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局2022|新一年里国际政治风云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编者按】
新冠疫情依旧肆虐、大国竞争热度不减,但也不乏合作与拼搏的2021年过去了,2022年,世界能否摆脱疫情阴霾?大国竞争能否降温?地缘政治紧张能否缓解?国际合作能否提升?
1月7日,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变局与谋局:复旦国际战略报告2021》,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将刊发其中部分文章,希望能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的世界上,追寻一些肯定的趋势。
2021年,在新冠疫情因病毒变异继续肆虐的背景下,全球各国经济恢复缓慢,国内社会矛盾更为凸显,多国出现内部权力的更迭以及对外政策的相应转变,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造成冲击,也推动国际格局与世界秩序的进一步调整。面对不断演化的国际变局,全球以及地区大国纷纷积极开展谋篇布局,试图在战略新局中占据有利位置。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9日,奥地利维也纳,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相关方第七轮会谈继续进行。人民视觉 资料图
一、国际变局之势
在新冠疫情阴霾的笼罩之下,多国政局发生重大转变,部分国家甚至陷入动荡不安。与此同时,既有的地区性问题热度居高不下,大国间战略博弈呈现出不断升温的态势,也导致全球政治格局随之出现诸多异动。
首先,大国关系出现有限调整,但是战略博弈的紧张态势依旧。美国在拜登执政后对外政策出现一定转变,拜登政府打着所谓“价值观外交”的旗号,以之作为凝聚国内支持和动员国际盟友的工具,着力推动美国与盟友关系的回暖以及美西方阵营的团结。在此基础上,拜登政府延续并主导“印太战略”构想,试图拉拢亚太和欧洲盟友,营造抗衡和围堵中国之势,借此形成全球性的“制华战略联盟”。与此同时,美国持续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和军事打压,导致美国与中俄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仅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甚至有进一步加剧之虞。美英澳“AUKUS”三边安全同盟关系的形成,以及美日印澳“四国机制”的深化,则给印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格局注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
其次,地区热点议题不确定性增加,部分冲突甚至愈演愈烈。随着美西方国家的政策调整,全球主要地区热点问题变化频仍。例如在美国仓促撤出阿富汗之后,卷土重来的塔利班全面接管政权后却遭到西方制裁,致使阿富汗经济已然处于崩溃边缘,粮食短缺等问题更是使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而美国灾难性撤军后留下的烂摊子,也令本就动荡不已的中亚安全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严峻。
又如,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以色列甚至扬言要对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而伊核协议谈判虽然得到重启,但是由于各方立场相去甚远,获得顺利解决的前景也难言乐观。再如,虽然韩国总统文在寅于2021年12月13日表示,美、中、朝原则上同意正式宣告朝鲜战争结束,然而由于朝鲜提出美国从韩国撤军等要求,加之美韩在协议推动节奏和优先事项上仍存有分歧,朝鲜半岛形势的转圜依然困难重重。
在中东地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持续多年的冲突再度升级,你来我往的火箭弹攻击和空袭轰炸导致大量死伤。俄罗斯与乌克兰及北约的博弈延续并加剧,双方在乌克兰的边境集结重兵,呈现剑拔弩张之势,也使俄罗斯与美西方的紧张关系再度升级,甚至不排除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而在非洲大陆,包括喀麦隆在内的部分国家内部冲突和暴力活动频发,埃塞俄比亚内战各方依然打得不可开交,严峻的安全形势不仅导致成千上万的平民伤亡,也再度引发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
第三,多国内部政局纷扰不断,波折不定。例如美国国内政党恶斗以及政治极化、社会撕裂愈演愈烈,时任总统特朗普的部分“死忠粉”甚至在2021年1月6日强闯并“占领”国会山,试图推翻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导致认证大选结果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被迫中断。这一百年不遇的骚乱事件不仅造成上百人的伤亡,更让国际社会为之瞠目。日本前首相菅义伟“短命”政权结束,岸田文雄内阁上台,使得日本政坛开始新一轮权力洗牌。而随着德国进入“后默克尔时代”,多党联盟在执政之初便已拉开“宫斗大戏”的帷幕。印度莫迪政府因为农业改革遭到农民的强烈抵制,在导致数百人死亡之后最终被迫选择妥协让步。
非洲苏丹、乍得、马里和几内亚等国连续爆发军事政变,血腥的权力斗争与此起彼伏的民众抗议致使多国政局持续动荡不定。在拉美地区,由于疫情持续延烧、贫富分化加剧以及债务风险激增,左翼领导人接连在秘鲁、洪都拉斯和智利总统选举中获得胜利,使得拉美23国中目前已有15个国家实现了左翼或中左翼领导人的执政,标志着拉美新一轮左翼回归潮走向高点。
二、各国谋局之举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面对国际政治局势的演变,各大国也在积极投棋布子,试图在变局中掌握主动,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美国拜登政府“升级”大国竞争战略。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建美国实力,包括在国内推行基础设施建设法案,防控疫情蔓延,提振美国经济,弥合社会撕裂。二是改善同盟伙伴关系,通过高频度的外交“示好”,积极促使盟友重新“归队”,并加紧拉拢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小国家,试图重振美国“全球领导力”。三是加强针对中俄的战略围堵。拜登政府总体上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战略基调,确定了“竞争、对抗、合作”三位一体的对华战略定位,持续推动美全球战略重心向“印太”地区转移,并着手充实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的战略竞争要素,建构起“3+4+5”的对华“战略竞争”框架,即以美英澳“三边同盟”为轴心、以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对话”为平台、以“五眼联盟”为支撑,使之成为对华中长期战略竞争的基础。
