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集生态人文纪录片《太湖之恋》明年1月4日开播
作为新一年东方卫视精品纪录片时段开篇之作,3集系列纪录片《太湖之恋》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创作的又一部大型纪录片。经过了近两年的创制,该片将于2022年1月4日起每周二22:00在东方卫视首播。
《太湖之恋》海报
它分为《江南之心》《锦绣风物》《碧水入画来》三集,每集45分钟,着力展现近些年来太湖流域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所作的努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形象化阐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为何要拍太湖
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太湖地区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资源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维系生态平衡和优美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太湖水的污染,一度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随着“两山”理论在太湖流域正式提出,一系列标准最严格、手段最严厉、监控最严密的政策相继出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成为了太湖流域污染防治的亮点。纪录片《太湖之恋》以“太湖流域生态治理进程”为样本,展现环太湖流域城市在打好太湖水治理攻坚战中,率先走出的一条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开播仪式
万物生长的季节里,春雨是最珍贵的馈赠。2020年3月下旬,安吉白茶正式开采。茶山上,采茶工们动作娴熟,她们的手指上下翻飞,片片茶叶飞入小藤筐内。此时,纪录片《太湖之恋》的摄像机正在抓拍这美妙的场景。这是《太湖之恋》开机拍摄的第一个故事。第一站选在安吉,不仅是“三月龙芽占春枝”,还因为这里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5年后,2020年3月30日,总书记再次来到余村考察,关怀当地百姓的生活,关心当地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
《太湖之恋》剧照
在太湖拍点什么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宏说:“纪录片《太湖之恋》的摄制组走遍了太湖沿岸400多公里的水岸线和周边所有的重要城市和村镇。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下的环太湖地区发生的变化进行小切口、接地气的讲述,挖掘普通人的故事,见微知著。”
纪录片《太湖之恋》将镜头对准了见证太湖变迁的普通人。
安吉余村的潘春林当年在矿场开拖拉机,转型后他带头开起了农家乐,如今的“春林山庄”在十多年的生态修复后宾客盈门,年营业额近千万;
《太湖之恋》剧照
湖州高新区的蟹农龚炳根拆了太湖里的围网,带着他的螃蟹回到岸上“二次创业”,坚持生态养殖的他现在收成多了两成,还成了当地的“蟹王”;
南太湖的渔民姚国庆响应太湖岸线综合整治整体搬迁的号召,放弃了以船为家的生活,住到了岸上的渔民新村,现在的工作是照料景观风帆渔船,他的身后是游人如织的亲水岸线和新地标月亮酒店;
在鼋头渚景区的蓝藻打捞队长王建伟皮肤黝黑,已经坚守了15年,他说没有一片蓝藻能逃过他们的眼睛;而中科院湖泊所59岁的研究员秦伯强,以湖为家、潜心研究,提出了很多良方,使太湖治污由粗放转向精准……记录下他们的故事,也就记录下了随着太湖水的治理改善,太湖人获得的崭新美好的新生活。
活动当天,片中人物太湖蟹农龚炳根上台激动感言,“在之前,我们这些养殖户占领了太湖大部分的水域围网养螃蟹,养殖户依水而生,也有生活污水,造成污染极大。现在通过国家对太湖的治理,把围网养殖都拆除了,到湖州搞内塘养殖,水草种好了,可以控制水位,螃蟹产量要比太湖高,质量也更好了。”
总导演刘丽婷介绍说:“太湖的历史文化与今日的生态文明,是纪录片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太湖之恋》讲述了江南地区长期以来人与水的共生关系。5000年前的先民驯服了不羁的洪水,诞生了璀璨的良渚文明;近2000年前,他们溇港圩田,将浩渺泽国改造成鱼米之乡。然而密集的人口和过度发达的工业,也成为了太湖之殇,洪水、蓝藻、水污染等让人深思。太湖流域的人民,又成为最早聆听‘两山理论’的人,成为最早践行‘河长制’的人,成为最早领会到‘生态文明’思想,和最早尝到永续发展硕果的人。”
《太湖之恋》剧照
如何展现太湖之美
片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考古项目领队王宁远在接受采访时说:“实际上对于我们太湖流域而言,我们5000多年的文明史,实际上它的核心就是治水的历史。不同年代的人在这个区域采取了不同的治水措施,那么这些行为都大大的影响了我们这个地方的文明发展进程。”
为了给太湖这些变化和故事寻找理论支持和学术背景,主创团队走访了多位地理、文化、社会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吴文庆、副局长朱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淡水项目主任任文伟等多位专家学者等多位权威专家。
《太湖之恋》剧照
从制作上,《太湖之恋》以4K数字摄影机作为主器材,辅以高速、延时、航拍、微距、水下摄影等特殊摄影手段拍摄了太湖流域最美的景观和人民,留下了时代的生动面孔和唯美画面。在包装上,导演组选用了青绿山水加金色线条的全手绘风格,既与实拍画面交融、体现江南灵秀之美,又在配色上饱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寓意。
