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完这部剧,一个中年人决定去恋爱
原创 洞照 新周刊
2019年,伊北小说《小敏家》一经连载,便吸引了柠萌影业(下文简称“柠萌”)的目光。
“小系列”核心班底迅速集结,由徐晓鸥任总制片人,汪俊执导,黄磊任总编剧兼男主角,《小敏家》的影视化进程随即展开。
其剧本创作持续了近两年,主创团队经过谨慎思考与反复研讨,从原著的家伦故事里抽出“中年爱情”作为主线。在确定刘小敏扮演者为周迅后,他们又对角色做了相应调整。
周迅与黄磊时隔多年再组荧幕CP的消息,瞬间拉满了观众的期待值。不过,黄磊最初提出请周迅出演时,其他主创的第一反应却是“出乎意料”。
中年人的恋爱“小卓怡情”。
一次陌生与熟悉的碰撞
尽管柠萌知道周迅和黄磊的组合一定会引起市场反响,但彼时,周迅还未演过如此生活流的、有烟火气的家伦戏,“大众对她的认知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
他们不担心周迅的演技,而是“有点吃不准”她跟角色会产生的化学反应。与周迅相识多年的黄磊告诉团队,周迅也走到了中年这个人生阶段。他相信她能演出一个不一样的刘小敏,让大家看到一位不一样的母亲。
受到黄磊的鼓舞,大家开始在脑海里构建周迅饰演的刘小敏形象,“越想越觉得妙”。
黄磊基于对周迅的了解调整剧本,并结合其独特魅力做了一些细节强化。像刘小敏苦痛的故乡回忆这一背景,是编剧团队专门增加的,“所以她跟孩子的生疏感就会更强,这是相对靠近演员的一个设定”。
周迅饰演的刘小敏,本就是一个不太会当母亲的女人。
周迅是一位职业的演员,她乐于看到有挑战性的剧本。徐晓鸥透露:“我们最早聊的时候,她会不断地印证一个妈妈在这样的状态下会怎么样,这是她要找的体感。”
有些观众觉得周迅演得不像妈妈,事实上,这恰恰是创作者有意强化的感觉。“她和儿子间的情感是非常典型的母子情,但她是一个非典型的母亲,他们相处的状态是非典型的。我们做了一些这样的区隔。”
徐晓鸥相信,观众一定能渐渐找到周迅和刘小敏的契合点,演员对角色的演绎会随着舒缓的情绪流动抵达观众。另一边,黄磊这位“小系列”大家庭的老成员,却因太过熟悉而遭遇了一些质疑。
“他那种智慧的形象,跟孩子平等相处的教育理念,包括他的角色陈卓在戏里表现出的对前妻的善意,我觉得都是荧幕上非常少有的。”徐晓鸥同意,这些特质确实比较靠近黄磊本人,是从他的生活中流淌出来的。
陈卓对女性的温柔,来自他深度的共情。
剧情后半段,评论风向逐渐转变。当“人间清醒”的陈卓被生活和病痛击垮,这个一直给人以睿智建议和温暖抚慰的男人,表现出了脆弱及软弱的一面。在徐晓鸥眼中,这是角色和演员表演的双重进阶。
“前半段确实比较符合观众对他的期待,更多的是他支撑和抚慰敏感纤细的小敏,帮她慢慢释放出内心的痛苦,然后把它逐渐消解掉。后半段是陈卓的倒下,人到这个年龄可能会面临生死的巨大考验,最终坚强地站在他身边的人反而是小敏,这一点非常动人。”
一些“自讨苦吃”的尝试
现实题材是柠萌的主力影视作品之一,并在创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现实主义更多考验的是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观察,以及你最终要对生活表达什么。”徐晓鸥认为,现实主义影视创作的核心是能否真切表达出生活中的苦痛和温暖,是否跟所处的时代和观众产生共情。
在柠萌的现实题材作品中,又数以家伦戏为主的“小系列”难度较高。
“既要让观众感到真,身临其境,又要有收获,让大家觉得有滋有味,同时还觉得非常抚慰、美好,这其实是非常难的。”徐晓鸥觉得,拍好家伦戏关键还得从剧本上下功夫,“从文本出发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你奔向哪里,想好你在表达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于写实中彰显生活之暖,是《小敏家》的一大亮点。
“小系列”每部作品的剧本都凝结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是做田野调查,还是提炼中心思想,都需要反复强调和不断讨论。这个过程中,分歧在所难免,柠萌选择用“专业跟专业的对话”来解决。
《小敏家》曾因是不是要把“异乡人”作为主题、结尾应该落在喜悦还是悲伤处等创作议题不停地“吵架”,这些争论是创作的美妙之处,它考验了创作者的综合素质,不像数学题那样有标准答案。
“创作最好和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对错,你也不知道那个彼岸的方向对不对。所以为什么我们是一个团队?编剧、导演 、制片人需要形成一个共同创作的氛围,不断碰撞,纠错和提升。”
《小敏家》带来的观看感受是去繁从简、暗潮涌动的。亲密关系、代际矛盾、阶层越级、PUA、升学、地域差异等原本冲突感强烈的议题,通过降维得到了举重若轻的处理。在极具生活气息的氛围里,收放自如的节奏消解了有可能变得“狗血”的高点。据说,后期刻意剪掉了一些冲突相对“有点冒”的地方,进一步放慢了整部戏的节奏。这个决定有两层原因,首先生活流的都市剧在市场上比较稀缺;其次,《小敏家》很适合这样的风格。虽然有点不踏实,但他们还是想试试看,观众能否接受这种叙事节奏娓娓道来的影视作品。
