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历史正剧的复苏

2017-02-13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历史正剧正在复苏。

《大秦帝国之崛起》在积压两年后突然于央视一套八点档开播。时隔十年,《大明王朝1566》以视频网站会员剧的方式复播,还将登陆重庆卫视。

所谓历史正剧,是相对那些过分架空历史、戏说历史的古装剧而言,后者正是当下中国荧屏上的主流。与围绕儿女情长展开的宫斗剧,历史正剧致力于探讨严肃宏大的议题,比如,反腐败与改革。

但因为这些议题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人们在看剧时难免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比对。《大明王朝1566》的编剧刘和平解释说,“绝非影射,相似的原因是由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当代中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仍旧生活在与过去相关历史脉络之中。”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为叙述者和阅读者都生活在当下。前些年,历史正剧的衰落与狗血剧的繁荣,反映的更多是制作者与观众旨趣的流变。

以史为鉴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政治智慧,根脉延续至今。比如,2015年2月2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表文章《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引起强烈反响。文章称,“庆亲王是一本居安思危的好教材,是我们应该照一照的镜子。”再比如,电视剧《于成龙》也屡屡登陆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从古到今,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但体制变革的本质没有变——利益关系的调整。无论是秦国的商鞅变法,还是明朝的张居正改革,当时都可谓“触及灵魂”。对历史上改革成败的探讨,有利于人们认识到改革的迫切性、重要性和艰巨性。

读史要知其不变更要知其变,古今之间最大的变化在于,人民已由局外进入局内。“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是时代之音。

是否吻合史实,不是评判文艺作品的标准,但历史剧不能只有儿女情长。对待历史的态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对待现实的态度。优秀的历史正剧,是我们对现实的严肃探讨,是对过往的深切反思。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