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魔都与新城·南汇|段炼:海洋文化与南汇盐业兴衰
今天上海浦西的绝大部分土地大致在唐宋之际已经成陆了。唐天宝十载(751年)的时候,上海地域有了独立的行政建置——华亭县,它的来源是三个地方,即昆山、嘉兴和海盐的部分地区。海盐是一个很古老的县,设于公元前222年,它靠近海边,盐田相望,绵延不绝,因此而得名。
今南汇地区,在古代属长人乡。从这张图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宋元以后陆地开始慢慢地向东南方向延伸发展。这也很好地阐释了《越绝书》中所说的:“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
宋元时期的上海县
到了元代,随着人口的增长,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划华亭县东北境长人、高昌、北亭、新江、海隅5乡26保地置上海县。此后,今上海境域行政建置几经变迁,直到1958年周边郊县相继并入,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这个区域范围的上海直辖市。
清雍正四年(1726年),从上海县划出长人乡与下沙盐场,设立南汇县。清嘉庆十年(1805年),划出南汇县的一部分和上海县的一部分,成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机构——川沙抚民厅。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政设置,直到民国以后改为川沙县。1993年,川沙县与上海市中心区的浦东部分以及上海县三林地区合并,成立浦东新区。2001年,南汇撤县设区。2009年,南汇区撤销建置,并入浦东新区。
浦东有很多有趣的地名,比如下沙,还有三灶、六灶、大团、四团、盐仓。大团、四团是不是军事机构,是不是有部队驻扎?三灶、六灶跟我们浦东的农家灶头有没有关系?大家看到这些地名难免会有这些疑问。最后一个地名“盐仓”,那就比较清楚了,一下子就能联想到盐。
我先讲第一个地名“下沙”。上海市的市徽当中就有沙船的形象,沙船是上海最为典型的海洋运输船只,它的正式名称叫做防沙平底船。当时沿海航路,尤其是从上海到天津这一段,有很多的暗沙。所谓的沙,就是还没有最终成型但慢慢将沉积为陆地的小片土地。涨潮的时候可能被淹没,落潮的时候就露出来了。这些时隐时现的暗沙,对航行船只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为沙船的底是平的,特别适合在沿海地区暗沙密布的航线行驶,因此称之为“防沙平底船”。随着江河泥沙的堆积,有些沙会跟大陆分开,形成岛屿,比如崇明,还有我们熟悉的横沙岛;有些沙会形成了新的陆地,比如下沙,包括川沙,因此带“沙”的地名在浦东沿海一带特别多。下沙原来还有一个很优雅的名字叫做“鹤沙”,据说古代这里盛产仙鹤,是文人养鹤的地方,称之为“鹤窠”。那么,当盐场设立在这个地方以后,就形成了下沙盐场。这个盐场在当时两浙一带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盐的质量最好,下沙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元代陈椿《熬波图》里就介绍了当时下沙盐场一整套非常规范、非常先进的制盐工艺。
盐业生产的8种工艺
众所周知,古代上海有三大经济支柱,第一个就是盐业,第二个是航运业,第三个是棉纺织业。从某种程度来讲,盐业应该是发展最早的。自人类诞生以后,很早就有了使用盐的历史,在烹调的时候加一些调味品,不单单是改变口味,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从某种层度来说,使用盐也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前面讲到,海盐设县在公元前222年,是在战国后期秦王嬴政时期。在今上海境内,唐代设粜盐官,有集中储存的场所,五代后设立盐场。所以,这三大支柱里盐业应该是最早的。航运业相对发展较晚,沙船虽然出现于唐代,我个人认为是从元代朱清、张瑄参与漕粮海运才开始逐渐走向兴盛。棉纺织业出现的更晚,宋末棉种和植棉技术才输入上海地区,元代黄道婆到海南岛学习黎族先进织造工艺,加以改进,回到上海加以推广,从而掀起了上海棉纺织业的高峰。
宋代设立下沙盐场后,盐业在元朝和明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元朝的时候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叫做“并灶为团”。刚才讲到三灶、六灶,这的确是指锅和灶,但不是家用的,而是用来煮盐的。人们围绕这一口锅灶组织生产,从而形成一个生产单位。但这种以灶为单位的生产方式还是一种比较分散的局面,因此元代开始把两个或三个灶组成一个团,集小规模生产为大规模生产。这个团是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并加以监管的,也的确有点半军事化的概念。现在的研究认为,从事盐业生产的人员有三个来源:第一种是从西面的临近地区进行招募,一般都是比较穷苦,走投无路,甚至是不能养活自己的人;第二种是当地发生战乱或灾害,避荒逃难到这里的人;第三种就是罪犯和流民,他们当然是被强迫的。他们的社会地位都比较低,身份世袭,干的都是累活重活。对于这些人,政府肯定要加以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
