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公共空间计划丨听城市⑤中山广场上,人们在谈论什么?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泽音
2017-01-25 12:2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沈阳中山广场中心塑像旁的一段录音。录音 听城市小组 编辑 廉秀宇(02:07)
此录音为在广场中心围绕中心塑像展开的谈话的一小段录音,主角是外地来此拍照留念的一家人。
录音场所:沈阳中山广场 中心塑像群下,

录音时间:2016/7/21 Thur. 19:36,

录音时长:01:58,

声音路线:定点

2016年底,市政厅发布了“公共空间计划”(具体内容见市政厅微信公众号),期待和大家一起挖掘有趣的公共空间。以下是“公共空间计划”的第一个成果,研究者是沈阳的“听城市”小组(微信公众号:听城市 City-Sound),他们用声音记录结合空间分析的方式,探索沈阳与大连两个中山广场的公共空间体验。

沈阳和大连的中山广场均是近代城市规划遗留物,并对当下城市保有重要功用、均经历了多个执政时期、均在此刻迎来了相似的使用者和使用时段。这两个中山广场均位于城市重要的商业区域和交通节点,从四周迎接各类交通人群,成为一个声景汇聚场所。但由于广场内部与周边有着不同的声音内容和空间结构,人群在进入广场内部之前与进入广场之后的声景会有区别。因此,可以通过地理空间从外至内的方式进行声音描述,尽量还原人群进入广场的声景变化全态。

这个研究将通过六个部分对两个中山广场的声景进行分析。第一、二篇是展现沈阳中山广场的外部交通空间、四周建筑空间和内部空间的声景;第三、四篇是展现大连中山广场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声景;第五、六篇通过对历史成因和广场内部空间特性的分析,分别对广场空间中的话语和播放行为进行探讨。

两个中山广场的声景

公共空间的实体结构与景象标识会对在此活动的人造成影响,可能会消减人们的活动,也可能会激发人们的活动。作为非单一交通集散功用的城市广场,其广场具备的主题会引导人们进行相应的活动,尤其是纪念性广场。在记录声景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空间在形成过程中对话语产生的指引。

沈阳:广场中心的话语指引

日本统治时期的中山广场

沈阳中山广场一直以来都是以纪念性广场存在的。它在1913年建成时名为大广场,1919年改称浪速广场,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广场四周的建筑使用单位有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警察署、大和旅馆、三井洋行等,是日本占领奉天时期的军政中心和形象宣传实体。在整个日占时期,广场中心树立有“明治三十七年日露战役纪念碑”,此白色方尖碑是战绩宣传亦是侵略者的占领标志,它吸引着广场人群的话题,暗示着某种行为,是侵略政体的教育与鼓励场所。

国民政府时期的方尖碑

1945年,沈阳光复,国民政府将此处更名为中山广场,短暂地修改了碑面上的文字,此后不久方尖碑便被拆除,1956年,广场中心修建了一座圆形喷水池,这一期间并无中心建筑引导人们的话语行为,唯“中山”二字成为这个广场的纪念主词汇。

中山广场上的群雕

十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山广场改名为红旗广场。1969年建起毛泽东塑像及革命胜利塑像群,广场中心再次竖起空间的主标识,并且这一标识是近当代中国不可辩驳的主词汇。不过它并未完全覆盖广场的名称,1981年,这里恢复了“中山广场”的名称。虽然在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沈阳市民还是习惯称呼此处为红旗广场,但“中山”与“主席像”还是涉及到这个地点描述时的两个主要词汇。

广场于日本侵占时期而言,是奉天满铁附属地(满铁在沈阳占有的土地,是沈阳在近代第一个依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建成的城区)的中心区。是加茂町、富士町(今南京北街)和浪速通(今中山路)两条主要交通的交汇处。两条街路上遍布满铁附属地内重要的医院、学校、银行和政府行政机构,是城市交通及侵略政体双重意义上的中心。

中山广场上的塑像

由于在解放后沈阳一直未对满铁附属地地区的街路走向进行改变,今日中山广场依旧是和平区内的交通枢纽。南京北街和中山路均通过该广场,其中南京北街北接皇姑区至沈北新区,南接长白岛至苏家屯区,是沈阳市连接南北的主干道之一。中山路西接沈阳站和太原街商圈,东连沈河区中的盛景古城区至中街商圈,是沈阳市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和形象干道。两个主干道在中山广场交汇,与北四马路一起形成具有六个交通出口的交通环岛。广场中心屹立的毛泽东雕像,最高点为20.5米,与四周建筑高度几乎齐平,可在这六个路口的方向上远远望到,每日都被阅无数,是沈阳的地标指引,也是此处的话语指引。

