,更有实效,能够真正起到社会效应。

汤哲明

汤哲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这一刻已经真正逆转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过来,要把一个话题讲清楚,总归要谈到一点题外的东西,讲得稍微远一点,希望大家稍微谅解一下。

单独讲海派题目很大,中央前不久印发了关于传统文化的《意见》,这个很让人振奋的事情,二十年前我认为肯定要来这一天的,这是我二十年前坚定不移信到今天,刚刚邵琦老师讲得很好,到底什么是传统?到底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到底怎么样?是不是能让人简洁的了解一点很重要。几千年太复杂了这是第一。陈翔讲得非常好,传统里面有好的东西,也有不好的东西。很简单一个道理,你白莲教等等这种东西好不好?源头跟道家在一起的,上是谈形而上的东西,底下完全变成邪教性质的东西,到底我们应该继承什么东西?我平时翻翻陈立夫写的《四书贯道》,很好,他开篇讲孔子“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贯穿始终的,实际上道理贯穿在各行各业,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书画只是表现形式,这个道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实际上对中国人的观念和感受,形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特色,这个特色几千年沉淀下来,这个特色跟地理有千丝万缕的东西,我们讲西方的民主,像希腊、美国,你吃不掉我,我吃不掉你,自然而然形成联盟,形成他们的民主制,我觉得应该叫分权联盟制,中国一大块平原,四周高山,这边是海洋,自然形成中央集权,这个我可能讲到题外话了,这是传统的由来,跟你地理以及什么都是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人长期形成特点,我觉得有一本书我自己也很受教,受教十多年了,我非常乐意推荐给大家,梁漱溟先生写的《中西方文化的前途》,讲到中国文化特点是什么,中国文化类似于中年文化,用我们上海话讲有一点捣浆糊,就是有一点阿Q精神。他认为,西洋文化有一点像青年文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国的文化发现问题,绕开问题,讲的非常深刻的,我们中国文化确实有这个特点的,有坏处吗?有非常大的坏处,科学技术一下子发展不起来,导致明清开始就落后了,洋人文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技术上去了,中国挨揍了。

近代中国文化几千年形成的认同的典范,全因为这个推翻了,认为几千年的文化是不对的,但其实这个东西有的时候对,有的时候不对,你落后挨打肯定说明这文化在当时是不对的,但是这文化真错了吗?今天你去看看发达国家他们讲什么?讲环保,讲和自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这时都成为了能解决今天很多问题,你能说它不对,没用吗?中国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变成很重要的话题。所以,不同的文化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体现合理性的问题。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也不存在差距而是有差异,但在过去一二百年它的弱点体现得比较多,所以就产生了近代打倒传统文化的激进思潮。有的时候是对的,有的时候不对的,因时而异的,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这个一点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还有我们现在党中央为什么要提这个话题,为什么要提传统文化的话题?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值得我们体会用心的,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你不能说它不好,但是当时的时候出问题了,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造成五四,一直到“文革”推掉,把洋人东西搬进来,我们要解决国计民生的问题,否则落后要挨打,自然而然在过去七八十年里面,一百多年里面被认为是不好的东西。但是今天发现有很多问题出来了。从“五四”到“文革”,再到今天,中国人快速强国付出的代价,又把自己好的传统扔掉了。但到今天,中国逐渐强大起来了,你跟世界上平等交流了,你却拿不出自己的东西了,这个很恐怖的。我们现在讲很多东西,都是外国人几千年认同的文化,还是好,但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没有了,长此以往子孙后代以做洋人为荣的,不是以做中国人为荣的,这个是最可怕的。近代中国为了快速迅速强国扔掉传统文化,这虽然功利,却并没错。你首先要强国,但是这是付出的代价,要补回来的。今天党中央所以提传统文化,我认为目的在此。

我们的东西跟洋人比起来有特点上的不同,但并不是说不好,但是某个时段的弱点体现出来了,我们没信心想不明白很多事情,晚清到民国的时代,中国就像连续跌停板,起都起不来了,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在那个时代的我们文化自信却一点没有丢,从晚清一直到民国,文化自信全部都在。那些画家文人始终认为中国文化好的,始终想扶起来的,但几十年来功利的激进运动造成的后果,是把我们自信摧毁掉了,二十年前说中国画是老古董,必欲除之而后快,三五年有人说中国文化抱残守缺没出路的……,现实就是这样,80年代、90年代搞传统过街老鼠一样的人人喊打,反过来只要沾上洋的东西那不得了的,我一直讲这句话的,80年代、90年代你在马路上讲一串英语,人家马上肃然起劲,但是对吗?正常吗?一直到今天还存在这样的情况,从90后开始我认为是中国文化自信重建的一个标志,当然我们不要把国外贬得很低,国外很好,欧美还是很强,但我们现在90后的孩子,未必会认为它就比中国好,逐渐自信上来了,但是你不能光比造几个楼,你自己拿什么东西跟洋人比?洋人讲一套讲他的东西,他说这是普世法则,你全部要接受吗?换句话说,就是回到我们前面的话题上去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不对的?几千年形成的自然观错的吗?洋人也学过去的,我们还是要回过头,看看我们近代的时候,那些支撑传统文化的那些大家做了什么?我一直讲那个时代是中国最惨的时代,三千年来是最惨的时代,被人踩到底的时代,没有丢失文化的东西,但由于不断出现的文化激进运动,实际上我们文化自信已经没有了,这是摆在面前的事实。

