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反叛与唯美,梦幻与真实 | 拉斐尔前派

2021-12-27 17: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辑:目刻时光

来源:有书至美

一群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者”,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中的“奇葩”;

他们之前,学院派统治画坛,

他们之后,才出现了克里姆特、席勒、梵高、弗洛伊德、王尔德……

作为一个有政治情怀,带有乌托邦色彩的艺术流派,他们将绘画作品和工艺品视为叙事的媒介,一旦选定主题,他们就开始讲述自己的观念。或感性,或梦幻,或沉重,千变万化的拉斐尔前派更多的是一种语言表达。他们希望逃离过度消费的资本主义逻辑,努力实现一种“大家的艺术”。

这个艺术流派是:拉斐尔前派。

他们的故事很多,全在这本浩瀚巨作里......反叛与唯美,梦幻与真实,进入他们的艺术世界,你会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体验。

一分钟了解“拉斐尔前派”

1848年-1910年

一群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叛逆者”,

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中的“奇葩”,

在他们之前,学院派统治画坛,

他们之后,才出现克里姆特、席勒、梵高、弗洛伊德、王尔德……

他们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

唯美主义丨象征主义丨维也纳分离派丨新艺术运动丨工艺美术运动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 《天使报喜》,1849—1850年 布面油画,72.4厘米×41.9厘米 伦敦,泰特美术馆

19世纪40年代,皇家美术学院推崇将大自然理想化,并认为历史画位于绘画等级的顶端,而风景画和肖像画则是不入流的次要类型。他们模仿的对象是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和拉斐尔(Raffaello),以及古代雕像。

这个由艺术家创立又致力于栽培艺术家的美术学院,的确也培养出了像亨特、米莱和罗塞蒂这些极具潜力的艺术家。

在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期间,他们非常严苛地临摹、复制古代的经典艺术作品,但很快这些古代作品就成了他们抛弃的对象。

▲威廉·霍尔曼·亨特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1853年 铅笔画,33.2厘米×24.8厘米;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 《威廉·霍尔曼·亨特》,1853年 铅笔淡彩,23.5厘米×18.9厘米;

威廉·霍尔曼·亨特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1853年 木板油画,29.2厘米×21.5厘米

1848年9月,三个叛逆的年轻艺术家组成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约翰·埃弗里特·米莱、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和威廉·霍尔曼·亨特,三人之间的友谊迅速转变成一种革命的激情,他们立志改革英格兰维多利亚时代的艺术和风尚。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 《伊莎贝拉》,1848—1849年 布面油画,103厘米×142.8厘米

他们成立的宗旨就是反抗维多利亚时期循规蹈矩的艺术作风。亨特和米莱将矛头指向拉斐尔的《基督显圣》(Transfiguration,1516—1520年)之后的所有类似作品,声讨它们的创作浮华夸张,远离真实。

而朋友们听闻便嘲笑他们是“拉斐尔前派”。对于这个称号,他们欣然接受,还顺水推舟地成立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 《玛丽安娜》,1851年 乌木板油画,59.7厘米×49.5厘米

该流派的四条主旨:

1.要有真实、诚恳的立意;

2.要深切观察自然,并从中学习表达立意的方法;

3.要用严肃、真诚的态度领悟过去的艺术,抛弃因循守旧、彰显自我和机械重复的东西;

4.最重要的是,创作出无可挑剔的优秀作品,画作或者雕塑。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我美丽的夫人》(My Beautiful Lady),1850年 诗歌和版画,发表于《萌芽》杂志

说到底,拉斐尔前派开启了一场前卫的艺术运动:一个神秘的签名,一份低调的宣言,轰动一时的大众影响,打破陈规旧矩的决心,以及一份表达流派艺术理念、发表艺术评论的期刊。

一本书看完拉斐尔前派所有作品

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众多艺术流派百花齐放,尽管它们在大众视野中不算耳熟能详,但也有不少流派为人所知了。

而拉斐尔前派……确如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所说,似乎少有人知、曲高和寡,但这也无损拉斐尔前派的艺术魅力。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 《丽丽特夫人》,1867年 纸上水彩、水粉画 51.3厘米×44厘米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市面上少见的系统研究拉斐尔前派的著作,国内全面深入解析拉斐尔前派的著作无出其右。

书内汇集400余幅拉斐尔前派的知名作品

所有时期X不同种类

让你饱览摄人心魄的色彩幻梦

油画丨插画丨装饰画丨彩色玻璃画丨建筑丨家具丨首饰

……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 《奥菲莉亚》,1851—1852年 布面油画,76.2厘米×111.8厘米 伦敦,泰特美术馆

▲爱德华·伯恩-琼斯 《渴望》,局部,1873年 纸上石墨,21厘米×13.3厘米 伦敦,泰特美术馆

▲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 《圣乔治与龙》,局部,约1862年 彩绘玻璃,60.1厘米×69厘米 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威廉·德·摩根 花瓶和盖子,1888—1898年,釉面陶器,30.4厘米×23.2厘米×9.5厘米,德·摩根陶器厂生产 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查尔斯·罗伯特·阿什比

项链,1901—1902年 银,金,珍珠,微量钻石,石榴石,11厘米×7厘米×1厘米;

船形吊坠,约1903年 金盘上镶钻石、珐琅,蛋白石,碧玺,7厘米×4.8厘米×9厘米;