为了实现对华“强加成本”的目的,拜登政府进一步在台海问题上大力发起挑衅,以“侵犯人权”为名对中国官员和公司横加制裁,组织所谓“民主峰会”肆意挑起意识形态竞争。此外,拜登政府对于俄罗斯也是连下狠手,步步紧逼,频频挥舞单边制裁的大棒,甚至不惜发出战争恐吓,致使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
其次,日本和欧洲调适对外政策。对于美国盟友而言,“特朗普冲击波”至今尚未完全消散。即便拜登政府矢言“美国回来了”,但一些国家对美国对外政策不确定性的隐忧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日本和欧洲开始审慎推进新一轮战略布局。例如日本岸田文雄政府不甘于被“安倍主义”的阴影所笼罩,而是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日本对欧洲和亚太的外交布局,以服务于其拓展全球影响力的战略议程。又如欧洲一方面积极响应拜登政府,在修复美欧同盟关系的同时,更为积极地配合美国介入和参与“印太”事务。另一方面,欧洲也以谨慎态度谋求“战略自主”,不甘心继续沦为完全从属于美国的“战略附庸”,转而试图在对华政策、地区安全、全球治理等领域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
再次,俄罗斯和印度顺势谋取利益。面对国际变局,俄罗斯、印度等国也因势利导,顺势对外交政策作出调整,在变局中谋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例如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俄罗斯一方面调整中美俄三边关系,在与美国加紧新战略稳定谈判的同时,与中国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以缓解美西方国家的战略压力,进而最大限度保持其世界大国地位。另一方面,俄罗斯加速推进俄白联盟一体化,借美国撤军阿富汗之契机扩大在中亚的影响力,并以“战争边缘政策”在乌克兰东部地区施压,强硬抵制北约的进一步扩张。
又如印度一方面为了与中国对抗,在防务、情报、技术、经贸、海上安全等领域显著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协作力度,试图压缩中国在印度洋的自由行动空间。另一方面则在强调保持战略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提防被美国拉上遏制中国的“战船”,缓步降低在中印边境的挑衅力度,并持续加强与俄罗斯的紧密合作,试图提升对美、中、俄、印四边关系的塑造力。而在中东地区,随着美俄等大国的逐渐退场,伊朗、土耳其、沙特以及以色列等地区强国均在调整自身政策,展开新一轮外交上的合纵连横,以应对变化中的地区安全局势。
最后,中国稳健推进新战略布局。2021年,中国正式开启第二个百年征程,将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作为主攻方向和关键抓手,着手实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在成功控制疫情、妥善推动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体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和塑造能力。
例如在对美战略上,中国斗争和合作两手并举,有条不紊地应对美国强加的战略压力和地缘政治围堵,努力推动中美关系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又如在全球治理方面,中国在国际安全、区域经济治理、全球卫生治理等重点议题领域,不断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新战略倡议,并配合新冠疫苗捐赠等实质性举措,提升在发展中国家群体中的影响力。再如在周边外交上,中国率先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引导“一带一路”建设同东盟“印太展望”的关键合作领域对接,同时也积极参与斡旋阿富汗问题、缅甸问题、伊核问题等热点问题,扎实推进地区与全球的和平发展。
三、结语
展望2022年,在新的一年里新冠疫情仍然难以彻底消除,大国之间的地缘战略博弈仍将继续升温,围绕全球治理主导权的竞争甚至对抗也仍将加剧,进而给全球政治、经济、贸易乃至卫生治理合作造成诸多阻碍。与之相伴的则可能是大国外交日益“内向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即各国更加关注自身内部问题的解决,外交也更主要地聚焦于服务国内政治权力斗争与经济民生改善的需要,而非以推动国际双赢合作、维护国际社会稳定、促进全球良性治理为依归。特别是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党派恶斗和社会分裂将持续给美国对外战略造成羁绊,导致美国单极霸权优势继续衰落,并可能推动美对外政策行为更加极端和偏激,尤其是加大对中俄等国打压和围堵的力度和烈度。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的持续崛起,中美战略博弈仍将是影响甚至主导2022年国际政治风云的核心主题。随着美国加紧对华战略动员和布局,中美战略竞争涉及“全领域”“全区域”的特点将更为突出,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力和塑造力将进一步增大。中美对抗抑或合作的前景,也无疑将对世界各国的外交政策选择产生不同影响,其中日、澳以及少数欧洲国家可能会强化对美国的“追随”态势,但是大多数国家则会更加重视和强调战略自主性,防止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尤其是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会更加倾向于加强与中国的友好合作,以助力自身早日摆脱疫情的阴霾,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信强,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