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视频|巴曙松:人工智能将取代大部分中低端分析师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蒋梦莹
2017-01-17 21:05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巴曙松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归入金融科技3.0阶段。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编辑 廉秀宇(01:49)
1月17日,香港,巴曙松出席(香港)亚洲金融论坛。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图

“围棋在人工智能的运用中还是比较初级的阶段,因为只涉及到双方博弈,且规则清晰,而在金融行业中,博弈方较多,决策过程也很复杂。”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1月17日在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

巴曙松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分成3个阶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被归入金融科技3.0阶段,他表示这些最新的IT技术即将改变传统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

人工智能是目前大众关注度和期待最高的前沿技术之一。巴曙松认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首先,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在公司上市前各个融资阶段或者放贷对象的分析上以及在实体经济中对于产业的业态和竞争格局的分析中获得时间优势,这一部分将会替代中低端的分析师;其次,人工智能可以在领域建模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预测未来,减少跨时间的价值交换带来的风险;第三,人工智能可以在确定规则下来优化博弈的策略,可以更充分地学习历史数据,采用左右互补来增强策略。当前非常热门的智能投顾就是这样的应用,机器人通过资产组合理论相关的算法来搭建数据模型和后台算法,为投资者提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

另一个万众瞩目的前沿技术是区块链,巴曙松认为,区块链技术有可能会重构金融行业底层的架构,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降低信任风险。他预计,今年在全球主要的金融市场会陆续出现真实环境里的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应用。

巴曙松表示,中国目前基本上处于金融科技1.0的后部发展阶段,一旦虚拟现实技术成熟,基本意味着1.0时代基本结束,会进入到金融科技的2.0阶段,也就是互联网金融阶段,这个时候主要是将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所以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撮合。

放眼美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金融科技是从硅谷成长起来,但是华尔街迅速替代硅谷,迅速成为研发中心。但中国的情况有些不同,巴曙松表示,传统金融行业还有很多问题,科技类公司发展有条件填补传统金融行业的不足,因此应该让一些技术企业获得金融牌照,引入新的竞争主体。

以下为演讲实录:

在现在的金融会议上如果不谈金融科技,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会议不够主流。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进入到一个调整的时期,所以大家来讨论金融科技,能在比较狂热的氛围下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所以我想今天讨论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评估和趋势的展望。

金融科技我们界定为是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这种工具的变革来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所以全球的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介绍就是它能够通过应用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慧合同等很多的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金融IT阶段,或者是金融科技1.0版。这时候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软、硬件的采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来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所以现在银行里面经常会同时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第二个阶段叫做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这个时候主要是指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所以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撮合。最具代表性的业务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这个宝那个宝,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第三个阶段叫做金融科技3.0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最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的过程、信用中介的角色,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比如说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

大家期望非常高的,最典型的就是人工智能,通过快速吸收知识,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来吸收信息转换知识。比如在一个公司上市前各个融资阶段或者放贷对象的基本分析,以及在实体经济中对于产业的业态和竞争格局的分析,都可以采用这个技术来获得时间的优势。所以这一部分中低端的分析师未来会被大面积地替代。同时,第二个在领域建模和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对未来进行预测,比如说基于知识图谱的领域建模,基于规模化大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在时间维度上利用人工智能沟通过去和未来,减少跨越时间的价值交换带来的风险。第三个是在确定规则下来优化博弈的策略,可以更充分地学习历史数据,采用左右互补来增强策略,可以实现共同协作。而且在决策过程中不会面临面对利益时的情绪波动,贪婪的影响,以及云计算能提供大数据计算的技术保证。当前非常热门的智能投顾,机器人通过资产组合理论相关的算法来搭建数据模型和后台算法,为投资者提供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资产配置建议。但是中国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市场的结构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的智能投顾模式,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个人的养老金账户,每一个人要对他的养老金账户作出决策需要这样的知识需求。所以基于个人对养老金账户的个人投资决策的需求产生了美国的智能投顾。在中国智能投顾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而且智能投顾比下围棋要复杂多了,下围棋只有两个人博弈,它的规则是非常清楚的,信息基本上都是透明的,而我们做金融投资博弈者非常多,规则是在变动的。既有很多披露的信息,还有很多需要你挖掘的,没有被编码的文字化的信息。但是这四个领域被视为是目前人工智能有应用前景的领域。

