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南访古|馆娃宫怀古

2022-01-05 08: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据《吴越春秋》记载,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国都阖闾城西南边的砚石山(今苏州灵岩山)上,曾建有一座馆娃宫。

 

(清)恽寿平《灵岩山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统兵攻打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为取信夫差,勾践一边“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找到了拥有沉鱼之貌的西施,教成鸾歌凤舞后献给吴王,一边“供财货、送神木”,诱导夫差大兴土木、损耗国力。一番糖衣炮弹下来,吴王志得意满,遂用越国贡木在灵岩山上大修宫殿,以馆(先秦意为“住”)西施。因吴人呼西施作娃,故宫殿名为“馆娃宫”。

其后,吴王夫差放松了警惕,举全国之力北上争霸。而越王勾践却卧薪尝胆,力图复兴。逐渐地,吴越两国的国力发生了变化。笠泽之战后,吴国大量有生力量被歼灭,只得据都城防守。经越军数年围困,吴都于公元前473年被攻破。据《左传·哀公二十二年》记载:“冬十一月丁卯,越灭吴。请使吴王居甬东,辞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缢。越人以归。”吴王夫差悔恨而亡后,馆娃宫也自此荒废,只留下些许残迹,鲜见于后世史籍。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大致势力范围(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一)》)

直至唐代咸通年间(860-874年),晚唐诗人皮日休游历苏州怀古时,倾城倾国的西施早已化为尘土,唯有昔日的宫墙留在断崖之上。当年练习射箭的弩台,已风吹雨打而去,映入眼帘的是废弃的金属箭头。低头看山下,吴王为西施开凿的采香泾已被泥土完全掩埋,偶见从泥中露出的玉钗。仰头看山上,山顶上的砚池变成了水鸟嬉戏的地方,而西施走过的“响屧廊”则被繁花掩埋。[1]

 

灵岩山下的当代小泾

在游历时,皮日休与在苏州当地闲居的陆龟蒙结识,并作诗文相互唱和。作为本地名士,陆龟蒙也曾到馆娃宫追忆,在诗文中他描绘道:在春日的夜晚,吴王在馆娃宫的别殿设宴,西施盛装赴约,直至醉酒方尽兴。春风从红色的窗棂吹入殿内,丝毫没有吹散佳人的醉意,翠色的耳饰随着她颠倒的身子几欲坠落在地。[2] 宫中的花池荡漾涟漪,佳人柔软的长发梳成“鸦鬟”,蛾眉清秀,花人相应,美不胜收。[3]

皮日休随之唱和道,当年的馆娃宫借着山的地势,高耸磅礴,宫城城墙上有齿状短墙加强防守功能,宫殿由罗绮装饰,十分华美。[4] 然而坚固的城墙并不能保护君王的恋人,在某一夜“郑妲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郑妲也是勾践献给夫差的美人,当越国将士攻入馆娃宫时,她走下宫殿前的石阶,飞箭已射满了门外的屏风。此时,与郑妲一起入吴宫的西施不知在做何事,或许像李白在《馆娃宫》所描绘的,她正因长时间醉舞已经无力,斜倚在东窗前的白玉床榻上;亦或许在等待越军攻入宫中,成就她的使命。

 

(元)王蒙《竹石图轴》局部,苏州博物馆藏
亦称《黄鹤山樵竹石游灵岩诗轴》

空白处楷书题七言绝句四首。其三:“夫椒山与洞庭连,半没苍波半入烟。堪信鸱夷载西子,馆娃宫在五湖边。”

基于唐人文学作品想象,馆娃宫依据山势而建,巍峨壮观,城墙上有齿状短墙增强防御。宫城设有弩箭发射台便于攻守。宫墙之内分布有主殿、别殿。大殿以石为阶,梁楣雕刻而成,窗饰红色。殿内由朱帘罗绮装饰,窗前有白玉床供美人歇息之余亦能观赏窗外美景。窗外有荔枝木瓜树,至暮春时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殿外有“响屟廊”,因“以楩梓藉其地,西子行则有声,故以名云”[5],夫差使人将走廊地下凿空,放入一排陶瓮,地面以楩梓板铺设;当西施带领宫人穿木屐走过响屧廊时,发出的声响如钟鼓之乐,抑扬顿挫。道路两旁遍布花草,繁花盛开之时香气袭人,让人不禁驻足,流连忘返。宫中又辅以玩花池、吴王井、香水溪、采香泾、酒池等供人游乐[6] ,奢华繁盛。

 

玩花池

然而“几多云榭倚青冥,越焰烧来一片平”,馆娃宫华美的殿廊楼榭最终被越人纵火烧毁,幸存的只有琴台、吴王井、西施洞、玩花池、采香泾等不易磨灭的遗迹。

 