胸针,约1896年,珐琅铜,珍珠,7.3厘米×7.7厘米 手工业行会有限公司出品 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62年完整运动全解析

七大发展阶段,

全面考察从1848年诞生到1910年消亡过程:

起源丨忠于自然的绘画理念丨对叙事功能的强调丨走向新时代的现实主义丨高峰时期的装饰艺术丨拉斐尔前派在法国的发展丨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起源——

▲阿尼巴尔·卡拉齐 《刨木工》 《伦敦新闻画报》,1856年11月8日 木版画,14厘米×19.8厘米 私人收藏

为了主题表达的真实性,细致入微的观察是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初期艺术理念的核心,也是他们画面呈现出来的主要视觉特征。无论是历史人物的服装的选择,还是大自然景观的再现,他们都力求精确、真实。

忠于自然的绘画理念——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风景画,打铃鼓的女子》(Paysage,avec femme au tambourin),约1845年 布面油画,88.5厘米×118厘米

在拉斐尔前派的叙事绘画作品中,风景作为装饰背景的一部分,其风格变化多样,这也成为他们表达自然的特殊手法。很快,他们中的一些人便开始把风景作为单独的类型画,同时也打破了当时的艺术规范。

走向新时代的现实主义——

▲威廉·霍尔曼·亨特 《替罪羊》,1854—1855年 布面油画,87厘米×140厘米 利物浦国家博物馆,利斐夫人美术馆

亨特在作品《替罪羊》中,将天空处理为黄色和紫色,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光影的研究,达到了创作的极致。这幅《替罪羊》仍然是拉斐尔前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体现了他们是如何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圣经》风景画的。

高峰时期的装饰艺术——

▲爱德华·伯恩-琼斯 《耶西树》,1862年 玻璃彩窗,234厘米×92厘米;

弗洛伦斯·卡姆 《但丁和比阿特丽斯》,约1911年 玻璃彩窗,149厘米×62厘米

彩窗上是拉斐尔前派初期热衷的色彩,透过光线呈现出一块块鲜艳的图案。我们还能在彩窗上看到伯恩-琼斯笔下惯有的姿态慵懒的人物形象、自然主义的元素以及大家在研究兄弟会作品时无数次提到的透视问题。

▲奥古斯都·韦尔比·诺斯莫尔·普金 新威斯敏斯特宫的门牌,约1850年 雕花及橡木涂漆,67厘米×62厘米 巴黎,奥赛博物馆

书中旁征博引大量学界研究成果

立足作品赏析、运动全貌及流派历史等诸多方面

系统、专业解读拉斐尔前派的艺术理念及创作全貌

唯美与真实、梦幻与激情

波澜壮阔的艺术发展史

想了解拉斐尔前派?

从这本书开始是绝佳选择

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可读性和研究价值

28.2万字内容干货

767条注释

360部参考文献

4页完整索引

全景式呈现“拉斐尔前派”艺术风格和经典传奇

满满的内容干货

系统梳理艺术运动的来龙去脉

→何为拉斐尔前派的团体合作原则

→拉斐尔前派针对学院艺术教育进行的改革

→拉斐尔前派的艺术技法与自然主义

→拉斐尔前派作品中的风景

……

这本书是该学派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专业人士写给大众读者的艺术鉴赏。

原版引进自法国C&M社“伟大的艺术家”系列丛书,

剑桥大学教授写就30万字、大开本8开,六斤重全彩巨著!

[法]欧莱丽·佩蒂特 著

2022年1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拉斐尔前派:反叛与唯美,梦幻与真实》追溯了整个拉斐尔前派运动的历史,作者欧莱丽·佩蒂特仔细地把它放在当时整个文化背景下进行梳理,从拉斐尔前派的起源、忠于自然的绘画理念、对叙事功能的强调、走向新时代的现实主义、高峰时期的装饰艺术、拉斐尔前派在法国的发展和对当代艺术的影响这七个阶段,全面考察了它从1848年诞生到1910年消亡的整个过程,以及它在当代流行文化中的传播。

本书汇集了拉斐尔前派的400余幅作品,包括油画、插画、装饰画、彩色玻璃画、建筑、家具、首饰等丰富多样的绘画和装饰作品。拉斐尔前派的作品具有绚烂、梦幻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和丰富的细节处理,营造了浪漫、唯美的画面效果,给观者带来了极致、纯粹的视觉体验。他们的作品既体现了对固有叙事功能的强调,又将构建叙事的自由留给了观者,让观者与画家、画中的主人公建立起超越时间、空间的“对话”。

拉斐尔前派对后世的艺术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和工艺美术运动等都从中收获颇多。拉斐尔前派不只是艺术史的一个“脚注”,也是主流艺术的一部分。

这本书是有书至美之前出版的《梵高》《夏加尔》《委拉斯贵支》等书的姊妹篇,如果大家对套系书有收集癖,想“集齐”全套的话,那这本书也不能错过!

原标题:《反叛与唯美,梦幻与真实 | 拉斐尔前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 中美俄投下赞成票
    • 浙江省委常委会请来4位民营企业家
    • 土地市场升温,多地房价“回稳”
    • 国内商品期市午盘多数下跌,焦炭、焦煤跌近2%
    • 大回暖!多地最高气温将超20℃,南京杭州等最高或达25℃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