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聊斋志异|千年科举: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2022-01-06 20: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收录于话题 #聊斋志异 11个

作者简介:火烧彤云,湖南省长沙市人,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师,爱思考,爱写作,追求美好高尚的精神世界。本文是《》的续篇。如果没有阅读过上篇的读者,可以先点击文章链接阅读。

作者

火烧彤云

析优辨弊

从包括《胡四娘》在内的大量古典文艺作品以及真实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科举制度实行了千余年,为社会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提供了合理的途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不少名臣干将通过科举制度走向了历史舞台。科举制度也为不少寒门学子提供了入仕的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他四岁丧父,家庭极度贫寒,但他本人读书非常刻苦,最终中举入仕。这样的例子比较多,并非有的人所认为的科举通道只是方便了家境较好的学子。

科举制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它促成了全社会重知识、尊学者的良好风尚。知识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看重读书人比看重有钱人的社会风尚要好得多。

士农工商,士就是读书人,排在第一位。当时的社会对于读书人的追捧远胜于现在对富人的追捧,而且从制度上给予了读书人最高的社会地位。这一点与读书人是否富有无关,这是当代人难以想像的。

一个人只要考上了生员,就可以遇官不拜。当生员被牵扯进法律纠纷,衙役不能直接来抓他,只能请他到衙门里去做司法协助。如果该生员确实违了法,县令知府得先向学政申请,剥夺了此人的生员功名后,才能对他进行审讯。

蒲松龄在另一篇聊斋小说《曾友于》中,描写了这样的情节。曾家与冯家发生了激烈的家族械斗,冯家父子被打成重伤。就在曾家面临严峻的司法诉讼之际,曾友于父子叔侄三人中举,居然就使得冯家诉讼的气焰减了不少。曾友于抓住机会,与冯家进行了和解。

其实中了举人,离入仕还远着呢,至少还有会试、殿试两级考试。通过了殿试,也不一定马上就能当官。可只要你在科考之路上有所进阶,就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这就是时人看重读书人的表现。

正是因为科举制度具有公正透明的优点,才会被后世继承。当下的高考、执业资格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大量考试制度其实就是科举制度升级版。不单如此,科举制度中的一些优秀做法,也被吸收进了当代的一些社会考试体制中,比如程孝思参加的录遗。

录遗实质上是一种备选制度。具体操作是,在科试命题之始,命题者准备两套难度相等的试卷,一套用于正式的科试,一套用于录遗。这种做法沿用到了当今的高考中。

高考试卷就是由正副题两套难度相等的试卷组成的,一个考区的考生如果因为天灾等不可抗力无法参加统一高考的话,教育部就会考虑让他们参加高考副题的考试。

2020年7月7日,安徽歙县遭遇特大暴雨,歙县中学和歙县二中两个考点的大部分考生均未能到达,考试无法正常开始被迫延期。7月8日,教育部批准,同意该考区于9日启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文、理)科目副题进行考试。副题的难度与正题相同。

这就是当代版的录遗。如果没有“录遗”,那些因为大雨错过了考试的考生就得再等一年才能参加考试。

不过,当前很多人一说起科举制度,总是抱着一种极端鄙夷的态度。这并不奇怪,从五四运动开始,很多人就在思考,数千年来在世界文明领域一直领先的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工业革命中落伍的原因,自然而然地否定封建社会的一切,觉得封建社会的一切,都是阻碍我们步入工业大潮的原因。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的科举制度,也就想当然地被全面否定了。而科举制度本身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糟粕,比如李御史为程孝思做的纳贡。

纳贡是指生员通过捐纳钱粮获得参加乡试资格的方式,这是科举制度中的弊制。它使得那些科试落败或者不想参加科试的生员直接就获得了乡试资格,对于那些刻苦努力准备科试的生员是不公平的。蒲松龄把程孝思一路顺畅的科举之路,有意设置在录遗失败后,又设计了他通过纳贡参加乡试的情节,就是为了客观地展现纳贡这一弊制。