有一个现在很红的艺术家,我现在不适合讲他的名字,2000年的时候,他信誓旦旦地说,你要写进世界艺术史,你现在必须写进美国艺术史,2000年时到美国去混了,去搞当代艺术,但是他现在回到上海浦东一家美术馆来了,卖画卖得很起劲,我很想问问他你怎么回事?想忽悠中国人买他画了。因为中国人有钱了,买他画的人是不是钱多人傻?这个是肯卖掉自己国家文化的人。我很容易愤青,内心里不原谅机会主义者,我20多年自己走过来,萧海春老师、陈翔兄弟都是坚持过来的人。邵琦兄讲得也很好,他讲到了,上海保留了很多传统。

我讲到上海的话题,是我今天一直想说的,我想说近现代上海为什么这么厉害?这么风光?我与顾村言兄聊过,古代的中国社会——或者说我认为比较集权的社会——不是独裁,集权是被妖魔化成独裁的,集权也有集权好处的。福山2008年承认了,他的普世价值观要修改。这就说明,中国讲宏观调控的经济模式必然造成体制内与体制外将长期存在,这也决定了中国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不同艺术面貌将长期存在,但我们未来来看我们怎么在今天讲中国。

回到我们讲的艺术文化,在平民化的社会靠商业,我们艺术一定要多元化,等级社会里不是多元化,艺术就金字塔一样的看谁喜好。现在多元化以后平民化了,自然依托商业,商业造成平民化,造成多元化的基础,商业代替了权利,海派实际上就是近代的范围,上海为什么失去了过去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文化高地呢?第一,艺术中心从属于政治中心的,这是规律。体制外靠商业活跃,体制内宏观调控是稳定器,实际上很重要的,欧美是没有这些的,实际上他们很想做但做不到,他们怎么不想集权呢?否则搞什么欧元呢?集起来是有好处的。

上海这个城市应该学习什么?应该还是要大力看我们上海那个时候的传统,是一个商业文明的产物,我们现代社会离不开商业文明的,一定要重视市场的,上海应该非常重视这一块,不是说不要体制内,体制内怎么结合起来?非常重要的。怎么真正把艺术家个性真正释放出来,我觉得这个是海派当年非常重要的事情。既有非常先锋的东西,也有非常传统的东西和平共处。

回过头来讲讲,让我非常兴奋的一点,重提传统文化,我们面临一系列的事情,从李小山当年说“中国画穷途末路”等等,我们国家在完成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不得不放弃传统文化作为代价,导致的一些现象,到今天为止这个现象,我相信从党中央发出这个号召开始,这一刻已经逆转了,不管我们过去看没看明白这一点。这一天已经来了,我相信未来十年是传统文化大回归的十年,也是中华民族重拾自信的十年,未来二十年更加明显。

王立翔

王立翔(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拿得出对得起前人对得起后人的研究成果

谢谢中华艺术宫和两位主持人,大家几次联络,让我有机会参与到今天讨论的当中来。有两个感想:第一个感想,传统文化重新得到重视,是当今中国的一件空前重要的大事。近期中央更是发文,要求全党全社会都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将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这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样一种国家文化战略,对我们学术圈也好,艺术界也好,都是值得骄傲的。这使得我想起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冲破“文革”禁锢、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学界和社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过重大的反思讨论,“国学热”在广泛的社会层面得到响应和传递。今天我们对待国学和传统文化,都有了一些基本态度,与当初及此后长期以来的对传统文化的辨析和研究是分不开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讨论,有的还形成了共识。今天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效,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交流已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在这种背景下中央从国家文化发展层面再提重视传统文化,其的话题具有深刻内涵和特别重要的价值,非常有现实意义。作为艺术界,要跨学科地观照其他学科,尤其是文史学界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要极其重视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献典籍的阅读和研究,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要义。我相信这会给我们艺术领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带来众多启示。传统文化是个积累的过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实际上也个是不断积累、推进的过程。

第二个感想,是对中国绘画传统的认识、分析和当代实践、弘扬,要脚踏实地、不断取得成果。我期盼看到政府层面也好,个人、机构也好,大家都要沉浸下来,深入上千年积淀起来的博大精深的传统之中,实实在在做点学问,认认真真做点笔墨实践,对承续传统,弘扬传统,起到真真的推动作用。我们是专业的传媒机构,我们将致力发挥我们自己的平台功用。出版社的基本功能有二,一个是积累、固化,二个是传播、发扬。传统文化首先以积淀、传承为基础的,对历朝历代前人的成果,需要梳理,进行鉴别,进行认知,在这个基础上再发扬我们当代的新传统文化,如此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人类文明史是过往的,也是发生在当下的。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文化的概念、现象、话题,脱离不了当代,脱离不了现实。我们要在传统的承续与今天的需求中找到新的传承理念。

