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7岁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逝世,初中时即写出《卢沟桥战歌》

陆航/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02-02 18:54
逝者 >
字号

2016年春节期间,霍松林先生在西安书房接受记者采访,讲述春联。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资料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陕西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霍松林先生于2月1日中午在西安辞世,享年97岁。

霍松林先生1921年9月出生于甘肃天水。七七事变爆发后,正在上初中的他即写出《卢沟桥战歌》、《闻平型关大捷·喜赋》、《惊闻南京沦陷·日寇屠城》等诸多忧时感事之作,并因此在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时,入列中国作家协会“抗战时期老作家”名单,荣获“以笔为枪,投身抗战”奖牌。于右任称其为“我们西北少见的青年”。

自1953年至今,霍松林先生一直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院名誉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等。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尤以文艺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最有成就和特色,代表作有《文艺学概论》、《诗的形象及其他》、《西厢记简说》、《唐宋诗文鉴赏举隅》、《历代好诗诠评》、《绝妙唐诗》、《唐音阁论文集》、《唐音阁诗词集》等。

“水碧山青白鸟飞,百花处处斗芳菲。人间应有诗中画,彩笔还须着意挥。”几十年来,霍松林先生力行兴观群怨、言志缘情的诗教传统。“振兴诗教,此其时也。”霍松林先生坚持认为传统诗词创作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蓬勃发展的当下,要求“新”,力求题材新、观念新、意境新、语言新,以表现新时代新生活。“唐诗音乐美加上时代最强音,这就是当代古诗创造的理想境界,也是中华诗教传统发扬、文化强国美梦成真的必要选择。”霍松林曾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

“海鹏刘望与刘洋,稳驾神舟万里航。交会天宫操胜算,欢呼祖国赞端阳。乾坤通话情何热,科教兴邦路正长。载誉归来回首看,太空吾亦有家乡。”这首《赞神九胜利归来》体现了霍松林先生对国家的拳拳深情。

霍松林先生道德文章蜚声学界,其学术成就与治学思想,集中表现为求真求实的创新开拓意识;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的学术品格;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兼擅的名士风范。先生视教书育人为首任,以教学拓展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勇于探寻真知的学术之路,不断激励后学奋发图强,勇攀学术高峰。(原题为《霍松林先生逝世》)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