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疫情时代的阅读:心理学、女性主义和受困的旅行
原创 康堤 GQ报道
去年这时,我们通过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的大数据抓取,打捞出一份有点不一样的。它并不只是一键收藏好书推荐,而是以购买作为投票,以阅读作为镜像,看看这一年之中,我们在关注什么,惧怕什么,拥抱怎样的价值,寻求怎样的未来。阅读又如何在不确定的年代里为我们构建了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一年匆匆而过,今天我们推出2021年的阅读报告。一如既往地,我们也邀请了上榜的图书作者、编辑、学者(其中包含三位心理学者)进行回应或解读。
当这个系列进入第二年,在对照之下我们也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去年是“关于社会学和哲学”的一年,今年则是“关于心理学”的一年。心理学书籍一直都很热门,但今年有所不同。心理学者陈海贤总结说,以往热门的心理学书籍,大部分都是讲心理学的道理和方法,它满足的是读者自我改变的愿望。但从今年开始,关于心理咨询的书籍开始流行起来。它反映的是,我们正在从“工具化”变得更“情感化”,从“改变自己”变成“了解自己”。
另外,当我们为一本书打上不同的标签,再从标签反向检索今年的大事记,也有一些好玩的数据。比如,旅行文学卖得最好的是“时间旅行”(物理出行受限),《煤气灯效应》一书在12月20日当天全网断货(娱乐新闻里的公共教育),以及这一年我们追求的生活似乎是:做二休五,钱少事少。
···············
❶
这一年,哪些新书最受欢迎?
中信出版社童书营销负责人、《小狗钱钱》营销编辑张远解读:
《小狗钱钱》会进入今年的各种榜单,其实在我们预料之中。随着大环境变化,疫情、经济的影响,大家开始更多地关注理财,家长也开始关注对孩子的财商培养。
《小狗钱钱》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好玩的童话,讲小女孩吉娅和小狗钱钱的冒险经历。200多页的书,不到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它是“欧洲巴菲特”博多·舍费尔写给孩子看的,没想到出版后却受到超多大朋友的喜爱,成为风靡全球的财商启蒙宝典。
这本书说的是:想要过得幸福而充实,就得先改变自己,金钱可不能为我们代劳;金钱是中性的,并不能使我们幸福或不幸,金钱只是我们生活的工具之一。也就是说,要想变得有钱,我们不能为金钱工作,而是要金钱自动为我们工作。
我们听说,杭州一个5岁的小朋友在读了《小狗钱钱》后,就开始帮邻居们拿快递,想攒钱买一块电子手表呢!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本书作者刘擎解读:
这本讲义只是一座桥梁,希望能够吸引读者自己走入真正开阔和深厚的思想家的世界。
GQ报道编辑靳锦解读:
今年3月,73岁的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上完了最后一课。因为防疫,这位日本著名女性主义学者最后的课堂上只来了10位学生,分散在空荡教室内。她平静讲述了自己求学、求职和治学的经历,那些困难的选择、艰难的过往,如今都是笑谈。
她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女性主义学者。《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等书持续畅销,3年前,她在东京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也曾在国内轰动一时。
最后一课上,有一幕令人感动。有学生提问,您还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话吗?“是想让我赶紧临终吗?”上野千鹤子笑了笑,“这个世界好像从未改变,但其实又在变化,所谓的变化,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我能够自负地说,是我们改变了社会”,“我告诉你们这些的目的是让你们知道,你们也有做出改变的能力。”
或许是这样的“临终遗言”太过宏大,那位提问的学生有些不知所措,她说自己是一个主妇,每天都有许多需要独自面对的事情。话未完,她哭了。两位女性一定常常面对这样的时刻。主妇接触到女性主义的理论和期许,却囿于家务和育儿,自我革新的努力,被日复一日的琐事牵绊。教授总是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从她那里听到金句,给出确定的答案,从而解决复杂的问题。
上野千鹤子安慰了学生几句,最后说到,“我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只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我也不奢望去天国。女性缺少的,是那种建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实现的自我赋能感,缺少那些小小的成功体验,正因如此会被无力感侵袭,想着‘算了’‘没办法’‘到头来’等等,不要贪心,只做那些能做到的事,把能做到的一件件事做好。”
