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申梦晗:大学招生面试,真的能招来好学生吗

申梦晗/早稻田大学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7-02-16 11:07
全球智库 >
字号

中国大学的录取过程是否应该加入面试这一环节呢?早几年素质教育的支持者听了会举双手赞同,而关心农村教育的人会担心面试过程不公平,或者对没有资源的学生来说更加不利。对于大学来说,加入面试环节,最简单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学选择更好的学生。很可惜这个问题本身并不简单,什么是更好的学生呢?是全方面更加优秀的学生,还是更加适合这所大学的学生?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有差别吗?更加适合这个大学的学生是否等同于最优秀的学生呢?

校友面试与教授面试

2015年初,我先生因面试申请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的高中生而忙得不可开交,每个周末的早上都约满了报考者。日本申请MIT的高中生并不多,因为日本的年轻学生不再爱出国,但是在日本工作的MIT本科毕业生更少,所以那年他几乎面试了全日本申请MIT的学生。

对他来说这确实是一份有趣的差事。他可以了解日本优秀高中生的学习与课外生活。校友的面试目的多为考查学生与学校的“性格”是否般配,并不着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作为校友并不用特别准备,找个咖啡厅随便聊聊,态度热情地向学生介绍自己的母校,顺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没有高高在上的审判官的态度。我读高中的时候,也接受过校友面试,有时面试后校友激动地连发邮件鼓励我申请,有时在面试中校友直接告诉我他认为我不是很适合这所学校。学生可以申请的学校有很多,这是一个双重选择的过程。

与校友面试不同的则是教授面试,这起源于剑桥、牛津,后来扩展到香港和内地。日本东京大学有一部分学生入学前也是经过了面试与笔试的双重考核。这样的面试更多的是作为考试的一种补充,目的是为了录取最优秀、最有思辨精神、最有领导力的学生。这些学校并不满足于现有的考试与录取制度,因此推出教授面试,让教授与学生讨论一下社会热点或者研究问题,观察学生的理解与思辨能力。

面试是否有用?

不管是校友面试还是教授面试,对于面试方和面试者来说,都有着一定的成本。我在香港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教授们谈起一位剑桥大学的同行,说他不能参加会议真是可惜,就是因为学校要求他面试高中学生,这属于不能推辞的任务。而说起他们自己的面试经验,大家也是一边觉得有趣,一边又觉得时间实在安排不过来,平时已经要做研究、开会、教书、开office hour、接受媒体采访、面试硕士和博士了,每年还要挤出大量时间来面试高中生,而且面完还要写个长长的报告!其实对于校友来说也是一样,好不容易工作了一个星期,周末本来可以睡个懒觉,但是想想那些向往自己母校的学生,还是爬起来给他们面试吧。对于学生来说这更是最紧张的环节:要坐好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的咖啡厅里面,一方面要显示出自己的思维敏捷,一方面又要了解面试官的长处与爱好以投其所好,这绝对是毕业考试季中最大的挑战。每次想到我高三那年的大年夜还在香港面试,差点没赶上最后一班回广州过年的火车,便觉得唏嘘。

为了了解面试到底有没有用,东京大学专门做了一项研究,跟踪了面试后被录取的学生和没有经过面试被录取的学生,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活动与工作成就是一样的。本以为经过面试的学生会更加善于参加学生活动、在职场上表现更加出色,但是其实并没有区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大家费尽资源打造的面试并没有为东京大学选择更好的生源?

也许是因为笔试题目出得太好了,不但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本领,也考查了学生的全方面素养——可能一个有坚毅品质又有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的人才能考那么高吧!或者,不论是考题还是面试,归根结底考查的还是家庭背景。背景较好的家庭能够培养小孩的全方面素质,所以不管学校怎么变换考试和录取方式,最后能够被录取的学生都是同一批人。我听哈佛的招生官聊起过他们录取学生的“规则”,家庭背景不好其实是加分项目。我问教授,你们面试的时候真的会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吗?那位教授说,虽然在接受培训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但是实际面试时,一个小孩口若悬河,另一个小孩有点木木的或是紧张,虽然后者会收获同情分,但是面试官还是会被前者深深地吸引,所以给分的时候也还是会情不自禁。

考试的随机性

我想到了另一个原因。虽然学生的水平在笔试与面试上能显示出高低,但是这些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学校可以改变他们。因此反观当年,选拔的方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学校本身的培养能力。

在读本科之前,我和所有其他的华南师范附属高中的学生一样,我们每天走过饭堂前的标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简单地向往着做律师、做公务员,希望有一份高薪而稳定的工作。后来,曾经每天一起上学放学、住宿玩耍、为同样的题目头疼的高中同桌告诉我,她在香港找到了一份高薪且稳定的工作,而我却向她说着一些服务社会的理念。我们的人生的道路越走越远——不是因为我们之前有不同,而是一些机缘巧合,让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力量足够强大,影响了我们的“三观”,让我们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因为学校的资源丰富,很多差距都是能够通过后天努力或者环境影响弥补的。我刚入大学时数学比较好,而且因为高中有AP课程,微积分这些已经学会。而对于高中时数学并不太好的同学,微积分是他们的必修课,随着老师的鼓励与他们自己的努力,大二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同一个课堂上数学课了。有的同学的父母是外交官,他们从小就在五六个国家学习过,正可谓经历丰富,见过大世面。而我天天看《经济学人》,通过平时上课与阅读的积累,我们平时聊起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半斤八两。

此前有一篇论文指出,一些类似于污染或者噪音等随机的因素会影响学生考试发挥,而学生的考试发挥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录取学校,而录取的学校则将影响一个人四年的学习经历,甚至是一辈子的经济状况、健康乃至婚姻。这篇文章一方面证实了对学生来说考试结果的随机性,另外一方面也证实了对学校来说,录取谁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在于学校本身的环境是否足够把学生培养成材。因此,如果社会舆论不介意的话,还是把教授面试高中生的时间节省下来,给学生多开点office hour吧。

[本文作者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本科曾就读于布林莫尔学院,现为早稻田大学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可思研究(MyCOS_Research),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