上海书画出版社,是一个比较早创建的艺术类专业出版机构,在以往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我们几代人的共识,就是要聚焦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弘扬好中国艺术。我们的目标是以书画艺术为核心,以学术出版为制高点,打造具有国际品牌价值的现代化艺术出版机构。多年来,我们对学术出版格外重视,在艺术文献和艺术史研究领域,都起到积极的推波助澜乃至引领的作用。我们举办过多次画史上重要现象和人物个案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过多项大型具有积累意义的出版项目。我想今天来讨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一定要有深入传统的勇气,刻苦专研的研究意识,要拿得出对得起前人对得起后人的研究成果。

刚才发言的几位都是卓有成就的画家、学人,都提到了很多关于历史上关于中国艺术的论说,提及了在中国画发展过程当中一些特殊现象,这里面包括技术层面、思想层面、文化层面的,古人都有大量著述。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经验和认知,进而形成了共识和传统,故而我们首先要化苦功夫,先行去学习和承续传统,一定要学到我们正脉的传统,需要高度重视学习与艺术有关的文献典籍和经典作品。其次,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怎么化古为今,怎么利用现有的条件、视角,现有的方法论进行我们当下的研究。学习和研究是我们从事中国画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但现在的普遍现象,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重视创作轻学术研究。我从一个出版人的角度来讲,更希望看到我们理论工作不断有成果面世。陈翔兄讲中国画的传统绝不仅仅是绘画本身,我非常赞同。中国画是个复合型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涉及中国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的精神世界,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有着无法分割的关联。我们必须去认识并传承这些内在的文化精要,并在当下产生接轨中国艺术文脉的新传统。这需要理论,需要实践。我们期待这样的成果,期待在当下如此好的条件下,早日出现并达到具有高峰意义的成果。作为专业社,我们愿贡献我们的传播力量,让更多专业内和专业外读者,让世界范围的读者来共享大家的成果。

江梅

江梅(上海油画雕塑院理论家):让今天的人发现与欣赏传统很要紧

前面各位专家、老师对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绘画的传统以及传统与时代的关系,传统在不同历史阶段尤其近代以来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以及为此而生成的各种解决办法与相关具体实践等等,都作了很好的阐述,我听了感觉收获良多,也很受启发。

我的发言还是想围绕着本次座谈会的主题。我想先作一下解题,因为我觉得“文心雕龙——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这个题目特别大,而且这样一个题目本身所包含的信息很丰富,题内之意、题外之音,内涵外延,意味都相当复杂深厚。

“文心雕龙”,这是很厉害的一个词,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系统性阐释文学理论和评鉴标准的经典著作的书名,这部著作里涉及到的诸多关于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内容对后世的影响如此之大,不仅是在文学领域,对艺术的品评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般而言,“文心”是指品格、境界,是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文心”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道”;“雕龙”是指创作的方法和技艺,相对应来说是属于形而下的范畴,是对精湛的创作技艺的要求。“文心”与“雕龙”合在一起就是“道”“器”合一,天人合一,二者相合在文学艺术上就会成就一种和谐与完美的理想形态。所以一下子看到这样的一个题目,我会感到这个里面有一种发大宏愿的意图。

而“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作为副标题点出了今天具体所要关心和探讨的内容,即是“关于中国的绘画传统”如何超越时代对当代人的精神、文化以及生活产生影响、发挥作用。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对于中国文化人来说也是代代都要谈的问题。

古人谈传统,那是必需的,但他们是在一个稳定的古典的文化系统、文化语境中谈,就像是一棵树的成长,经历春夏秋冬、四季轮替,不断生息,流传非常有序。

近现代人呢,是在一个大一统分崩离析、文化充满了断裂、冲突以及交融中谈传统,传统的面目在不同阵营的人看来可能完全不同,态度也各异,爱之、恨之、爱恨交加之俱有,并因此而形成各种派别与阵营。但当时这样的一种必须要针对传统的历史情境,其实也从另外一面反映出传统的能量在当时依然强大,它担得起当时求变求新主流下作为挑战和冲击的对象这样的角色,不仅没有被击溃,而且仍然产生了一些在在近现代史上卓有成就和影响的中国画大家。

到今天,我们当代人则是处在一个更加多元化、全球化乃至碎片化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中,视野所及,传统充其量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它不再像过去那样对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世俗生活产生这样那样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今天的人们面对着很多样的选择。在今天这样的大部分人们对传统的认识支离破碎的现实背景下,人们是否必须要选择“中国传统”这个选项呢?很难说。

但是我想如果人们真能认知到传统的好处,认识到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博大精深,体验到它的美妙,并且理解拥有这样的精神世界或者说文化生活、艺术的人生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幸运、福分,是人生的一份额外的美好的馈增,那么我想他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

