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联合国开发署:中国碳市场体量将超过欧洲的两倍,为全球最大
经历近6年的试点探索,中国碳市场即将启动。
2月17日下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碳市场研究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于2017年启动的中国碳市场“将覆盖40亿吨CO2(二氧化碳)当量,超过欧洲碳市场的两倍,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
根据中美两国2015年签署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主要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
2016年的碳市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和2015年相比,2016年碳市场的相关政策释放明显加快。
报告编写小组组长毛洋指出,“2015年只有几个官方文件出台,2016年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一共有120多个政策文件出台。”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6年透露的信息,就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而言,2014 年到2016 年,是从启动全国碳市场的研究到完成碳市场前期筹备的第一个时间段,主要是要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基础设施方面开展建设,完成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和配套的细则、技术标准制定,使碳市场具备启动的条件。
2017年则是正式启动阶段,到2018年要确保各个环节落实到位,配额分配启动运行。
而自2011年开始的7省市碳交易试点工作,目前虽然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百亿吨的交易量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中国碳市场整体上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碳交易体系。
报告指出,纳入7个试点碳交易平台的排放企业和单位共有2391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合计约12亿吨。
根据7个试点交易所公布的数据,7个试点2015年度碳市场交易总量约1.01亿吨,其中,配额在线交易约2500万吨CO2,配额大宗交易约3300万吨CO2,补充机制交易约4300万吨CO2。
报告认为,自2011年启动以来,七个试点基本建成了责权明晰、运行顺畅、交易活跃、履约积极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且在运转过程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对于能源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极大地推进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建设,为建立全国碳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报告还指出,于2017年启动的中国碳市场“将覆盖40亿吨CO2(二氧化碳)当量,超过欧洲碳市场的两倍,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体系。”
报告:碳市场亟需民间参与
此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报告,也指出了目前中国碳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其中碳交易市场行业热民间冷的老问题也被再次提及。
报告指出,构建成功的全国碳市场仍需要多个政府部门、私营机构和民间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详细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持,包括审计、配额分配、报告、监督和核查等多个环节。
报告称,按照欧洲碳金融发展的历史经验,碳基金和碳资管计划等产品都是个人参加碳市场的合适选择。
报告编写小组在其报告中选取了一款互联网产品——蚂蚁森林,来作为技术在个人碳排放领域的的分析案例。 根据报告的说法,这是目前全球规模第一的个人碳市场产品。而“蚂蚁森林”产品的运营方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蚂蚁金服”)则表示,该产品用户数已突破2亿。
2016年8月,蚂蚁金服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4.5亿用户全面上线个人碳账户“蚂蚁森林”。用户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金服和公益合作伙伴就会种下一棵真树,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
蚂蚁金服方面透露,截至2017年1月底,用户在蚂蚁森林累计种虚拟树超过111万棵。
“这个案例的本质,是让绿色生活可衡量,从虚拟出发,进而影响到真实世界。没有数字技术,很难想象会有这种全民参与构建的绿色生态。”发布会现场,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表示。
陈龙还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未来该公司会考虑进入中小企业碳交易市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