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1年度十大“反卷”

2022-01-09 10: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陆一鸣 新周刊

去年,我们总结了2020的十大内卷。到了今年,却很难说2021究竟有没有比2020更不卷一些。

的确,考研、考公人数再创新高,寻求进步的路上总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年龄焦虑依旧存在,有些地方甚至连买房资格都卡在了35岁。这些或多或少都让刚刚过去不久的2021,看起来没那么好。

过去的一年,反卷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词,当代年轻人在身体力行对抗内卷的同时,也不忘在一众名人大师身上寻找共鸣。

人们时而化身“很累,不想爱了,也不想劳动了”的托尔斯泰,时而又为“天气很好,钱几乎没有”的契诃夫破防,当然,最令人羡慕的,还是第一天去上班迟到了两小时却仍然是第一个到的,进而感慨“这地方来对了”的余华。

又丧又好笑的李安,也是这届年轻人的心头好。

对于内卷,人类学家项飙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今天的内卷是一个陀螺式的死循环,我们要不断抽打自己,让自己就这么空转,每天不断地动员自己。因此,它是一个高度动态的陷阱,非常耗能。”

卖力工作,拼命赚钱,常常被我们身处的社会认为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姿态。然而,这恐怕并非当代生活的最优解,至少不是唯一解。

我们认真总结了2021年的十大“反卷”,其中并不都是一些意义深远的事件或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就像一丝微光,多少也能被照亮。

或许,即使生活本身并不轻松,我们也仍要在有限的环境里,不放弃寻求任何一丝舒展的可能。

利路修

误入角斗场的反卷青年

2021年春,俄罗斯青年弗拉季斯拉夫·伊凡诺夫在一档男子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并一度成为了内娱顶流。在这里,他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中文名字——利路修。

让这位“知名退堂鼓艺术家”与其他参赛选手区别开来的,不是高鼻深目的异域面孔,而是那与周遭格格不入的独特气质。

在某种程度上,101系选秀就是内卷的代名词。在不断激烈的打投与淘汰中,大部分人离开,极少数人成团。而追星人能想到最理想的偶像,大概就是在选秀中断层C位出道,然后在微博搬家中顺利地被粉丝从“新星榜”搬到“内地榜”,从此成为内娱打工人,告别舞台,扎根剧组,为国产剧贡献自己本不富裕的演技。

但利路修不一样。凭借着在节目中的消极表现,以及“F班意味着自由”“有机会休息我就休息”“树很年轻可以改变 ,树太老只能断”等当代醒世恒言,这位27岁的年轻人被冠上了“内娱反内卷先锋”的名号。

利路修重新定义F班。/《创造营2021》

没有人不喜欢人气,而被巨大人气围绕着的利路修,依旧坚定地说出了“成为男团不是我的梦想,请大家不要为我撑腰(投票)”的宣言。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在评价“利路修现象”时表示,利路修在年轻人中备受欢迎,或许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面对自己不爱的生活,没有退出机制,而在某种意义上,放得下的利路修,活出了我们心里想活的那个样子。

当然,反内卷并不完全等同于躺平,而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从而做到有的放矢。“100%的生活中,可能有80个方面你要佛系一点 ,但是另外20个里面,把全部的生命投入进去。”

或许,就像被利路修唱了又唱的俄罗斯小调《Jackpot》所阐释的那样,“真实的生活和自由的爱,才是真正的奢华。”

饮茶哥

及时行乐的打工哲学

想象一下——

当你早上挤上一班双脚离地的地铁去打超时1分钟就要扣钱的卡,好不容易捱到下午3点,却因为昨晚加班最后走时忘记关空调挨主管的骂的时候,一位外国老哥却在屏幕那头操着熟悉的家乡话,告诉你做得再多老板也不会关心,催你去喝杯奶茶休息一下。

去年火爆全网的饮茶哥Elvis,就是全国打工人的共享提醒饮茶小助手。

在广为流传的画风狂野的视频片段中,饮茶哥孜孜不倦地向屏幕另一头传授及时行乐的打工哲学:做这么多没有用,老板不会心疼你;做这么多,死了就没用了,钱也带不走。

自此,下午3点成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每个被饮茶哥教育过的人都会在那一刻突然觉醒,意识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而不是工作机器。

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以信件载体的变化为例,阐述了当下“高效生活”的真相——

“在传统信件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个月来来去去的信顶多就是几封,也不会有人急于立刻回复。但在今天,我每天都会收到几十封电子邮件,而且所有人都希望你立刻响应。

我们以为自己省下了时间,然而,我们其实是把生活的步调加速成过去的10倍,于是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焦躁不安。”

工作永远都做不完的,休息一下,饮茶先啦。

鸟鸟

当一位北大硕士决定去说脱口秀

在2021年尾,站在央视舞台上的脱口秀演员鸟鸟,这样回忆起自己准备辞去朝九晚五的家乡体制内工作,赴上海从事脱口秀时的情景——

“我跟父母说我要辞职,我要去上海,那边的工作有趣、快乐,又赚钱,还有很多怀抱着相同爱好的小伙伴。他们说,你是要去搞传销吗?”