所以,怎么让今天的人能够比较容易地看到传统,发现传统,进而再认识以至欣赏传统,很要紧。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谈传承与创新,就会有真正的、扎实的基础,才是将对于优秀传统的研究与传承以及将其当代化的各种实践置于了一个对的、顺的文化环境、艺术语境乃至社会语境之中。而要让传统在今天的人们看起来具有吸引力、充满魅力,这就是艺术工作者的工作了,从创作实践、艺术研究到各种教育推广,有大量的工作都需要有效地去开展。

所以,今天探讨的主题“文心雕龙——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我觉得很有意义,同时也很有意思,这个讨论的主题既提出了一个美好的艺术愿景,同时也很有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文心雕龙”的提出,一下子把所谈的传统这个格定得很高,气局也大。可以说把一千五百多年前就总结出来的关于中国文艺创作评鉴的一个最高标准拎了出来。这个标准今天看来依然有其价值,依然可以作为评价作品的基本标准。只不过今天我们不一定使用这个词,而是用其它带有时代色彩的语词来替代,如“张力”“气质”“格局”“媒介、材料的研究、运用”之类。而“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既然要超越时代,那么这个传统中一定要有具有时间的超越性或永恒性的因子?作品里一定要有能打动或感染一代人心灵的东西,要有对他们的世界——既可以是精神世界、心灵世界也可以是世俗生活的世界产生积极影响的东西。比如说,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要能给今天人带来的独特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精神享受,甚至是生活方式上的享受。这样,我们的传统在今天才能够有真正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成为今天人们生命经验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这样的生命经验是可以作为基因遗传给后一代人的。果真其然,“超越时代的中国绘画传统”就不再是“老生常谈”,而是具有生命力的一种真实存在。

吴林田

吴林田(画家):好的艺术一定是植根于自己的土壤 里

民族自信就是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自信,中国人两千多年一直在绢素和宣纸上画,这不是个社会变革可以革掉的,中国人还是用筷子自如,刀叉用得再好也不如欧美人自如,西餐吃得时间长了肠胃吃不消。当然,民族自信不等于民族自大,怎样建构好自己的民族绘画,也要了解到人家在干什么?我前年过年在巴黎看基弗大展,今年在德国看表现主义以及荷兰伦勃朗和梵高的绘画,走多了看多了越来越感受到搞好自己事情的重要性。我今天的主题是,最好的艺术必须有自己的土壤,这片土壤如何会产生这个艺术?不是说我们好西方不好,西方不好我们好,一谈到传统和当代话题,我们的观点就会偏激了,这是有问题的。这几年习惯去欧洲看展,与中国的蓬勃向上比,感觉到欧洲确实没落了,从人的状态,包括整个社会环境,真的是没落了,但是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呢?他们不管经济好坏始终对艺术的尊重,他最好的建筑最好的地段,都给艺术了,都给宗教了,教堂是最好的,博物馆造得最好的,周末人流最多的就是教堂和博物馆。我们应该学习对文明的尊重,社会文明讲规矩,文化艺术才会好。上次在朵云研讨会邵琦一直强调规矩,规矩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讲规矩,你所有的创造是没有依托的,就像风筝飞的再高但飘走了你能创造什么?

刚才陈燮君先生说传统是要活起来、传下去,活就是创造属于时代的东西,传不是生搬硬套。传统是一个个优秀的艺术家、一幅幅优秀的作品组成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朝代,晋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传统一直在鲜活的运动。鸦片战争以来国运不济实在没有办法,许多探索实践好多是盲目的、亦是被迫无奈的选择。我们的经济起来了,国家现在倡导要弘扬传统文化,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每个时代都需要属于时代特征的艺术,但是创造从来不是旱地拔葱,创造与历史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脱离历史的简单创造从来都是昙花一现。

当代水墨30年前觉得很激动,有新的艺术样式出来一开始很激动,但三年前再去看这一批作品,看不下去了。最好的新应该是历久弥新的新,而不是昙花一现的新。我说最好艺术作品的基础是耐看,优秀经典传统绘画就是越看越有感觉,画挂在那里几百年还是一幅好画,有些打着创新旗号的绘画,放在家里放半年可以的,三年可能不想看这张画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去博物馆,就是号召向经典致敬。

贬值的缺乏生命力的创新的繁荣是虚假的繁荣。我们再看董其昌为什么在美术史受到如此礼遇?和他寄托于整个中国人文系统的作品有关,和他的笔墨修养有关,董其昌是尊古的楷模,但他的画我认为不是一味摹古,董其昌的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他和黄宾虹差不多,把美术史山水画系统融洽为自我。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这样解构经典为己任的画家,萧海春先生是一个。

尊古实际上有要求的,尊古不等于一味模仿,意味着你这个人必须学养深厚,你对美术史充分了解才行。四王以拟古为高,虽机械地承袭了董的理论,现在看来,水准还是高于同时代的许多创新者。看四王作品,要看量,最好和四僧及其他清代画家一起看,高下立见。四僧图式上脑筋动得多,但从绘画性涵量来看,许多画是不及王原祁、王时敏耐看的。图式降低了赏画者的门槛,但笔墨确实千古不易。由此,尊古拟古到一定深度个性化的自然流露算是有价值的作品。

