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城市低端初级市场何去何从:上海铜川路水产市场的生与死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腾讯位置大数据团队
2017-02-22 16:02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上海市铜川路水产市场于2016年10月31日正式关闭。作为承载老上海人记忆、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就业的大型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受到了社会极大关注。我们通过腾讯位置服务大数据开展人本观测,探索在大数据协同下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

2012年铜川路水产市场主入口街景,图片来自腾讯街景

2014年铜川路水产市场主入口街景,图片来自腾讯街景

过去:“物贸中心”确立,普陀区 “大市场、大流通、大配送”

铜川路水产市场所在的普陀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西北部,素有上海“西大堂”之称。基于良好区位和便利交通,普陀区在“八五”期间基本确立了“物贸中心”的功能定位,尤其依托1996年开通并直达普陀区中心地带的沪宁高速公路优势,普陀区内星罗棋布102个各类市场(其中,蔬菜、水产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份额,一度占全市半数以上)。“十二五”期间,普陀区初步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大配送”的格局,成为城市配送及多式联运为特色、辐射华东乃至全国的陆路口岸型现代物流枢纽。

机动车平峰方式下人民广场0.5小时和1小时时空出行圈。

根据腾讯地图机动车出行时间数据构建的市中心0.5小时和1小时的时空出行圈(即机动车平峰前往上海人民广场市中心的0.5小时和1小时所覆盖的范围),可以看出,西北方向沪宁发展轴线的机动车便利性极佳,也佐证了“机动车货运交通是传统大批发、大物流的主要使用配送交通方式”的传统观念。

当下:大批低端初级市场面临转型

铜川路水产市场占地面积约206亩,包括铜川水产市场、百川综合市场和利民冻品市场三部分,是经营国内外、高档鲜活水产海鲜精品为主的大型批发市场。自1996年两个马路水产市场搬迁至此后,这里成为上海目前最大海鲜水产批发市场,并形成了区域冷库、餐饮等丰富的商业形态。当前铜川路水产市场的搬迁,其背景是普陀区的转型发展。主要情况如下:

(1)铜川路水产市场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均面临转型压力

从内部管理来看,内部空间多呈兵营式摊大饼布局,导致土地利用率低;内部交通环流设计不当造成内部交通拥堵,影响市场形象和交易效率;办公经营、仓库、住宿“三合一”的标准商铺,以及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违法搭建,造成了消防、治安等隐患;市场主要功能缺失,经营模式简单,主要依靠租金和停车费,缺少大型冷库、广告位、展览展示区、加工区、餐饮等配套设施。

2016年4月工作日从业人员在市场区域内的热力分布。(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从外部环境看,电商平台的崛起和新型冷鲜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已极大分流和承担中心城水产市场的传统作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逐步提高了经营者租金和生活成本压力;大市场的存在,也给周边造成交通、社区治安、环境品质等多方面问题。

铜川路水产市场内部及周边环境。  人民网 图

(2)基于长远规划,铜川路水产市场外迁计划由来已久

从早期发展规划看,铜川路水产市场所处区域,在2001年城市总体规划中,就被确定为真如副中心。按照规划,该区域定位于“集商务、商业、餐饮、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商业商务居住区,吸引跨国公司和大型民营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及销售中心入住,以及发展楼宇经济”,这与低端市场的发展实际情况差异巨大。在2004年,铜川路水产市场的搬迁计划就开始提出,并逐步开展筹划江阳水产市场、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建设,作为水产经营资源承接对象。

在2013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海市食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发展规划(2013年-2020年)》中对专业水产市场,明确规定“上海只建设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和江阳水产市场两个专业水产品批发市场”。

(3)铜川路水产市场外迁,是中心城外扩、普陀区产业结构调整,低端初级市场面临转型的缩影。

随着中心城区外扩、产业结构调整,普陀区传统大市场与新一轮区域功能定位及现代产业发展要求不再匹配,与周边的交通、社区、环境不适应。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发展更高端的经济业态是发挥比较优势更好的选择。普陀区计划到2020年调整关闭40家低端初级市场,包括曹安农产品市场、真如农贸市场、大渡河路建材市场、宜川摩配市场、曹杨路果品市场等,改善区域消防、治安、交通、环境等问题。

真如地区整治前后鸟瞰图。  上海市规划院 图

未来:普陀区“十三五”重点发展地区

铜川路水产市场位于真如副中心核心地块,是“十三五”重点发展区域。2007年编制的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真如定位为“辐射长三角的开放性生产力服务中心”和“服务上海西北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在“十三五”规划中,普陀区也提出“加快真如地区开发建设,加快低端市场调整,着力改善区域面貌和环境品质”的发展要求。

从发展腹地看,真如副中心极具发展潜力。在城市中心地段规划和建设中,特定交通的可达区域,可视为地区发展潜力,包括发展腹地面积和覆盖人口。从使用公共交通0.5小时和1小时的覆盖区域面积和人口看,真如副中心发展潜力仅次于徐家汇,但当前真如副中心的实际建设情况,却落后于江湾-五角场副中心,远落后于徐家汇副中心。

上海市四大副中心发展潜力情况对比(公共交通方式时空圈覆盖)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刘淼、邹伟、陈星;腾讯公司位置大数据团队:刘畅、李欣、王芃森、李一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陈晨。本文部分图幅利用腾讯公司位置服务中非个体的网格聚合数据(脱敏)绘制而成]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