日占时期的广场绿地

从历史照片中能够看到中山广场在建成时四周有较多错落的绿地,植被高度近3米,除广场中心纪念碑一周的地面硬覆盖开阔区域外,广场上尚有许多可憩息的亲近绿地的区域,其时广场四周尚未形成密集的机动车交通,不会出现较大的交通噪音。

现在的广场铺装

如今的广场已无多少绿地,空出大片的硬覆盖地面,只在广场外圈设置了小面积的草坪和低矮稀松树木,这让中心建筑群更加醒目突出。广场四周是两条主干道汇聚于此的拥堵车群,且并无地下通道供行人安全地进入广场,人群需要在其一周分布的12处无交通灯保护的人行道进入广场。而进入广场的人群很难在如此空旷的区域停留,为了远离四周的快速机动车交通,人群会快速向中心建筑靠近,并在炎炎夏日寻找仅有的一条雕像下的阴影来纳凉。不过纳凉空间是不舒适的,此处无一处靠背座椅,只有雕像台基四周的台阶,不远处还是毫无遮挡而进入广场的交通噪音和风沙。

广场内外空间结构造成了此处的活动模式较为单一,利用率较低,除夜间几小时的广场舞外,其余大部分时间近乎是一个空场。但它成功地将广场上发生的各类话语集中到了广场中心建筑群所代表的时代政治上,却也使其成为一个不适宜以其它方式驻留的广场。

现在的沈阳中山广场

上世纪末,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后的留学潮时期,沈阳中山广场开始出现“外语角”。渴望出国和对外语感兴趣的人在此聚集,在由西式建筑所包围的外层视觉景观中,这些人暂时移除了这个广场的中心话语指引,这其中以年轻人居多。其中偶有外国人来此和人群交谈,但后期由于适于坐下来交谈并有外国人聚集的商业场所增多和网络资源的丰富,此处外语角在本世纪初期消失。这一空间“结构单一”、“不适于停留”的问题将这一声景抹掉,广场上的话语再次趋于单一,外语角也成了该广场最后一次出现的市民自发形成的广场主题话语。

该广场在夏日夜间18:00至21:00有广场舞播放,话语声音会被压制,话语的主题也向着广场舞倾斜。而在其它时间段,广场人群基本为通过人群,极少停留,外地游客会在此暂时站立留影,发生一些针对中心塑像的话语。本地市民极少在广场舞之外的时间段出现在此并展开对话。极少的本地市民针对中心塑像的话语中,老年人居多,话语主题为抗战历史和塑像群随政治环境变化而被改动的历史。

大连:相聚及谈话的可能

现在的大连中山广场

大连中山广场的出现时间早于沈阳中山广场,且功能一直未有大调整。因这座城市的近代统治势力迭代较快,自上世纪初起,东北亚的政经中心偏移不定,这座重要的港口城市至今未能保有一座广场中心塑像。也由此,大连中山广场的纪念属性被弱化而显出更多市民广场及文化广场的性质。观察这个广场所在空间的发展历程,还能看出今日广场内能让市民发生更多交谈行为的原因不只是其广场内部空间的舒适,还得益于这座城市的历史空间的延续。

大连中山区

大连在近代由沙俄的统治开始进入现代城市规划的历程。十九世纪末期,沙俄向清政府强租旅大,占领港口,宣布大连为自由港。当时沙俄称大连为达里尼(Dalny,意为“远方”),依照欧洲由放射状广场连接的城市规划样本,对大连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大连的城市话语也从此时开始游离出中国东北,“来者”虽还是侵占者姿态,但不再是内陆王权与对岸海贼,而是远道而来的建城者,人们讨论的是新奇的空间使用与建筑样式。

沙俄侵占时期对大连中心区的规划图

上图为沙俄侵占时期对大连中心区的规划图,中心的放射状广场即为今日的大连中山广场,时称尼古拉耶夫广场(Николаевская площадь,广场冠名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周边十条放射状的街路走向至今未变,同时可见今日位于广场西北方向的大连火车站及东向的港湾广场也在当时规划完成。中山广场在当时处于“欧洲城”中,是城中商业区、别墅区和普通住宅区的交会处。

