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书评︱书店巡按:“六合观风”式的世界主义
《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去年正值章太炎逝世八十周年,除了章念驰所著《我所知道的祖父章太炎》和他编的《章太炎生平与学术》(均收入人民出版社“章学研究论丛”),尚有两种写章太炎的专书值得注意。其一即《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作者孙德鹏凭借其法学史专业的学识,尝试以法治与帝制翻覆无常的背景,衬托出章太炎在晚清民初该有的位置。为此,孙氏着重勾勒了“立宪”、“国家”、“议会”等西方舶来概念在近代中国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而章太炎无疑属于个中最出挑的怪咖,只有他针锋相对地竖起“革命”、“民族”、“学会”的异帜,用古奥晦涩的言辞让世人警醒,原来光复华夏的关键并非制度的问题,而是道德的困境。诚然,在这部被宣传文案定位为评传的作品中,充斥着宪政话语的时代进程占据了相当的篇幅,但孙氏灵动、智慧的安排,叫身为读者的我们有理由相信,章太炎那股“清醒、理智的固执劲”即便置于错综的权力网络,也能闪烁着令人不可逼视的锋芒。
《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世界史情境下,章太炎的民族主义不过是站在汉人立场的权宜之计,而他借《齐物论释》提出的多元平等,才是更具普遍性的人文诉求,《齐物的哲学:章太炎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东亚经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就立足于后者,展开了对西方现代性的质询。作者石井刚(Ishii Tsuyoshi)认为,政治、社会的现代转型的过程,是东亚地区共同的历史经验,一旦跳脱出单一的民族国家语境,在更开放的公共知识话语空间中去考察章太炎的思想,就会发现“齐物的哲学”不仅是对清代朴学传统的批判继承,而且能与丸山真男、高山樗牛等日本思想家形成有意味的对照。这一别出心裁的尝试,揭示出了中日双方重建文明主体的共同焦虑,也让我意识到,只有始终敞开与他者邂逅的渠道,才能在宋明理学之外,发现伦理的另一种可能。
《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杂志(1911-1937)》清末的废止科举,标志着读书人的仕宦前程不再有制度层面的保障。传统的“士”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知识分子”(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自序》),与这种身份的转变相应,文学实践也一改泛政治化的老套,朝着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于是组织文学社团、出版文学杂志便成了民国时期文坛最显著的两种现象。在《文体问题:现代中国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杂志(1911-1937)》(陈太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一书中,荷兰汉学家贺麦晓试图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探讨作为体制的文学社团如何以经营杂志为中心,建立起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共同体。难能可贵的是,贺麦晓并没有局限在独尊五四的研究范式内,去构筑个人作品与社团纲领的孤立联系;反而借鉴了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将文本与社会因素有机地结合。语言、形式和内容是文本的特征,生活方式、组织方式和发表方式是社会观念的体现,这两部分都被收纳到“文体”的概念中,从而使文学的内部与外部得以合理地沟通。得益于动态且相对完整的视野,贺麦晓的论证展现了不同文体之间互动和竞争的图景,一幅群雄逐鹿的格局,在1911-1937这段时间里,后来被奉为经典的“新文学”同样没能一家独大,它占据的只是先锋而非主流的位置。虽然这一新颖观点的得出,所利用到的杂志样本数量终究有限,但我想,富有启发性的思路是不会随着E考据的普及而过时的。
《全集补》对郁达夫诗文中自我暴露的做派,向来是有人欢喜、有人厌恨的,我虽欣赏不来他的负心,但确乎青睐他的诚实,新近出的《全集补》(郁达夫著,陈子善编,海豚出版社,2017年1月),辑录了浙大版《郁达夫全集》未收的文字,包括杂文、书信、诗词、题词、附录五个部分,为全面了解郁达夫做了资料上的补充。与书脊的单薄成鲜明反差的,是其中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比如在1937年8月2日致许广平的信中,郁达夫答应会去游说北新书局的李小峰,推动《鲁迅全集》的顺利出版;在1938年10月14日致王映霞的信中,他顾不得自己的妻子还想着奸夫许绍棣,心急火燎地追问款项的下落。可以看到,郁达夫对朋友是仗义的,对钱财是在乎的,他并没有背着文学偶像的包袱,去过烟火气十足的生活。若仅仅将他认作徒事风雅的轻薄才子,则多少显得片面而不负责任,故出于知人的目的,这本书值得一读。同《郁达夫诗词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郁达夫诗词笺注》(詹亚园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1月)这样的编年集搭配,效果更佳。
《六合观风:从俗文学到域外文献》为了纪念章培恒先生逝世五周年,“章培恒讲座丛书”的第三辑《六合观风:从俗文学到域外文献》(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章培恒先生学术基金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现已出版问世。与前两辑《域外文献里的中国》《中国经典新诠论》相呼应,该书收录的内容,既涉及中国文学古今贯通的课题,也涵盖了对域外文献的调查与利用。其中,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伊维德(Wilt L. Idema)由成化说唱词话创作时间的推断入手,还原了包公故事的原生态样貌,经过明代宫廷改编的杂剧与词话相比,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法官权力与自主性的削弱;苏州大学教授范伯群反思了“小市民”概念所隐含的新文学精英立场,提出“鸳鸯蝴蝶-礼拜六派”实质上是冯梦龙“情教”的延续,有着消遣娱乐、提升市民意识、引领舆论导向的正面作用;日本关西大学教授井上泰山结合高清的书影,介绍了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图书馆所藏中国古籍的文献价值;古委会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安平秋尝试确定海外汉籍的概念,并认为有选择性的复制才是影印出版海外汉籍的正道;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亚洲学会副主席皮埃尔-西尔万•菲利奥扎(Pierre Sylvain Filliozat)围绕国王图书馆、巴黎亚洲学会的创办,梳理了东方学在法国的兴起。上述五次演讲,“从俗文学到域外文献”,荟萃成知识界共同体(Republic of Letters)的一个缩影,呈现出区别于册封朝贡体系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良性互动,这样的“六合观风”式的世界主义,是对章先生最好的追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