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展|当商业加持,艺术表达的仓促与淡化

丁宁 Naomi Ding
2022-01-11 17:2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随着潮流艺术的流行,不少艺术机构相继呈现了荒诞、怪异、以及“可爱”之姿的作品。近日落幕的展览“牛皮纸包裹的月亮”在荣宅的品牌加持下,以雕塑和黏土动画等形式展现的荒诞、奇异造型,可惜的是,主办方对于艺术表达这件事似乎显得仓促。

上海昊美术馆的西班牙艺术家霍安·科内拉个展“无人之境”则以漫画展现疫情之下人类的精神状态。在“打卡人”大量涌现的展场下,展览是否依旧能保持艺术作品的严肃性?当展览在商业加持下,其艺术表达是否会被冲谈?

本栏目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牛皮纸包裹的月亮

展期:2021年11月11日 - 2022年1月9日 

地点:Prada 荣宅

票价:60元

点评:展览呈现了瑞典艺术家组合从2000至2019年的多件视频、动画、雕塑和装置作品。这些奇艺荒诞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关于家庭、社会、欲望、动物等主题。可惜的是,整个荣宅对于艺术表达这件事显得仓促却不够纯粹,展厅楼上的时装店铺与排队的人们,与艺术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评星:三星

2021年“双十一”临近期间,Prada荣宅首次邀请中国策展人杨北辰策划的展览“牛皮纸包裹的月亮”在上海开幕,呈现了瑞典黏土动画艺术家组合娜塔莉·杜尔伯格(Nathalie Djurberg)与汉斯·伯格(Hans Berg)自2000年至2019年的少量精选雕塑及为数不多的若干影片。

Nathalie Djurberg & Hans Berg(Photo by Wynrich Zlomke)

一反常态的是,展览作品主要分布在一层,而二、三层均为Prada的VIP客户参观的零售店铺和时装的卖场空间,而所有购票前来的观众需长时间排队等候进入。与此同时,所有观众均可凭借预约票根,免费享受一杯在露天花园提供的一杯经品牌加持的咖啡,不少座椅被占据最佳直播及自拍角度的网红们捷足先登。不知道是艺术家早就知道其作品是来为奢侈品专卖店叫卖站台,还是品牌方生怕消费者忍不住购物的冲动,才把“荣宅打造得如梦似幻,而对艺术表达这件事显得仓促却不够纯粹。

回到展场,一层的第一展厅中有个房间铺上了一层浅牛皮纸色的格子纹路地毯,象征着已经干枯的洋葱表皮;而另一个房间即为第二展厅,则安置了若干环形的亚麻布临时隔断,模仿洋葱内部的层叠结构。观众由此逐渐进入该艺术家组合的内心世界。

走进了由两件装置、两件雕塑和一个视频组成的第一展厅,分布在两个联通的房间和一个封闭的小房间内。首先是装置《澄澈(白色、黄色、蓝色和黑色)》,一组2个由黏土塑造而成的花台装置,随着圆形转盘的转动而缓慢转动。黏土雕塑《熊》有着与童话中大灰狼一样的形态,或许是艺术家受到弗洛伊德无意识的压抑欲望而发生的一种变异。而《花飞》则是一件体量不大的作品,被悬挂在房屋的顶部,但在主题海报中显得很大,是一个人类与怪异生物组成的雕塑作品。而第二展厅由12部动画作品组成,其中5部作品的主题都是“瀑布变奏”。这些独特的动画制作风格传递出许多人类基本情感,而现场宛如小型私人影院的布展方式,独特的音调也强化了这种魔幻的风格。

《花飞》,Nathalie Djurberg & Hans Berg,2012年

《澄澈(白色、黄色、蓝色和黑色)》,Nathalie Djurberg & Hans Berg,2015年

令人惋惜的是,鉴于荣宅展览经费向来不至于捉襟见肘,展览中出现的一些展陈疏漏让人担忧观展体验无法值回票价。展览中的每一部动画作品都有自己的独立音乐,但是策划者在展厅并未为每个动画作品设置单独的耳机或聚焦式专业扬声器,而是选择集中放映,嘈杂的音乐相互串联并不能为观众带来最好的效果。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也许艺术家有意为之,因为艺术家曾在伦敦卡姆登艺术中心的展览“玻璃的世界”中,创作了一支能够同时符合四部影像作品的音乐。

回顾艺术家的创作历程,1978年出生于瑞典的娜塔莉·杜尔伯格多年来早已将柏林当作其第二个故乡,她以黏土所制作的动画,内容情节光怪陆离,而影片皆由其伴侣——另一位来自瑞典也生活于柏林的作曲家汉斯·伯格所创作。

虽然以讨喜的黏土动画为媒介,娜塔莉·杜尔伯格作品中的世界与故事情节却往往是深层探触人类内心的邪恶因子,家庭、社会、种族、性别、动物与环境都是艺术家所经常探索的主题。在她的影片中始终逼着观众面对生命的极端。最近一年,从原本的动画录像,加强为整个雕塑装置,让观众更深入其境感受惊骇。而音乐其实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故事情节充满荒谬,结局也恐怖骇人,但是艺术家以漫画的形象塑造影片中的主角,加上瑰丽的背景与绚丽的色彩,多少冲淡让人望而生畏的距离感。而其间所产生的不协调与冲突反而加强了作品中突显黑暗底层的力道。