该广场及周边广阔的街路框架是沙俄侵占期的遗留痕迹,亦是今日大连的中心商业区。日本在1905年取得大连后仍依照沙俄的规划对城市进行建设,这座广场也被改名为“大广场”,并开始了该广场的第一次绿化及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大连中山广场的周边空间框架也由此固定下来。由于中山广场所在区域自沙俄侵占时就为外国人所有,至日本侵占时也在东关街区域设置关卡,并将山东及河北的劳工移民清除出中山区,这里成了从港湾和火车站汇聚而来的多国人群相约聚集点。而由于城市历史结构得以保留,这一人群汇聚方式与在此停留的人群属性至今仍有延续。

1920年代的大连中山广场

1914年,该广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树立了统治者塑像,时为关东都督府(日据时期辖大连、旅顺、金州三地)都督的大岛义昌(也是首任都督)铜像树立在大和旅馆(今大连旅馆)门前的广场道路中心。不过该铜像未设置在广场正中心,且塑像人物只是地方统治人物,所以并无围绕它展开的纪念活动,但其周边自1907年开始建起的多样式西洋风政商建筑群成了该区域人群的话语讨论指向,又由于道路的汇聚和市政设施的完善,此处的通行率骤然增加,这便使得此处成了城市事件发生地的首选,且该广场的这一使用方式一直延续到本世纪。

九·三胜利纪念塔

1946年,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铜像随即拆除。1948年,广场中心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了纪念塔——九·三胜利纪念塔。但塔高仅为5米,且周边建有喷水池,视觉上不具备仰视效果。由于纪念塔未能成为如统治者塑像或视觉体量超越周边空间建筑的中心标志,加之喷泉及绿地的视觉空间平衡,此处成为了市民约见及休憩的场所,市民在此处约见后可以直接就地停留攀谈并进行其它相关的日常活动。

而到了1966年,百姓话语开始陷落,九·三胜利纪念塔也被毁掉,从此之后该广场再未出现一座主塑像和明显纪念标识。在此前的60余年里,由于广场内的中心塑像及其环绕空间未对广场话语形成完全的指引与压制,且广场结构一直未做大调改,这使得各区域及建筑物所引领的生活话语和纪念性活动话语有机会达到一种平衡,并给与市民一个印象,即此处是一个可以广泛参与对话的空间。

1972年和1974年,该广场重新建设,将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的水池进行了修复,增建了花坛新栽了树木,但空间结构未变。1984年,该广场首次引入音乐喷泉的主题,修建期间又增植了大批花卉。1995年,广场被定义为音乐广场,期间又在外围栽植绿篱。修建绿地,这成了自沙俄规划市区以来,对大连中山广场进行改造时一直保有的一项工作,也给市民在此公共空间进行相聚及谈话提供了可延续的实体环境。

大连中山广场卫星俯瞰图

与日占时期的广场绿地结构相似,今日中山广场的绿地分为内外两圈。内圈由均匀分布的八块绿地组成,绿地一周可坐人,与广场四周交通距离约40米。外圈绿地除四条中心道路占地外,将广场彻底环抱。在2013年的广场维修过后,中山广场取消了四周的地面人行通道,行人需通过人民路及中山路路口的四处地下通道入口进入广场。外圈绿地不仅成了广场的景观界限,还成了通行界限。这一改变使得该广场中心区和绿化区成为一个具有视觉景观和声音景观保护的区域。平面上,绿地将广场内部行人空间与外部交通空间进行了隔离。立面上,在有高树遮挡的绿地区域,坐下歇脚的人群更是得到了半包围式的保护,在这样的空间内适于开展各种程度的谈话。

在近代,几乎与沈阳中山广场同时期,该广场迎来了“外语角”。虽为自发形成,但会在周末的固定时间段开始和结束。后因封闭性更好、环境更优并常有外国人去消费的室内商业场所出现,外语角也开始从该广场迁出。但直到今日,仍能在广场上看到零星的和外国人坐下来交谈的人,因为广场周边的商务区属性以及空间内部的适于停留,这一主题话语行为仍有延续。

大连中山广场的活动人群

广场在白天的活动内容主要为围绕南侧鸽群的喂食游客、滑板青年以及棋牌摊,虽有远处交通噪音传入,但广场内部的声音状况还是适于开展近距离的交谈以及在半闭围的空间进行相对私密的活动。而在傍晚广场舞出现后,虽然其播放音量居于广场声音顶端,但由于广场内部空间结构中全平面的区域很小,所以广场舞的开展规模有限,且因为多身份市民参与的非单一性广场话语在大连中山广场一直有延续,所以即使在广场舞发生时间段,进行其他活动的市民也有机会发生各种对话,而对话的音量也没有完全被广场舞曲压制。

(作者系听城市项目发起人,房地产估价师)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