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 | 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

2022-01-12 17: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把牡蛎收割机开到了海上,你敢相信吗?

如今,采收牡蛎就像收割小麦、玉米一样轻松简单。

这就是2021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装备——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

牡蛎是我国第一大养殖贝类,在我国沿海地区养殖规模巨大,2019年,牡蛎养殖产量达522万吨,约占贝类总产量的1/3,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牡蛎家族庞大,品种众多,我们常吃的生蚝就是其中之一。

 

牡蛎,逃跑了?

把牡蛎养在绳子上,是现今比较常见也是主要的养殖方式之一,通常把它称为牡蛎延绳式养殖。从米粒般大小的小牡蛎到鲜美的大牡蛎,需要辛勤养育2—3年的时间。在收获时节,工人们通过人力,把挂在一根根养殖绳上的牡蛎从海里提上来,再运到岸边,将绳子上的牡蛎从绳子上面拽下来,分拣、清洗,通常需要30个人合力才能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牡蛎掉落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牡蛎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与之相配套的落后采收方式严重制约着牡蛎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装备化、机械化的采收设备打破牡蛎养殖的瓶颈,实现牡蛎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将牡蛎运到陆地

清洗牡蛎

人工分拣

牡蛎收割机来了!

2019年,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与山东省荣成市荣金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成功研制出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通过对牡蛎养殖特点以及采收工艺研究,突破升降式梗绳牵引、浮漂与苗绳分离、一体式导向旋切等关键技术,通过功能模块化设计,成功研发了动力供应与控制、主绳牵引、水下提升等模块,创制了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

一体式导向旋切将牡蛎从绳子上剥离

清洗环节

清洗干净的牡蛎

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在海上就可以完成收割、清洗等一体化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收获的损失率,显著提高了牡蛎收获效率。原来需要30个人力完成的牡蛎采收流程,现在机械化操作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完成,作业速度8-10米/分钟,产能6-8吨/小时,同单位收获量节省人工90%,采收效率提高6-10倍,采收率提高到99%

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为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牡蛎采收装备的空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渔民增产增收。同时,该设备的研制成功也推动了我国牡蛎养殖装备发展进步,促进我国牡蛎产业的健康发展,成果技术及相关模块化设备可拓展应用于扇贝、鲍鱼等其他吊养贝类的机械化采收,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编辑:张雪婷

主编:尚芹如

监审:任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