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档案春秋︱1944年挽救中国战场的美军“蝇蛆行动”
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马克斯威尔空军基地,不仅是美国空军大学所在地,其下辖的空军历史研究局(AFHRA)保存着美国空军及其前身陆军航空队的大批档案。在这个被美国空军史学界视为“圣地”的地方,也珍藏着许多与中国抗战有关的史料,其中发生在1944年的“蝇蛆行动”就曾对中国战场产生重大影响。
熟睡女孩的背后故事
在衡阳机场睡着的中国女孩
这是一张拍摄于1944年8月的照片,画面中一位衣服还算整齐的中国女孩倒卧在草地之上,但仔细再看,发现她所倚靠的是一床只剩棉絮的被子,怎么会有人这么夸张呢!这张收藏于AFHRA的照片附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这名女孩是从湖南省衡阳城逃出来的难民,带着自己的全部家当来到郊外的衡阳机场,因疲累不堪而倒头睡着了,于是美军摄影兵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特别注明,该机场稍后即由美军第14航空队的地面人员加以爆破而彻底摧毁!美军当然有办法脱身,而这位女孩在内的难民则难以预料其命运……
1944年4月17日,日军为了打通中国占领区内的陆上交通线,以取代遭受到美军飞机和潜艇封锁的海上运输线,同时消灭位于华中前进基地的美国陆军援华第14航空队主力,瓦解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动员52万大军发起“一号作战”,由华北开始,进而华中与华南,分三个阶段发动纵向攻势,这是日本对中国正面战场发起的最大规模进攻。此时的国民党军由于多年的战争损失与消耗,不少部队的士气被消磨殆尽,加之国民党内部腐败横性,派系争权夺利,因此当日军“一号作战”来袭时,虽有方先觉率领的第10军在衡阳抵挡日军47天的英勇事迹,但总体而言,国民党军在整个战线上只能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
接二连三的失败不仅使国民政府在政治与经济上威望尽失,也使得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中国战场的前景忧心忡忡,因此以强硬态度致电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要求他迅速将所有兵权都转交盟军中印缅战区司令史迪威(Joseph W.Stilwell),由后者来指挥国民党军抵御日军攻势。当时史迪威与蒋介石的个人恩怨,直到今天都是中美关系史学界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这两人无论对中国战场反攻路线的观点、空中力量的态度,乃至是否武装中国共产党军队参加抗战等问题上都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史迪威认为如果蒋介石不下台,美国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一切行动都将归于失败,而蒋介石却取得美国总统谈判代表赫尔利(Patrick Hurley)的支持,成功说服罗斯福总统于10月19日将史迪威调回美国,改由态度较为温和的魏德迈(Albert C.Wedemeyer)取而代之,出任美军驻华司令的职务。
然而这次阵前换将的行动,并未挽救国民党在战场上的危机,直到1944年12月为止,美国援华第14航空队位于衡阳、零陵、桂林、柳州的基地相继沦陷,日军先遣部队进入贵州独山,直接威胁昆明与陪都重庆的安全,国民政府已准备迁都西康!需要指出的是,昆明是美军从英属印度经“驼峰航线”向中国战场“输血”的重要基地,一旦落入日军之手,将意味着盟国对中国战区的军事援助再度断绝,于是魏德迈做出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将部分在缅甸作战的中国驻印军迅速调回国内,抵抗日军兵锋。
一名站在美国第14航空队被毁B-24轰炸机残骸堆里的中国士兵,因为没有什么值得回收的零件,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空运新六军
反观当时的缅甸战场,中美英同盟国同心协力,到1944年11月已完成对缅甸北部的反攻,重创日军第18师团等王牌部队,取得战场主动权。于是,魏德迈决定从中国驻印军新六军(军长廖耀湘)中抽调两个师送回中国内地,希望让这支配备美式武器并在缅北屡战屡胜的精锐部队能固守住西南各省,稳住大后方浮动的民心。
被魏德迈选中空运回国的两个师分别为第14师与新编22师,前者原系盟军缅甸战场的北方战区司令部(Northern Area Combat Command)的后备部队,师部位于萨茂(Sahmaw),另有一个团驻防瓦拉渣(Warazup);至于新22师则一直是盟军在缅北反攻作战的主力,他们在将自己的作战任务交给美国陆军第5332旅以及第1重迫击炮团(1st Heavy Mortar Regiment)之后,也做好回国的准备。
来到密支那北机场的中国新六军第14师第42团的官兵,他们曾在印度整训,1944年反攻缅北,痛击日军第18师团。
