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帝国崩塌前的政治纷争
作为“理想国译丛”之一的《苏联的最后一天:莫斯科,1991年12月25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9月出版。这本书目前在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四川南充的书友向我转让的,花了我770大毛。
本书作者康纳·奥克莱利(Conor O’Clery),曾为《爱尔兰时报》驻莫斯科、伦敦、北京、纽约、华盛顿通讯记者。因报道苏联解体和“9-11”事件,两次获选为爱尔兰年度最佳记者。
本书中,康纳·奥克莱利以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为框架,围绕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斗争,将苏联最后六年(也是戈尔巴乔夫就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六年)的政治混乱、经济衰败、人心向背,用细致可靠的描写,表现的清晰而传神。苏联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整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最集中地体现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个人身上。每个人都看着他们,“就像狼群等着最强壮的两头狼对峙”,看谁会成为领导者。卑微不是戈尔巴乔夫的脾性,宽宏大量也不是叶利钦的风格。两个人从最初的联手合作,到后来的冲突不断,终于变得势同水火,各不相让。最终,戈尔巴乔夫不能很好地判断他的人民,在自我认识上更加糟糕,而叶利钦则在动物般的直觉下,听到了远处历史车轮的轰隆声。——来自本书扉页的评价。
用普京总统的话说,“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人民给苏联的“死亡”举办了一个过于平静的“葬礼”。正如梁文道先生在本书导读中所言:
“1991年12月25日晚上七点三十分,克林姆林宫一座绿色圆顶建筑,有两个工人从屋顶活板门爬了出来,降下了那面红色的锤子镰刀旗,然后像餐厅侍应生收拾桌布似的把它折起。红场上人群三三两两,不是出来散步的莫斯科市民,就是外地来的观光客,没有人在意那面旗子的事,更没有大批媒体记者带着镜头和闪光灯涌到现场。那面胡乱被人收起的旗帜已经在此飘扬了七十四年,那一天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最后一天。二十世纪最强大也最令人害怕的国家,人类历史上最惊人也是最大胆的乌托邦试验计划,就此告终。如此一个深具象征意义的时刻,怎能如此草率?”
然而,事实就是如此草率、如此平静。当天晚上九点,“戈尔巴乔夫办公室外的整个楼层都空无一人,只剩下戈尔巴乔夫和他最亲密的幕僚在客厅里喝闷酒。”
“更不堪的是第二天,由于根本没有一个正式的告别仪式,于是戈尔巴乔夫的下属就只好自己找了家酒店,请来三百多名国内外媒体代表,办了场向戈尔巴乔夫致敬以及宣告苏联政权终止的招待会。”
从本书得知, CNN(美国有线新闻网)全程报道和以某种方式“参与”了苏联解体的过程,到最后,CNN的记者竟然和戈尔巴乔夫混成了朋友,他们成了戈尔巴乔夫发泄和倾诉的对象。戈尔巴乔夫签署苏联解体文件的笔,竟然是在场CNN记者临时提供的一支“万宝龙”笔,据称,原本为戈尔巴乔夫准备的签字笔竟然出不了水了。
现在来看,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剪不断理还乱。但不可忽视的一条脉络就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个男人的争斗。本文,我只想扮演一个读完本书后的“摘抄人”,将本书描述的关于这两个男人的争斗“记录”一下。任何评论和附带的说明,可能都是画蛇添足,因为本书的描述已经足够精彩。
(1991年,一位妇女在莫斯科街道上的一个倒下的苏联镰刀和锤子旁边)
第1章 12月25日:破晓之前
……为食物奔波的一天又开始了,这样的日子,莫斯科的市民们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他们最重要的目标是找到通宵发放食物的地方。夜色中,他们在脏乱的商店外焦躁不安地排着队,苦苦等到的可能是一片面包,一根瘦的皮包骨的鸡腿,或是一些蔫了的蔬菜……副市长卢日科夫承认,莫斯科有三百五十家商店的肉类已经销售一空了。
第2章 12月25日:黎明
