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书评|拍场一瞥:布衣书局所见《陈少梅自用印廿八钮》
老泡君很久没露面了。半年来几次提笔,却发现无处着力:大本营孔夫子旧书网,现在和华夏天禧拍卖公司合作,促成超级卖家“墨笺楼”横空出世,完全按小型拍卖公司运作,加上其本身就是孔网几个中坚卖家的融合,此消彼长,一百多场专拍下来,已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据老泡君观察,他们继承了实体拍卖的优点,可毛病也一个没落下。
名人墨迹微信拍卖,自6月起兴盛,虽已是其他收藏品微拍的尾声,但着实红火了几个月,各行业金主次第登场,如微博大V鹦鹉史航,凡客诚品CEO陈年频频发力,屡创天价,可惜后劲乏力,有“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之感。究其原因,其一为拍品本身不过硬,价格虚得很;其二为海量“托儿”寄生其中,污染空气。某位北京老书商曾说:干拍卖这行,胸脯拍得震天响也没用,诚信第一;一旦丧失信用,就是“疑邻盗斧”的下场。
但行业清流总是有的,而且就厕身于京城的雾霾之中。布衣书局的拍品,名人墨迹不算多,但仍持有其自身特点:学者居多;专著居多;二三十年以上的墨迹居多;师友间签赠居多,作为载体的“书”本身,内容和品相也相当不错。而且,就算不谈这些,只图“安心出价,放心交易”这几个字,布衣书局也值得一游。最近老泡君就见到一本《陈少梅自用印廿八钮》,可堪把玩。
印谱高十七点二厘米,宽十三厘米,蓝色纸质封面,楷书签“陈少梅自用印廿八钮”字样,无款识印章,亦无扉页及序跋,推测其为陈少梅后人或弟子集拓而成。印谱共计五十八页,存印二十八方,二十五印带边款,两方带钮绘,一方无款亦无钮绘。此印谱不多见,当代印谱收藏大家,香港林章松先生(天舒)曾于2008年自嘉德拍得一部,录入《松荫轩藏印谱目录初稿》。
《陈少梅自用印廿八钮》《陈少梅自用印廿八钮》的蓝纸封面陈少梅(1909-1954),名云彰,号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于湖南衡山的一个书香之家,故其印语曰“家在洞庭衡岳间”。十五岁加入金北楼、陈师曾等发起的“中国画学研究会”,十七岁成为名噪一时的“湖社画会”骨干,二十二岁主持“湖社天津分会”,成为津门画坛领袖。1949年后曾任美协天津分会主席,惜天不假年,1954年过世,享年四十五岁。
陈少梅陈少梅自用印的治印者包括王福厂、寿石工、童大年、张志鱼、金禹民等人,有趣的是,最近有部火得一塌糊涂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且不说陈少梅的恩师金北楼曾参与筹备故宫古物陈列所之事,就这几位印人而言,大多和故宫有着深浅不同的关系。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方“陈少梅”白文,第二方“少梅”朱文为王福厂先生(1880-1960)所治,查两人年谱,似并无深交,然王福厂为近代印坛巨匠,故列于谱首以示尊敬。王先生与故宫关系深远,1924年,由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推荐,王福厂参与了故宫文物清点工作,为故宫专门委员会十五人委员之一,估计后人修补的文物中,有相当数量经过王先生之手。王福厂和马衡相交匪浅,马衡曾担任第二任西泠印社社长,即是王先生主动让贤。另有误传“宣统御笔”、“宣统御览之宝”等印为王所治,其实均为刻铜大家张樾丞的作品。而张也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这枚“开国大印”的镌刻者,果然是“一技在手,哪怕江山易手,也吃喝不愁”。