一味强调图式风格降低了观赏者的门槛,尊古拟古到一定个性化自然流露就是非常耐看的作品,每个人都有个性,过分强调个性的个性是单薄的,在共性里发生的个性是醇厚的个性。西学东渐的林风眠、吴冠中,林风眠笔下的人物,脖子很长,法国巴黎肯定去过了,林风眠笔下的人物如果不是仕女,就会有抄袭莫迪里阿尼的嫌疑,笔下的山水如果不是江南乡村,和印象派套路别无二致,一本土就会有撼人的力量,可见本土性是多么重要。不与本土传统发生关系的当代艺术几乎毫无价值,当代艺术家已经在考虑当代如何与传统发生关系是近年中国当代艺术的进步。所以许多人在画太湖石,许多人在画明清家具,许多人在画旗袍女子,也有人用烧过的宣纸盖住笔墨纤弱的山水,搞的人多了就庸俗化了。从概念上去解决问题的是当代艺术家的特长,也很容易在短期内取得他们需要的效果。但一件作品一旦放在时间的长度、历史的高度来衡量,在狭隘领域取得的成功便不足挂齿。

个人还是比较欣赏那些沉浸在传统里的人,他们可能一辈子也出不来,但把传统作为一门学问一生去修行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进去是必然,出来从来就是偶然,至于打进去打出来这种过于激进的话其实完全不必考虑。几十年来,环顾四周,你有没有发现,在浩瀚传统里做书虫的远比雕虫小技的所谓创新者有价值。

艺术必须生长在自己的土壤里,可以有各种外来营养,但是土壤必须是自己的,这就是本土性。日本也出了好多好的艺术家,但是它好像总归没我们的大师到位,我们到辽博、故宫、上博你去看这些画,你觉得艺术肯定是植根于自己土壤里的。比如看到太湖,自然会想到倪云林,他的画只有在这个地方可以找到灵魂。你看太湖一片迷蒙之色能有巴比松画派、印象派那种对比强烈的而有色彩的东西吗?肯定没有,太湖就是一片渺茫,平坡、石、树、水融为一体,这就是倪云林。有一年去太行山,深山一看,李成、范宽就在这里呀。如果陆俨少不到四川就不会有他的陆家山水;陈子庄对巴山蜀水的自然产生了感情,再加上他原来的笔墨训练,因此成就了陈子庄了。日本画家东山魁一,到太湖写生时带了很多颜色,樱花牌的颜色很好,但是他就是派不上用场,用排笔画太湖总是不伦不类的。像倪云林对一块石头的反复皴擦,就能体现中国文化中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这种状态,这点欧美人很难做到。

顾村言

顾村言(《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主编):中国艺术涵养人心,培育人格,但当下的价值判断体系仍紊乱

其实中国人的文化视野在国力强盛时一直是开放的,我理解的传统是经历过历史与时间检验的经典,且认为传统就是活的,因为从中你可以看到鲜活生动的人心与情感。

就像刚刚汤哲明兄所讲,我20年前也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定要复兴的,因为这是中国人生活中所不可少的。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喜欢临摹白描风格的古典连环画,好像临摹了很多本,也没人教,就是喜欢。中学时“寻根文学”兴起,我当时喜爱读《史记》、东坡文,现代文学方面特别喜欢二周、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都有一种性情与境界,当然,对西方不少作家艺术家也很喜欢,后来自己分析,对这些的热爱包括从小到大对中国书画的沉迷与之都有关系,还有一点,我是比较尊重自己内心的人,不会因为外在的不相干的事情与诱惑所感染。我觉得这与文化基因,与我从小耳濡目染周遭的一切有关系。刚才陈燮君老师说传统文化不是死的是活的,是这样,传统文化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或经典中,也存在于我们生活周遭的一切中,其实过去中国文化有宗族制的一面,后来被破坏了,但很多文化的精髓依然在生活中留存下来。当然,传统是个很大的范围,有精华有糟粕,我会心的总是一种有着风骨与突出自由天性的那一面,我觉得热爱中国文化,就像我的胃平常只爱吃中国饭菜,黄油西餐只能偶然调剂,中国人有中国的生活与文化基因。

中国这一百多年来对传统文化态度的反复变化是有历史的原因,比如,我生活在“五四”时期可能也会要想打倒“孔家店”,但如果经过近一百年,现在还是那种态度,还是那么偏激,还打倒“孔家店”可能就有问题了。比如近百年来对董其昌评价的变化是一例,上世纪初激进思潮攻击董其昌“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系列改造中国画的要求下,千百年来滋养国人心灵的中国画从哲学的心性在当下多已变异为技术匠人的写实与社会工具,而与文人画、笔墨天性相对应的中国人心性里的自由对应度越来越少,中国文化语境里的“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依然是一种理想,一种与之相应的民族精神也因之失去了根之所系,整个社会的功利化、浮躁化与工具化,其实均非偶然,其来有自。