第二个是区块链技术,它有可能会重构金融行业底层的架构,它的优势可以降低信任的风险,每一个数据节点都可以验证账本内容和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系统的可追责性,降低系统的信任风险,而且具有灵活的架构。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的需求,机构可以划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也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实现共享金融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应用领域就包括点对点的交易,P2P的跨界支付、汇算、结算,也可以作为登记可靠的数据库数据,记录各种信息,应用在存储、反洗钱、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合同交易等方面,以及确权,可以用于存储永久性记录的理想解决方案,比如说土地所有权、股权真实性的验证和转移,包括智能管理。利用智能合同自动检测这个合同是不是具备生效的环境,一旦满足预先设定的程序合同就能够自动处理,比如说自动付息、自动分红。在内地,前一阶段,金融界非常关注的钢贸这些局部的危机,运用区块链的记账技术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它,因为源头的仓库仓单的多次重复质押,在下端做贸易金融的金融机构很难追溯它。所以区块链技术有可能重构金融行业底层的架构。

而目前我们把它分成几个阶段,启蒙和探索阶段是技术极客用社区的方法来发展区块链的技术,加速发展阶段是优秀的技术公司开始介入,加速推动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而商业应用阶段,在真实的生产环境里面出现区块链技术的产品化和工程化。从我们掌握全球的进展来看,今年陆续在全球主要的金融市场开始会出现真实环境里面的区块链技术的商业应用。我们看到不同的行业,金融业、网络安全、身份信息管理、征信、投票,这些方面,比如说征信方面,利用数字和技术来做信用背书,不需要权威的中介机构能够自动完成,相对公正,而且资料永久地保存。包括投票,特朗普总是被攻击他的有些票是假的,在原来的技术条件下计票可能存在伪造,信息保护可能不足。但是如果区块链的技术得到应用的话,过程全网公开,选票可追溯,选民的身份信息保密性好。包括在金融业股票交易,总体上来看需要中心化数据的储存、交易的平台,而区块链的应用可以直接去中介化地完成这个过程。目前中国内地金融科技活动,我们梳理一下,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类机构六大业态,五类机构包括传统的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这一方介入金融业,电商、社交、媒体、搜索引擎,以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通信机构和基础设施,他们分别在参与。而参与的模式包括最开始互联网支付,接着是网络借贷,股权的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消费金融,这是目前的基本状况。

从中国市场上几个知名的网络机构,电子互联网信息机构参与金融科技的不同路径,我们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很有趣的一些发现。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网络支付已经成为最成熟的行业,并为金融科技未来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提供了一个场景介入的基础,在这点上内地发展是非常领先的,经常看到很多这样有趣的测试,说一个城市无现金生存能够生存多长时间。你会发现在内地的城市可以很长时间,比如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可以不带现金。但在香港这方面可能就有欠缺。

支付有金融和数据的双重属性,支付场景拥有的数据资源是进一步发展为信贷、征信这些复杂的金融很重要的基石。而社交场景可以从各个平台整合个人消费领域、安全领域的众多信息来直接转化为金融服务的提供平台。搜索场景可以利用搜索频道将用户流量引入到金融领域,未来可以方便地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大家知道市场上几家电商机构,我们看到他们的介入路径跟他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关系,阿里是电商场景,首先有了电商交易,接着就要用支付,有了支付和大量的数据,他就能顺带很快地自然延伸到信贷的交易,以这个交易拓展到征信、借贷和众筹,所以他是很直接的,所以他酝酿了一个很大的基于支付带来的金融科技部门。

我们看到腾讯有很强大的社交场景,我相信今天很多拍了照之后直接通过微信就发了。这个社交场景本来离金融活动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是很有趣的是,他及时地开发了一个以微信红包为很重要的一个方式进入到了支付,由社交到微信红包,从红包再到微信支付,微信支付之后进入到了个人消费,基于个人消费到小额信贷、保险等领域。

