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民日报谈“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对获得财富避而不谈不现实

赵婀娜/人民日报
2017-02-21 09:30
教育家 >
字号

新学期开始,“开学经济”照旧火了起来。除了学习生活必备的“刚需”,如何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再次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

就在不久前,几家调研机构先后发布2016年大学生消费趋势报告。“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39%的学生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高校连续多年成为金融诈骗重灾区”,联系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裸条贷款”新闻,大学生如何管理钱包的问题不可小视。正确看待财富、学会理性消费、规避财务风险,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已成大学生们亟待弥补的一课。

长期以来,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与财富有关的教育十分缺乏。传统文化中,财富观多以义利之辨反映出来,从“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不可“怀利以事”、亦不可“怀利以相接”,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于避免在公开场合过多谈及金钱与财富。直到今天,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涉及财富观的课程仍然很少。纵观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体课程设置,只有少数大学在近几年开设了与财富有关的选修课,绝大多数学生在十几年的求学过程中并未学过与财富和消费有关的知识。

回避如何看待和驾驭“利”,现实中却被物质世界所包围,这反而造成了大学生健康财富观普遍缺乏。有的表现为盲目攀比、崇拜名牌,有的成为缺乏合理规划、冲动消费的“月光族”,有的幻想一夜暴富、瞬间成功,有的只顾打工兼职,不考虑是否对自己成长有利……近年来多起因校园贷引发的悲剧,正是大学生群体缺乏相关知识储备,金融机构和高校又缺乏及时科学的引导使然。

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曾提出,青年人应该掌握至少三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这三种能力背后所折射出的,正是对自己负责、独立解决财富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至关重要。仔细观察那些善于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民族,事实上从幼儿阶段就注重培养孩子与财富有关的观念,教导孩子自食其力,告诉孩子赚钱只有合法与否、没有贵贱之分等。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财富观念的变化,尽早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和财富观念,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已经深刻地意识到财富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研究和引导当代大学生的财富观,不仅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客观需要,也是关乎高校将培养怎样的人的大问题。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迈向成年的关键阶段,对获得财富避而不谈不现实,透支自己的人生财富更不可取,让大学生群体尽快补上财富观这一课至关重要。只有更具备独立意识、更具备自控能力的人才,能够理性追求财富、合理支配财富、防范个人财务风险、科学制定人生目标的人才,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原题为:《青年人不能缺少财富观教育(人民时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