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人给娃取名,有什么变化?
原创 小印 印客美学
前几天,2021年新生儿爆款名字一出炉,就立刻登上了热搜榜单。
这次的取名热门中,“梓”字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梓轩”“梓睿”等名字成为了家长的首选。而如何为孩子起名的问题,也掀起了一波讨论热潮。
其实,从我国古代开始,取名就是人生一件大事,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
今天小印就带你盘一盘中华史上取名趣闻,来一场古今取名大PK。
- 01 -
文艺就要用梓轩?
我们知道00后、10后的父母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给孩子取名自然是得清新文艺有内涵。
但追求内涵的父母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这独特的起名方式引起了中国史上的一次重名潮。
三得利拍摄的90年代的中国
从2016年第一份“中国姓名大数据”公布开始,“梓、轩”二字就强势领跑新生儿姓名榜单,到了2021年“梓”字依旧蝉联冠军,占据“父母爱用名”榜首。
三得利为拍摄的90年代的中国
如今的幼儿园是这样的:“子涵联合梓涵一起欺负子晗被紫萱看见告诉了梓轩和子萱。”老师上岗前得先去德云社练半年贯口。
50年后又会变成这样的场景:路边下象棋的大爷都叫梓涵,公园跳广场舞的大妈都叫子萱。
00后、10后父母取名追求清新文艺,这样的想法与魏晋南北朝的名仕不谋而合。
永乐宫道教壁画《朝元图》
魏晋时期,不少贵族知识分子自诩风流,写文章要“重意不重形”,外出游玩要“于天地间放浪形骸”,给孩子取名这样的大事自然也是将风流一以贯之。
彼时正值天师道东渡,是中国道教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如何能够兼顾风流与宗教信仰呢?
永乐宫道教壁画《朝元图》局部
当时的名仕一看“之”字好,“玄之又玄,妙之又妙。”就这样“之”字成为了信徒们的暗号。
著名画家顾恺之、数学家祖冲之、南朝名将陈庆之。
只要名字中带“之”,你就与我把酒吃。
《高逸图》局部所绘的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故事
王羲之给自己的儿子分别取名“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不愧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之家哥”。
- 02 -
这名字也太难写了吧
现如今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出生前就翻遍《辞海》,力求取一个内涵丰富,意蕴绵长的名字。于是,不少生僻字出现在名字中,比如说“李菔彧、周鈭鄢、王懿莬”。
考试时,有人才刚写上名字,有人就已经交卷。一个生僻的名字难为的不只是自己,还有老师。
其实呀,取名用典这件事情从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
唐代壁画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在物华天宝的盛唐时期,人们取名大气磅礴且大多用典,充分体现了盛唐自信多元的文化特点。
比如说白居易取自《礼记》“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杜如晦取自《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后唐《韩熙载夜宴图》
《诗经》有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有匪君子,如圭如璧。”“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唐朝人“比德与玉”,根据《唐代人名用字频度表》的统计,唐人名字中和玉有关的的字有104个,出现次数2068,频度高达3.56。
擅长用典的不止唐朝,还有民国。
在民国,人们不仅大量用典,而且更加注重文字本身的诗意和美感。
林徽因
比如说傅斯年取自《诗经》“于万斯年,受天之祜。”邵洵美取自“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林徽因取自“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钱玄同取自《道德经》“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戴望舒取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南怀瑾取自《楚辞·九章》“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南怀瑾
民国文人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古训:“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 03 -
取名就得霸气爱国
回想我们父母那一辈,他们的名字大多叫“解放、建国、建党、强国、抗美、赶英、超美、国强”,刚健而又质朴。
1959年东德访华团拍摄,图为一名西安小男孩
这与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那时正值新中国建立,神州大地百废待兴,无数青年投身祖国建设事业。
1949年苏联彩色摄影先驱瓦拉迪斯拉夫记录的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珍贵影像
单单一个名字我们就可以体会到当时的人们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和对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期望。
1959年东德访华团拍摄,图为武汉的一名女司机
其实,不只是新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朝人就已经开始采取这种刚健质朴的取名方式。
汉朝人国风之勇武强悍为后世所罕见,取名自然霸气磅礴,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汉人开疆拓土的勃勃野心。
汉画像石中勇猛作战的战士
汉朝《急就篇》里面记载了汉朝人最常用的100个名字,其中有“护郡、不侵、平定、敢当、却敌、汉强、灭胡、破奴、安国”等。
张良的儿子就叫张辟疆,汉朝名将赵破奴屡次率兵出征击退匈奴。
汉画像石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人以“武、勇、霸、雄”等来命名。汉朝的勇猛可见一斑。
- 04 -
笑不活了,这谁取的名
相信小时候大家身边一定少不了一位小名叫“狗蛋”的好朋友。在农村,给孩子取“贱名”十分常见。
无论是村口的“二狗子”,还是村东头的“傻妞”,无论是“蛋子”还是“丑怪”,“贱名”中包含了父母对孩子健康平安的期许。
因此取“贱名”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越朴实越好,只有你不敢想没有人不敢叫。
其实取贱名的传统中国自古就有。
翻开记录中国民间社会样态的走马楼吴简或是敦煌北朝隋唐五代写卷,你就会发现民众在起名上面不拘一格。
《阳间主病鬼王五瘟使者众》局部,古人以此祈求无病无灾
《嘉禾吏民田家》中就记载了不少以动物或“奴”“黑”等带有贱名性质的名字。
这时人们取贱名男生就叫“邓狗狗、谢鼠鼠、张猪苟”,女生就叫“王丑丑、米粪堆、完颜猪儿”。小印实在是不敢想象一位面若芙蓉的女子叫“李粪堆”。
张大千《大千仕女图》
到了宋代讲究“乳名老化”以祈求孩子健康长寿,并且宋人喜欢在名字中用叠词。
于是宋朝的孩子一生下来就叫“徐荣叟、朱老老、王老翁、徐了叟、孟元老、李商老。”
张大千《大千仕女图》
你敢想象,宋朝五六岁小孩见面自我介绍都是“老翁、老叟”?
