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申梦晗:女校存在的意义是保护你,却又给你足够的自由

申梦晗/早稻田大学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
2017-02-03 21:38
全球智库 >
字号

二十世纪中叶前,大多数学校不允许女性进入以男性为主体的学校就读。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校应运而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同校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主流趋势。时至今日,女校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现代女性在学校中丝毫不亚于男性,许多本科名校录取的学生中60%以上是女性,如果不是为了平衡性别,这些学校公开表示这个比例有可能会达到70%以上。

在学生毕业几年后,男生在三十岁事业上升时,女性却逐渐开始走下坡路,而这些下坡路是一个个“决定”所积累的。比如说,一个女生虽然在纽约有不错的工作机会,但是为了与另一个城市的男友团聚而放弃。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其所写的《向前一步》(Lean in)的书里承认了养育小孩子的时候职场与家庭的难以调和之处,但是她反对女性在遇到最困难的问题之前就开始放弃自己的事业。她发现,如果女性一开始就选择牺牲,那男性的事业自然会比女性做得更好,因此女性在之后的选择中又会更加愿意选择牺牲——她们在职场上也因此得不到重用,从而也失去了对工作的激情。她鼓励女性“lean in”到最后一刻,尽力追求事业。

看了她的书,我与我的小姐妹们不由得大受鼓舞,但是遇到现实问题的时候仍一筹莫展:是忍受长距离恋爱,还是分手?还是在事业发展上开始一步一步退让?

那些“一意孤行”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来到上海或者香港工作的女生,也许一开始并不理解那些退让的行为。但是工作几年后,她们私下也开始倒苦水,后悔当年的决定,发现在新的城市其实事业上并不是一帆风顺,而重新寻找一段新的感情也非常难。

女校的历史责任

美国的女校是为了鼓励与支持女性受到最好的教育而建立的。许多女性在1970年之前还不能与男性同校。而“七姐妹女校”(美国七所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的女校传统联盟)的建立则是为了让女性接受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的定义并不只停留在师资与教学环境的优秀,更体现在它对争取女性平等权利的意识与责任感上。从一开始学校就意识到,如果在劳动市场上没有足够的推动力,如果没有更多优秀的女性在政治与商业上出人头地,“平等的教育”本身并不具有长远的意义。

显而易见的是,即使在男女同校的今日,不论是在教育还是在工作上,男性似乎更乐于表现自己与领导他人,而女性为了得到更多异性的认可,有可能隐藏自己的光芒。因此,女校的意义则更加体现在:要让女性毫无保留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得到学校与同辈的认可。这样,当女性与男性在职场中竞争、女性与男性在家庭中进行选择的时候,女性也同样具有竞争力,而不是永远得做必须退让的那一方。

女校毕业生的想法

与七十年代才开始享受性别平等的母亲那一代人不同的是,通过与母亲的交流,我们这代女性认识到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既是成功的职业女性又是完美的妻子与母亲。因此我们对其他女性的个人选择会予以尊重,在自己是否应该全力以赴追求事业的问题上,则少了一些无知者无畏,多了一些迷茫。

于是我开始思考女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所扮演的指导角色。我与我最好的朋友选择我们的母校布林莫尔学院(Bryn Mawr College,“七姐妹”之一),并不是因为它是女校,而仅仅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所很好的学校而已。因此,我们在学校中并没有特别关注它对女性人格的培养问题。然而,现在在面临一些人生的重要选择的时候,我有些后悔自己在学校时并没有更多地思考与关注事业与家庭的矛盾。

也许这才是女校的教育意义所在。从某种程度上,女校的意义就是把人放在一个脱离于世俗的习惯与眼光的真空瓶子里,它让人在18~22岁这个容易受人影响的阶段,随心所欲地吸取知识,表现自己,规划与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个过程有的时候是幸福的。我们可以熬夜写作业,早上在上课前五分钟爬起来赶去上课,因为没有男同学,所以可以蓬头垢面,不用担心今天自己是否楚楚可人。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大声争论政治意见,而不会潜意识地担心是否有男生会觉得我说的话不够聪明,或者态度是否太具有攻击性。这个过程有的时候也是痛苦的。每次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必须自己扛着装下所有家当的箱子,穿过半个校园,放入暑假储物间内。周六我们并没有激动人心的派对,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一周努力的学习后,与好友聊聊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最想追求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忽视甚至忘记社会的标准是什么,而不断地去挖掘生活与生命的本质。其实,我也说不出学校真的为我们具体实施了什么政策,达到了什么效果;但是我们确实是这样幸福又痛苦地成长着,四年之后收获了一个身心都更加强大的自己。我想,这个阶段,也就好比桑德伯格所提的尽自己可能的“lean in”,去了解自己的喜好与潜能。

女校——保护你,却又给你自由

女校并没有对女性应该如何选择事业与家庭进行明确的指导。已经毕业的校友中,有早已回家做家庭主妇的,也有五十几岁还在单身打拼的。归根结底,女性的人生之路怎么走,确实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与价值观。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女性必须问自己,她更加愿意把时间放在与家人相处,还是放在事业的拼搏道路上?哪个给她带来更大的效用?

不管我们的选择是什么,曾经充分的了解与追求过的我们,都将对自己的选择更加有信心。我们有着足够的警惕——我们的选择不是因为偷懒,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也不是因为社会对我们的角色的压力;我们的选择只是因为自己的喜好。我觉得女校的教育也许就在这里——它保护你,却又给你足够的自由。

[本文作者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经济学博士,本科曾就读于布林莫尔学院,现为早稻田大学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可思研究(MyCOS_Research),原题为“向前一步还是退让?大学应该如何教育女性?”,澎湃新闻经授权转载。]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