学生平静下来。最后一课结束了。
脱口秀演员、本书作者李诞解读:
听说上了多抓鱼的榜,我的心揪了一下,我的书转卖率这么高吗?看完不收藏一下吗?后来听说不是二手是畅销,很开心,感谢,感恩。看完想卖其实也可以,把快乐分享出去。
这本写工作方法的书,是我好评最多的书。我已经写了四本小说呀,伤感呀,也许我就是没有小说家的命呀,只配好好赚钱。
出版之后收到很多做节目的,做广告的,甚至老师,推销员的正面反馈,夸我我很开心,虚荣啊,我一生的命门。
我还听说智族GQ买了让全编辑部的人读,工作量还是不饱和呀。
确实好像是搞过创作的人更明白这本书在说什么,想干什么。我听到的一个反馈是,这本书更像是心法。
有刚刚入行,或者就是没搞过创作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也没写啥啊,这不就大白话吗?我觉得这理解也很对,确实也没说什么。我很喜欢一句话,这个世界的秘密是敞开的。创作的秘密其实也是敞开的,没什么秘密,关键是能不能做到。
就像我书里说的,心灵鸡汤很多说的都是对的,它是鸡汤的原因在于很少有人去实践。希望这本书能至少像一脚油门,让你一看完就想开始创作。
心理学者、本书专业审校李松蔚解读: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是一位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手记,同步记录了四位来访者向她求助,以及她本人作为来访者寻求另一位咨询师帮助的过程。跟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这本书没有把“心理学”包装成人生难题的解药,也坦然承认了她作为心理咨询师的挣扎、困惑、无力。
人生很多痛苦无法避免,最多也只能“找个人聊聊”,但这也能让人得到宽解——我们的困境并不孤独,人也总能在继续前行的过程,找到编织意义的方向。在疫情后的2021年,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呼应了人们在面对巨大不确定时的无力感,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过去“迎难而上”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承认痛苦,与人言说。在无法改变的客观困境与人的主观建构、主体思考,与主动应对之间,制造一点可改变的空间,而那正是“聊聊”的意义所在。
6.《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齐格蒙特·鲍曼
7.《鹿川有许多粪》李沧东
8.《焦虑的人》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9.《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兰小欢
10.《索拉里斯星》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注:鲜鱼榜是2021年内发行出版的国内出版物按照销售量、售出速度、到货提醒量等因素综合排序,表现多抓鱼用户喜爱程度的年度榜单。
❷
这一年,我们在关心什么?
在数据后台,多抓鱼会把一本书打上多个不同属性的标签,比如《失落的卫星》,贴给它的标签有:非虚构、旅行、中亚、刘子超等等。我们将所有的多达几十万的标签汇总,今年销量、搜索量最高的标签是“抑郁”,增长了5倍;与之相关的标签,心理咨询,情绪,治愈,销量都翻倍。
销量和搜索量显著上升的还有“女性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标签,增长了2倍。另外,亲密关系(上升75%)、养老(上升30%)、育儿(上升30%)都有明显上升。
而销量显著下降的标签有:企业管理,企业史,财经,市场营销;以及“未来”这个标签,这个标签之下的头部畅销书《未来简史》《必然》《智能时代》都有明显下降。
如果以作者为标签,刘擎、星野道夫、上野千鹤子、高野和明、伊藤润二、刘子超,这几位作者销量增长最快。
❶ 心理学的一年
抑郁/治愈/情绪/心理咨询标签下的畅销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走出抑郁:让药物和心理治疗更有效》Richard O'Connor
《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左灯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人间值得》中村恒子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洛莉·戈特利布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KnowYourself主创们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畅销书作者陈海贤解读:
其实心理学书籍不是今年才热的,最近几年一直都很热。但今年热的方向跟以往有些不同。从前几年的《正能量》、《自控力》、到《被讨厌的勇气》、《终生成长》,包括我本人的作品《了不起的我》,以往热门的心理学书籍,大部分都是讲心理学的道理和方法。它满足的是读者自我改变的愿望。