苏联总统和军队总指挥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身材不高,长着一双迷人的淡褐色眼睛和银色的头发,很早之前,他的发际线就后退了,露出额头上的紫色胎记。这天早晨,戈尔巴乔夫有些疲倦,因为宿醉感到有点难受。……他将自己的被迫退位视为一场宏大的善与恶、忠诚与背叛、希望与幻灭、宽容与仇恨之争的后果。他认为,他下台的这一天是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几乎总是在凌晨两点开始他的一天。这位俄罗斯联邦总统被严重的失眠症所困扰,他不喜欢吃安眠药,发现吃安眠药对他的睡眠也没什么作用。在深夜就寝几个小时后,他习惯性地从床上起来。这位高大的前建筑工程师六十岁了,粗糙的农民面孔上别扭地长着一双蓝眼睛,满头银发……他常常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他的大脑一直保持着运转,相比白天在办公室里,凌晨的他对自己更加坦率,“仿佛全身的开关都打开了”……
……戈尔巴乔夫这个富有魅力和经验的世界政治家嘴里冒出来的脏话能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下流,而叶利钦这个来自边远落后地区的酗酒的西伯利亚人虽在很多国际圈子里被看做小丑一般的人物,但说话从不带脏字,并且极其讨厌嘴巴不干净的人。
(1991年12月21日晚上,在莫斯科红场上,这是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最后时刻了。在新年,它将会被俄罗斯国旗所取代)
第3章 雇佣摧枯拉朽的“推土机”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的辞职标志着一场旷日持久的、尖锐的权力争夺落下帷幕。这场争斗从他的前任康斯坦丁·契尔年科去世,1985年3月11日他被选为苏共总书记不久后就开始了……
……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肥沃草原上的一个小村庄。他从十几岁开始就是一个热诚的共产主义者。
善于调解、处事圆滑又健谈的戈尔巴乔夫是一个天生的政治领导人……他二十一岁加入共产党,1970年,他被任命为斯塔夫罗波尔地区任党委第一书记……八年后,他被调至莫斯科,并在不久后进入政治局……他的忠实伙伴、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跟他的观点一致。(戈尔巴乔夫和谢瓦尔德纳泽通常被认为是葬送苏联的两个“罪魁祸首”,后者在苏联解体后任格鲁吉亚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省布特科西部的一个贫困的西伯利亚村庄。他的一生是从扑通一声开始的。在洗礼的时候,喝醉的牧师把他掉进了圣洗池,最后他是被他妈妈捞起来的。青少年时,他身体健壮,固执任性,直言不讳,动辄与人争吵。他还爱出风头。……他常常充当蛮勇胆大的小头目,在和伙伴们摆弄一个偷来的手榴弹时炸掉了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
……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讲话和发言是信手拈来的事,而叶利钦的口舌则稍显笨拙。来自斯塔夫罗波尔的男人(指戈尔巴乔夫)有点自命不凡,说话滔滔不绝,有时也非常迷人,作为一个天生的内行,他精于玩政治游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来自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男人(指叶利钦)是一个有着很强存在感的现场型领袖,坦率直言又爱出风头的运动员式人物,他相信亲力亲为和管理模式,并愿意就自己的政治本能进行豪赌……
……1985年12月,戈尔巴乔夫觉得叶利钦的顽固和具有侵略性的办事风格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莫斯科需要一场彻底的整顿…食物供给在污秽的仓库腐烂…黑市上什么都买不到……戈尔巴乔夫认为需要一辆大推土机才能将这些问题清除。叶利钦符合所有的要求。尽管有些迟钝和好斗,他显然是一名真诚的共产党员,与腐败的莫斯科官员没有任何关联……
……但是,时任总理尼古拉·雷日科夫警告戈尔巴乔夫说,尽管叶利钦在职业上是个建造者,他在本质上却是一个毁灭者。雷日科夫说“你跟他会有麻烦的,我了解他,我不推荐他。”(雷日科夫真是伟大的预言家)
戈尔巴乔夫力排众议。1985年12月23日,政治局任命叶利钦为莫斯科第一书记,授权他整肃风气,推动局势发展。
(12月23日: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一起出现在克里姆林宫,进行长达九个小时的关于权力转移的讨论)
第4章 12月25日:早晨
……戈尔巴乔夫的衣帽间也没有服务人员了。电话也不再响个不停催人接了。叶利钦已经接管了整个政府通信系统,切断了大多数线路。戈尔巴乔夫书桌上的五部白色电话只有一部还在用,但它也几乎没怎么响过。
第5章 莫斯科的“暴风雨”