“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既保留小而紧密的结构又体现生活流那种娓娓道来、静水深流的气质。其实将这个结构放大反而是简单的,但我们觉得现在的结构很好,人物关系很清晰,又用最生活的质感和语汇进行表达,让生活的形态在一个戏剧性的结构中,用非常舒缓的方式慢慢通向某一个情感的极点,与观众共情共鸣 。”
《小敏家》将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地呈现给观众。
“柠萌+黄磊+汪俊”组合在有所坚持的同时,也有所改变。
以选角为例,本剧只保留了黄磊这一张老面孔,其他演员全部换新。“人物最终还是会落在演员身上反映出来,在这一点上,我们希望在选角上不偷懒。”主创团队希望能以此带给观众新鲜感,并让创作团队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绽放新的光彩。
在这些看似“自讨苦吃”的决策背后,是柠萌赋予创作者的底气。徐晓鸥表示:“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做新的尝试,这对行业来说也是有意义的。”
一种创作者的本能
身处瞬息万变的行业之中,出品和创作双方既可以选择把一个老话题做到最好、最特别,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有差异性和稀缺性的新话题。通常,这类话题都和社会情绪有关。
徐晓鸥认为:“我们抓取的可能不是一个短暂的情绪,大家会看到柠萌的大部分现实题材作品都是相对比较有共情力的,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存续。”
在影视作品中,“中年爱情”是一个经常被提及,却几乎从未被当成主线来探讨的话题。“我觉得这个话题挺有社会意义。”徐晓鸥透露,该话题的提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最初的“异乡人在北京”,过渡到家庭关系的探讨和女性表达,最终落在中年爱情这条主线上,《小敏家》主创团队的出发点不只话题的稀缺性,更重要的是对人本身的关注。
《小敏家》不再仅仅聚焦于过往“小系列”题材中表达的亲子教育话题。
过去,影视作品对中年人情感的描摹都以家为中心,他们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全都比“我”高。这样的观念当然没有错,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我”,开始关注纯粹的情感。让“家”真正回归情感本身,才是《小敏家》最想表达的概念。
“我们提问的是‘中年人配不配谈恋爱?’我很认同周迅的那句话,在任何年龄你都应该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所以这个主题最后抽出来,非常打动我们自己,我觉得它现在也是打动观众的。”
主创团队在针对失婚男女的“田野调查”中发现,失婚男女,尤其是中年失婚男女在亲密关系中缺乏安全感,他们的障碍、困难以及爱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人群差异显著。剧中,这样的顾虑主要通过刘小敏对待恋情的态度展现出来。
如果将人物的顾虑、胆怯和焦躁,视作对现实的冷静披露,那么《小敏家》对前任和现任关系的描摹,则是一种略带理想主义意味的期许。徐晓鸥觉得,刘小敏、陈卓、金波和李萍之间的相处模式,会带给观众一些好的示范。
徐晓鸥很喜欢陈佳佳得知李萍怀孕后,陈卓开导她的那场戏。他对前妻和前妻新一段婚姻的评价,包括父女间的对话,是十分难能可贵的爱的教育,“如果对家庭或婚姻关系有一些好的观照,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小系列”式爸爸完全被黄磊拿捏了。
对于一位优秀的创作者来说,使命感是一种不需要理性思考的本能,是其价值观的体现。《小敏家》所呈现出来的一切,都是主创团队对生活的理解,其温暖治愈的气质既是“小系列”整体风格的延续,也包含了创作者“愿意予生活以歌”的善意。
“人在有能力爱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我们要珍惜爱的天赋。只要有爱的资格和权利,你都应该勇敢,这是我们在这个作品里面想表达的。”
“无论你是一个看了《小敏家》突然想要恋爱的失婚中年人,还是一个决定跟伴侣再谈一次恋爱的已婚人士,抑或是一个被剧中人鼓舞,决定再相信爱情一次的单身人士,相信在任何年龄你都值得爱与被爱,那么这就是《小敏家》莫大的价值。”
✎作者 | 洞照
✎校对 | 凌晨
✎排版 | 望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看完这部剧,一个中年人决定去恋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