回到中国艺术,孔子有句话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当然他所说的艺是六艺,中国艺术从来不是简单的艺术话题,一直是一个大文化话题,也一直是培育人格的重要载体,而且,在宋元及以后尤其强调“文心”与格调。刚才几位师长提到文化自信,其实回溯一下,百年前虽然真正有境界者一直文化自信,但对更多人来说,是没有办法文化自信的,以至于到最后崇洋媚洋,因为首先经济上实力上与人家有差距,现在重提文化自信,我觉得是“天时地利人和”,包括发扬传统文化这样的决定,也不是偶然的,应当是顺势而为。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关于“中国历史三峡论”的观点,他认为中国100多年来处于历史三峡的惊涛骇浪中,中国只要过了这个历史的三峡一定是一马平川,我们现在所谈的状况不知是不是即将冲出历史三峡的一个文化背景。

再回到中国艺术,中国艺术自宋元以后出现以文人画为主导的状况并不是偶然的。前几天在上海朵云轩“文心游艺”展览研讨会我们聊到过去由于左的思想,艺术成为附属于政治宣传的工具,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艺术家受不住诱惑,功利化,甘愿成为资本的奴隶,有的笔墨那么差,但通过资本炒作居然号称几十万元一平尺,当然,还有国外资本的炒作。无论是沦为权力还是资本的附庸,其实都是看不到自己的本心了,为外在的一切迷惑了,离真正的艺术还是很远的,而且,这些伪劣艺术在当下仍在呼风唤雨。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艺术是个系统工程,我们谈艺术并不是单纯谈艺术,也不是单纯的艺术工程,而是培育中国人心的工程,当然这个工程不是一个功利的工程,而是设计非常巧妙又让人亲近的,即便倪瓒所言的“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其实说的也是一种对艺术无功利的超脱态度,其中“志于道依于仁”更是一个基础。这么多年来中国出现了大量道德沦丧的社会问题,比如在婴儿奶粉里面放三聚氰氨、地沟油等等,都是“”不仁“,即人心不古。所以我们理解的弘扬传统文化不是说简单的复古或是简单化地读经,而是要活起来,汲取其中的精华,恢复中华民族本来的元气,就像傅抱石题画所言的“真气流衍”,不是简单的复古,沉迷于暮气之中,因为中国的艺术从来就是活的,我们看一幅好的古代画作,其实与看梵高、马蒂斯的经典之作没什么区别,好的画作都是可以打动人心,不是死的,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也不是死的,他是活的,是培育人心,培育我们的人格,中国的艺术一定要有格调,一个人一定也要有格调,艺术不是单纯的艺术,不是单纯的技法,最终一定是从“技进乎道”。

刚刚讲探寻中国艺术先得有规矩,我觉得是对的,刚开始一定要有规矩,也就是技之层面,孔子为什么提出了礼?礼就是要规矩,现在从事中国画的,有的连起码的笔墨程式都不清楚,还奢谈什么写意?但中国艺术的最高端,还是抒写性情的,也是可以放弃规矩而进入精神的自由王国,这也是中国历代文人讲究儒道释结合。艺术先得有法,有法之极,最后才能无法,进入道之层面,比如当下的山水画专业的研究生,很多技法其实在中学本科阶段就应当解决的,但由于中国当下美术教育的问题,导致山水画研究生阶段还在教基本的技法。而且,中国画研究生教育也应当突出文化与文心的教育。”文心“最后的目的是如孔子让弟子言志所叹的“吾与点也”,也就是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自在天性。

真正的中国艺术一方面涵养培育人心,也会培育人格,中国人对艺术还有一句“真赏为要”,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包括资本炒作等艺术外的其他因素扰乱艺术界,当下艺术价值的判断系统仍然不无紊乱,“真赏”是很难的,真正的好的艺术在当下仍然是寂寞居多,我觉得今后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真正的好的艺术是真的可以超越于时代的,而最后其实也是让时间检验的。

张立行

张立行(《文汇报》文艺部副主任):现在要把一些缺失的东西捡起来

我是觉得今天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不要非常狭隘,但我们融入世界久了,整体来说,无论从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起来了,现在我们还要把一些缺失的东西捡起来,我觉得中央《意见》里面,包括传统文化方面,各位也讲了,实际上创新也好,传统也好,这个标准就是好与不好,没有传统和创新的,比如萧海春老师刚开始不是搞传统的,但后来又回归传统,不是一开始就是传统,肯定有更高层次的回归,我想他对传统的理解,肯定真正看到了传统的一些精髓的东西。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一开始接受传统的东西却看不到里面很好的东西。

上次我改了一个稿子,讲电视剧历史正剧,现在很多悬疑穿越剧,但这里面还是有一部分是拍得比较好的,比如历史正剧里面,“大明王朝”和“雍正王朝”拍得好的,是优秀的精品,当然有好也有不好的,我觉得在文化上面没有谁高谁低的,这是一把尺,我很欣赏吴林田假期经常到国外走走看看,一定要有参照性。

