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元宇宙炼金术|元宇宙、符号消费与自我实现
作为一个从科幻小说中创造出来的术语,元宇宙(Metaverse)在2021年突然火遍全球,其背后固然有互联网平台面临着更为严厉的隐私保护而带来的盈利模式不确定性与不可持续性、互联网流量增长速度放缓、用户注意力争夺加剧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也应该看到,元宇宙这种新的概念,对普通用户的消费有着其意义,这使很多研究者与机构看好元宇宙的未来。
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其招股书中提出,元宇宙有八个基本特征:Identity [adentti] (身份)、Friends(朋友)、Immersive(沉浸感) 、Low Friction(低延迟)、Variety(多样性)、Anywhere(随地)、Economy(经济)、Civility(文明)。虽然这八个特征并不能代表元宇宙的全部含义,但站在消费视角来看,这几个特征说明元宇宙对其效用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效用(Utility),在本质上是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或服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由消费者欲望的强度所决定。欲望强度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因此,效用本质上具有主观特征。这样,经济学中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例如,经典的“钻石和水之谜”。这个故事说的是,水对我们维持生命非常重要,必不可少;钻石对我们维持生命乃至于正常生活,基本没有价值。但是,钻石被人为地赋予主观意义之后,其价值就远远超过了水。这说明,主观评价在效用中的确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元宇宙对消费者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主观价值,尤其是其引入身份、朋友(社交)、沉浸感这些新的特征之后,元宇宙对消费者效用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出来。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日益丰富,人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层次需求理论”,将人类需求动机分为五个层次,呈阶梯型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之后的研究中,马斯洛又增加了两个维度即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认为这两种需求介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按照这个理论,基础物质产品主要是满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的情感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都跟人类在社会中的位置有关。经济学中有一门分支,叫地位经济学,就是研究地位对人的影响。例如,很多人认为,休闲是一种炫耀性商品,很多人进行高档休闲活动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Alpizar et al,2005)。
就收入而言,Clark et al(2008)发现个体幸福感依存于收入位置,因而与个人收入正相关。但由于他人收入增加降低了自己的位置,从而会降低个体幸福感。特别在收入不平等扩大时,个体更重视自己的相对位置。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无论消费者身处何种社会阶层、收入情况如何,总是倾向于购买并积累那些能够体现社会地位的产品。某些特征的个体倾向于相信高地位意味着高回报。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能将地位视为中间商品,关注地位是为了获得地位所引致的未来收益,例如可以在市场交易或非市场交易(如婚姻)中获利,得到权力或者获得更好的消费机会等。
但是,现实之中的地位获得非常困难。很多人需要通过消费等方式来体现其地位,因此消费具有符号的意义。随着物质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物消费开始出现被赋予更多的符号化含义。也就是说,更多的服务内容被嵌入到实物消费过程中,实物成为服务消费的一种载体。商品社会是一个大众消费的过程,独一无二的商品很少,因此,需要通过货币符号来体现商品的价值、并使消费者获得相应的地位,这是因为在商品社会里,货币是一种公认可以进行地位排序的中介。
由于商品经济所特有的文化消费模式,因而对消费的意义也进行了重构。在符号消费过程中,消费被赋予符号消费的意义,按“物—文化—虚拟”层层递进。正如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所指出的,“为了构成消费的对象,物必须成为符号。”因此,日常生活消费的主要用途之一就是与他人形成差异,正是符号之间的关系,使“差异”得以确立。但是,这种符号化的“个性化着的”差异再也不会把个体相互对立并真正区别开来。无论怎么进行自我区分,实际上都是向某种范例趋同,都是通过对某种抽象范例、某种时尚组合形象的参照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并因而放弃了其一切真实的差别和独特性。
元宇宙这个概念以及模型的出现,为人类获得地位开创了新的可能性。在现有的世界秩序里,大家都在同一个物理世界里争取地位,并通过地位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物质消费的符号化很重要,各人都只关心自己的相对地位,造成了社会的零和博弈。在元宇宙空间里,符号消费仍然是主流,一个根本的变化是体现个人地位的符号多元化。每个人都可以在元宇宙空间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才能,从而在元宇宙中持续创造文化价值、心理价值等虚拟价值,这样有利于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空间的自我实现。
个性化并不是完全一个人的爱好与审美,而是因为很多有相同审美或者爱好的人,受到物理世界的阻隔,其爱好、兴趣无法进行聚合,而作为一个个体,在其认识的圈层里,就会受到孤立。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互联网的普及,使很多个性化的兴趣或者爱好有了聚合的可能性。例如,在我老家,流行一种本土化的地花鼓,流行范围很小,作为一个地花鼓爱好者,我在北京很难找到相同兴趣的人。有了互联网之后,我可以网上找到一些地花鼓的音视频作品,甚至大家还能够组成一个微信群相互交流。很多擅长地花鼓的人,在这个微信群里很受人尊敬,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但是,现有的互联网交互方式,还远远达不到交互、沉浸、体验的水平,与物理世界之间仍存在着一层厚厚的隔膜。而随着元宇宙的演进,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等,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隔膜逐步打破。这样基于兴趣的小群体,有着更好的体验,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虚拟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的元宇宙不是一个单一的平台,而是有着更多的可能性,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个体聚合在一个元宇宙的空间,大家相互欣赏、相互促进,从而使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感,获得自己相应的社会地位。这样,使社会消费从符号消费领域的零和博弈走向非零和博弈,推动实现各方面的共赢。
(作者李勇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编著的作品包括《直播的逻辑》、《成为主播》、《人工智能:技术与伦理的冲突与融合》、《从产品经济到服务经济》、《新中国服务经济研究70年》、《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系列、《中国服务经济发展报告》系列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