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蒙拉:引领品位的同时,不需要抗拒古典乐里的“甜品”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周景怡
2022-01-05 10:06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近几年在国内走下来,小提琴家黄蒙拉发现,有些听众更乐于接受听感上更甜的作品,“为什么要抗拒呢?古典音乐里有很多很美的音乐,我们在引领鉴赏品位的同时,也应该让听众得到喜悦、得到满足。” 

2月27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黄蒙拉将以“爱的致意”为名举办独奏音乐会,围绕爱之喜悦、爱之温柔、爱之别离、爱之重生四个篇章,展现爱的丰富层次。

和往常那些偏学院派的曲目相比,这场音乐会的曲目偏“甜口”,从普罗科菲耶夫《三橘爱》、艾尔加《爱的致意》、伊萨依《孩子的梦》、克莱斯勒《爱的忧伤》,到谭盾的《悲情沙漠》和陈钢/何占豪的《梁祝》……“易于听懂,容易接受。”黄蒙拉形容。

黄蒙拉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脚踏实地先把琴拉好

“疫情刚开始那几个月所有演出都取消了,哪都不能去,我就散散步、练练琴,这样悠闲的日子好久没过了。”

疫情期间,有音乐家登台综艺火热出圈,也有音乐家发掘自身潜力,跨界指挥和作曲。面对抛来的种种绣球和“诱惑”,黄蒙拉一一婉拒了。

“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我有兴趣,但更多的是敬畏。”年过四十,黄蒙拉的音乐生涯没有跨圈的新规划,依然是脚踏实地,先把小提琴拉好。

“瓶颈一直在发生。”黄蒙拉坦承,一个是演奏能力上的瓶颈,另一个是理解上、感悟上、想象力上的瓶颈,“有时候脑子里有一些想法,你从各种角度去实践,就是出不了效果。很痛苦!明明知道好东西在那,就是达不到。”

“瓶颈期容易产生厌倦,状态不好就不拉了。”小时候为了打好基本功,家长和老师会严令他每天练六小时琴,现在不一样了,黄蒙拉选择与自己和解,“一道题想不出,先放一放,不要死磕,过一段时间自然就过了。”

“有时候在台上,你会进入‘人琴合一’的状态,怎么拉都对,但这种状态非常少。”黄蒙拉和大提琴家王健聊过,对方也有过这种状态,但至今不超过五次,可遇不可求。

“一旦进入这样一种境界,你就想抓住它,希望能复刻。”如今的黄蒙拉在舞台上不断追求着“人琴合一”,就像刘翔跑过了世界纪录,之后的每一次重启,都在竭力追求那样的巅峰状态,“我希望把那种精神上的艺术灵感固定下来。它是一种动力,告诉你,你可以达到。”

学琴需要死磕的精神

演奏家之外,黄蒙拉还有一重身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人气教师。

“他们缺的是心无旁骛,信息爆炸嘛,分心的东西太多了。”对比自己学琴的年代,黄蒙拉观察,年轻一代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在一条路上专心走,而学小提琴又特别需要专注度,需要死磕的精神,缺了这种品质,要想成为优秀的音乐家,很难。

如今,学乐器的孩子越来越多,内卷的大幕早已拉开。黄蒙拉的女儿也在学小提琴,他对琴童家长也有一份实在的建议。

“别太早想着让孩子成才成名,99%跟你没关系。”他建议将学乐器当成素质教育的一种,先培养兴趣,再顺着孩子的喜欢程度给他找更好的老师,为孩子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也有学了十年琴的琴童,回头却迷上网络神曲,似乎背离了当初接受古典音乐教育提高审美的初衷。

“不学十年琴,他也会听神曲。神曲比较迎合耳朵,我也会唱。”黄蒙拉笑说,学了古典音乐,审美的提高是必然的,只是需要时间去发酵,“给孩子多一个选择,到了一定岁数,他们会觉悟,会回想起世界上还有古典音乐。古典音乐需要你主动去感受,需要你对世界、对人生有一定的想法,才会找到共鸣。”

那么,怎么看天赋和努力在学琴之路上的重要性?

“没有一个人纯靠天赋或纯靠努力能成功,二者都要有。”黄蒙拉比喻,如果说天赋是火苗,努力便是助燃物,助燃物越多,火烧得越旺,“火苗有大小,天赋也有大小,天赋可以让你起步快,但后续的努力也很重要。反过来,如果没有火苗,助燃物再多也没用。”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