李磊

李磊(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文心是核心价值观,雕龙是塑造民族的灵魂,这个民族的灵魂要超越腾飞

大家来参加这样的研讨,其实大家非常支持。就狭义的传统文化,或者是狭义的中国绘画的传统绘画,这些年我们谈很少,尤其在官方的平台上谈得很少,这其实是一种缺失。

我记得陈燮君老师刚去上海博物馆做馆长的时候,有几个大动作,一个是“晋唐宋元国宝展”,全城轰动,还有一个是《淳化阁帖》请回来以后,博物馆很多小孩子写字。还有人说这么高雅的东西,怎么搞成热热闹闹的?其实他们不知道传承和弘扬就是热热闹闹弄的,不然这个事情跟谁有关系啊?我们一般不是专家,谁知道《淳化阁帖》这个版,那个版,非常专的专家才去讨论的,对我们一般的观众和群众来说,可能就是在这里描摹过程当中体会点滴,一般的文化传统就够了,这是功德无量的东西。

今天也是一样,为什么要媒体支持?这是传播的时代?通过我们的一些实践,我们的思考,能够大众带来什么,做好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传播正能量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今天自己都觉得很有自豪感。这个研讨会在很短的时间筹备起来的。这就是上海精神的正能量,也是中国文化的正能量,我们自己要有这样的定位,要有这样的气魄,确实我们谈的这些问题是大问题。

关于这个题目也是神来之关于这个题目也是神来之题,“文心”是从上海朵云轩“文心游艺”展览的研讨会开始想到的,“雕龙”是借来的,我觉得借得很好,我们三个词六个字,第一个“文心”,第二“雕龙”,第三“飞跃”,最终我们要飞跃,或者叫超越。文心是什么?文心是价值观或者核心价值观,雕龙是塑造民族的灵魂,这个民族的灵魂最重要的是要超越、要腾飞的,这是我们的大课题。接下来要为我们整个中国文化做大事情,我真有这样的感触。

因为有这么一个平台。你就可以做一些事情,就像当年陈燮君老师在上海博物馆,有这个平台,不管有多大的压力,多大的阻力,多大的辛苦,你就是做了几件事,这几件事不是别人记得这个事,而是这个事情影响了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几千个人,几万个人,几十万人,现在有媒体就是几千万人,这个就是不得了的力量。所以我们就是要做这个事情。“文心、雕龙、超越”,我们这个过程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我往下说一点。所谓文心我们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其实还是一个儒道合一,之后士出现了,其实是道为先,儒为后。社会堕落了最后儒家出现了,儒家发现解决不了问题,外面借来了佛的精神,最后发现佛的精神更加有穿越性,但是你入世的事情还是要用儒家的思想来做,而儒家的思想结合了道和士,形成我们中国的基本核心价值观,这当中“天人合一”是非常重要的观点,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上下的关系要协调,要认可。中国超稳定的封建结构也是思想基础上面形成的,总体上是稳定的。这里面有他自身的问题,但是也给他带来了相对的人民的幸福,尽管阶段当中是有大的动乱,但是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总体上来说幸福指数相对高,西方学者当中也有研究中国文化,认为是市民文化,是世俗文化,在我们意识形态当中,宗教中,从来没有说有一个超神主宰我们思想和一切的,哪怕天子也是人嘛!天子不是天,天授权于人的。所以天人合一,中庸的,在我们中国经历苦难开始恢复的时候,价格价值观在天人合一发展有影响的,人心向善,不管有极端的思想,人向平安,人都是有向好的,不管你什么宗教,不管你什么国家都是向善的,这个当中要统一,这是非常重要的统一,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统绘画当中,其实一脉相承的是这样一种精神,当然有形成的过程,到晋以后开始形成的绘画的基础在这里。

我觉得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体现几个精神,第一是个人的觉醒,我说这个绘画是狭义的,卷轴画,绘画当然有很多了,但是从个人绘画来说署名的,表示个人态度的开始,其实是个人意识的觉醒,是我主体意识的觉醒,这是一个观点。第二个中国绘画的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交融和交换,画什么是一种态度。个性当中有态度的,所以中国绘画不是单纯的一个物象投射,其实是精神投射,这是跟西方的写实主义的绘画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绘画如果是物象投射那是匠画,一般被人看不起,精神投射才是好的画,因为是引向精神的。第三个精神要超越的,最后形成图像的形而上,最后笔墨不是笔墨,笔墨是精神,为什么画到70岁、80岁才说笔墨成熟了。“四王”说80岁才有一点样子,就是跟道的精神才比较接近了,和人比较融为一体了,一出笔就挤进道了,这样才认为自己现在学习终于有一点接近道了,还不是说自己这是思想的超越实际上进不了道的,修炼过的人知道没关系的,但是从精神追求来说人和笔墨融为一体,最后变成超越形而上的追求。第四个特点画与文是相通的,这个文不是书法,是文心,画就是文心,我写一首诗跟一幅画一样的,画上面再题两首诗,把画的精神再提炼一下提示一下,这是一个中国的特点,看上去形式的东西,实际上文心的东西,是我们文化的一种特殊的特别的传承的东西,形式丢掉了很多精神没有了。