相比较而言,百度离金融的业务需求是相对远的,特别是在初期支付领域他介入得少,数据少。但是他有可能努力的方向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金融科技2.0或3.0阶段,他可以应用搜索场景和网络流量介入到人工智能分析和大数据分析这些领域。

中国的互联网监管处在起步阶段,是相对包容的环境。当时主流的看法这些新的业态不知道它的边界和传统的业态在什么地方,所以相对比较宽松,就给了中国这些市场主体一个相对宽松的探索机会。而现在因为出现一些局部的风险之后开始进入到调整期。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国际范围的趋势,初期总体上是偏紧的,而现在一些主要的金融市场、金融中心开始转向积极,倾向积极跟市场互动,推动行业的自律。因为前期主要是从微观审慎角度和行为监管角度出发,评估金融科技对本国本行业的影响,对P2P、众筹这些的影响。所以坚持的原则是监管一致性,无论你做什么,你要和现有的金融业务要保持一致的监管。比如P2P在美国是证券业务,和众筹一道纳入到证券市场的行为监管。英国对P2P网贷和众筹都有最低的资本性要求,所以监管一致性原则。也坚持渐进适度原则,以及市场自律原则。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快离任之前发布了一个金融科技的监管框架,我看他也是强调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和监管的一致性。经过前期的探索之后我们看到国际上主要的国家和地区监管原则在逐步放松,只要是从事相同的金融业务就接受同样的监管,在防风险和创新中找一个平衡,建立三个框架,允许金融科技公司在某些范围内合理冲撞探索现有法律政策的灰线地带,突出市场自律,比如中国成立了互联网金融协会来强调市场自律的原则。我们看到国际社会对金融科技未来的监管框架也开始形成一些共识,2016年3月金融稳定理事会首次正式讨论金融科技的系统性风险和全球监管的问题,金融稳定成为重要考虑,国际协作开始启动。我们看到讨论了几个方面的问题,比如对金融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进行实质性的界定,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金融产品,边界在什么地方,对微观金融稳定有什么影响,对宏观层面的稳定有什么影响,会不会走向新的集中化和市场垄断。这个对内地的借鉴意义和对香港的借鉴意义怎么样行业自律先行,政府怎么跟上,再一个怎么参与国际合作,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这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最后,我们可以看看它的评估,中国的金融科技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评估和趋势。目前金融业利用金融科技的主要形式,我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自建的互联网场景中渗透金融服务,比如说工商银行建的融e联、融e购、融e行,平安集团也建立了平安好车、平安好房、平安好医等等。第二个阶段融入到互联网场景里面提供金融服务,比如说众安保险接到300多个互联网平台,不同平台用该平台的数据设计保险产品在这个平台上销售。第三个是金融互联网,用互联网提升优化现有的固有业务,比如开户的手续简单一些,支付的效率更快一些。中国目前基本上处于金融科技1.0的后部发展阶段,一旦虚拟现实技术成熟,我们看到外面的平台也展示很多这些新的技术,基本意味着1.0时代基本结束,会进入到金融科技的2.0阶段。我们对比一下中美,传统的金融开发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的差异也决定了金融科技发展的不同模式,美国线下金融体系比较发达,金融科技企业的角色定义为覆盖传统金融体系遗漏的客户和市场缝隙,提高已有业务的效率。所以金融科技的技术逻辑和金融业务逻辑紧密结合,金融机构充分地利用金融科技技术,虽然金融科技是从硅谷成长起来,但是华尔街迅速替代硅谷,迅速成为研发中心,这是美国的路径。在中国传统的金融服务供给本身就不足,科技类公司发展有条件填补这个空白,形成高速的扩展。科技公司占领先机,传统的金融业吸纳科技人才和技术方面显得并不是很积极主动。所以这时候需要引入新的竞争主体,比如给这些金融技术企业牌照,我们看到国内陆陆续续一些技术企业获得一些新的金融牌照。所以中美不同的金融发展环境,用户对金融环境的诉求导致不同的发展路径。

这是我今天简单和大家讨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谢谢各位。(本文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者审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