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实体书店该“去书化”还是“以书为核心”?
来源 | 时代文艺创作
主笔 | 秋山
不知什么时候起,实体书店又成了创业的热门赛道。诚品书店、西西弗书店、言几又、先锋书店、大众书局……一批批的网红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明亮温暖的灯光、美轮美奂的装修,柔软舒适的座椅,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前去拍照打卡。
然而,热闹过后这些网红书店发现自己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顾客“只翻不买”,光顾书店只为拍照打卡,耗费心血打造的精美书店却成了人们点缀社交软件的道具。
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则给实体书店沉重一击。近期,“网红”书店言几又在关停北京、成都、西安的部分门店后,又相继关闭了深圳、广州的多家门店。被誉为“最美书店”的钟书阁静安店在今年8月在举行了一场主题为“被镌刻的书店时光”的直播后向读者道别。
据《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闭书店1573家,而在2019年,新开书店和关闭书店数量分别是4000家和500多家,新开书店数量相当,而关闭书店数量则提升了两倍,实体书店该何去何从?
01
“网红”难救实体书店
相对于“知识改变命运”,新兴的书店似乎更相信“网红改变命运”。
他们独具特色,又千篇一律,从设计入手,装修美轮美奂,想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前来拍照打卡,然而仅仅也只是拍照打卡。
网红书店每天看似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但多是“到此一游”的打卡游客,环境嘈杂,让真正的读者无法安心看书。这些冲着颜值前来打卡的顾客,目的并非图书,对书店的销售额贡献极低。
而大多数人在线下实体书店,都是“只翻不买”,即便看到喜欢的,也会转而选择在线上搜索购买,因为电商平台的书本价格会便宜很多。
在互联网还没兴起时,实体书店是人们购买书本和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不过,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知识传播的渠道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图书业咨询调查机构北京开卷信息发布《2020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为970.8亿元,其中电商渠道的码洋规模为767.2亿元,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注:“码洋”是图书出版发行部门用于指全部图书定价总额的词语,指图书的原价与册数的乘积)
显然,人们购书的渠道已逐渐被电商渠道代替,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图书的兴起,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开始从书本向智能终端转移。音频、视频等新的知识传播渠道方兴未艾,书本不再是知识传播的唯一载体。显然,实体书店的使命已经在时代的变革中发生了变化。
02
“去书化”还是“以书为核心”?
靠“颜值”卖“情怀”的网红路线走不通,光卖书又不赚钱。对此,很多实体书店开始尝试“书店+”,比如“图书+酒吧”“图书+咖啡”“图书+亲子”……甚至引入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
然而,一番操作下来,有的书店只是有书店的名称,而成为变相的咖啡馆、快餐店,书店越来越“四不像”,一些网红书店在“去书化”的路线越走越远。
“去书化”还是“以书为核心”成为摆在实体书店面前的一道难题。这需要书店运营者在时代变革中洞悉读者需求的变化。
对于实体书店而言,重要的事应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这样“去书化”还是“以书为核心”不成问题的问题。比如,书店通过签售、讲座、展览、DIY作坊、读书会等多种模式与“书”这一主题相结合,不仅成为书店新的引流措施,还能增加书店会员的黏性。
还有一些实体书店推出线上直播分享阅读活动,结合当地特色,邀请知名作家、阅读推广人、优秀教师等走进平台直播间,与读者朋友进行阅读分享交流,为传统书店带来了新气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