依据北方战区司令部的参谋人员评估,这场代号为“蝇蛆”的军事行动将会推迟滇缅公路打通计划约一个月到六周时间,而身为盟军东南亚战区最高统帅的英属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也对该计划持反对态度,认为将那么多的运输机投入运送国民党军回国的行动,对盟国在东南亚的反攻计划是一种“浪费”,但这没有动摇魏德迈保卫中国大后方的立场。
根据同盟国方面的安排,“蝇蛆行动”以缅甸五座机场为基点,分别是萨茂、瓦拉渣、南新(Nansin)与密支那的北、南机场,另外英属印度阿萨姆邦的雷多机场也被纳入这项行动。在这些机场当中,有四座是两个月内刚由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工兵在日军撤退后紧急铺设修复的。由于残存于缅北的日军仍在困兽犹斗,因此“蝇蛆行动”实施期间,盟军还要注意机场周边是否有日军狙击手活动,新规划的密支那南机场位置当时还处于日军炮兵射程之内,因此气氛十分紧张,然而在美国战斗工兵努力下,该机场奇迹般地在一天之内就被修复使用。
英美讨价还价
“蝇蛆行动”由第10航空队司令霍华德·戴维森(Howard Davidson)准将全权指挥,并由其副司令格鲁伯斯(S.D.Grubbs)上校负责以口头命令方式监督空运部队进程,这是因为部队在移动时所遭遇的变故非常多,因此通过口头下达即时命令远比文书履行更符合实际情况。另外,基于中国境内缺乏现代化地面交通设施的原因,美军干脆“好人做到家”,决定运送大批马匹与驴子与中国军人一起回国,以加强部队的机动性,牲口的输送特别交由第1空中突击大队(1st Air Commando Group)的第319运兵中队(Troop Carrier Squadron)与第2空中突击大队(2nd Air Commando Group)的第317运兵中队执行。
出发前,美军机组发现水平尾翼被中国官兵拿来当黑板,写上许多汉字,仔细识别其中的内容,有“到达了他国必须……”以及“礼、信、义、孝”等字眼,似乎是军官教导搭机士兵出国以后的规矩,这也反映出当时新六军基层军官并不知道他们此行是要回国作战。
尽管“蝇蛆行动”在体系上归第10航空队负责指挥,但为了不影响盟军在东南亚的军事行动,魏德迈向蒙巴顿保证行动所投入的飞机将以盟军空运司令部印中师(India China Division,Air Transport Command)以及第14航空队的C-47、C-46运输机为主,第10航空队除了调拨部分运输机参与运输工作,还有8架战斗机担任前线机场上空掩护外,其余作战部署继续按照原计划进行,不影响缅甸作战。
在第10航空队、空运司令部、北方战区司令部以及新六军官兵的配合下,“蝇蛆行动”从1944年12月2日到1945年1月5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约有1596匹驮马与驴子、42辆吉普车、48门75毫米山炮、42门4.2英寸迫击炮、48门37毫米反坦克炮被先后运抵中国的陆良、霑益、昆明、呈贡、楚雄等机场。人员部分,则有20105名中国官兵以及249名美军通过空运迅速进入中国,前者除了第14师与新22师之外,还有新六军军部,后者则是美军第1重迫击炮团,第45、60野战医院以及第988通信连(988th Signal Company)。
将马匹拽上飞机往往是最困难的装载任务,许多时候都须要官兵前拉后推,马匹才会往飞机货舱走。
在执行作战任务的24天内,空运总队印中师只损失了3架C-47,而在运送动物的时刻,也只发生了一次马匹在空中抓狂的意外事件(最后也被机组成功驯服),可以说是驼峰空运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场作战任务。
客观效果
“蝇蛆行动”是中国境内历史上首次战略空运行动,无论对援华美军还是国民党军而言都具有深远意义。由于有了执行“蝇蛆行动”的经验,稍后盟军空运司令部印中师的第2空运中队又展现出令日军望尘莫及的空中运输能力,其中在1945年1月22日的一天之内,居然能在日军攻占江西遂川、赣州前夕将两座基地内的盟军官兵全部转移。而当日军于1945年4月对中国发动旨在夺取芷江的最后一场战略攻势时,空运司令部也依据“蝇蛆行动”的经验,制订“公鸡行动”(Operation Rooster),迅速将早先由缅甸运往云南的新六军再次空运到湖南前线,配合王耀武的第4方面军、汤恩伯的第3方面军以及王敬久的第10方面军,共同粉碎日本第20军的攻势,自此之后,国民党军总算在正面战场上进入“转守为攻”的状态。
一声令下,国民党军官兵全副武装开始列队登机,当时规定每架C-47搭载25人、C-46则搭载45人。来自北方战区司令部的美军医务兵还对每位官兵进行检疫,以防他们将传染病通过空运带回国内。
此外,曾是新22师连长并亲历“蝇蛆行动”、“公鸡行动”的老兵向华超透露,1945年日本人在芷江向国民党军乞降时,在心态上并不愿意承认败给中国,因为当时不仅日本中国派遣军仍维持完整的120万兵力,而且正面战场上的国民党军着实与“乞丐兵”没有两样,所以依旧维持着看不起中国军人的态度。因此,当何应钦于1945年9月前往南京接受冈村宁次的正式投降时,他就特别命令由屡败日军的新六军进驻南京,负责首都受降仪式的警戒工作。当装备精良的新六军官兵开进南京时,不光沦陷区的老百姓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原先嚣张跋扈的日本军人也不得不低头认输,让向华超等新六军官兵都过足“战胜国”的瘾,享受了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人最为光荣的历史时刻。
(本文摘自《档案春秋》2017年01期,澎湃新闻经授权发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