为什么我们要传承笔墨?如果仅仅为笔墨而笔墨,就是吴冠中先生说的话“笔墨等于零”,其实后来吴冠中先生跟我说,“他们都在乱搞,我怎么说笔墨等于零?我是说不能没有笔墨。你没有表达思想感情,你没有这个的时候,你这个笔墨等于零,废的,你笔墨不表达思想感情,不表达时代的精神,你要这个笔墨干什么?纯粹就笔墨而笔墨,其实我们笔墨不等于零,笔墨就是形而上的精神气质。”

我们中国文化,文以化之,比较温和,现在要塑造富国强民,该打的时候人家要打我不怕,这是民族精神。不能弄得我们没有人格,没有尊严了,这是一种精神气质。

最后,我个人还是赞成笔墨当随时代,真正好的艺术是超越时代的,不是被时代和个人所局限的,最后给人的感动是展开的。

舒老师讲的东西我很有同感呢?他讲的“法轮”,其实就是气象、气韵循环,生命力,这是心灵感受的东西,这种东西西方大师依然有的,这是人类共同的东西,相通的。

当然,我们最后还是要落脚在现时要做的事情上,有几桩事情跟大家报告一下,大家一起来做做,一、今天已经在做的座谈和传播。二、要专题研究。三、希望要在中华艺术宫做一个主题性系列演讲,包括还将策划一系列相关展览。

吴孝明

吴孝明(上海市文广局艺术总监):要把美术的生产力释放出来

没想到今天这个会议这么学术,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本来想早一点走,但是感觉很好,就多听一会儿。中华艺术宫用这个主题,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用“文心雕龙”四个字举办这样的座谈会,希望进一步深化,推动上海的美术创作。刚才各位老师、各位艺术家的发言,其实也代表了当下我们美术创作工作者的一些深刻思考和想法,特别是对未来的一些探索。大家也思考了一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个给我们提出很多课题,我们怎么来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怎么面向未来做一些我们海派美术创作应该做的工作,这是传递给我们的一个信息;第二,上海美术家的文化自信极度高扬,文化自觉极度点赞。

我趁今天的会议通报一下,我们接下来未来对美术创作工作的思考,特别是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在昨天出台了一个2017年第一期创作项目申报,我刚才与陈燮君老师也在讲这个事情,为了更好的推动未来美术创作工作,我们从政府这个角度看,到底杠杆在哪里?前一段一直讲要解放艺术生产力,但是我们在生产关系上注意得太多,在生产力上注意得太少,我们现在要在调整生产关系的过程中间进一步来提升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怎么把各位老师的艺术个性释放出来,为这座城市服务。海派美术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这座城市抚育了海派美术的发展,但是我听了大家的发言,艺术家们用海派美术抚育了这座城市,他们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足,其实不满足就是我们的一种态度,不满足就是我们对当下的一种思考,我不是搞美术出身的,但是我们从小接受的这些教育还在。

我感觉美术不是圈里的美术,是要把美术的生产力释放出来,从圈里走向圈外,让更多人热爱美术,才能投入美术。我们现在在美术创作中重点聚焦了七个方面的题材,要求艺术家们关心和关注的美术创作重点选题题材:1、中国梦的主题;2、爱国主义的主题;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4、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的项目;5、上海特色题材的项目;6、文化走出去的项目;7、青少年的题材项目。

今年是建军90周年,明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后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2021年是我们建党100周年,作为上海这样一座城市,上海美术工作者在这中间一定要有所表现,特别是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在上海举行,有一个美术书法摄影全国大赛也在上海。所以从今年开始搞了个孵化机制,大家先报选题,选题报了以后,经评审委员会评选以后,我们先会给一笔孵化资金。我们从画中来,最后走到画中去,我们要从大自然走向画中,从画中走向大自然,要有几个来回,像书法一样的,先从生写到熟,再熟到生就难了,我们要由生到熟,熟到生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修炼也是历练,这个孵化项目给了以后,我们有直通车,一旦选了以后有创作经费、配套资金跟进,我们通过时代风采,好的画我们要收购,将来从初端到终端解决了为谁画,怎么画,未来到哪里去?接下来在“十三五”中,上海提出要打造百部文化精品,这里里面,美术这一块,估计会数量不少。

接下来的落脚点,要落在文化自觉上,要有好的作品上。将来我们希望中华艺术宫做成一个新的平台,联络艺术家新平台,这个既是桥梁又是平台,把艺术家黏在一起,我希望接下来推动做联盟,成立上海市美术创作领导小组,来很好推动这项事情,把想法落地实在地做。

 (本文由中华艺术宫学术部根据速记整理,部分发言由发言者本人审校,摄影赵东阳)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