但从今年开始,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这样真正讲心理咨询过程的书籍开始流行起来。除了对心理咨询本身的好奇,我觉得它所反映的,是读者的需要和期待,正在从“工具化”变得更“情感化”,从“改变自己”,变成“了解自己”。读者不再满足于了解“应该如何”的心理学道理,而想更深地走近和理解一个人困惑的经验,理解一个人转变过程所经历的细腻的情感历程。通过阅读心理咨询如何理解和帮助困境中的人,读者希望自己也能被看见和疗愈。
作为一个心理学作者和心理咨询师,我视这种转变为一种进步,并期待自己和国内同行能拿出更好的作品,来回应这种进步。
❷ 女性主义的一年
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标签下的畅销书:
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三部曲
《厌女》上野千鹤子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上野千鹤子
《女性主义》李银河
《如何抑止女性写作》乔安娜·拉斯
《第二性》西蒙娜·德·波伏瓦
《爱说教的男人》丽贝卡·索尔尼特
《成为波伏瓦》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玛丽·比尔德
作家淡豹解读:
世界变了。十五年前,甚至十年前要开列一份大众向的女性主义书单都不容易。过去十年来关乎女性权益、家庭/婚姻/生育/成长/职业领域内女性的生存状况、女性特有的那些痛苦与美妙的生存经验的著作得到广泛的译介、出版、传播。如今,要给自己生命中《亲爱的安吉维拉》拿出一份《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让她理解《厌女》从哪里来而《女性主义有什么用?》,对付《爱说教的男人》,成为《醒来的女性》并为自己作出《最好的决定》——我们已经有了一份不断细化的指路地图。
这股潮流,一侧是社科著作,应和着十年来国内的“社科热”,给予困惑的女性读者以知识、解释、以及对于理解自身和他人处境至关重要的那些概念(谁在看到自己母亲的人生时,在读到媒体上的“瓜”时,会不困惑呢?)。另一侧是女性小说的复兴,《聊天记录》这样的小说如二百年前《傲慢与偏见》出版时那样,说出又普通,又很少被讲述的经验(那种不好意思说“我爱看小说”的羞耻感可以消失了,关于女性生存体验的文学不局限于浪漫小说或鸡仔文学chick lit)。这个阶段是“姐妹情谊”的建筑期,千万人在各自的觉醒中相互共情,我猜下一步会是更多新书让人能更意识到不同阶层、民族、地域女性之间的差异,其实那也是更深刻的共情的基础。
这一年标志性的女性主义书籍,我觉得是《职场妈妈不下班:第二轮班与未完成的家庭革命》。不仅是因为它讲出了女性同时受家庭和职业夹击的现状,而是因为它讲出了此刻许多女性的那种认知和情感矛盾:相信自己是一名职业女性,但同时有着传统的情感习惯。这正是性别意识的复杂之处,“觉醒”从来不是一种单向度的纯净进程。
❸ 关于阅读的大事记
1. 新冠疫情第二年,国际旅行继续停滞
相比去年,“旅行”“旅行指南”标签下的图书销量有所复苏。其中国内旅行目的地明显上升,增长靠前的有,新疆、云南、浙江、江苏、上海。
和“旅行”相关的标签里上升最明显的是“时间旅行”,没有出现爆红的新出版,但是销量上升近60%,卖得最好的是阿西莫夫的《永恒的终结》。
《失落的卫星》自去年鲜鱼榜上榜后今年仍位居旅行文学销量第二名(第一名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苏联的卫星城市在一众旅行目的地中脱颖而出。
旅行文学作家、《失落的卫星》作者刘子超解读:
回首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世界慢慢打开,又慢慢关闭的过程,而疫情绝不是唯一的原因,它只不过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在我看来,即便疫情散去,我们所熟悉的旅行也已是一场旧梦,世界与人心早已不复从前。这就是为什么,今年在读一些旅行文学时,我常常觉得像在读张岱的《陶庵梦忆》:如游旧径,如见故人,遥思往事,一一忏悔。英语里有一个说法叫armchair reading,指不用亲自前往,坐在椅子上读书就可神游世界。疫情时代,这或许就是最好的旅行方式了。
2.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
陀氏最受欢迎的三部作品分别是《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地下室手记》,这三部今年销量上涨了60%。
作家阿乙解读:
克洛德·西蒙认为,文学已经从情节的阶段跨入描写阶段,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及福克纳是这种跨入的代表和巨匠。我们在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发现吸引我们的不是故事与情节,而是更深的、有存在意味的东西。
这一年和我们告别的作者还有:史景迁、何兆武、李泽厚、许渊冲、余英时、刘拓、胡续冬等等。
3. 娱乐新闻中的公共教育
