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沿江滨海23城发展思考②|高水平建设沿江创新走廊

芮晔平 蒋英杰 朱加乐 王珏 项田晓雨
2022-01-02 11:5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长三角地区有14个城市紧临着长江两岸分布,自东向西依次是上海、苏州、南通、无锡、常州、泰州、镇江、扬州、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尽管合肥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沿江城市(靠近长江而非紧邻长江),但考虑到其在长三角西翼的策源和引领作用,我们在沿江创新走廊建设中也将其纳入进行考虑。因此,本文研究的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主要涉及上述15个城市。

长三角沿江城市具备建设高水平创新走廊的条件

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涉及的15城,具有经济体量大、创新活力强等特点。2020年,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有万亿GDP城市6座,占全国的26%;15个城市的GDP总量达到14万亿元,占全国的14%;R&D(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达到4771亿元,占全国的20%。

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15个城市的R&D投入(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等三省市科技统计公报

交通便捷:高速铁路网高效连接的创新走廊

高速铁路是继高速公路之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创新经济时代,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络支撑着各类创新人才在区域间快速流动,同时带来其他创新要素的高效连接,极大提升了区域协同创新效率。

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城市间高速铁路网络密布,沿江穿行的沪宁高铁、宁安高铁等将沿江创新走廊各城市有效串联起来。沪宁铁路东起上海站,西至南京站,串联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等6城市。宁安高铁东起南京南站,西至安庆站,串联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和安庆等6城市。在建的北沿江沪渝蓉高速铁路,串联上海、苏州、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合肥等7城市。在建的江苏南沿江高铁,则是沪宁通道的第二条城际铁路,进一步串联南京、常州、无锡、苏州等4城市。

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主要铁路干线  资料来源:上海中创研究院整理

依托现有的高速铁路网络,上海与沿江创新走廊大部分城市形成了1小时和2小时交通圈,仅有铜陵、池州、安庆等少数城市用时在3小时以上。未来随着沪苏皖新一轮高速铁路建设规划落地,如横跨三省市的北沿江沪渝蓉高速铁路、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合安高速铁路等,将进一步缩短沿江创新走廊城市间的往来时间,加快区域间的创新要素流动,为高水平建设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提供有力支撑。

上海至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各城市的高铁用时(单位:分钟) 数据来源:12306官网查询、上海中创研究院整理

联系紧密:四大都市圈紧密衔接的创新走廊

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15个城市分属于上海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四大都市圈,各都市圈内部合作紧密,都市圈与都市圈之间相互交叉重叠,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紧密衔接、功能互补的创新延绵态势。

都市圈内部紧密合作。在上海大都市圈内,上海嘉定、青浦两区与苏州、无锡、宣城等六市共同组成环太湖科技创新圈,上海嘉定与苏州市签订《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战略框架协议》。苏锡常都市圈推进共建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明确建立苏锡常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推进重大科创载体平台资源共享。南京都市圈成立技术转移联盟,共同签署《南京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框架合作协议》。合肥都市圈积极推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芜湖)等创新平台建设。

都市圈之间交叉重叠。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大都市圈将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1+8”大都市圈体系,其中,苏锡常都市圈就被完全涵盖在内。同时,苏锡常都市圈内的常州溧阳、金坛也被纳入了南京都市圈,既推动了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的衔接,也让苏锡常都市圈成为串联上海、南京两大都市圈交流合作的“链接环”。此外,南京都市圈横亘苏皖两省,将合肥都市圈的芜湖、马鞍山、滁州三市囊括其中,共同推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地区的合作园区建设。通过四大都市圈相互衔接与交叉重叠,织密了沿江创新走廊的科技创新网络。

功能强大:多重国家创新战略赋能的创新走廊

近年来,多项国家重大创新战略先后在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区域交汇叠加,形成了由全球科创中心、国家科学中心、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组成的“1233”国家开放创新战略体系,为推动沿江创新走廊高水平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即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在新时期赋予上海的艰巨使命。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进一步明确了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地”的战略定位,要求上海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国家对上海科创的战略定位,决定了沿江创新走廊未来也将是世界级的。

“2”:即张江、合肥等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于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张江与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分别位于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的东西两端,可以形成很好的策源呼应。同时,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了大量高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可以为创新走廊各城市的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等提供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功能平台支撑。

“3”:即张江、苏南、合芜蚌等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上海全市“一区22园”,集聚了上海最丰富的产业创新资源。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昆山、江阴、武进、镇江等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目标是要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和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而上述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均位于江苏省沿江城市之中。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合肥、芜湖以及蚌埠等3个国家级高新区,目标是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上述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沿江创新走廊八个城市(半数以上),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平台,初步形成紧密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3”:即上海、江苏、安徽等三个国家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包括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在内的国内城市开发创新发展提供了试验样板和制度引领。江苏自贸试验区涵盖南京片区、苏州片区和连云港片区,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要求,江苏自贸试验区要打造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安徽自贸试验区涵盖合肥片区、芜湖片区和蚌埠片区,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要求,安徽自贸区应发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节点作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基础扎实:有着深厚合作基础的创新走廊