……戈尔巴乔夫本人也批评过“党内受贿、懒惰和狂妄自大的行为”。但叶利钦所做的是采取实际行动。他开除了犯有“谄媚、卑躬屈膝和拍马屁”错误的莫斯科官员……叶利钦还开除了一个党委书记,他家的豪华房子里,墙面上铺满了兽皮,叶利钦告诉他:“你只是一个共产党领导人,不是一个王子。”
……这个健壮的喷火龙似的西伯利亚人(指叶利钦)还不事先通知就闯进工厂、医院、建筑工地、学校、幼儿园、餐馆和商店……
……叶利钦的指导者叶戈尔·利加乔夫跟戈尔巴乔夫一样,他不喜欢叶利钦摆布共产党官员的方式。……政治局同志们对叶利钦的怨恨在1987年1月19日的一次对抗中爆发了……
叶利钦当时已经变得不屑于戈尔巴乔夫的“自欺自人”、他疑似对职位津贴的钟爱,以及他对官员的经济改革期间继续过着奢华生活的容忍。
戈尔巴乔夫勃然大怒……暴怒中的他站起来,气冲冲地走出了房间。在接下来长达半小时的时间里,所有政治局委员都沉默地坐着,避开叶利钦的目光。
……回到房间后,戈尔巴乔夫对着叶利钦一顿狂轰滥炸……他生气地大喊,叶利钦的责难是“激烈又无用的”。……在戈尔巴乔夫的批评结束后,叶利钦有点违心地道歉:“我已经得到了教训,我认为还不算太晚。”
(安德烈·格拉乔夫带着戈尔巴乔夫从真总统办公室走向为辞职演讲准备的模拟总统办公室)
第6章 12月25日:上午
……叶利钦的团队早已夺取了莫斯科的苏联外交部……在这一天,世界不同时区的苏联大使馆将会受到一份来自新任外交部长安德烈·科济列夫的公告,通知他们他将成为俄罗斯的驻外使节。非俄罗斯的苏联外交官将要建立属于自己共和国的独立大使馆。公告通知外交官们,在12月31日之前苏联红旗将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大使馆最后一次降落,然后升起俄罗斯三色旗。
第7章 一身脏水
……因为工作过度,灰心伤气,又恼于没有晋升,叶利钦在1987年9月10日决定退出政治局。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最后一击是利加乔夫(政治局元老之一)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对他的训诫,因为他允许莫斯科街上两个未经批准的小型示威活动。
……几个星期过去了,辞职信却石沉大海,他觉得戈尔巴乔夫是在秘密策划在预定于1987年10月21日召开的党中央全体会议上给他难堪。
……政治局变成了难堪的闹剧。戈尔巴乔夫召集莫斯科党支部与1987年11月11日星期三开会,来确认叶利钦卸除莫斯科市委书记的职位。11月9日,会议召开前两天,叶利钦似乎尝试自杀,他在自己胸口上划出的伤口大量出血。他立刻被送往医院……
……但在内心深处,叶利钦感到的只有痛苦和愤怒。他永远不会原谅戈尔巴乔夫将他从病床上拽起来并将他不光彩地开除的“非人道的、不道德的”待遇。他多年后回想:“我被开除了,表面上是我自己的请求,但实际上,整个过程充满了大喊大叫和咆哮尖叫,仿佛直到今日我的舌尖都能尝到苦涩的滋味。”
第8章 12月25日:临近午时
临近午时,叶利钦走上俄罗斯白宫议会厅的讲台,通知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四天前协商的结果,即苏联将不复存在,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将在今天晚些时候宣布辞去总统职位。辞职后,戈尔巴乔夫会立刻签署一项政令,放弃他对苏联军队的控制权,俄罗斯将全权控制设置在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境内的27000件核武器……
(格拉乔夫在专用苏联笔没水时将约翰逊的万宝龙笔(Mont Blanc ballpoint)递给戈尔巴乔夫)
第9章 东山再起
……1988年1月8日…叶利钦还是到普希金大街上的国家建设部上班,由四个克格勃保镖陪同,乘坐的是吉尔车,因为他还是政治局候补委员。
……慢慢地,叶利钦的痛苦平息了。他开始一个人在街道上散步。
……1988年6月的一次特殊共产党大会上,叶利钦再次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来了……当叶利钦笨重地走向演讲台时,大厅里一片寂静,在这整个过程中,叶利钦都直视着戈尔巴乔夫的眼睛。
……戈尔巴乔夫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尊重。1989年2月,最后一批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美苏关于解除核武装的谈话带来了和平。
(苏共实施激烈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可以公开竞选。)
……当选举确定在1989年3月26日之后,叶利钦决定参加竞选。他将自己提名为莫斯科第一选区的候选人……叶利钦的活力回来了,他跑到莫斯科各处拥挤的选举机会,利用自己的弱势地位来赢取支持……候选人叶利钦民心所向,拿到六百万张选票,也就是几乎十分之九的人都选了他……令人感到无礼的是,直到选举后三天,戈尔巴乔夫都没有祝贺叶利钦,他的对手的胜利也几乎没有在《真理报》中提到。
