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度航天大事记:回顾2021年全球航天事件TOP10
昨天,航知为大家整理了2021航空大事件,今天,咱们来继续说说航天。如果说2020是中国航天大年,那么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2021将这个名头延续了下来。
随着昨天(12月30日)零点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中国航天2021年收官之战宣告打赢。如果用数据概括今年的中国航天,那就是2021年中国共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世界排名第一。长征系列火箭发射48次,成功率100%。
如此傲人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航天人的努力。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航知也以航天作为最后一条收官推送,让我们一起来回顾2021年国内外十大航天新闻。
10
中国成功研制世界最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2021年10月19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可工程化应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试车成功。
该发动机直径3.5米,推力达500吨,采用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固体运载能力实现大幅提升,为我国运载火箭型谱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选择,对推动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9
全球首次!直升机在火星首飞
北京时间2021年2月19日,美国火星探测器“毅力”号成功登陆火星,也是2020窗口期——中国“天问”一号、阿联酋“希望”号、美国“毅力”号三国集中探火行动中,率先到达火星的探测器。“毅力”号除了自己本身在火星的工作任务以外,也做出了一个全球首次:携带了人类第一架火星无人直升机“机智”号。
北京时间4月19日,“机智”号在火星耶泽罗撞击坑6秒内爬升到3米的高度,并在空中盘旋了30秒,随后缓慢下降直到无人机下部四个支架接触到地面。“机智”号成为了人类首架在其他行星上飞行的可控飞行器!实现了人类航天的又一突破!
08
商业航天旅行,开启新时代
2021年7月11日,英国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乘坐自己的飞船到达86公里高的轨道后成功返回,完成了亚轨道飞行,成为首位登上太空的商业航天企业创始人。
9天后,北京时间7月20日,前亚马逊公司首席执行官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搭乘旗下太空飞行公司蓝色起源开发的“新谢泼德”号火箭飞向100公里(卡门线=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高的太空边缘,整个飞行时间为10分18秒。和贝索斯一起上天的,还有弟弟马克·贝佐斯、82岁传奇女飞行员沃利·芬克,以及最年轻也是首位付费乘客的18岁荷兰青年奥利弗·戴门,而以2800万美元拍得首张船票的神秘人因日程冲突未能参加此行。
众所周知,之前能够上太空的大多是专业的宇航员,而贝索斯作为一名普通人上太空,这是一次积极的尝试。飞船返回地球后,贝索斯称“这是有史以来最美好的一天”。贝索斯同款太空游定价将超100万美元。而布兰森的“太空旅行”票预售25万美金,目前为止已有600多人预定,接下来更多的普通人都有机会上太空,而太空旅行也有可能会成为一个热门项目。这是否意味着,商业太空旅行时代真的要来临了?
07
四连炸后,SN15成功着陆
当地时间2021年5月5日,SpaceX的星舰原型SN15在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成功完成高空飞行测试,这是SpaceX星舰原型第五次挑战,也首次没有发生爆炸事故。
SN15成功为马斯克带来了重要的阶梯,这个阶梯是星舰和重型火箭结合之前的最后一个关口,星舰本身能够在一万米的高空重新回落地面,意味着下一步,星舰可以尝试和重型火箭的结合方案——29个猛禽发动机、最低7500吨推力,多级火箭旨在将同样巨大的星际飞船送入轨道,历史上最大的火箭助推器之一已组装完毕。小编与你一起期待火箭升空的那一刻。
06
长征火箭,400发!
从0到50次发射,我们花了5倍于美国人的时间。0到100次,我们用了37年, 100到200,我们用了7年!200到300次,我们用了4年半。300到400次,我们仅用33个月!
12月1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6号05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此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00次发射。回首这400次发射,“长征”火箭发射正朝着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可靠的方向发展。“长征”不但在中国航天发射中扮演着主力军角色,而且在世界航天发射领域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5
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出舱,太空授课2.0
10月1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托举载有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乘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至此,王亚平也成为了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出舱的女航天员。
2021年12月9日,太空授课2.0版本正式开启。航天员王亚平主讲,神舟十三号指令长翟志刚及航天员叶光富辅助,为全球的观众们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等8项太空授课项目。这也是继2013年神舟九号乘组太空授课后,时隔八年的第二次太空云课堂。
04
耗资百亿!史上最强韦伯望远镜升空
被誉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继任者”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当地时间12月25日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肩负起观测宇宙形成后最初出现的星系、搜寻地外生命迹象等重任。该望远镜由数千名科学家、工程师研发耗时25年,是有史以来性能最强大、造价最高的太空望远镜。它耗资约100亿美元,重6.2吨,主镜直径6.5米,由18片巨大六边形子镜构成;遮阳板展开后,面积相当于一个网球场的大小。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现场
韦伯望远镜的观测位置距地球约150万公里,大约是地球和月亮之间距离的4倍,到达那里需耗时1个月。它将与地球同步环绕太阳运行,始终停留在地球夜面。到达观测位置后,研究人员需再花费5个月对它开展各项检查,预计望远镜2022年6月底前可正式“上岗”。
韦伯望远镜示意图
03
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迎来了首批访客。
2021年7月4日上午,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正在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14点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圆满成功。这也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
▲7月4日,实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王泗江 摄
02
“天问”携“祝融”落火
2020年7月23日12点41分,“长征”5号运载火箭搭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自主实施火星探测任务。
2021年2月10日,“天问”一号,成功实施近火捕获制动,进入火星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确认成功着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正式带领“祝融”号火星车展开火星探测之旅!中国也因此成为了第二个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并且我们这次探测要完成“绕落巡”3个任务,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第一次火星探测就能同时完成这3个任务的。
我们也终于可以骄傲地说:火星,中国到了!
01
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长征”5B运载火箭搭载中国首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重要起点,从1991年载人航天工程开始,30年,为的就是这一天,中国自己的空间站要来了!中国正式进入到空间站时代!
“天宫”空间站轨道高度约370-450千米,轨道倾角约42度,预计在轨寿命10年以上,具备拓展能力,最多可保障6名航天员常驻。此后将择机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预计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后续将陆续实施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多次任务。国际空间站或将于2024年退役,届时中国空间站有望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构想图。高山/绘
2022,中国航天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
原创 航小知 航空知识
原标题:《出舱、落火……回顾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TOP10》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