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绝绝子”,正在毁掉一代人

2021-12-27 12: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网络热词年年有,今年尤其多。

从年初的凡尔赛文学到年底的废话文学,这届互联网文学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层出不穷的流行词、缩写和互联网黑话在这一年得到了病毒式传播,并且被广泛运用在各个场合。

许多人张口闭口都是“yyds(永远滴神)”和“绝绝子”。他们习惯用“我emo了”概括悲伤,用“我不李姐”表示困惑,用“一整个爱住了”抒发赞美,无论说什么,开头都要来一句“家人们,咱就是说”,结尾再接一句,“谁懂?”

然而,在全民紧跟潮流、玩梗造句的狂欢中,也有不少年轻人,为自己日益退化的语言能力感到警惕和担忧——

当网络流行语简化了词汇,颠覆了我们的语言习惯,大幅侵占了个人的表达空间后,许多人发现,一旦脱离流行语的固定句式,自己就成了有口难言的“哑巴”。

 

文字失语症

 

今年1月,豆瓣上出现了一个名为“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小组,短短一年时间,汇集了近25万组员,长期稳居豆瓣小组热门榜前三名。

豆瓣网友“努力的胡桃”是小组的创建者。她曾在帖子里表示,“文字失语症”是她自创的概念,最初只是“脑子一热”,想建个小组锻炼自己的书写、表达能力,没想到吸引了这么多同病相怜的“病友”。

和医学上“因脑组织病变,造成语言功能受损”的失语症不同,“文字失语症”更像是一种时代病,用来描述一种词不达意、有口难言、无法用文字清晰地表达观点或感受的状态。

在一个题为“你是怎样变成失语者的”帖子下,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跟风使用网络用语、玩梗、碎片化阅读,然后渐渐发现,自己不太能够精准表达自己想说的了”。

在小组首页,“如何形容夕阳下的城市”、“如何描述八音盒里的声音”、“get怎么用中文替代”、“‘我裂开了’能替换成什么词”这类的求助帖占了八成。

许多组员为自己贫瘠的中文词汇量感到烦恼。有人崩溃地说:“想赞美学校的黄昏,但一提笔,脑海里只剩‘绝绝子’了,谁能教教我怎么写?”

不少网友提到,这种“文字失语症”会进一步影响到日常社交。流行热词虽然能应付大部分和同龄人交流的场合,但在更严肃、正式的谈话面前,不光派不上用场,还可能会造成阻碍。

一个名为“今日步数1024”的组员发帖回忆,之前在线上聊天时,她经常用一些网上流行的插入语,每写一句话,后面就要接个括号,写上“不是”,表示自我否定,有开玩笑的意思。结果,有次给部门的学弟学妹开会时,她也不自觉地在口头表达中用了很多类似的插入语,把一件原本简单的事讲得颠三倒四。

“文字失语症”的辐射范围之广,就连部分文字工作从业者,也未能幸免于难。组员“歪”是一名新媒体编辑,某天她察觉到自己“失语”,是因为被读者批评用词越来越贫乏。她重新读了自己的文章,才发现文中有不少诸如“绝了”、“牛啊”、“给我冲”这样的网络用语,衔接词“其实”、“然而”、“但是”的重复率也很高。

年轻人过度依赖网络用语、词汇匮乏、表达同质化的现象,并非第一次被关注。

2019年,《中国青年报》对2000余名受访者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为“基本不会说诗句”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

谈及原因时,70.9%的受访者提到,互联网时代要求人们的表达更加直接和简洁,65.4%的受访者明确归因于流行语满天飞的网络氛围。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曾说,网络用语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创造了一些新的词汇、修辞手法和句式,但同时也在简化我们的语言——高兴就是“哈哈哈”,赞美就是“绝绝子”,万物皆可“yyds(永远滴神)”。

今年六月,文字博主@王中左右一条“你们那好好说中文得判几年”的微博也引发了热议。他愤慨地抨击了网络流行语对中文的消耗:

“你看到好看的,你想不起来明眸善睐、媚眼如丝,你只会说:绝绝子。

你内心翻涌不想说话,你不会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你只会说:无语子。

你难过得不行,你也压根不会想起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你只会说:AWSL(啊我死了)。”

 

网络流行语的20年

 

当然,将流行语完全等同于文化糟粕,也不尽客观。语言变化的背后,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发展。

早期互联网刚刚起步,能在MSN和QQ聊天中使用“886”、“你是GG还是MM”、“I服了You”的人,都称得上是摩登青年和新新人类。

那时候,上网一族大多是大学生和年轻白领,熟练使用网络用语不光是一种社交技巧,更能让人获得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

到了2005年前后,“莪們湜溏,甛菿沋傷(我们是糖,甜到忧伤)”的火星文几乎统治了80后、90后的QQ空间。

这种如今只能在淘口令中看到的非主流文体,据说起源于台湾的中小学。学生们用自创的“文字”进行加密交流,以防被老师和家长破解,最终形成了集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生僻字、日文、符号、注音于一体的文字。

有观点认为,火星文貌似杂乱无章,但语意仍是丰富的,因为火星文大多为同音别字,并没有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即使没接触过的人也能大体看懂,或通过上下文猜出含义。

对于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以及更为边缘的城市务工人群来说,火星文作为一种自带隐蔽性的亚文化,既能够帮他们找到同类,也让他们无处纾解的孤独和忧伤有了一处安放之地。

