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实版徐正”到底有多可怕?
原创 你们的 ELLEMEN睿士
过去一年,各种婚恋问题在互联网舆论场上发酵,不同性别间的交锋贯穿始终。因此,我们推出新年系列报道,希望借由三个话题继续探讨“婚姻、两性和亲密关系”。今天是最后一篇。
每个人都向往被爱,但有时爱的名义背后,是情感和精神上的虐待,特别在情侣之间,亲密关系如同一堵围墙。
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总试着控制另一半的生活,无法接受包括对方在内的生活失去掌控。
但最终,每个人都还是要从自由和捆绑中二选一。
29岁那年,在朋友的牵桥搭线下,我认识了现男友。
那时我觉得他就是一个完美的伴侣,帅气、善良,很接近理想男友的模样,所以我自认为高攀了他,比如时不时检查自己,约会时有没有穿了他不喜欢的衣服?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这种心理虽然让我压力倍增,但两个人的相处状态还是很甜蜜的。
直到现在,我都不敢肯定,是不是我太轻易的迁就,导致了后来一系列事情发生。
有一次,他带我去参加聚会,为了不让我感到尴尬,拼命把我介绍给他的朋友。喝了些酒之后,我开始和别人热络起来。
不过在昏暗中,我看到有人对他使了一个眼色,他的脸色马上变了,推着我往外走,帮我拿外套,还跟朋友说我女朋友不舒服,先送她回去。语气一直很彬彬有礼。
之后我们一起去了楼下的便利店,我知道他生气了,想哄哄他,就买了他喜欢吃的零食,他也很配合地和我开着玩笑,我们还计划周末请各自的朋友过来吃饭。
但回家之后,他把门关上,开始对着我大吼大叫,问我为什么要在刚才的聚会上喝那么多酒,还把从超市买的东西一件件拎出来,扔到我的身上,我看着他扭曲的表情,脑子一片空白。他骂完之后,就躲到浴室里去,10分钟之后跑出来,抱着我请我原谅他,解释说只是害怕失去我,所以才有那样的举动。他口口声声说是因为在乎我,我立刻就心软了:我们是因为爱走到一起的,怎么可能会因为爱失去对方呢?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闺蜜,她分析说,他可能就是这种习惯,跟性格和人品没有直接关系,当时我也认为相处模式是可以通过两个人的磨合来改变的。虽然那晚发生的事让我有看偶像剧的既视感,但也没怎么在意。
还有一次我们在家看电视,吐槽电视节目里的室内设计,我随口说到前男友就是做这个的,经常往国外跑。他突然阴沉着脸,告诉我,再听到前男友的名字就分手。
我突然陷入了自我纠错的情绪里,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哭了起来。
我知道自己一时失言应该检讨自己,但并不能说明自己是一个坏伴侣,值得被这样对待。我不知道我们还能走下去多久,不过这种相处模式,似乎已经很难改变了。
她就是个疯子吧,这是我跟她相处一年后对她的整体印象。
现在想起认识的时候,感觉是很遥远的过去了。我们是在一次饭局上认识的,当时她看起来很害羞,说话不多,我加了她微信,约会了几次后,最终成了男女朋友。
认识后的一两个月里,我们并没向朋友们公开,跟做贼一样,不过她和我很享受这种私密的关系,当时她跟我炫耀说一位日本的大作家曾认为,最好的爱情就应该是私密的。不过半年过去,周边的朋友也都渐渐知道了。
朋友圈里撒狗粮的快感让人幸福,不过也让事情一点点发生了改变。
有一天夜里,她突然没有缘由的大哭大叫,我还记得对面楼道里的感应灯在她声嘶力竭的叫喊声中亮了。我问她怎么了,她说自己做了噩梦,安静下来后,我们一觉睡到天亮,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后来,我才从一个共同的朋友那里得知,她那晚跟闺蜜吐槽心里不爽,说看到朋友圈里有女生给我的朋友圈点赞,心中的气憋不住,半夜开始情绪发作。
那之后我就彻底关了朋友圈,但她开始检查我手机,说怀疑我偷偷分组了她,还逼我打开微信运动,查看我每天的步数,会问我为什么同样上班今天走了一万步,昨天走了五千步,我那时还不是很在意,觉得她关心我,所以尽量让她有安全感,让她能够信任我。
但时间一长这件事就太荒谬,跟她解释就成了一项负担,有时遣词造句都会非常小心,有时候则懒得解释。每天走够8000步后,我就关掉微信运动的后台运动数据读取权限,这样当天步数就永远停在8000左右。但有时候第二天又忘了打开,到下午就会被逼问,今天是故意没带手机还是怎么的,接下来就是一顿大吵。
被一个人监控太累了,我们甚至还没有到结婚那一步。
一年过去了,最近几个月,好几次吵架都嚷嚷着要分手,但也就不到几个小时又和好,我觉得这样下去感觉不是在谈恋爱,而是在折磨自己。
结婚之前,我妈说两口子过日子,就要想着怎么过一辈子。
我出生在东北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爸爸和妈妈都是国企职工,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做一个独立的人,不要对人有依赖心理,无论是在人生的哪个环节,婚姻也是。
都说相似的人总会互相吸引,丈夫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间,不喜欢过于粘腻的关系。我们从大学本科时期就开始交往,毕业之后,我们在同一座城市工作,虽然说彼此工作都忙,却少了很多异地恋的风险,工作两年之后,在我过生日当天,他跟我求婚,我答应了他。
在外人看来,我们一直是很默契的一对: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没闹过矛盾,没有什么狗血剧情,所以结婚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不是没有过顾虑,这样子结婚会不会太草率了?但是他的诚恳打动了我,我也觉得找到一个靠谱的,可以结婚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我和丈夫都是非常理智的人,做了非常详细的婚前协议,比如轮流一起陪父母过年这件事,今年我们一起去他家,明年就得一起去我家。他还取笑我,说我跟甲方似的。
