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回望疫情下的两年,中国人都过得怎样?
本文为“有数”栏目独家稿件,由照路明 x 有数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名、“照路明”以及“发自澎湃新闻湃客频道”。
2019年12月31日,兴奋地向本世纪第二个年代挥手告别的人们未曾想到,下一个十年的开始,会变得如此特殊。
人们的新年愿望通常与健康有关。但事与愿违是2020年后的生活常态。席卷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影响人类约两年之久。
回望疫情下的两年,中国人都过得怎样?
向2700多位天南海北的国人提问,可以汇成一本阴霾与阳光并行的简史:讲述了人们如何抗击并与这场流行病相处。以及归根结底,疫情究竟如何影响了我们。
| 相比疫情初期,全国人民的心态显“佛系”
抗疫,也是一场心理战。把当下全国人民的疫情生活心态绘成一张情绪地图,会发现同比消极情绪,以平静、自信、鼓舞为代表的积极情绪成了主角。
其中,湖南、重庆与黑龙江居民的积极情绪整体更高。迎接接下来的抗疫挑战,他们觉得问题不大。
年关将至。有区域性疫情的地区,心态需要时间平复。在疫情出现抬头的陕西,人们的积极情绪已处于全国低谷。当不确定性弥漫,焦虑与心烦难以避免,这是心态调适的必经过程。
不过,相比疫情初期,全国人民的心态已经好了不少。对比我们在2020年1月的调查,无论是消极情绪还是积极情绪,相符程度都出现了明显下滑。
不悲、也不喜,这也许是面对疫情形成的集体“佛系”态度。常态化的疫情,学会用平常心来看待。至少“自信”这件事,人们还是将它排在了第一位。
| 七成人觉得疫情下的日子过得更快了
情绪的变化与生活计划有关。当健康码等新兴媒介成为疫情时代的身份隐喻,人们需要在红、黄、绿的色彩更替里,中断或更新自己的作息与安排。
回望疫情中最受耽误的事情,“旅游”被超过85%的受访者选择。出游最好选周边、跨省游需慎重,在全国人民对政策的严格遵循中,欣赏大美河山的优先级需要往后缓缓。
探亲、求职、恋爱等事项,也可能借助两台设备的视频连线,在远端完成。摄像头作为使用更为高频的工具,拍下了生活瞬间,也记录了人类在疫情时代的数字生命历程。
当情绪和生活计划全面调整,人们对时间流逝的集体感知可能会大不一样。
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时光,约七成人觉得时间过得更快了。“稀里糊涂地过着,两年就快要过去。”这也是许多人调侃疫情“偷走”了我们约两年的原因——疫情似乎只是前段时间的事,但我们已经与它相处了良久。
不过,有人感到“光阴似箭”,也有人觉得“度日如年”。不到两成人的时间感知与前面相反,他们觉得疫情下的日子过得更慢了:想做的事情暂时没法做,等待让时间变得漫长。
| 来自就业、物价与医疗的生活压力增加
抗疫的生活常态化,难以避免的结果是影响经济。新增病例让人揪心,但生活要关心的不止于此。
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闭店者众多。一些人突然面临着来自贷款、租金与货物折损的经济压力。开火锅店的方群是其中之一:“当时现金都拿去备货,迎战春节。但后面的结果和其他人一样,我们损失不少。”
近两年,每个家庭中的深层压力尽显。实体经济的振兴与萎缩并存、就业景气尚需提升,人们对物价的感知也更为敏感。来自养育与健康的花费,开始在中国人的钱包规划里,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方群最近的观察是:“感觉这两年,人们花钱更谨慎了。”
归根结底,是收入这件具体的事。民营经济的从业者,对此有更多感悟:约四成人汇报了收入同比疫情前的减少。而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工作,收入两年未变者是多数。当总体收入未能看涨,人们需要为疫情下的生计,花费更多的心思。
展望未来的整体经济与自我发展,各职业群体都对未来保持乐观。但人们对整体经济的乐观度,略高于对自身发展的评估——都坚信国家会越来越好,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能不能跟上,部分人有所犹豫。