随着海岸的东移,盐场自身也发生了变化。盐场不断迁移,建立新的盐场,由此形成“新场”,后来管理机构又从新场迁到大团。盐民虽然很穷苦,但盐场毕竟是商贸之地,由此拉开了南汇地区城镇建设的序幕。南汇比较早的镇是周浦,后来在下沙设盐场,再后来到新场,另外还有大团。明清以后,这里留下了各式各样的机构和建筑。比如,六灶虽然是一个乡镇,但它有自己当地的城隍庙;还有周浦的宁波会馆,因为商贸发达,外来的商户比较多,从而设立了这种既带有同乡会性质又具备同业公会属性的组织。以新场为例,元明以后随着商业贸易,市面渐趋繁荣,逐渐超越周浦,成为南汇第一大镇。
新场古镇
在早期,南汇也是有农业的,南汇的农业主要以周浦和下沙为界。以西是比较传统的农业,往东以盐场制盐为主。西面的称漕田或有司地,属长人乡管辖,设保、图建置;东面的称灶田或盐司地,属下沙盐场管辖,设团、灶建置。但这块土地毕竟靠海,它的盐碱化程度较高,一般不适宜种水稻,只适合种旱作物。其中较为普遍的作物,就是元明以后上海普遍种植的棉花。
元代和明代是南汇制盐业的高峰,明代以后盐业产量大大下降。一是随着海岸的东移,引水越来越不方便,二是因为海水越来越淡,浓度达不到,造成制盐成本升高。海岸东移,海水变淡,土地的盐碱化程度也逐渐减轻了。加上历代盐民的生产生活,周浦和下沙以西的土地也越来越熟化。原来那些引海水的沟槽经过不断的开挖,变成了可供小型船只通航的灶港,也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到了民国的时候,原来的盐碱地上甚至也开始种植水稻了。
新中国成立之前,南汇大部分土地已经完全以传统农业为主了。除了水稻、棉花以外,还有经济作物,比较有名的是南汇的矮脚菜,更有名的是水蜜桃,现在南汇每年都要举办桃花节。南汇这块土地很适合水蜜桃这种经济作物,因为它的碱化和熟化程度正好适当,气候又好,水蜜桃在这里能够比较好地生长。南汇的水蜜桃还是一个名种,源头来自于上海顾氏露香园,经过几代育种培养,现有大团蜜、新凤蜜的著名品种。前几年,南汇又从日本引回纯种“露香园水蜜桃”,在故土开枝散叶,结出佳果。
到了近代以后,上海的沙船商人参与创办轮船招商局,成为第一代走向世界的近代航运巨子,航运业也使上海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以“衣被天下”闻名的古代上海,从原来的棉花产地和手工纺织重镇,转变为近代机器棉纺织业的中心。上海的航运业、棉纺织业,在古代也好,近代也好,都创造过辉煌的历史,只有最古老的制盐业似乎有所衰落。
其实,盐的故事在上海或者在南汇并没有结束。虽然明代以后下沙盐场的产量越来越低,清代以后逐渐停产,但盐场机制还在。到民国中后期,上海还有4个盐场,有的还在生产。盐是一种国家控制的专卖商品,因此盐税相当高,利润也是很高的。上海地处江浙两省之间,江苏和浙江分别在上海设立征收盐税的机构,经协商四成归江苏,六成归浙江。北洋政府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协定,以盐税收入抵债,所余款项称为“盐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政收入,成为各方势力觊觎争夺的一块肥肉。为主管盐务行政,民国政府设立了一个专管上海地区盐税的机构,叫做松江盐税稽核所。
宋子文和宋子安合照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始着手改革盐政,1931年颁布《新盐法》。这个时候,宋子安刚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1929年8月在哥哥宋子文的安排下就任松江盐务稽核所经理。后来,宋子文在盐税征集过程当中,组建了一支私人武装税警团。税警团是当时中国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后来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从宋子文和宋子安的故事来看,盐的故事远远还没有结束。今天,盐仍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我相信,南汇也好,上海也好,作为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盐这个话题来说,我们还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讲。
(作者段炼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根据作者2021年12月23日在魔都与新城系列讲座收官场“南汇——向海而兴:从水乡小镇到一流滨海城市”演讲整理而成,经作者审订。由澎湃新闻实习生吴若凝、澎湃新闻记者王琳杰整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