“生态文明是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上海广播电视台长期以来以生动讲好生态文明的故事为自觉使命,之前我们就推出过很有影响力的《长江之恋》《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等佳作。《太湖之恋》不仅仅是新的一年东方卫视精品纪录片时段的开篇之作,也是我们纪录片中心2022年将要播出的一系列生态文明纪录片的第一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介绍说。
据悉,除《太湖之恋》外,2022年在上海东方卫视每周二22点的精品国产纪录片时段中将会密集播出《我们的美丽草原》《我们的国家公园·武夷山》《山水间的家》《叶尔羌河》以及外宣纪录片《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等精品佳作,用纪实的语言真实、全面、立体地展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成就。
《太湖之恋》剧照
【《太湖之恋》分集介绍】
第一集 江南之心
太湖流域的文明发展史,核心是治水的历史。从5000年前良渚时期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到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古老水利工程——溇港,太湖流域的人们通过与水争地,获得了大片土地,太湖平原从浩淼的泽国变成宜居的水乡。舟楫往来、车马如织,这里逐渐成了我们熟悉的江南。太湖水八仙、宜兴紫砂、江南园林……太湖之水给予了江南地区农田灌溉之力,也让这里享有了丰厚的水产资源,孕育出人文荟萃的江南文化。
《太湖之恋》剧照
本集以生动的故事讲述了几千年来太湖流域人和水的关系,人对太湖水的改造,太湖水对于沿岸百姓的馈赠,以及由此诞生的江南文化,语言温暖细腻,直抵人心。
本集拍摄了良渚遗址考古项目领队刘斌、王宁远;紫砂壶泰斗李昌鸿;苏州东山莼菜厂80后老板叶玉泉;昆曲演员张军等鲜活的人物故事。采访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战;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姜波等多位权威专家。
第二集 锦绣风物
太湖,中国最丰饶的湖泊。太湖水的温润,造就了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的富饶江南。如今,伴随着对太湖水的治理改善,太湖人的生活进入到了可喜的新阶段。这一方沃土之上,既承载着物理空间上的创新发展,又给予了精神层面的诗意江南,可谓江南生态美,绿意最动人。植根这片土地的太湖儿女们,依然勤劳智慧,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锦绣之乡。从水育桑田,养蚕缫丝,到绣美江南,蟹宴迎秋,到蟹农上岸、生态农业,再到传承千年的东方智慧,惊艳世界的零排放江南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系统。太湖水绵延滋养的物产与文化,在继承与发展中交联碰撞,相通相融,携手向前。最终构成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新江南。
《太湖之恋》剧照
本集以现实故事诠释太湖流域,多彩的文化传统、市井烟火气,表现太湖独特的灵秀与丰饶、人们与太湖的关系以及太湖水对两岸生灵的滋养。
本集拍摄了还湖上岸、进行池塘化生态养殖的蟹农龚炳根;当代蚕娘金银凤;把对太湖的爱恋一针一线绣进作品的苏绣大师姚建萍;推广松江大米文化的回乡创业者朱燕,宋锦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钱小萍和宋锦活态保护第一人吴建华等鲜活人物故事。也记录了湖州鱼桑文化节、祈求蚕茧丰收的吴江小满节、松江大米丰收季等热闹的民俗活动。并采访了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葛剑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淡水项目主任任文伟等多位权威专家。
第三集 碧水入画来
湖州,环太湖地区唯一一个因湖得名的城市,有“南太湖明珠”的美誉。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湖州安吉县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06年8月,习近平同志调研南太湖开发区时,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要充分认识并发挥好生态这一最大优势”。
2007年,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引发无锡市近200万居民供水危机。太湖水危机事件唤起了环太湖生态文明的觉醒,催生了太湖流域人民自觉的环保行动。十多年来,太湖流域的人们转变观念,从渔民上岸到传统产业转型,从粗放的生产方式到绿色产业的发展,科学治太、水岸同治,太湖湖体水质状况有了全面的好转。今天,古老的太湖重新焕发了新活力,绿水青山之间,是最美的新的江南。
《太湖之恋》剧照
本集将展现环太湖城市群倾力守护绿水青山,在取得可喜的治理成效后,转变观念,奔向更美好的未来,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经验的生动故事。
本集拍摄了“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湖州安吉从开矿到办农家乐的村民潘春林;最早实行河长制的湖州长兴车渚港到江浙沪共治共管、率先实行联合河长制的太浦河;从无锡鼋头渚风景区蓝藻打捞队队长王建伟,到为太湖奉献几十年的科学家秦伯强;以及上岸渔民姚国庆、蒋兆仁的新生活等故事。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吴文庆、副局长朱威;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