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老上海拜年如何讲究:初二回娘家,初三不提水

仲富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2017-01-29 07:52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初二走亲戚,媳妇回娘家”。农历正月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也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另据《横沔镇志》等方志记载,在上海地区有新娘选择在正月初三回娘家拜年。

初二这天,嫁出去的女儿准备好礼品,偕同丈夫,带着儿女回娘家探亲。按照上海风俗,女儿回娘家,要给娘家带一定的礼物。礼物多种多样,不在多少。这天,新媳妇回娘家拜年,必须当天返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正月不空房”的习俗自20世纪60年代起不再讲究。

正月初二走亲访友,互拜新春,俗称“吃年酒”。客人携家带口送礼上门,礼品一般为各地特产,主人则邀请客人喝“元宝茶”(即在茶中加两个青橄榄一起冲泡),此茶初尝略苦,而回味甘美,意为苦尽甘来,吉利进财。

自上世纪50年代之后,春节期间待客的茶中也不一定再放橄榄等,饮元宝茶的名称也渐渐消失。

现在走亲戚不再限定于初二,所带礼品也不拘一格。

民国年间,上海流行的一首《新年十日歌》这样唱道:年初二,儿童更欢喜,昨日初一不出户,今日要到亲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牵,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临到走,还有二百压岁钱。

在宋代,农历正月初三为天庆节。此原为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称小年朝。乾隆《奉贤县志》载,“三日谓之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老上海城厢家家有井,人们认为井中有神,号曰“井泉童子”,初三这一天不能从井中汲水,直到初三傍晚,家家点燃香,摆上供品,送走“井泉童子”后,方可开井提水。上海旧俗还有敬门神的习俗,一般在初三傍晚,用蔬果祭祀门神。

新中国成立前,崇明流传初三赶走“撒草娘娘”的习俗。天刚亮时,鞭炮齐鸣,男子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地里奔跑,赶走“撒草娘娘”,期望田间不长草,保证一年五谷丰登。此类风俗现已消逝。

民国年间,上海流行《新年十日歌》:年初三,去拜丈母哉,姑爷带仔姑娘同来,人得门,笑口开,拜见丈人权道恭喜,拜见丈母说发财,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问姑娘,啥时候忒伊养个小宝宝。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