正如科举制度中的优点影响了当代社会一样,科举制度中的缺点,也影响着当代人的价值观。几乎每年高考之后,都有骗子对落榜生或其家庭以花钱就可以上高校的低劣骗术行骗。而骗子屡屡得手的原因,不就是缘于纳贡这一历史弊制吗?所以,研究科举制度,对社会心理学也很有意义。

终身考试

科举制度造成的另一项弊端,是应试现象严重。作为一项人才选拔制度,选拔的标准越透明越标准,就越利于选拔,越能展现选拔的公平性。但同时,也会造成参试者冲着标准来精心钻研、而不是来学习知识的现象。

曹雪芹借《红楼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之口,生动地称这一现象下的科举应试者为“禄蠹”。但今人却没有资格嘲笑发明科举制度的古人,更没有力气因此否定科举制度。因为今人不但没有从制度上解决曹公提出的问题,反而让应试现象愈演愈烈,比古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代的科举应试现象还仅仅存在于读书人之间,而现在的应试思维已经渗透到了其他领域,如找工作面试、写简历甚至见未来的公婆岳父母等等。各种应试技艺文章视频充斥网络,更不必说多年来遍地开花的校外培训机构了!

应试现象弥漫的问题需要靠改革考试内容来进行改善,而不是靠简单地否定考试制度就能解决,这一点应该谁都看得到。

《儒林外史》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范进,中举后一度喜极而疯,有的人因此就觉得科举制度害人。且不说这种简单逻辑的荒唐性,只要稍微读一下范进的故事,也知道作者吴敬梓要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

范进长年科试不中,被以他的岳父胡屠户为代表的周边人所深度歧视,蒙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这才是他中举喜疯的根本原因。他中举之后,胡屠户等人一改长年挖苦讽刺的态度,转而对他大力夸赞。这种跟红顶白的炎凉世态才是吴敬梓极力表现的主题,跟科举制度本身是好是坏根本没有关系。

还有一些人则是为范进们终身应试却屡屡不中的内卷现象惋惜,觉得科举制度浪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害了他们。

诚然,从小说中的范进到生活中的蒲松龄,大量的读书人都是终身应试。南宋考生陈修以73岁的高龄考上探花。蒲松龄71岁中举。与蒲松龄同时代的广东顺德考生黄章99岁时仍在参加科考。道光年间,广东三水县考生陆云从以102岁的高龄参加乡试,中举后第二年他以103岁的高龄进京继续参加会试。

这种事例不胜枚举。范进黄章们长年科试不中,依然没有放弃科举,多年如一日地学习、备考,是因为他们认为科考是最佳选择。

黄章99岁时参加考试的时候,他让自己的曾孙提着写着“百岁观场”的灯笼陪着他进入考场。他们谁也不觉得自己年纪这么大了还没考上丢脸,反而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已近百岁还锲而不舍地应考。

事实上,终身考试者在当时就是励志典型,这恐怕是嘲笑、惋惜这些古人的今人所没想到的。科举制度没有把谁强拉去考试,脚长在考生自己身上,走进考场的是考生本人。

这是封建时代的典型现象,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录取比例比科举制度低得多,有的岗位千里挑一,不也是人头攒动,考者云集吗?

终身考试现象的产生离不开科举制度不限年龄的规定,但这不是一项坏规定,它给了活到老、学到老的人们考到老的机会,引领社会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

2001年,教育部宣布,对高考招生正式取消年龄限制,这就是向科举制度学习不限年龄的优点。于是从第二年开始就出现了一些“爷爷考生”。迄今为止,爷爷考生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誉为中国高考第一人的辽宁省阜新市韩家店西瓦村农民康连喜。他于2002年参加高考,时年55岁,这一考就是19年!现在他年过七旬,仍未考上,但他和黄章们一样,并不觉得丢脸,反而把自己每年的准考证贴在墙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励志墙。

且议蒲公

受成王败寇思想的影响,不少人无论是对古代的范进还是对当代的康连喜都是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理由就是他们考而不中。这些人嘲笑他人终身追求功名,殊不知自己以结果论英雄的价值观比人家更功利化!

