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电影大师的三堂极简摄影课
左图:希区柯克,《群鸟》电影帧,1963年
右图:亚历克斯·普拉格,摄影作品
要有光:电影与摄影
主讲人 | 汤雪灏
很多时候,电影理论家喜欢将摄影看作原始的初级的元件,但摄影作为独立的个体,一直保有自身的独特魅力。摄影所散布的范围,远比包括电影在内的任何一种媒介都广泛。
实际上,从摄影诞生开始,就没有哪个行业能够“离开”摄影。在今天,摄影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涵,它实现了“从文献到艺术”的转变。
摄影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它们既是“父子”,又是“兄弟”,一起完成了人类对“物质现实复原”的梦想,完成了世俗对“木乃伊情结”的满足,却又在各自的发展之中走出不同的道路。
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疾驰中的萨利·加德纳》,1878年
让-吕克·戈达尔曾说过,“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在形成“每一秒”电影式真理的背后,是24张胶片的流动。
在过去的三十年,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脱离与电影之间的对话,摄影,也没有例外。杰夫·沃尔曾经断言,“现在,没有哪一张图像能不带有电影剧照的痕迹,至少没有哪一张照片能做到这一点。”
杰夫·沃尔,《女人像》, 1979年
罗伯特·弗兰克制作完成《美国人》之后,拂袖而去转入电影的怀抱,拍摄了20余部电影、纪录片,这些动态影像和他的“非决定性瞬间”又有哪些关系呢?
罗伯特·弗兰克,《拔出雏菊》(Pull My Daisy)开场电影帧,1959年
杰夫·沃尔的电影式摄影究竟是对“画意摄影”的重访,还是在新的影像时代中,探索静态影像与动态影像之间的更多关系。
又是为什么,模仿希区柯克电影所拍下的“无题电影剧照”直到今天仍层出不穷?
左图:德拉克洛瓦:《萨丹纳帕勒斯之死》,1827年
右图:杰夫·沃尔:《被破坏的房间》, 1978年
左图:希区柯克,《惊魂记》电影剧照,1960年
右图:辛迪·舍曼,《无题电影剧照 #6》,1977年
被尊为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之一的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一生以雕刻时光为他的艺术理念,他创作出的《潜行者》等七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这位大师在把玩手中的“拍立得”相机时,又会雕刻出怎样的时光呢?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1932—1986年
电影剧照是电影宣传时必不可少的物料,也是影迷们争先收藏的电影记忆之一。而在脱离了电影叙事之后,一张张电影剧照的意味又该如何阐发,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议题。
在课程《要有光:摄影与电影》中,我们将从摄影与电影之间的最初关系、电影给摄影带来的新的语言,以及摄影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更多种可能等角度,去介绍这一对孪生影像艺术之间的交集。通过对这些“双影互动”的历史考察,去找寻“看电影”的方式,去找寻“拍照片”的角度。
原标题:《电影大师的三堂极简摄影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