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每代人都有各自的圈子,现代生活要有明确的边界意识
今年放假,受朋友之邀做了个小讲座,主题是《如何理解现代社会?》。讲座提问环节,在座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老人和孩子如何有效沟通?问答之间,自己对生活也有了点新想法,亦即:我们生活中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边界意识模糊”导致的。当然这个“新想法”也可能是老调重弹,写在这里供大家一笑吧。
我们知道,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分工明确,经验失效。传统社会,换言之即农耕社会,虽然在整体上也有所变,但除非改朝换代,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人们也不会一下子无所适从。这个社会的时间观是循环时间,四季代序,周而复始。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道”既指自然之道,也指人伦之道,简单说就是规律,就是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从风云雪雨这种天气预报,春种秋收这些农事劳作,到婚丧嫁娶那些人伦物理,都要靠经验说话。那么谁更有经验呢?老人们。俗话讲,“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说的就是这个理。时间,生活经历,给了老人们话语权,年龄就是优势。另一个有经验的群体就是文人,因为一代代人总结的经验,都写在了书里,读书可以让人相对快速地获取知识层面的经验,此类知识若是能很好地与现实生活结合,就能产生很大的解释力,能唬住人。因而,古代社会有“敬惜字纸”的习俗。读书的文人,在传统社会也是最有话语权的一个群体。当然,这都有赖于传统社会相对静止的社会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很多劳作和生活都需要集体协作却没有明确、细化的社会分工,因而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家庭或者家族,而非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意识,家族之间则有。在这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社会里,长幼尊卑有别,社会有着明确的差序格局关系。如此,什么包办婚姻,干涉他人感情自由之类的事情,也就屡见不鲜。七大姑八大姨,更是显出家族势力的庞大。
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空间、价值准则、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个体的(不仅是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经验结构和表现形式,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价值准则上,如果说古人尚旧,经常念老皇历,向过去看,重“经验”,那么今人则“求新”:总是觉得最好的东西在明天。在知识形态上,古今差异也很鲜明。古人重读“经”,重点在于对特定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的记忆和阐释,不重创新。现代社会则十分重视知识创新,推崇批判精神,唯有“批判”方可“推陈出新”。因而,一个真正的现代人很难无条件地认同现状和他人的说教;他们怕落伍、怕自己知识陈旧,总觉得只有快速而及时地更新自己才能跟得上潮流。“与时俱进”需要精神上的紧张与警觉,所以他们在精神会上觉得累,在不断地涌现的“新鲜事物”的刺激下,渐渐精神疲惫、麻木,进而无聊、空虚,缺乏古人的那种平静感。那么哪些人又相对更新潮一些呢?年轻人。他们喜欢新鲜,敢于尝试,而且在知识上也往往是最新的。
在中国,作为时间问题的“新旧之别”,在空间上的表现即“城乡差异”。城市总是日新月异的,农村却相对静止。当代中国的所谓“城乡差异”,实则是城市的变革速度远快于农村。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城市进步,农村落后。急剧的城市化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大量的年轻人进入城市生活,从熟人社会里跳出来,摆脱了原生社会关系的束缚,进入到一个更多地依靠个人能力,而非家族势力与社会关系生存的“陌生人”世界,这个世界社会分工明确、个体边界明晰。但是,这种“掐尖式”城市化,亦即仅仅接受优秀的人、年轻人进入城市的做法,是很不彻底的,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很多年轻人的原生家庭仍在农村,如此当他返回乡村时,他在城市习得的建立在“个体边界明晰”基础上的生活经验,就会与“缺乏个体边界意识”的乡村熟人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摩擦。至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原生社会关系,尤其是亲戚关系为何会变成一种负担。在城市打拼的农村出身的年轻人(城市工薪阶层亦然),要获得成功,需要的是长期的个人奋斗,原生家庭关系往往不能给予他什么帮助。但是,一旦他成功了,围绕在原生家庭周边的关系,却会以“不要忘本”的乡土观念、家族观念,要求他给予家族内其他成员以或必要或不必要的帮助。在乡村,对一个在城市奋斗成功的农村人的最有力的诋毁,或许就是“忘本”。
即便同一地域的同龄人,也存在新旧之分。其区分条件是:是否上网。网络是这个时代传播资讯最快捷的通道。上网与否,会使得人们的知识结构和世界观,会存在极大差异。大家抱着手机,盯着微博和朋友圈,为了什么?表面看是要获取新闻热点,实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求新”的焦虑和定位不清引起的“自我认同”焦虑。他们生怕一不小心自己的信息就落后了,没办法和朋友们讨论某个热点话题了,成了局外人。城市里的年轻人上网最多,对流行语、热门话题最关注,所以现在充斥着流行话语的春晚,就是给生活在城里的小年轻们办的,他们是重点教育对象,也是在网上评论春晚好坏与否的主力。农村老人们看不看得懂,导演组根本不在乎,因为不上网的大爷大妈们不会在网上喷他们,而是关了电视睡觉。现代生活是快节奏的,变化迅速的,所以年轻人经常对老人说的话是:“你不懂!”老人们常说的是:“你别以为我啥都不懂,我也看新闻联播的”……
现代社会是个分工明确、以个体为基本组织单位的社会。现代社会中的知识以爆炸状态增殖,全能的通才已经极少见,大家所知的都是有限的,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知识盲区很多,所以人们有事就问专家,生病去医院,天气看预报,生老病死、吃穿住行、婚丧嫁娶,生活领域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是一个分工明确的专家社会。各位专家出了自己的行当,在别的领域也很可能是菜鸟。在此情况下,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就应该有明确的“自我局限性意识”,承认自己有所不能。然而问题在于,有的人不这么想,他们总会觉得自己是全能王,什么你多大结婚,多大生孩子,啥样男人、老婆好,啥行业怎么的能赚钱,怎么吃饭最健康,都懂。他们不甘于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默默无闻,而总是以理所当然地态度、不厌其烦地“反复”给予他人并不见得有效的“关切”。
分工导致差异,差异导致边界,边界意识模糊必然导致分歧。明确的边界意识,是减少生活纠纷的必要条件。生活的理想状态是,大家都呆在自己的圈子里,不要去指摘和干涉他人生活。若是还抱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想法,本着“我是为你好”的美好愿望,对他人的生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指导,必然招人烦,反复地关怀就成了逼迫,矛盾也就来了。做长辈的,不妨想一下:你大半辈子都在某个村庄劳作、某个县城上班,而你的孩子在北上广或者国外大学上学、工作,城乡差异如此悬殊,你还要用自己的“有限”经验来要求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这个经验是否靠谱?就算是都在一个城市生活,他有他的工作领域、生活圈子和思维方式,你有你的,是否一样呢?这并不是说老人们的经验就一定是错的、落伍的,年轻人的就是对的、先进的,而是说,这种经验往往是鸡对鸭讲,无法对接的;唯有领域相近、知识结构有共通性的经验传递才是有效的。大家各有各的生活圈子、工作领域、生活方式,又何必相互为难呢?当然,很多年轻人不体谅老人,自以为是,好吃懒做的恶习一堆,自然该骂,但是他们如何择业、恋爱,何时结婚、生子,还是随他们便吧。该犯的错、该走的路总要让他们走一走,不然只会是个“妈宝”,心理上长不大的孩子。年轻人也要多和父母描述自己的生活,有条件的话,带他们出去走走、玩玩新东西,让彼此的生活接轨。至于各位亲朋好友,一定要记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别越界就是互相尊重,否则难免难堪。世界那么美,何必相互为难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