去上海讲脱口秀是这个内蒙女孩人生中第二次冒险的尝试,第一次是跨专业考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考上后,她一度非常惶恐,生怕上北大是人生中最好的一件事情,从此以后走的都是下坡路。

这种焦虑心态,自称“985废物”的小镇做题家们想必一定能够体会。在社会文化合力的内卷之下,这些志趣各异的年轻人们从小就被迫共享同一个梦想:考高分,上名校,找一份稳定的好工作。其中任何一步行差踏错,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鸟鸟在脱口秀中谈容貌焦虑。/《脱口秀大会第四季》

人类学家项飙举过一个案例,一位读了研究生的同学去某快餐巨头应聘,企业方在看到他的高学历后,一上来问的就是有没有考虑父母的感受——“这句话是问得很重的,不是说你这个书都白读了,学费都白交了,直接是牵涉到情感问题和道德问题,好像是一种背叛。就是说你要把自己的社会阶层往下走,在道德意义上是背叛,到了这个程度。”

事实上,确实也经常有人问鸟鸟,“你一个北大的,为什么会去做脱口秀?”鸟鸟则回应称“脱口秀是一种很好的艺术形式,它自由包容,给人快乐,值得钻研。最重要的是,我也不会别的”。

如果说内卷像一个我们每个人都不想去、却又不得不赴约的饭局,反卷则无疑需要爽约的勇气。值得高兴的是,似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具备这种勇气。

双减

给“鸡娃”画上休止符

2021年4月,聚焦“小升初”的《小舍得》一经播出,就在中文互联网上聚拢了极大的话题度与讨论度。这部年度爆款家庭剧,播出至今还不到一年,如今再看却已经充斥着一股浓浓的过时感。

剧中借被“鸡娃”的小学生颜子悠之口,发出了这样的迷思:“上了初中,还要上重点高中,上了重点高中,还有重点大学,什么时候是个头?”

的确,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很少有人知道这场大型人生赛跑的终点线究竟在哪,但家家皆有共识:坚决不能输在起跑线,最好赢在射精前。

过去几年,中国家长发明了无数新词:海淀妈妈、顺义妈妈、鸡娃、牛娃……似乎稍微懈怠一点,“你的同龄人正在把你甩在身后”的警告声就在耳边响起。

真正戒不掉补习班的,可能是中国家长。/《小舍得》

在视频网站上,有观众评价《小舍得》“结尾强行煽情大团圆,矛盾直接忽略没解决”,然而,电视剧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快在剧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繁重的作业与冗长的补习逐渐成为过去时。

12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双减”后,超过九成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压减,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据说小系列四部曲,除了中考的《小别离》、高考的《小欢喜》、小升初的《小舍得》之外,还有一部聚焦学前教育的《小痛爱》。只不过,这一次如果想要影视化的话,大概需要多费一番思量了。

大厂减少加班

“今天的努力到此为止,我要到点下班”

2021年6月以来,不少互联网大厂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

6月中旬,腾讯旗下光子工作室群宣布实行新的加班机制,设立周三健康日,要求员工在健康日下午6点准时下班,其余工作日离开办公区域不晚于晚上9点;6月底,快手宣布将从7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员工按需加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工资;7月初,字节跳动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将从8月起取消“大小周”,有需求的团队和个人,可通过系统提交加班申请。

曹县

当时代的镜头转向小县城

当你放眼中国近3000个县城,无论从何种层面,躲在鲁西南一隅的曹县都不算出众。如果不是因为一句从天而降的喊麦,很多中国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知道它的名字。

“山东菏泽曹县,牛批666我的宝贝儿”,短视频网红“大硕”的一声喊,意外地将家乡曹县送上了互联网顶流的位置上。

航拍曹县全景。/视觉中国

“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中国看上海,美国看纽约,世界看曹县”“好久没回曹县了,现在回去需要办护照吗?”……一时间,类似的段子层出不穷,超过5亿人在互联网围观并调侃这个“宇宙中心”。

人们凝视着曹县网红的形象打扮、讨论着曹县人的致富之路,也等着看流量过后这个小县城的起伏。如果要从这异乎寻常的关注中解读出一丝积极的意味,那大概就是在厌倦了大都市的内卷后,互联网草根也可以捧红一座小城——

“你们去北上广深卷吧,我在小城也有风景。”

普通学

“我就是个普通人,这有什么好羞愧的?”