- 05 -
五行入名,算命传统来自这里
不知道各位inker们有没有听过这个说法:算命先生说你命里缺水,所以父母在给你起名时就会刻意选“水”字或者与“水”相关的字,比如说“王冰洁、林清”,缺木的话就会起名“王森、李林俊”。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
朱元璋画像藏于故宫博物院,为老年像
说到这里那就不得不提明太祖朱元璋了。
明朝时期朱元璋就让后世的子孙按照金木水火土的偏旁来取名,所谓五行入名。
明代壁画《仙人图》
朱允炆火字旁,最后放火焚宫后下落不明,朱厚熜火字旁,沉迷于火炉炼丹之术,最后被自己炼的丹药毒死,朱由检木字旁最后在老歪脖子树上吊死了。
没想到朱元璋这波跳的是预言家啊。
这还没有完,有野史记载,晚清的徐寿在翻译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发现字不够用了。后来他在一次偶然间得到了明朝王室的家谱,于是灵感来了,“锂、铍、钠、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朱元璋又是我国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命名之父。
这么奇幻的古今联动,属实是罕见了。
- 06 -
这些名字够随意
要说中国史上最大的一波重名潮,那必然非80后、90后莫属。
单单一个“张伟”,中国就有29万,更别说以张伟为基础而演变出来的名字“张大伟、张晓伟、张奇伟”。
胶片相机下的中国
当时的父母起名就是姓后面加一个“超、杰、洁、丹、俊、峰、畅、慧”字,比如说“王超、王杰、张丹、张峰、刘畅、李俊”,取名这事就完成了。
如果觉得有点单调,那就两个字合并,比如说“王超杰、张丹峰、李俊杰”。
胶片相机下的新中国
简单还不会出错,这起名方法谁不爱。
不止80后、90后的父母爱,先秦时期的人们也爱。
两周时期申繻提出了取名的“五则”和“六避”,即“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这是什么意思呢?
先秦《人物龙凤帛画》
小印为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晋成公出生时屁股上面有块黑色的胎记,所以他就叫姬黑臀,这就叫“有信”,孔子出生时头顶凹陷,所以取名孔丘,这就叫“有象”。
总而言之就是根据婴儿出生时的身体特征来命名。
先秦《人物御龙帛画》
当时的人们还喜欢以梦到的事物来给孩子取名,郑文公的妾在梦到兰花不久后就生下了孩子,所以郑文公就依据梦象给孩子取名为“兰”。
当时的人们给孩子取名普遍比较随机,基本上是想到什么起什么,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孩子也没那么重要。
中国人讲究“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无论是课本里的小明、小华和小红,还是英语作文中铁打的李华,流水的外国友人都已经成为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名字不仅仅包含着个人的特征、父母的期冀,更被赋予了时代的记忆。
最后,你还想看小印讲点什么,就赶快在评论区留言吧。
参考文献:
【1】【哪个时代名字最美?明朝皇帝名字预见生死?单名大战双名?-哔哩哔哩】 https://b23.tv/ms6dsqq
【2】李娜.汉人取名的语言学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07.
【3】李煜东.说"贱名好养"[J].寻根,2021.
【4】郎朗.谁限制了起名的想象力[J].决策探索(上),2019.
作者:朝雾
责编:菠萝
原标题:《中国人给娃取名,越来越不讲武德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