结婚之后,我们一起去了日本。在离东京不远的横滨租了一个小公寓一起生活。他在一家电器贩卖公司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我给他发信息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的时候,他的回复经常是这三句:在忙,你不是知道我在忙吗,再说吧。
有一次等他下班,我开车到他公司楼下,带了他喜欢吃的宵夜,给他发短信。他回复,我要加班呢。
我说,那你下来拿饭,我马上走。
他没有回复。
我独自回家,把宵夜放到冰箱里。第二天下班回家,我发现厨房的水槽留着那个盛宵夜的空碗。我突然觉得,他就像这个家的幽灵。
后来好几次,我都是通过判断冰箱里少了什么东西,来判断他是否回来过。我忍不住跟他争吵,他都表现出退让的样子,还会想办法安抚我。但是我知道,他从一个抱怨加班,变成了一个喜欢加班的人。
这样的情况大概持续了半年。快过年回国的时候,我提起那个过年的协议,他说今年他不打算跟我回家了,同时也没提出让我回他的家。
我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说让他再想想,等忙完这一阵再说。
于是我问他是不是有外遇了,他看了我一眼,平静地说,你想得太多了。
那年过完年之后,我就和他提出了离婚。我不想待在被情感虐待的婚姻里,虐待不是克制,不是冷静,虐待就是漠视你,不对你的需求作出回应。
作为一个长得很路人的同志,在努力健身和交友app上各种经营后,终于找到了男朋友。虽然交友还要防着被单位同事发现,还要应付来自家人的催婚,但现在回想起来,时隔两年又恋爱了,实在是开心。
刚开始我们聊的很开心,相处地很默契。奔现一周后,他就跟我说想在合适的时候跟我去美国领证。当时我内心其实翻了个白眼,因为认识不长,这种话绝对只是听一下而已,不能往心里装,gay能长久在我看来还是个神话吧。
热恋期过得很快,国外旅行、生日互送礼物、住在一起……有了那种“老夫老妻”的感觉。我有意识地想让这段关系速度放慢一点,但却发现已经被他逼入了一个角落,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在发展。
因为换了工作岗位,经常需要出差,但他从来不在乎这些,要求我陪他做很多事情,周末不能睡懒觉,一定要出门逛街,爬山远行也是几乎每个星期要做的事。
虽然听上去比较甜蜜,但实际上非常煎熬,几乎是工作以外的时间,都是在陪他,如果你在周末赶工作,他会以各种方式埋怨你不理他,几乎没有让人喘息的机会,说实话很累。
我真的很在乎这段关系的,他的做法我都尽量包容,同时在心里默默感念一段关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彼此。
直到一次,我看到他当着我的面在刷交友app。
他基本上每天登一次,我本来想跟他沟通,因为这样做会让我很困扰。但我最终也没有跟他讲明,而是每天看他主页上的配对人数,每天都会增加一个,在一起时他并不避讳,我也假装没有看到。
我们也吵过很多次,长时间冷战,然后我让步道歉。我不想跟他在app问题上聊天的原因也在于此,不想再平添更多的麻烦,我害怕分手,害怕回到原先一个人的时候。
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情侣关系像一架快速进入巡航模式不久后就急速下降的飞机,只不过一直都没有着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他一直对说出“喜欢你”这个词异常保留,对爱意的表达,也不做回应,让人非常纠结和懊恼。
我暗示过好几次想分手,反而被他追问是不是喜欢上了别人,被责怪花心。
恋爱没有让我开心,反而觉得自己已在崩溃的边缘。
最难看到的亲密关系虐待
亲密关系中的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应该是所有情感关系行为中最为普遍,也最难以辨别的虐待形式,和身体暴力相比,不少情感上的虐待可能会让人心理层面受害更深。
平时的吵架、甚至分手并不是一种情感上的虐待,真正的虐待是很多人难以发现的,它可能会隐藏在很多日常行为中,比如对另一半行为和心理企图控制的尝试。
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唯一的区别是,情感虐待的加害者很少用暴力等物理形式进行伤害,相反,他们喜欢用情绪、言语来作为自己的武器,喜欢将对方置于自己的掌控中,以此来获得安全感,认为这样能够获得交往中的主动权。
心理咨询师Andrea Mathews认为,情感虐待主要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现象:
1. 经常的口头批评、讽刺、控制和指挥他人的行为;
2. 极度限制情感表达,拒绝沟通;
3. 将性行为、善意情感表达当做一种奖励和犒赏,以换取利益;
4. 拒绝接受在情感关系中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5. 将受害者从朋友和家人那里隔绝开来。
有一些专家认为,情感虐待甚至会造成双向的损害,加害者表面上获得快感,但之后越陷越深,受害者更难以脱离,一旦脱离后,还会经历一段长时间的心理创伤修复阶段。
但现实中,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无法脱离一些病态的关系,甚至不少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虐待正在发生,以为这都是自己的错。
处理这种关系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它的存在,然后不要幻想自己可以改变对方,改变自己的生活,要尽可能和对方划清界限,因为这样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快快乐乐,享受每一段健康的情感关系。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
本文对一些个人信息做了处理
原标题:《“现实版徐正”到底有多可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