当然,相比古代的终身考试者,当代的爷爷考生在整个高考人群中的比例是非常之小的。这是因为当代社会已经走入了工业社会,职业选择非常之多,小农社会的职业种类与之根本没法比!

可以试想,如果范进不走仕途,去跟他岳父学杀猪是不是更好?蒲松龄不走仕途,是去参军务工经商,还是跟王夫之一样去当隐士更好?那些嘲笑范进蒲松龄的人,就像现在的人出行有飞机高铁可以选择,却嘲笑古人选择马车帆船一样,毫无意义!

事实上,终身科考的古人,也不是整天捧着书本的书呆子。科试三年才一次,平时他们还是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的,只是到了临近科考的时候,才会潜心备考。谁会提前三年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捧着书本天天读,三年后还记得住吗?

以蒲松龄为例,他在成年之后就开始对各种异闻异事产生兴趣,为了写《聊斋志异》,他花了约四十年的时间。直到去世前,治学严谨的他还在对此书进行着修改补充。

科考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事,但不是最重要的事,著书才是。因为科举制度有着不限年龄的好处,到了三年一次的科试时间,能考就考一下而已。这就是他的生活。

有的人会说《聊斋志异》里写了那么多科场故事,这明明是他把最看重的事都写进了书里,怎么能说他最看重的不是科考呢?说这种话的人没有完全阅读过《聊斋志异》,基本不了解该书的主要内容。

《聊斋志异》中写得最多的,不是科场故事,而是一些奇闻异事,比如哪里发生了地震、哪里的人看到了鬼等等,这样的故事在《聊斋志异》篇幅中超过了40%。

专门写科场故事的小说有多少篇呢?这个数字可能令很多人想像不到:不到十篇,不足《聊斋志异》文章数量的2%!所以你说他有多重视呢?

有的人指出,《聊斋志异》中以书生为小说人物或以写有科考情节的小说较多,这不就是证明蒲松龄最重视科考的例证吗?就说《胡四娘》吧,它的主旨和范进中举差不多,都是通过一个书生在科考前后的地位变化来彰显世态炎凉。

的确,一篇要展现世态炎凉的作品可以不通过科考来表现,可以写经商、拾物等其他内容来体现,为什么要用科考为事件线索呢?这就与蒲松龄本人的情况相关了。

蒲松龄祖上四代都是读书人,出了大量的儒生。他自己也是读书人,终身以教书为业。他的学生是读书人。他的朋友也是读书人,他和朋友经常唱和作诗。他对书生、科考最熟悉,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是很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但不能据此就说他就最醉心科举。

读书人的生活很丰富,读书、写作、教学、科考都是他的生活,不能说他写到了书生和科考就是最重视科考。要按这个逻辑,当今识字的人每天都在运用文字阅读、写字,是不是就能说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视的就是文字呢?这也太荒唐了!

再则,他的雇主高珩和唐梦贲都为《聊斋志异》作了序,当时的诗人王士祯、张笃庆等人也为此作了题辞,压根就没提到科举。他们对《聊斋志异》的主要看法是认为该书反映世相,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他时代最接近的人应该比今人更了解他吧?

那些说科考害了他的人,只不过是抱着全面否定科举制度的态度,来玩了一把凡尔赛,显示自己时代的优越性罢了!纯属无稽之谈!笔者实在看不出,三年才一次的科考,从哪里害了他!

所以,请因此惋惜蒲松龄的人们,收起自己这份廉价自负又不切实际的同情。因为,从小说中的范进、程孝思,到现实中的黄章、蒲松龄,再到当代的康连喜,都不需要你们的同情。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生命实践着自己的梦想,没你们想像得那么不堪!

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整个社会也在宣传要实现中国梦,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身体力行为自己的梦想实现而努力更了不起!最可怜也最浅薄的是那些连梦都没有、连想都不敢想、却还在嘲笑别人的梦想的人!

原标题:《聊斋志异|千年科举: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