接纳自己才是正经事。/《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在中文互联网上,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的人生三阶段通常是这样的:意识到父母是普通人,意识到自己是普通人,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是普通人。

创立于2021年3月底的“普通学”小组,聚集了超过4万名“正在、或是已经与自己和解”的组员。在小组简介里,组长写下了建组的初衷——

“我们早已习惯了被教育如何努力追求成就,做个成功者。但却鲜有人告诉我们,在此之前,如何接纳自我,如何做一个珍惜快乐的普通人。”

内卷带来的普遍焦虑堪称一种时代症候,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驱克莱尔•威克斯医生,提出了“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

或许,在屡败屡战之后坦然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现实,也是一种反卷的精神自救。

劝退学

反卷从逃离天坑专业开始

土木工程不要怕,猛子教你走天下。/Bilibili@大猛子ym

得益于土木专业毕业生“大猛子”,如今“劝退学”正在成为一门互联网显学。

什么是“劝退学”?根据知乎用户@到处挖坑蒋玉成 撰写《劝退学导论》的定义,“劝退学”是一门让“低年级学生从懵懂无知的迷梦中醒来,通过理性而客观的分析,判断出自己究竟适不适合在原来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学问。

来自吉林的应届毕业生“大猛子”,在2021年夏天签约了国企,成为工地上的一名技术员。他记录日常生活的视频,堪称土木工程专业劝退指南。

有时候他也很纠结,担心自己真的劝退了很多对土木专业有热情的年轻人:“毕竟如果这些年来没有建筑行业,中国发展也不会那么快。而且每份工作都需要有人去承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劝退学并不可耻,但收效甚微。毕竟,那些身体力行逃离天坑专业的学子,往往奔向了一个更加卷的选择——考研。

宿舍内卷学

卷到深处自然反

“朋友不及格,我难过,朋友考第一,我更难过。”/《三傻大闹宝莱坞》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十多年前的高分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这句名台词,早早地为当下的教育内卷写下了最好的注脚。而受够了内卷的当代大学生,开始带着三分冷笑三分戏谑四分五裂的演技,用内卷的方式将反卷进行到极致。

于是,你能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见到一系列名为“卷死室友”的视频。内容却常常令人哭笑不得——

有人在宿舍上铺床帘的掩蔽下,打开手游让室友误以为自己在打游戏,实际上却偷偷背起教资,准备这样卷死室友;也有人另辟蹊径,室友都在学习的时候直播睡觉,企图在健康方面独占鳌头;更有人脑洞大开,“室友都没孩子,我偷偷生一个”,一下子卷到下一代……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玩笑之举。什么时候,人们不再谈“内卷”色变了,或许才是反卷真正的开始。

那个不排队的年轻人

不追随的勇气

12月29日凌晨3点,超过5000人在上海郊外的迪士尼度假区门外排起长队。当天是迪士尼售卖“2021达菲和朋友们圣诞系列”剩余库存商品的日子,这些玩偶在早上8点半后开售。

爆火的玲娜贝儿十几天前就卖完了,这一次销售的是兔子星黛露、小熊雪莉玫、小猫杰拉多尼、小狗可琦安和小乌龟奥乐米拉。然而,即使是花高价订酒店、买早享卡(可以提前入园),顶着寒风凌晨排队几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够如愿以偿买到这些玲娜贝儿同事的周边产品。

十几个小时后,园内一名男子因排队憋尿憋到尿血、情绪崩溃跪地哭喊的视频在全网流传,大众恍然发现,追逐潮流需要付出的不仅仅是黄牛带来的差价,或许还有身体健康的代价。

官方正版的玲娜贝儿圣诞款,在二手交易平台被炒到三千元以上。/视觉中国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2021年,依旧是排队之年。

从长沙到深圳,总有人为一杯茶颜悦色排过队;从威震天到玲娜贝儿,总有一位虚拟人物让你为它拼过命;从炒鞋到炒迪士尼周边,也总有人为这其中高到咋舌的差价买单。

2021年,年轻人依旧在排队。而那些冷眼旁观,在潮流中保持冷静独自前行的年轻人,我愿称之为反卷先锋。

如果说内卷源于每时每刻都在与他人对齐,反卷的关键或许在于专注自己。

就像作家鲁迅在《华盖集》中所提到的那样,“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1.《专访|人类学家项飙谈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澎湃新闻,2020-10-22

2.复旦教授在线为利路修打call:为什么我爱丧系青年利路修?b站@梁永安,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h411U7z6?spm_id_from=333.999.0.0

3.《火遍全网的饮茶大叔,只会心疼打工的giegie》,新周刊,2021-05-18

4.鸟鸟年终演讲,《中国up!》,央视新闻

5.《鸟鸟:站在乌云下说笑话》,《人物》,2021-09-13

6.《教育部:“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获得明显进展》,央视网,2021-12-22

7.《大厂打工人的无声抗争:自发分享作息表 加班文化何时休?》,证券时报,2021-10-19

8.《拼多多女孩“润肺”之死》,《南方周末》,2021-01-06

9.《曹县过气了,最高兴的是曹县人》,新周刊,2021-06-18

10.《今年最火的专业,考研人都猜不到》,新周刊,2021-12-26

11.《土木毕业生大猛子,一夜爆红》,新周刊,2021-12-02

12.《凌晨5点,在上海迪士尼进退两难》,极昼工作室, 2022-01-05

✎作者 | 陆一鸣

✎校对 | 杨潮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2021年度十大“反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