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让百姓看得懂、用得上!中国气象局优化气象服务地理用语!

2022-01-05 11: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未来三天

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天气

江南地区将有##天气

……”

每当遇到天气预报中的地理术语

你是否心生疑惑——

我国中东部地区具体指哪儿?

西北北部包括新疆地区?

华北北部涉及呼伦贝尔?那里不算东北吗?

南北分界线到底怎么划?

其实

以往在天气预报等服务产品中看到的

气象服务地理用语也是准确的

其主要源自地理区划的国家标准用语

不过,对于气象服务实践来说

的确会让百姓有一定困惑

2021年12月31日

中国气象局印发《气象地理区划规范》

和《国家级气象服务产品地理用语业务规定》

(以下分别简称《规范》和《规定》)

旨在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产品的

通俗性、实用性和服务效果

印发《规范》《规定》的初心

在于气象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要让百姓真正看得懂、用得上

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

气象精准预报能力提升

为精细服务增添了底气

那么,《规范》《规定》

究竟如何优化气象服务地理用语?

一起来看!

该《规范》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通识以及气象服务长期使用并广为接受的常用地理用语,结合目前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文字产品表述特点,将中国陆地气象地理区划分为地区区划、特定区域区划和流域区划三类,并规范了各级区划的名称和所辖范围。

一级地区区划

一级地区区划将中国陆地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内蒙古、西藏、新疆等10个地区。

中国陆地气象地理一级地区区划图

这10个地区各包含哪些省份?

看下面的详细列表↓

中国陆地气象地理一级地区区划及所辖省(区、市)

序号

分区

省(区、市)

1

华北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2

东北地区

辽宁、吉林、黑龙江

3

华东地区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台湾

4

华中地区

河南、湖北、湖南

5

华南地区

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

6

西南地区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7

西北地区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8

内蒙古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9

西藏地区

西藏自治区

10

新疆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上都记住了吗?

考一考你——

01

山东属于华北地区还是华东地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山东属于华东地区。大家都知道,山东的平原地区属于华北平原,所以可能觉得山东属于华北地区。规范一级地区区划后,再看天气预报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了。答错了的小伙伴,赶紧向上翻复习一下吧~

二级地区区划

二级地区区划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中国陆地气象地理二级地区区划图

二级地区区划

课本上都学过了

应该不用再考了吧

三级地区区划

三级地区区划是按照东西、南北方位,结合当地通识的区域划分和天气气候特征,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若干方位区,如北京的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和东部。

中国陆地气象地理三级地区区划图。省内有两条蓝色线的,自北向南依次为北部、中部、南部;有一条蓝色线的,自北向南依次为北部、南部;省内有两条红色线的,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有一条红色线的,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东部。

确定都记住了吗?

那么问题来了——

02

昆明位于云南的东部还是中部、南部还是北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按照三级地区区划,昆明位于云南的中部、北部。这里需要注意,云南自北向南分为南、北两个地区,自西向东分为三个地区。有些省份则是自北向南分为了三个地区,比如陕西。

特定区域区划

特定区域区划总计11个地区,分别为北方、南方、中东部、东部、长江中下游、青藏高原、华西、黄淮、江淮、江南和江汉地区。

全国气象地理特定区域区划图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黄淮地区、江淮地区、江南地区、江汉地区

华西地区

全国气象地理特定区域区划及所辖地区

序号

分区

所辖地区

1

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2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3

东部地区

京津冀、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广东东部

4

中东部地区

我国陆地102°E以东的地区

5

长江中下游地区

湖北宜昌以东的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北部、上海以及苏皖淮河以南地区

6

青藏高原

西藏、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

7

黄淮地区

黄河至淮河之间所含的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四省部分地区

8

江淮地区

长江至淮河之间所含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四省部分地区

9

江南地区

长江至南岭间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

江苏、上海和福建北部等地

10

江汉地区

江淮、黄淮以西的河南、湖北其余地区

11

华西地区

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陕西中南部、四川盆地、重庆、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中北部

这一部分对于许多人来说,难度相对大一些,我们出两道题

考一考大家——

03

西安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西安位于秦岭以北,所以属于北方。对于东北地区的小伙伴来说“东北以南皆为南方”

,但其实,我国南北方的划分是有明确规定的,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以南则为南方。

04

华西秋雨一般发生在哪些地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华西秋雨是秋季时天气预报中的“高频词”,指的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而华西地区包括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陕西中南部、四川盆地、重庆、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中北部。

还没记住?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华西秋雨的短视频,来加深一下对华西地区的印象~

流域区域区划

流域区划将中国河流划分为七大流域,分别为长江(含太湖)、黄河、珠江、淮河、海河、辽河和松花江,各流域区划还有二级流域,如长江流域分为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

全国七大江河流域分布图

图片【向左滑动】依次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分布图。

流域区域划分这一部分对公众来说可能有点难度,就不一一考大家了。但大家要清楚流域的重要性——防灾减灾救灾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联防是我们安全度汛的必答题。

根据《规定》,国家级气象服务产品地理用语应简洁、全面、概括性强。如标题一般应使用地区区划中二级和三级区划名称,如“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涉及省份较多可采用简称,如“京津冀晋豫鲁等地”。

我们先拿一些媒体报道里的用法举例,基本上是这样的——

原则上不使用地区区划中一级区划和特定区域区划名称及市、县名称,仅对涉及省份超过7个的使用一级区划和特定区域区划名称。还是以媒体报道为例——

涉及某流域或子流域时,应使用流域区划中一级流域或二级流域名称,如“长江上中游地区”。譬如,在媒体上,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

另外,气象服务产品中,在列举极端天气、极值以及特定区域区划的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细化到市、县,但应在前面加上隶属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这也符合媒体报道的习惯——

当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也会结合本地特点和服务需求,细化本地气象地理区划用语规范。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哦!

小编点评

做百姓看得懂用得上的预报

你知道吗?使用多年的预报地理用语迎来新规。那些曾让你“迷惑”的地域术语——华北北部、西北地区北部、华西、黄淮、江淮、江南——将不再频繁出现,取而代之的是简明易懂的“北京西部”“湖北北部”“江苏南部”等。小小变化,折射出气象服务以人为本的坚定决心。

长久以来,部分模糊难懂的地理用语,是公众理解气象预报的一大障碍。例如江淮地区包含淮河至长江间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各一部分,具体边界除非是专业人士,否则很难说清,更不用说诸如江淮西南部等更精细的定位。

此次调整后,国家级气象服务产品仅在特定少数情况下才会使用一级区划(如华北、华东)和特定区划(如江淮、黄淮)名称,表述地理范围的“主力军”转为各行各业和社会公众所熟知的34个省级行政区,如内蒙古西部、广州中部。如“省级行政区+方位”的方式仍不能准确描述天气过程涉及区域时,气象部门还会使用市、县乃至具体地点等更精细的区划加以表述。当然,各地也可以结合本地特点和需求制定自己的气象地理区划规范。

越来越精细的表述方式背后,是越来越精准预报的底气和不断追求更加精准的志气。在气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气象科技水平不断进步,预报时空分辨率日趋精细,使得过去只能相对模糊的表述方式同步细化。气象工作者也希望通过更精细化的地理区域表达,促使气象预报精准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气象预报服务产品表述更加科学、规范、通俗、实用,真正让百姓看得懂、用得上。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策划:崔国辉

作者:谷星月 刘钊

原标题:《让百姓看得懂、用得上!中国气象局优化气象服务地理用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