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英伦奶爸|带女儿考高中:英国高中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大学预科
一
伦敦最近的天气不好。这个周末,雪花不停地在空中飞舞,就是很难在地上积雪。
上个周六,天极冷。那天,我和女儿早早起床,坐出租车,至伦敦东南的一个小镇上去赶考。
这所中学,按高考入好大学的比率,排在全英国公立学校前十名。尽管它距我们家要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但我还是在几个月前,在网上给女儿报了名。
这所中学,也叫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有点儿像国内的重点中学。在英国,最好的学校首先是私立学校,其次才是这些学校。尽管每个国家都宣称要人人平等,但在一个资本主义盛行太多年的社会里,没有钱,你根本无法平等。
文法学校,就是给平民孩子多了一条能进重点大学的路。要知道,在英国,进牛津剑桥大学的学生比率,70%来自于私立学校。
好在还有文法学校。这些学校并没有严格按照所谓的学区房来招生,而是按学生的实际成绩来招收。否则,我们也就无法报考。
二
每次看到国内人写文章,写国外的学区房时,总忍不住想说几句。国外的学区房和国内大不相同。首先,它不需要你去购买房屋。想上这所学校,你只要去租也可以。
另外,在英、美上学不受户籍限制。无论你是外国来带家人读书或做访问或工作的,只要你的孩子在美国或英国领土上,他们就能得到跟当地人一样的待遇。当地的孩子有什么待遇,你的孩子也能有什么待遇。
比如,吃免费午餐的问题。那年我们刚去美国,女儿放学回来,带了一张表格,让如实填写我们全家的收入。填写过后,孩子在学校的午餐就全部免费,因为我们家的收入是低于美国那个州的平均水平。当初我们还担心:是不是吃免费午餐的孩子就会被单独划在一块儿?会不会遭人耻笑?后来才知道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在一起吃饭,家长的收入,在学校是保密的。
三
英国的中学生一般要过好几个坎儿。
11岁之前,每个孩子都要面临着一次选择。如果要想上私立学校或好的公立学校,你必须要面临一次申请和考试。孩子13岁时,你同样有机会为他们做一次选择。
16岁,则是孩子在中学时的最后一次重要决择。
这有点儿像我当年读书。先是从乡村的小学,考入镇上的中学。三年后,再从镇上的中学考入县里的高中。而今年15岁的女儿,如同我当年正在镇上玩命念初三的那年,她要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
大约几个月前,我曾带她考了三所私立学校。从报名、考试再至带她面试,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月左右。而现在,则是到了公立学校做选择的时候了。
公立学校一般会比私立学校要晚两至三个月。有的公立学校不需要专门的考试,他们只需要学生在8月24号相当于中考的GCSE成绩出来后,家长电话告诉学校即可。他们会根据学生报考的科目和总体成绩,做出是否录取的决定。
而少数公立学校则不同。他们需要孩子专门到学校进行一次考试。比如上个周末的这场入学考试。
四
进入高中(Sixth Form) 之前,女儿得决定未来学什么。
这里的高中,很大程度上,相当于大学的预科。多数情况下,孩子们只学三至四门课程。这个时候,你既可以选非常传统的科目,也可以选自己将来想学的专业。比如,我朋友的儿子从国内过来读中学,刚好跟我女儿读的是同一个年级。上周五晚上我请这个孩子吃饭时,他跟我说自己选择了商科。未来的两年高中,他除了学数学,还要学习一些商业的基本知识。
此前女儿也曾跟我说过要学社会学或心理学。我在征求周边朋友的意见时,一位大姐及时阻止了我。这位大姐,女儿曾就读在著名的北伦敦学院,后考入著名的伦敦大学学院学建筑。他的儿子后来读的公立文法学校,现在已是一名医生。
这位大姐的意见是:你一定要让孩子学最传统的学科。在英国人看来,至少对牛津剑桥这些学校看来,他们招收学生时,是一定会强调学生读传统学科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你读了数理化英语历史等传统学科之外的内容,就意味着与一些大学无缘?
大姐的谈话里传递了这样的意思。我听从了她的意见。孩子选择了她此前的另一个方案:数学、英语、德语、历史。
“她选的这几个专业极好!”我一位私交很好的朋友在电话里跟我说。这个女孩,16岁就从上海出来读书,现在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通。
如果你读历史和英语,这是两个非常受人尊敬的专业。在英国人看来,如果你读了这两个专业,就意味着孩子的写作能力会很好。如果再选择了数学专业,英国人通常会认为你的逻辑能力会很强。
这位从上海来的朋友,曾经在大学入学时参加过剑桥大学的入学面试。可惜,她认为是自己当时太紧张的缘故,错失了进入这所大学的机会,后来就读了著名的巴斯大学。
同样是选专业,她曾告诫我说:你一定要让孩子选择她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选择她最强的专业。她曾跟我聊过她当年在英国读书的例子:中国学生选择数学,是因为他们的数学好,希望将来申请大学时对自己有利。而英国孩子学数学,则是喜欢。平时,多数英国学生,是考不赢中国学生的。
但是,十年后,那些英国学生,有少数成了牛津这样的大学里数学博士,而多数中国学生则成了会计。
她对这件事的印象很深。所以她曾一再跟我强调说:孩子的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2017年2月11日草于伦敦某西北小镇)
(作者简介:安光系,两个孩子的父亲,曾为媒体人,现居英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