王福厂陈少梅自用印一:王福厂治白文印及边款第三、四、五方边款落“印丐”,为寿石工名号。寿石工(1885-1950)为绍兴籍篆刻家,关于寿的身世,多有误传,最出名的就是言及其父即鲁迅在“三味书屋”发蒙时的老师寿镜吾(1849-1930)。但《听雨楼随笔》中曾写到寿石工,高伯雨和寿亦是朋友,他只提到寿的父亲曾宦游山西,以高的写作手法,若寿石工为寿镜吾之后,岂不洋洋洒洒一大篇?进一步查证,在寿氏后裔主编的《三味书屋与寿氏后裔》中已经写得很清楚,寿镜吾有两子,长子寿涧邻(1871-1937),次子寿洙邻(1873-1961),字鹏飞,与周氏兄弟均交好;而寿石工的父亲为寿予康,为寿镜吾族亲。民国肇造,寿石工留居北京,其间办报、任教,又与鲁迅同在教育部任职,他的书法、篆刻已声名鹊起。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被称为“故宫摹印的第三代传人”的沈伟先生,其师父刘玉与金禹民有师徒之谊。而北派篆刻的代表人物金禹民的师父就是寿石工,论起来,寿石工先生是沈伟的太师父。
后排右三为寿石工陈少梅自用印二:寿石工治朱文印及边款寿石工印谱吴玉如书《哭寿石工》第八方朱文“吉”字印落款童大年。童大年(1874-1955),上海崇明人,西泠印社元老。他久居江南,与故宫交集不多,但时人余绍宋曾主编《东南日报》副刊《金石书画》,举凡甲骨、青铜、碑志、造像、瓦当、镜铭、玺印等金石妙品,海内交口称颂,与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周刊》南北呼应,而童大年曾经为之题写刊头。
陈少梅自用印三:童大年治朱文印及边款笫十一印“云彰”,据边款“介亭赠石,命志鱼刻之,奉少梅仁兄雅属”,为张志鱼(1893-1961)所治。张为近代北京刻竹第一高手,而提到张,可追记他与在“三反”运动中被故宫开除公职的王世襄先生之间的渊源。王先生是竹刻艺术研究专家,他曾发现1947年发行的《辞海》中的“竹刻”条目错误百出,几经查找,终于查出系摘录自张志鱼所撰《历代刻竹人之小传》并略加损益而成。王说张“其人品技能,自有公论,兹不复赘”,但“有关竹刻历史,浅陋无知,亦于此暴露无遗”,话可说得够狠。而另一拍场宠儿线装油印本《刻竹小言》,为王世襄亲力亲为编订,作者金西厓(1890-1979)与张志鱼同为刻竹名家,而金为王世襄四舅,二舅金绍堂(号东溪)亦好刻竹,由此思量,不免有王先生厚此薄彼之感。
张志鱼陈少梅自用印四:张志鱼治白文印及边款刻竹小言第十二至廿五印均为前文谈及的金禹民所刻,尚未查到两人交往的具体资料,但以金禹民为陈少梅治印之多之精,两人可称惺惺相惜。陈少梅参与中国画学研究会,而金禹民献艺于中国书学研究会,活动现场均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东厢房,世称“中山公园两学会”,料想陈金二人结缘于此。1949年后,故宫博物院聘请金禹民为技术员,专职从事古代玺印的复制和研究,金先生是这批印人中与故宫渊源最深者。
苏晨与金禹民陈少梅自用印五:金禹民治白文印及边款陈少梅自用印也有出版物。2014年,为纪念陈少梅先生逝世六十周年,湖南美术出版社曾出版侯军编辑,李瑾拓印的《陈少梅常用印存》,援引一段王家葵先生的玉吅日记(2014年10月12日):“当日收到《陈少梅常用印存》,湖南美术,连递费110元。翻看一过,印章钤盖边款传拓皆有问题,而且几乎都不是原大,实在荒谬。”
附记:文中图片及释文引自布衣书局及李砺先生博文,史料得南开大学李东元老师校订,在此一并致谢。
(本文作者为“废纸帮”专栏作家)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