展厅现场

《月亮的暗面》,Nathalie Djurberg & Hans Berg,2017年

若要探究艺术家的创作契机,如为何选择黏土动画作为载体,且在作品中如此纯粹地沉浸于暴力和性的狂想,自然可以在她自己的生命历程中找到初始的动因。她与父亲的隔膜、母亲对木偶戏的热衷、乃至童年时代对外部世界的恐惧所引发的近乎自闭的经验,这些背景似乎都足以引发论者对她鲜明的个人风格给出精神分析式的阐释。她也明确谈及,选择黏土动画恰恰是因为在其中她自己能够“施加完全的掌控”。

在动画短片中,各色玩偶的身体被撕裂,被改造,或许也正因此,贯穿整个由胶片和数码技术所主导的动画发展史,黏土动画始终构成了一种抵制、对抗、甚或是颠覆性的力量。讽刺的是,艺术展厅楼上琳琅满目的时装尖货,热闹排队的网红们信奉着整齐划一的消费主义,这与艺术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令人惋惜的是,展览并不像它应有的那样具有艺术的冒险性或传播性,但它仍然为日常消费社会提供了一个广受欢迎的欲望缓刑。

霍安·科内拉:无人之境

展期:2021年12月11日 - 2022年03月13日

地点:昊美术馆(上海)

票价:50元

点评:疫情在全球没有消停迹象,各国经济滑坡、各行各业纷纷裁员,人们始终处在内卷而忙碌、悲观与焦虑情绪中。科内拉的漫画作品如同一面镜子,以怪诞的视觉噱头提供了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扭曲一瞥。一幅画上面写着“记住:你的生活糟透了”,至少你知道你并不孤单。

评星:三星半

有意低俗并非漫画独有的概念,但漫画有一种独特的能力,就是以一种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方式传达主旨。正如漫画家和理论家阿特·斯皮格曼(Art Spiegelman)说的那样,漫画媒介建立在一种可以骗过我们的精神防护,并瞬间击穿你的大脑的简单逻辑之上。

在货真价实的低俗漫画艺术中,没有过多的细节和高尚的主题,在你直面恐怖画面的时候充当缓冲。如果你也拥有类似的恶趣味,那么西班牙艺术家霍安·科内拉(Joan Cornellà)近期在上海昊美术馆的个展“无人之境”能够将你的震惊转化成同等的喜悦和厌恶交织的复杂情感。这一展览中,科内拉以全新色彩鲜艳及细腻的风格,重点展出11幅压克力帆布作品及雕塑作品,旨在激起观众们的默默谴责和偷偷摸摸的笑声。

霍安·科内拉,《抱抱我》,2021年

走进三楼展厅,我们很难不被色彩鲜明的雕塑装置作品《抱抱我》(FREE HUGS)吸引,这也是科内拉在互动性装置上的首次尝试,十二个真人比例大小的不倒翁为展厅增添了可玩性,其身上标志性的“FREE HUGS”字样与四围黄色墙面相呼应。与“Free hugs”同名的陌生人拥抱活动曾是风靡街头的社会实践行为,和表面的欢愉气氛相悖的是,不倒翁需要被“推开”的特性与“拥抱”的旨意形成反差,需要手臂环抱的对象却没有胳膊……引导观众重新思考这种社会行为。

穿过装置区域至绘画作品区,科内拉展示了在疫情席卷的当下全新创作的亚克力帆布绘画。作品《无人之境》(Send yourself nowhere)中,艺术家将人物安置在邮寄纸箱中,暗示疫情仍在全球持续的当下,出国旅行的愿景或化为泡影,艺术家带领观众进入到疫情之下的幻想中的旅行。远处小门或暗示楚门世界中尽头的出口,而画中人物在极端环境下仍安之若素。与此同时,他的作品亦直指当代人际关系的疏离冷漠,以及对社交平台的畸形依存,自拍等现代生活的日常都成为其创作灵感来源。《甜蜜自拍》(Valfie)以讽刺的手法勾勒当代人们对社交媒体扭曲的迷恋。此外,艺术家的人物风格深受五十年代的西方广告影响,人物的脸上都挂着整齐划一的虚假微笑。作品《怀恨在心》中满面笑容张开怀抱的小女孩胸前红心里却写着“I hate everyone”。

霍安·科内拉,《无人之境》,2021年

霍安·科内拉,《甜蜜自拍》,2021年

随墙面文字“throw your body inside”进入到展览的录像厅,厅内放映艺术家为展览特别创作的系列动画短片,当这些负能量小人“动”起来构成连串令人哑然失笑的有趣短片,它们鲜艳的色彩和简单的构图在设计上充满了欢快和童趣,但绝不是天真。相反,它们提供了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扭曲一瞥。

疫情在全球没有消停迹象,各国经济滑坡、各行各业纷纷裁员,人们始终处在内卷而忙碌、悲观与焦虑情绪中。科内拉的创作如同一面镜子,以怪诞的视觉噱头反映了社会的堕落本质。但是当你看到一幅画,上面写着“记住:你的生活糟透了”,至少你知道你并不孤单。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陆林汉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