12月20日,在王力宏离婚事件中,李靓蕾在一则博文里科普了“煤气灯效应”——指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1938年的话剧《煤气灯》,被首次关注则来自于1944年的改编电影《煤气灯下》。2007年,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结合临床经验出版了《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
多抓鱼后台显示,12.20-12.21两天有超过300人给这本书标记了到货提醒,超过了今年该书全年的到货提醒数量。货架上的现货则全部卖光。
中信出版社编辑反馈:
12月20日当天,《煤气灯效应》就断货了,我们安排了紧急加印。
4. 东北文艺复兴
班宇的《冬泳》是“东北”标签下今年销量最高的文学作品,销量超越该标签下其他所有书籍总和;四年前上海译文出版的《东北游记》是今年东北主题下最受关注的非虚构作品。
几天前,根据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改编的电影《平原上的火焰》已延期上映,该书今年推出了新版,在鲜鱼榜位列第15名。
《东北游记》译者何雨珈解读:
没想到《东北游记》的生命力这么旺盛!在华语文学界的目光还没有聚焦于东北的时候,作为“东北女婿”的美国人老梅就去那片土地为儿子寻根了。他在东北村庄“荒地”探寻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也在那里找到了另一个家。
在这本书里,缥缈的历史与鲜活的现在进行时同时踏在了最坚实的黑土地上。
❹ 指南指向哪里?生活去向何方?
“指南”标签下的畅销书:
1.《指数基金投资指南》银行螺丝钉
2.《女生呵护指南》六层楼
3.《〈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威廉·E.布隆代尔
4.《日本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史蒂夫·尼森
5.《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成甲
妇产科医生、《女生呵护指南》作者六层楼解读:
第一次出书总是战战兢兢,觉得这些知识点很多老师已经写过了,但是没想到还挺受欢迎。后来我也认真去想,为什么大家会喜欢这本书?思来想去,我觉得可能跟我对书倾注的情感有密切关系。
从名字来看,这是一本指南,本质上更清晰的定位是工具书,所以它要足够实用,还要详尽。因此我在动笔写的时候,出发点就是去解答生活里跟健康相关的各种小问题,也因此越写越厚,单从外观来看就像一本关于女性健康的“字典”。
与此同时,内容重点放在科普上,毕竟面向的读者都是零基础或者一知半解的人,除了要坚持科学性以外,还要做到普适性,让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人可以读明白,又能让专业人士挑不出硬伤……更重要的是,要避免乏味和冰冷,要尽量有温度有趣味,我猜想这可能是大家真正需要的,所以也有人直接就叫它“女性健康的红宝书”。
从大环境来看,确实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关注自身健康,所以需要这样的内容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生活。我很幸运,这本书出现的时间,正好跟大家的需求形成了默契。
“生活方式”标签下的畅销书/快速增长图书:
《断舍离》山下英子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佐佐木典士
《不购买的习惯》金子由纪子
《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大原扁理
《书店时光》日本X-Knowledge出版社
社会学者李丁解读:
挑选比对的纠结,等货上门的期待,到手后的新鲜感与满足感……构成了一系列微妙的心理体验,购物就像是与人约会。但是每当整理房间,尤其是搬家时,人们经常发现自己买了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就像认识了很多人,关键时刻能够联系的不多。很多东西不仅效用不大,还挤占了本该用来好好休息的时间,以及本就狭小的住房空间。
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带来的生产生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购买和消费,正视自己真正的需要,过简单纯粹而面向内心的生活,不为物欲所奴役,过轻松的日子。欧美的后现代理论家们对此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反思。相比于思想大家们对于资本主义系统的尖刻批评,普通人的生活哲学可能更加好懂,易于参照。在经历了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周期之后,日本国民的生活主张更加多元化,低欲望与去消费主义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并发展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阅读常常像一面镜子。人们总是阅读自己想看的东西,为自己的零碎的想法寻找系统化的论述与支持。榜单就是这样产生的。