火星文之后,网络流行语又步入了成语时代。

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某大四男生花费大半年,给他心仪的女生写了一封16万字的情书,女孩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引发网友疯狂造梗,网络热词“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TA)由此产生。

诸如此类的网络成语还有很多,例如“不明觉厉”, 出自周星驰的电影《食神》中的对白,意为“虽然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人艰不拆”,出自林宥嘉演唱的《说谎》中的歌词,“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喜大普奔”,则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形式。

那些年,一些热点新闻或影视剧也是流行语的重要发源地,像是“你幸福吗”、“且行且珍惜”、“元芳,你怎么看”都曾红极一时。

每到年末,《人民日报》还会发起投票,让网友评选当年的“十大流行语”。“给力”、“逆袭”、“高富帅”、“白富美”等词都曾出现在春晚小品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此后十年,我国网民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截止到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与此同时,微博、虎扑、豆瓣、知乎等社群网站的崛起,也加速了网络用语的更新迭代。

如今的网络热词,更像是不同社群文化的“大乱炖”。

比如缩写文学,普遍认为最初兴起于饭圈,主要用于指代明星。饭圈女孩在微博上评价某明星时,习惯用首字母缩写代替本名,这样可以避免被对方粉丝搜到,引发不必要的群体争端。

而现在,缩写文学已经被广泛运用在了各种场合,上网如解谜,连“dbq(对不起)”、“srds(虽然但是)”、“zqsg(真情实感)”等完全没有必要缩写的词汇,也难逃被缩写的命运。

还有许多流行词本身无意义,仅仅属于上一代流行词的“进化版”。

例如现在用于表达夸奖的“绝绝子”,就源于去年爱奇艺的选秀节目《青春有你2》。当时,高人气选手虞书欣被网友称为“欣欣子”,一时间,“XX子”的昵称爆火,到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宁静又被称为“静静子”,张雨绮被称为“绮绮子”。今年不再局限于人名,又衍生出“绝绝子”、“无语子”、“不错子”等形容词。

相当数量的网络热词,来源已难以考证。像是“狠狠地”、“笑的”、“咱就是说”这类语气词,大多出于某个主播或博主的口癖,原先只在固定圈层内小范围传播,不知何种原因偶然出圈后,随即得到大规模运用。

纵观网络流行语发展的这20年,虽然一代有一代的特色,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网络流行语正逐渐趋向空洞和无意义化。

越来越多的网络热词,不再具有明确的含义。比起有效信息,它们更多在传达一种情绪,往往越百搭的词,实际越空洞,就像今年年末火爆的“废话文学”一样——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别让“梗”吃掉了语言

除了跟风、从众心理以外,许多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的组员都认为,文字失语症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一种思维惰性,即不愿深入思考如何更准确、细致地表达。

显然,使用网络用语是省力的。无论是吃了一顿美味的饭菜,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还是目睹了城市的夕阳,都可以说一句“绝绝子”;不管是感到忧虑,悲伤,还是无可奈何,都可以用“我emo了”概括。

当语言开始流行“平替”,文字中博大精深、百转千回、 婉约含蓄的奥妙,都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殆尽。

随着语言的丰富性一起消失的,还有思想的多样性。

《“舔狗”“吃瓜”“带节奏”…网络流行词如何污染公共讨论?》一文指出,一些符号化、便于记忆的、“哪怕第一次见到都能迅速理解”的词汇,往往概括的是一些复杂的事物。

例如“渣”这个词,无疑是把人性的幽深过度简化的典型。人类在两性关系中无限丰富的精神状态,都可以被简化为“渣”和“不渣”两种,长此以往,我们对人类情感的理解力会相当匮乏。

同时,公共领域的讨论,也会因流行语的滥用变得缺乏理性:提观点等于“带节奏”,有偏向地辩护是“歪屁股”,因个人认知有限,表达的观点和事实有偏差,那就无异于“造谣”和“给不明势力递刀子”。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表示:“一个新词语的迅速流行和人们‘不假思索’地使用,会钝化我们的感受,让我们不敢面对真实的内心。我们要警惕流行一时的网络语言替换和遮蔽我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

好在只要意识到了这一点,“文字失语症”也并非不可逆。

许多豆瓣组员发帖记录了自己的“复建”过程。网友“杨逢意”的方法是,每天固定抽出一点时间写作,记录生活中的小事,将文字的输出过程看成一种肌肉记忆,形成习惯,同时大量阅读,把平时刷微博、刷短视频等碎片信息的时间,都用来阅读更加完整、严肃的文学作品。

网友“绿川”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都会强迫自己在豆瓣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短评,而不仅仅是打个分。过去她总用空格代替逗号,如今认真使用标点符号后,说话跳跃、语句不通顺的问题好转了不少。

网友“Xylia”则训练自己在线上聊天时不再使用表情包、颜文字和字母缩写。她发现,安排同事做事时,只要加上了对方的称呼,把事情说清楚,呈现完整的因果逻辑,最后再接一句“谢谢了”或是“辛苦了”,语气同样温柔,会让对方感到很舒适。

《纽约时报》的主编帕梅拉·保罗在《被网络夺走的100件事物》里写道,网络夺走了句号,因为它在互联网上成为了郑重的、负面的东西,而感叹号却在极速增加。与此同时,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耐心,认真,尊重,也在随之消散。

或许,只有朴素表达,好好讲话,才能让我们在这个快速更迭的时代里保有一份自我,以及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的能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