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河南“禁放令”朝令夕改,谁来弥补被削弱的政府公信力

李师荀 朱立雅/微信公众号“中青舆情监测室”
2017-01-18 10:02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好的初衷,未必就有好的结果。

近日,为预防可能出现的空气污染问题,刚成立没几天的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河南环攻坚办”)下发了一道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禁放令”,要求全省包括乡镇、农村在春节期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禁令”不仅震惊了当地的烟花爆竹销售行业,也让准备“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广大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然而,正当各县市贯彻执行相关通知的时候,该“禁令”却在下发三天后就被紧急叫停,闹了一出“朝令夕改”的乌龙,引发舆论哗然。

史上最严“禁放令”朝令夕改

临近春节,防治大气污染是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据相关媒体报道,1月12日,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会议召开,并在会上正式成立了攻坚战指挥部。

翌日,河南环攻坚办下达通知,要求全省县级以上(含县级)城市建成区内全时段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决不能出现去年“双节”期间污染物浓度大面积爆表的情况。

仅隔一天,这一“禁放令”进一步升级。1月14日,河南环攻坚办下发《关于扩大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的紧急通知》,要“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实现市县城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坚决杜绝全省范围内燃放烟花爆竹现象”,“各地要抓紧时间出台辖区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管理规定,明确市县全域内全时段、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坚决的词语,引发舆论聚焦,不少媒体将此项举措称为“最严禁放令”。

然而,正当河南省多个市、县积极贯彻执行,陆续下发了关于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文件,或展开相关会议的时候,民众的不满情绪也开始积聚,一些烟花爆竹经销商还在网上请愿,甚至要去向河南省政府反映情况。

1月16日,河南环攻坚办再次发出文件,通知将《关于扩大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的紧急通知》“收回停止实施”,但仍要求各市、县政府统一按照《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网民观点:“凡是没有可操作性的条令法律都是耍流氓”

短短5天时间,河南环攻坚办经历了正式成立、出台禁令、升级禁令、收回禁令等一系列转折,看似反应迅速,办事效率一流,实则暴露了很多问题。纵观网络舆论场,网民对本次事件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不满“朝令夕改”,质疑政府执政能力

在河南环攻坚办叫停升级版的“禁放令”后,一些网民对此表示肯定,认为官方较快地回应了舆论诉求,避免了相关政策进一步发生偏差。但更多的网民则对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政府滥用权力的表现之一。如网友“石扉客2014”称,“河南官方今日宣布收回全省范围内禁放令,知错能改很好,但请务必深刻反思下,何以政令犹如儿戏,儿戏般的政令又是如何出台的?”网友“MTForsaker”反讽当地政府领导“机智”,表示其在试探舆论反应,“没反应就加码,看情况不对就退一步,摸着石头过河不就是这么玩的吗?”

还有不少网友认为,“朝令夕改”这一行为本身,就是政府执政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认为有关决策既不科学、合理,也难以靠现有执法、监督力量贯彻落实。如网友“余春江1979”认为,“禁放令”在城市里尚且难以执行,农村更不可能做到,难道“大年三十让乡干部、警察一个村一个村地查啊!”而“一个经常自言自语的人”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凡是没有可操作性的条令法律都是耍流氓”。

2.“禁放令”是否有利于雾霾治理

此外,网络上,相当一部分网民对燃放烟花爆竹与雾霾的相关性展开辩论。支持“禁放令”一方认为燃放烟花炮竹加重空气污染,治理雾霾人人有责,政府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遏制此类现象。如网友“奴隶1000”就表示强烈支持河南省的决定,“烟火爆竹燃放应该被禁止”。网友“贫贱移不动”也认为烟花炮竹会污染空气,抱怨“年三十真的很呛人啊!” 也有一些网友为河南相关环保部门献计献策,认为其“改革的步子不应迈得太大”,应该提前做好宣传,给民众一些缓冲的时间。如网友“楞里格楞1”认为,移风易俗需要领导宣传教育,“从前放鞭炮可以,在现在的条件下就未必正确了!”

不过,反对“禁放令”一方的网民也不在少数,他们普遍认为燃放烟花爆竹并非雾霾的主要成因。如网友“598632156327x”就表示,“鞭炮放了几百年,也没见以前有霾,如今啥都怪百姓头上?”网友“随心就好K”则担心传统文化会消逝,称“过年不让放烟花,还有年味吗?”

舆情点评:透视“短命政策”背后的舆情风险

好的初衷,未必就有好的结果。河南相关环保部门出台“禁放令”,本是为了防治大气污染,避免春节期间雾霾爆表,但却硬是给自己酿了一场舆论危机。究其原因,还是未能将公众的认同摆在工作的第一位。

其实,近些年半路夭折的“短命政策”早已不再是“新鲜事”。例如,2013年,在全国推行的“闯黄灯视为违反交规,记6分”的政策,执行5天便叫停。2016年3月份,沈阳出台购房新政,对毕业未超过5年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沈购买商品房,首付比例实行“零首付”,但该政策试行不足半日,便以暂不具备出台条件为由叫停。

然而,不当的政策能被及时叫停,但由此引发的舆论躁动又由谁来安抚?透视“短命政策”,其背后的舆论风险显而易见,不仅影响了政策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也削弱了政府公信力,积聚社会不满情绪。

一项政策的出台,不仅需要以国家宏观背景为依托,更应该注意其是否符合民意,是否经过全面的调查和科学论证,而非仅靠“拍脑门”就能得出来。

如今,“短命政策”一直屡见不鲜,这暴露了少数地方相关民意调查机制形同虚设,相关问责机制缺乏,部分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没有敬畏感,出了问题以后只要能及时“亡羊补牢”便不用承担过多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及时叫停不当政策就毫无意义。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韩春晖教授曾在评价类似事件中表示,“一项有瑕疵的政策,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在还没有酿成更大恶果前就得到及时纠正,无论出于自觉还是迫于压力,都值得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政府相关部门在民意面前低头,并不可耻,但应当注意的是,叫停“短命政策”,不应成为事件的终点。如果“朝令夕改”造成的不良影响全凭舆论自行消化,这既不利于吸取教训,又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原题为《河南“禁放令”3天后撤回,谁来弥补“朝令夕改”削弱的公信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