❺ 从性别来看
男性畅销榜:
1.《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2.《三体》刘慈欣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4.《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
5.《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6.《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7.《三体Ⅱ》刘慈欣
8.《乡土中国》费孝通
9.《百年孤独:50周年纪念版》加西亚·马尔克斯
10.《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女性畅销榜:
1.《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2.《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4.《三体》刘慈欣
5.《厌女》上野千鹤子
6.《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7.《局外人》阿尔贝·加缪
8.《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
9.《看见》柴静
10.《夜晚的潜水艇》陈春成
简单心理创始人兼CEO简里里解读:
职业原因我闲暇时候并不看这个品类的书籍。但是我听好朋友说,她在面临生活中巨大困扰的时候,去读了这本书。之前她对于心理咨询有很多偏见,甚至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她一度停止了阅读——“要大喘气儿两周”——缓一缓回来把它读完后,她想要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
我觉得这是心理类的好书所带给人们的:它促使你觉察思考,但并不使你感到被评判。和心理咨询有关的学习文献,每一篇读起来都非常困难:它们往往为读者带来强烈的情感。文字如呈现出来的治疗材料,有时候它迫使我们面对自己内在被抑制和被否认的感受;有时候它替我们命名我们从未能描述的情感过程。
至于这本书的流行也不稀奇:"Patient"病人这个单词原意是“忍受痛苦的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哪一个不是呢。
而以作者性别进行划分,最受欢迎的男作家是:东野圭吾、村上春树和刘慈欣;最受欢迎的女作家是:杨红樱、三毛和阿加莎·克里斯蒂。
我们邀请面壁者剧本事务所主任、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编剧黄海解读“东野圭吾的畅销”:
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已经越来越深,与之伴随的,是高度现代化社会给人们带来的个体焦虑和反叛。这些情绪困境,让中国的阅读者及观众,与东野圭吾高产的创作产生了某种强烈共鸣。给卑微者以尊严,给困苦者以悲悯,让孤僻者勇敢,让冷漠者远望。这些都是东野圭吾寄来的温情,显然中国读者是收到了。
❻ 想买也买不到
到货提醒最多的书:
1.《被讨厌的勇气》
2.《与神对话》系列
3.《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系列
4.《龙族》系列
5.《孩子:挑战》
6.《无羁》
7.《正见》
8.《夜晚的潜水艇》
注:这些书在市场中处于紧缺状态,有需求,无供给。希望这些数据能反推出版社再版。今年上榜的多为身心灵图书。
播客“展开讲讲”主播、身心灵爱好者王老师解读:
如果说前几年人们还在向外寻求答案,那么2021年无疑是向内探索的一年。因为在改造外部世界时不断遭受到挫折,人们倾向于做一些能够自己掌控的事。比如说情绪,既然在当下情绪的产生不可避免,那么唯一能控制的事就是选择对待它的态度——人们通过觉察自己的情绪,探索它的来龙去脉。这样的探索一开始是实用性的,是为了祛除痛苦,但逐渐也有一些人把这种探索作为毕生追求,一种彻底地走向自我的方法。
❼ 把书作为硬通货
五大硬通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
《把自己作为方法》项飚
注:不限定出版年份。这些书在今年二手市场中收得多,卖得多,流通频繁且价格稳定。如果用货币市场打比方,它们很好地应对了通胀,是五大硬通货。今年依然没有任何新书上榜。
一頁·艺文馆主编恰恰解读:
这份畅销榜单最有意思之处在于,它的几大关键词正好组成了我们当代生活的几大维度(几大痛点):成长、孤独、心理健康、性别困境和自我救赎。所以这可不就是所有文化产业共通的“财富密码”么?生而为人,我很困惑,所以我们必将永远着迷于此,永远追问不休,同时接受这永远无解的命运。找不到答案倒也无需沮丧,人生就像心电图,如果没有在困惑与自救之间来回摆荡起起伏伏,说明你挂了。
❽ 越贵越好卖
回收最贵且供不应求:
《徐梵澄文集》徐梵澄
《鲁迅全集》鲁迅
