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书协走过一甲子:从“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主张开始
在中国书协成立前,上海书协已经成立了,今年正好是一个甲子。
在沈尹默等老一辈书法家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热情呼吁中,1961年4月8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前身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首个公立书法类社会团体在上海诞生。
2021年12月31日,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成立60周年座谈会暨‘辙印——上海市书协六十周年文献展’开幕式”在上海市文联文艺大厅举行。文献展梳理了上海书协六十年来的历史,以及上海书法艺术事业伴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六十年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名称几度变更,先后为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书法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展览以图文和实物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展出,共分为大事年表、协会建设、创作展览、学术研究、教育培训、合作交流、出版成果、互动留念八个板块。记者了解到,展览由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题字,展览取名“辙印”意在纪录书协六十年来走过的印迹。
进入展厅,观众便能看到沈尹默用过的书桌,边上的展墙上印着其著作《学生习字帖》手稿仿真件,及《答人问书法》仿真件。在书桌前,则是一段影像。上海市书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影像名为《写好毛笔字》,是电影制片厂在书刻会成立初期拍摄的。随后,上海书协的历史如长卷般向观众展开。
展厅现场,沈尹默用过的书桌
展厅现场,影像《写好毛笔字》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在协会建设板块,以时间轴呈现了六十年来上海书协的发展历程。在创作展览板块可以看到上海书协在书法策展的内容、规模、形式上的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最后的互动留念区域则设置了会员名录检索装置,让每一位会员能够在协会六十年的历程中找到自己的名字和留下的印记。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主张成立书法家学会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邻邦日本对书法的重视和发展引起了中国志士仁人的高度自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著名书法家、教育家沈尹默先生向陈毅副总理提议,陈毅副总理报请毛泽东主席同意,中央批准上海成立书法组织。1961年4月8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前身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首个公立书法类社会团体在上海正式诞生。
此次展览的文献资料还得往前追述到1957年至1961年的筹备阶段。在1957年3月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美术组召开的书法座谈会上,丰子恺主持会议,沈尹默、王福庵等二十多人出席会议,会上一致认为“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主张成立书法家学会,举办展览”,会上书法家们希望把书法艺术恢复起来,并建议成立书法家的组织,展开各种活动。同年5月,白蕉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要重视书法和金石篆刻》,呼吁支持上海书法团体的筹备建立。之后的195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沈尹默在会议期间向陈毅建议成立书法篆刻组织。
《文汇报》1957 年3月9日第2版,《书法是一种艺术——上海书法家举行座谈》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学会章程(草案)》
1960年11月,上海市文化局关于书法篆刻工作者进行组织的问题,邀请上海书法家在市人委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经讨论, 建议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学会筹委会。12月14日,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复同意成立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不必成立学会。17 日,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筹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讨论通过了简章,并确定名称为“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决定会址设在上海中国画院, 行政秘书工作由画院兼管。拟选出沈尹默为 筹委会主任委员,郭绍虞、王个簃、潘伯鹰 为副主任委员,并决定在筹备期间设书法篆刻两个工作组分别进行工作。会费定为年费一元。
《文汇报》1961年4月9日第2版《上海成立书法篆刻研究会》
《新民晚报》1961年4月9日第2版,《书法篆刻艺术的新页——上海中国书法篆刻展览会一瞥》
1961年4月8日,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在上海博物馆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后的委员会议上,推选沈尹默任主任委员,郭绍虞、王个簃、潘伯鹰任副主任委员。协会办公室设在上海中国画院。4月9日至4月23日,成立后第一次书法篆刻展览会举行。
培养青年骨干,多地办联展
为了让书法艺术薪火相传,自成立以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非常重视书法教育的培训工作。在协会成立伊始,便在上海市青年宫举办书法培训课,由沈尹默、郭绍虞、白蕉等人亲自执教,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前来学习,其中便有后来的书协骨干周慧珺。
《新民晚报》1961年11月6日第2版,《青年热爱书法艺术,青年业余书法学习班将增加名额》
展厅现场,书刻会成立初期出版的字帖
此后的七十年代,朵云轩创办了《书法》杂志,更是为这些青年爱好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书法》杂志负责人周志高曾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回忆了这一段往事。他说,当时他还在朵云轩工作,“1972年,当时要出版的除了毛主席诗词墨迹对联外,我们还要物色培养新的书法作者。《文汇报》组织工农兵作者通讯队伍,我想书法界也能培养起自己的队伍。很多书法界老先生都在劳动,还没有解放。所以我们就找来了1961年沈尹默先生在上海成立的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青年宫学习班中的青年骨干,其中有周慧珺、张静芳,和部队回来的韩天衡等人。几年里,我们从1973年的30来人逐步发展到了1975年的150多人,成了上海书法家协会恢复后基本骨干。”
日本丰道春海书法展览设置在延安中路上的广告牌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上海市分会副会长陈虞孙(右)、丰子恺(右三) 及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委员沈尹默、副主任委员郭绍虞(右二) 等在开幕日参观展览
1973年,“文革”后第一届上海市书法篆刻展部分参展作者名单(孙慰祖手抄)
除了培养年轻一代的书家外,书刻会亦在多地举办展览。1978年,随着“书法热”在全国蓬勃兴起,上海与各省市的交流日渐活跃。此外,上海书协也与东南亚各国有着联系。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自七十年代开始的上海与大阪结成友好城市,联合举办了“上海——大阪书法篆刻展”,并拟定长期交流计划,以后每隔四年举办一次联展。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当时的照片,以及历届联展的请柬,及展览入场券。当时的书法名家,如方去疾、宋日昌等也皆为这些展览题过字。
展厅现场,方去疾题“上海大阪书法篆刻交流展览”
上海大阪书法交流展请柬与展览入场券
1991年,首次中日书画作品公开征集展目录
胡问遂、叶潞渊、陆俨少等随上海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1981年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至此,上海书刻会便更名为更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之后的1989年,该协会再一次更名,成为“上海书法家协会”,此后再变更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而上述这些,便是早于中国书协的上海书协的故事。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谢稚柳先生为最后两次边更名字所题写的墨迹。而这一字迹,上海书协沿用至今。
展厅现场,谢稚柳题写的“上海书法家协会”与“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1991年3月21日 -25日,上海书协主席谢稚柳等参观首届中日书画作品公开征集展
六十重新开甲子
尽管协会名字历经多次变更,但上海书协的事迹却是一直在延续。六十年来,上海书协在创作展览、学术理论、教育培训等多方面均有建树,而书协的人数也在不断壮大。而人们对于传统书法艺术的热爱一直未断。
当天,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市文联举办。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对上海书协的六十年做了总结。
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1991年,谢稚柳主席在上海书协成立三十周年迎春联欢会上讲话
丁申阳表示,经过几代上海书协领导人的不断努力,上海书协在继承传播书法文化、培养教育书法人才、推动发展书法事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所有为上海书法事业作出贡献的前辈书家们。“我相信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和底蕴的上海书协将继续守正创新,保持海派传统的特色,树立海派书法的品牌,推动新时代书法文化的建设。”
1992年,上海书协卅周年碑帖鉴定活动
李昕则表示,上海书协作为全国第一个公立书法类社会团体,以我国书坛先行者的角色在展览、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为书法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书法的国际传播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上海书协又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特色,在互联网+协会建设、会员管理、跨界融合、展览模式等方面多有突破和发展。希望上海书协往后进一步发挥协会专业优势,推出高品位优秀作品,推动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欢庆成立六十年之际,新的一个甲子轮回又将重新开启。
展览“辙印——上海市书协六十周年文献展”将展至2月26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