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境之地︱俄罗斯轮盘赌:下一站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突如其来的骚乱,多少让克里姆林宫有些猝不及防。危机最初只是为了抗议燃料价格上涨,讵料星火燎原,几天之内迅速蔓延至全国,原首都阿拉木图沦陷于暴力和无序。而就在新年前几天,俄罗斯总统普京才刚刚在圣彼得堡接待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和他势倾朝野的前任纳扎尔巴耶夫——那是一个原苏联国家领导人的非正式峰会,没有人能料到几天后会发生什么。
两位领导人刚回到哈萨克斯坦,抗议示威就爆发了——导火索是车辆燃油价格上涨,社会上弥漫的对贫困、不平等和腐败的怨愤则好比助燃剂,将示威迅速推向全境。不出三天,阿拉木图国际机场就被占领了,政府大楼和警车遭纵火,银行和商店被洗劫。警察试图在阿拉木图恢复秩序,据报道,有数十名示威者和十八名警员在冲突中丧生。
抗议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迅速蔓延并日趋暴力,当局最初的反应却迟疑而软弱。这自然会引起莫斯科的关切,毕竟,哈萨克斯坦不单是俄罗斯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STO)的盟友、在“欧亚经济联盟”(EEU)的合作伙伴,两国还有着7500公里的边界线——并且,这段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基本是无人驻防的。 此外,在哈萨克斯坦1900万人口中,350万是俄罗斯裔。
对哈萨克斯坦政府,莫斯科从未心存幻想——它的一些特质,比如威权主义,被认为是有利于稳定的;另一些特质,比如腐败,则被认为是石油国家所与生俱来的。此外,和所有奉行“多向量外交”的中亚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名义上是俄罗斯的盟友,实际上却在俄罗斯、中国、西方和土耳其之间搞平衡,这无疑令莫斯科大为恼火。
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面临着与在白俄罗斯类似的问题:执政当局垄断了与莫斯科的政治接触——任何被认为是与俄罗斯走得太近的政治精英都会被撤换或是孤立。对于哈萨克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哈萨克斯坦国内对俄罗斯族人的歧视,莫斯科从保持与重要盟友、合作伙伴和邻国的稳定关系的大局出发,也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和外界的一些猜测不同,托卡耶夫绝非莫斯科在哈萨克斯坦的代理人。但在莫斯科看来,如果容忍示威者/暴徒将他(最终,还有纳扎尔巴耶夫)赶下台,不啻于放任极端民族主义走上前台——接下来,伊斯兰极端分子也可能跟进,所以必须拯救托卡耶夫,就像在2020年夏天拯救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一样。
但托卡耶夫不是卢卡申科,他不是那种独裁者,既没有足够的权力和权威,手上的军警也不给力,没法像白俄罗斯的安全部队那样独自应对抗议和示威。危机爆发后,哈政府集体辞职,托卡耶夫解除了纳扎尔巴耶夫国安理事会主席的职务,但仍不足以平息骚乱,他只能求诸外部干预。1月5日,托卡耶夫向俄罗斯领衔的集安组织请求援助,打击由境外敌对势力扶植的所谓“恐怖主义威胁”——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集安组织是国家间的防务同盟,其条约范围并不涵盖国内动乱。
俄罗斯迅速回应了托卡耶夫的吁求,组建起一支集安组织维和部队,并于1月6日向哈萨克斯坦派出3000名伞兵。集安组织其他成员——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象征性地派出了70-500人不等的特遣队。这也是该同盟自1999年成立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应该说,莫斯科还是很谨慎的,维和行动仅限于保障战略设施和其他重要资产的安全,应对示威者的任务还是留给哈萨克斯坦的警察和军队。
对俄罗斯而言,出兵哈萨克斯坦无疑是一项重大举措,充满了风险。如果干预得太多,很可能导致哈萨克民众的反感,甚至公然的敌意和抵抗。而这又会在俄罗斯国内产生回响和震荡,根据第一批的民意调查,反对出兵的俄罗斯人比支持的多了一倍。
反过来,如果维和部队不辱使命,帮助托卡耶夫稳固政权,使其不仅在嘴上更在行动上亲俄,那么哈萨克斯坦就会成为俄罗斯更可靠的盟友和伙伴,就像2020年夏天之后的白俄罗斯。努尔苏丹的“多向面”外交也会逐渐简化,就像最近在明斯克和埃里温发生的那样。
目前看来,出现后一种局面的概率更大。所以,克里姆林宫迅速出兵干预也就不足为奇了。
-----
本文原题“Russia Takes a Gamble in Kazakhstan”,刊于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网站。作者德米特里·特列宁,系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澎湃”经授权编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