《废名集(全六册)》废名
《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
《萨特文集(全八卷)》让-保尔·萨特
注:鲁迅全集去年位列榜单第一,共有五个版本,价格从500到上万不等,累计到货提醒上千,“来一套卖一套”。而平台上的大部分套装书是相对滞销的,因为打包销售,价格昂贵,读者决策成本更高。鲁迅全集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解读:
鲁迅思考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立足于中国的土地,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而对问题的开掘,又能够深测到历史和人性的深处和隐蔽处。因此,我常说,鲁迅不仅是历史的存在,更是一个“正在进行式的存在”,鲁迅活在当代中国。
作为一个“批判的知识分子”,鲁迅的最大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首先“批判自己”。就像我在《新编鲁迅当代读本》的“引言”里所说,“和当下许多人(不仅是知识分子)将自己的意见道德化、真理化,喜欢强加于人不同,鲁迅将同样处于困惑中,有缺陷的自我袒露在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面前,和我们一起探讨和寻路。我们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论一切,也可以毫无顾忌地批评他,甚至拒绝他:这样的“真朋友”实在是太难得了。
❸
这一年,分类检索有这些榜单
❶ 最畅销的非虚构书籍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塔拉·韦斯特弗
《我的二本学生》黄灯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清水洁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亚当·凯
《平如美棠》饶平如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编辑石虚清解读: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是日本记者清水洁对1999年发生在桶川地铁站外的当街杀人事件的整个侦破和追责过程的记录。被害人在案发前多次因受到前男友的骚扰、诽谤、威胁、暴力而向警方报案,但被警方忽视。受害人被杀后,警方又为了掩盖失职而消极办案,甚至抹黑受害人。
作者以记者的身份多方走访,不仅联系受害人的朋友,更孤身与身份不明的线人接头,蹲点监视嫌疑人的藏身之处,最终先于警方找到了实行犯和相关人员。作者不仅在本书中讲述了追凶的全过程,也记录了事后对警方追责的过程。
这是一本令人愤怒的书,愤怒不仅是因为这一案件包含了感情关系中的暴力和精神虐待,不仅是因为本应保护公民的警察系统一次次失效,不仅是因为一个花季少女奋力求救却无法逃脱被杀害的结局,也因为它所勾起的对于类似社会新闻的回忆。二十多年前发生的案件已经尘埃落定,但今天仍有类似案件频频见于报端。
这起案件推动了日本《反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或许它可以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参考,希望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❷ 最畅销的瘟疫/疫情主题书籍
《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鼠疫》阿尔贝·加缪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理查德·普雷斯顿
《病毒星球》卡尔·齐默
《瘟疫与人》威廉·麦克尼尔
《花冠病毒》毕淑敏
❸ 最畅销的哲学书籍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刘擎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1999年、2007年、和2017年三个不同时段出版的《苏菲的世界》今年总销量超过所有其他哲学类作品。
❹ 最畅销的科幻书籍
前三名分别是,《三体》《三体Ⅱ》《三体Ⅲ》。另外还有这些科幻书籍畅销: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丹尼尔·凯斯
《美丽新世界》阿道司·赫胥黎
《呼吸》特德·姜
❺ 最畅销的教育类书籍
《正面管教》简·尼尔森
《捕捉儿童敏感期》孙瑞雪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菲利帕·佩里
❻ 最畅销的童书
《动物园的生死告白》阿部弘士
《不努力好像也没关系》寻幸哉
《猜猜我有多爱你》山姆·麦克布雷尼
❼ 最畅销/滞销的明星传记
畅销:《周迅:自在人间》周迅
滞销:《娜是光照亮的地方》谢娜
原标题:《疫情时代的阅读:心理学、女性主义和受困的旅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