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各城市之间的科技产业合作由来已久,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相关城市之间的科技产业合作范围越来越广、能级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实。例如,前沿基础研究领域,中科大在上海设立研究院,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等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中科大未来技术学院也将设立上海分院,培养本硕博贯通的量子科技人才。中科大在苏州成立高等研究院,建设先进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数据智能学院、量子物理电子学研究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南京大学设立苏州分校,打造人工智能、功能材料、地球系统、化生医药、数字经济等“五大学科群”。

重大技术创新方面,由上海交大牵头、南通市企业参与完成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上海交大与苏州市政府共建上海交大苏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全面开展覆盖人工智能全领域技术及系统的研究。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设立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研制出测风激光雷达样机,广泛应用于风电、航空、气象等领域。

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上海研发的技术和孵化的企业,到沿江创新走廊城市进行转化和产业化的案例比比皆是,特别是临近上海的苏州、南通、无锡、常州、泰州等城市。以上海交大为例,其在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城市均设立了合作基地或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与当地产业及企业的结合。此外,以南京大学、中科大为引领,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纷纷与沿江创新走廊城市开展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产业园区共建方面,在上海、苏州、南京、合肥等产业领先城市的带动下,沿江创新走廊城市之间的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上海与沿江创新走廊绝大多数城市都有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仅南通与上海的合作共建园区就有10个以上,几乎南通每个县(市)都至少有一个与上海合作共建的园区。作为当前中国最成功的产业园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在品牌、管理、产业等输出方面走在前列,与沿江创新走廊的很多城市也都合作共建了产业园区。

关于高水平建设长三角沿江创新走廊的几点建议

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理念束缚,以都市圈、城市群的视角推动长三角沿江城市带协同创新发展,构建以交通基础、以创新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以要素流通共享为保障的深层次紧密合作新格局。

织密“高铁-高速路-信息路”立体通道。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信息交互的频率和节奏也越来越快。目前长三角沿江城市带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高铁和高速主干网络,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城际铁路以及城市内部地铁等建设,提升人员在各城市之间的流动效率。此外,还要进一步打通各城市之间的信息路网,让各类产业创新以及政府服务数据信息率先在长三角沿江城市带跑起来,通过数据信息共享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携手打造更高效的共同创新市场。

加强“上海-南京-合肥”创新策源协同。中心城市的创新地位决定了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高度和产业能级,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最紧要也最急迫的就是加强中心城市的协同创新,联手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未来要充分用好上海、南京、合肥的研究型大学、高水平科研院所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端创新资源,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量子信息等前沿科学领域加强合作,要在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等统筹下,推动三大中心城市的科创主体、科创平台以及科创基础设施等整合利用与协同发展,形成创新策源的合力。

共建长三角沿江世界级产业创新带。发挥中心城市创新策源和产业引领作用,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等若干重点领域,引导产业链在长三角沿江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形成既统筹联动、又错位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强链与补链并重,支持产业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冲刺,抢占全球产业技术高点;针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产业链薄弱环节、技术产品空白领域,鼓励沿江城市积极布局,或者通过与中心城市合作等方式,攻占一批细分市场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持续优化跨区域产业创新合作模式。未来长三角沿江城市之间的产业园区异地共建,不能仅从经济利益或产业溢出角度考虑,更应该围绕完善产业链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目标来考虑,要从“我有什么给什么”转向“我需要什么补什么”。采取新型举国体制模式,聚焦若干重点产业领域,由政府部门组织发起,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联合设立研发平台,针对领域前沿技术以及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合作攻关。此外,可率先探索建立沿江城市群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联盟,加强共性技术难题的联合发布、集中攻关以及资源统筹。

支持创新资源要素跨区域高效流动。鼓励有条件的沿江城市合作设立产业创新引导基金,聚焦重点领域形成全产业链的融资支持。依托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支持更多沿江城市科技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鼓励沿江城市在知识产权、数据信息等领域加强合作,支持上海技术交易所、数据交易所等平台面向沿江城市加强业务布局。支持上海、江苏、安徽等三大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以临港新片区为引领,加强三大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制度创新协同和科技产业协作,支持各类产业创新资源要素在三大自贸试验区之间自由流动。

(芮晔平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蒋英杰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总监、朱加乐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珏和项田晓雨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长三角沿江滨海23城发展思考”为长三角议事厅专栏2022新年策划。此文为该策划第二篇。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吴英燕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