其中,来自学生与外资企业的受访者,在两个方向的乐观度上,相对最低。尚在象牙塔的大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的择业观变了不少。
根据复旦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等机构组织的历时性调查,同比2015年的结果,疫情后大学生对体制内就业的青睐,出现了明显上升(从33.6%到46.9%)。
彭阳对此深有感触。从东部某顶尖高校毕业的他,在今年的求职季,斩获了三个互联网行业的offer(工作机会),但他仍在计划接下某西南地区选调生的机会。
尽管两者的薪资待遇“非常大”,但“疫情后的经济环境变化也挺明显的”。彭阳坦言:“我想更多地关注职业的稳定度。”,这也许能抵御社会阶层下降的风险。
| 四成人认为疫情基本结束要两年以上
生死不是努力生活的母题,彼此牵挂才是。问及面对疫情,人们害怕的究竟是什么,同约两年前的调研结果一样,害怕“传染给家人”在各个成年的年龄段中一直位列第一。而随着新冠疫苗的问世、人类对病毒的认识加深,对疫情造成自身死亡的恐惧已经明显减弱。
显著上升的因素,是害怕其“影响工作生活”。生活的随时中断与继续,与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让人们的决策倾向于保守,顾虑于疫情带来的次生社会风险。
人们还在重复去年提出的问题,疫情什么时候会基本结束?回望2020年1月的调研,近96%的人猜错了答案。新的答案很难确定,但酝酿着向好的态势。张文宏认为:“这将是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
苦尽甘来。人们继而重新怀揣希望。有21.8%的受访者相信生活会在一年内恢复不用戴口罩的日常。但仍有超过四成人重新认为,疫情迎来基本结束,恐怕还要两年以上。
无论疫情如何发起挑战,人们总会筹备节气与迁徙。尤其是在去年“原地过年”后,在外务工的人,想为今年的返乡过年做好周全准备。健康码、核酸记录……数字化身份的仔细检查,组成了当下“一路顺风”祝福背后的新意涵。
调研显示,选择从外地回家的比例同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其中,去年“就地过年”的人,今年有一半计划回家了。筹备的人群中,不乏连续两年未能返乡的游子。
漂泊或是固定,疫情下的两年,人们感慨万千。一方面是总结生活不易:“辛苦”、“焦虑”、“害怕”、“迷茫”是高频词。
调访中写下的感言,将爱与韧性复述千次。如同流调信息里普通中国人的个人史,书写了生活侧面的眼泪与间歇。
“已经两年没有回南方看父母了,因为疫情防控,爱和想念只能藏心里。打算今年回妈妈家过年,但是妈妈家疫情又来了。这两年疫情,是我对父母满满的亏欠。生病的妈妈一直希望我们能回家。希望这个疫情快点结束。让我们回到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一位长春的女生写道。
另一方面,感恩与希望相随。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取得成效,也受到受访民众的高度认可,这是许多人怀揣希望的来源。
“感谢为抗疫付出的人们”、“我们的凝聚力在增强”、“身处中国的安全感”。当下生活的基本平稳,在他们眼里,来之不易。
“愿山河无恙!”
所有感言的背后,是中国人彼此关照与祝愿的网络。而关照与祝愿,是与无常抗衡的古老办法。面对2022,我们别无选择。要做的,是在冬天的时候相互珍重,在等待来年春光的前夜里,高举火把。
这两年,辛苦了。
作者
赵鹿鸣
开放数据
数据索取可联系:lumingzhao@pku.edu.cn
问卷说明
于2021年12月23日定向投放,次日回收。共发放问卷4537份,回收问卷2861份,有效问卷2737份。问卷经过了甄别与质量检查。投放平台为Credamo。
资助
这篇文章受到了北京大学全球健康与发展项目资助
上下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