玩月池

琴台位于灵岩山最高处,传说西施在此处操琴。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出土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约公元前475-公元前433年)墓中。曾侯乙生卒年代与西施相近,其墓中所葬古琴应与西施所用古琴较为接近。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琴,形制近长方体,全器由琴身和活动底板组成,琴身分音箱和尾板两个部分,采用整木雕成。此琴与今人所斫古琴差别较大,可见文明发展变化的多样性。

琴台

 

(战国)曾侯乙墓十弦古琴,曾候乙墓彩绘凤鸟纹五弦琴,湖北省博物馆藏

吴王井又称“西施井”,如唐寅曾有“古人行处青苔冷,馆娃宫锁西施井。”吴王井在灵岩山山腰处,井水清凉,范成大《吴郡志》记载:“相传为吴王避暑处”。苏州夏日炎热,夫差带西施到此处避暑,此传说较为合理。吴王井又传说为西施照面所开凿,西施不知自己有多美,想看自己的容颜,吴王便让人在半山腰处开凿了一口井供西施照面。这一传说似不可信,春秋时期已有照面功能的青铜鉴运用于吴国王室的生活中,如上海博物馆藏《吴王夫差鉴》。依吴王对西施的宠爱程度,在山腰处开凿水井可能仅仅是方便西施梳洗。

 

吴王井

西施洞也在灵岩山山腰处,相传越王进献西施时曾在此等候,唐代徐寅《勾践进西施赋》:“当勾践之密谋,进西施而果验。”越王费尽心机让人将西施教习成为“娇喉一啭兮迷君魂,弱骨再旋兮夺君魄”的宫娃,将她送给吴王魅惑之。西施果不负越王所托,深得吴王宠爱。

西施应是爱花之人,吴王为赢得美人一笑,在灵岩山山顶开凿了玩花池,让西施观赏荷花,又让人特制小船,两人在此泛舟采莲。不仅如此,吴王还让人在香山种植香草,并特意开发了一条小泾,名曰“采香泾”,又称“箭泾”。它是灵岩山下通往香山的一条小溪,形状如飞出的箭矢,如范成大《吴郡志》所述“一水直如矢”,宫女们可以从此泛舟而至香山采香草,献于西施。

 

(五代)佚名《西子浣纱图》(旧题周文矩),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馆娃宫的种种遗迹彰显着吴王夫差当年的穷奢极欲。对于吴国灭亡之因,陆龟蒙《吴宫怀古》曾说:“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他认为,吴国灭亡只因吴王所做诸事荒唐,怎能归结为西施的过错呢。

昔日的馆娃宫早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引后人探寻与追思,并成就了诸多佳作。今人在追溯历史之时遥念馆娃宫,哀之鉴之,并以此为激励,立德立言,立心立命。

原作者:九棠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注释:

[1](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

艳骨已成兰麝土,宫墙依旧压层崖。

弩台雨坏逢金镞,香径泥销露玉钗。

砚沼只留溪鸟浴,屟廊空信野花埋。

姑苏麋鹿真闲事,须为当时一怆怀。

[2](唐)陆龟蒙,《叠韵吴宫词二首》:

肤愉吴都姝,眷恋便殿宴。

逡巡新春人,转面见战箭。

红栊通东风,翠珥醉易坠。

平明兵盈城,弃置遂至地。

[3](唐)陆龟蒙,《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

三千虽衣水犀珠,半夜夫差国暗屠。

犹有八人皆二八,独教西子占亡吴。

一宫花渚漾涟漪,俀堕鸦鬟出茧眉。

可料座中歌舞袖,便将残节拂降旗。

几多云榭倚青冥,越焰烧来一片平。

此地最应沾恨血,至今春草不匀生。

江色分明练绕台,战帆遥隔绮疏开。

波神自厌荒淫主,勾践楼船稳帖来。

宝袜香綦碎晓尘,乱兵谁惜似花人。

伯劳应是精灵使,犹向残阳泣暮春。

[4](唐)皮日休,《奉和鲁望叠韵吴宫词二首》

侵深寻嶔岑,势厉卫睥睨。

荒王将乡亡,细丽蔽袂逝。

枍栺替制曳,康庄伤荒凉。

主虏部伍苦,嫱亡房廊香。

[5](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

[6](南宋)范成大,《馆娃宫赋》中有“仿酒池于旧商”,意即仿造商朝的酒池。

参考文献:

范成大:《吴郡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左丘明:《左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皮日休、陆龟蒙等:《松陵集》,中国书店,2018年。

陆龟蒙:《甫里先生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