……叶利钦后来承认:“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经济改革开了一个先例,一个被解雇的政治家还有机会重返政坛。不可预测的、陌生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了,我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位置。”
第10章 12月25日:正午
在克林姆林宫里,戈尔巴乔夫吃完了午饭、单片色拉米三明治和抹上酸奶的松软奶酪,他被疲惫和几个小时后要做的事情的严重性压倒了。在他办公室后面,工作台的后面,有一扇门通往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有一张床和洗漱设施。戈尔巴乔夫走进去,关上门,躺下来休息。……
第11章 “煤油过膝”
在叶利钦被选为苏联代表大会后,他的名字占据了世界新闻的头条。1989年夏末,他觉得该出去看看世界……叶利钦的第一次美国之旅却成了改变他一生的经历,向他揭示了人类的潜能和另一种理念的活力。
……他和助手毫无准备地走进了商店。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商店,里面有30000种商品,数不清种类的腊肠,不用排队,一个女人站在结账处拿着一个像吹风机一样的设备读取商品的价格。就是在那儿,叶利钦顿悟了。他得出结论,“铁幕”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苏联公民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这可能是他们无法承受的。
……戈尔巴乔夫正在失去群众。到1990年仲夏,大多数俄罗斯人都不再关注他的讲话。生活状况没有改善。在等了五年永远不会来到的“关键转折点”后,人们不再理会他的演讲,将之称为mnogo slov(啰里啰嗦,空话连篇)。
第12章 12月25日:正午过后
……离发表辞职演说只有四个小时多一点了,戈尔巴乔夫拿着一只笔,开始大声演练。……戈尔巴乔夫无法让自己说出他要“辞职”的话。于是,他决定插入这样的话:“我特此停止我作为苏联共产主义共和国联盟总统的活动”。
(戈尔巴乔夫在演讲前而不是演讲后签署辞职文件,让电视台工作人员措手不及)
第13~15章 (戈尔巴乔夫大势已去、叶利钦成功当选俄罗斯首任总统)
在1990年6月俄罗斯议会宣布独立自主之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可以选择摧毁对方或者进行整治联盟……苏联的经济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1990年10月15日,戈尔巴乔夫因为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推进东欧自由化进程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在莫斯科排队的人们表现得漠不关心,有的甚至很愤怒。
……1990年11月7日,在戈尔巴乔夫和他的同志们在红场检阅完纪念十月革命的年度军事游行后,叶利钦带着一群反共产主义的人出现了……
……1991年1月…叶利钦飞到波罗的海三国最北部的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去见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那几个藐视中央的民选总统。……在那里,叶利钦的威望坚定了这些民族主义者反抗的决心,这让戈尔巴乔夫大为光火。
……叶利钦还向记者宣布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总理已经决定重新拟定一份新的条约来代替旧苏联。
戈尔巴乔夫拿到一份关于叶利钦言论的报告,冲他的顾问们大喊:“这个狗娘养的!我要拿他怎么办?”他们沉默地听着,已经被事态的发展惊呆了。
……
千年俄罗斯的第一任自由选举的领导人叶利钦总统的就职典礼于1991年7月10日在克林姆林宫国会大厦的一个巨大的双头鹰复制品下面举行。
1991年7月,戈尔巴乔夫与各共和国领导人就一个新的联盟协议开了几次会进行协商……一个新的苏联体系产生了。中央将保留外交政策、国防和大多数财政权力,各共和国则自行管理,控制自己的资源和国家安全。
第16章 12月25日:临近黄昏
……克林姆林宫是临近傍晚的时候,而在戴维营是一大早。戈尔巴乔夫的翻译官终于成功地接通了这两位总统。
……戈尔巴乔夫说着俄语,用ty——称呼家人或者亲密朋友的后缀——称呼美国总统:“乔治,让我告诉你一些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我的桌子上,有一道我以苏联总统身份签署的我辞职的政令。我还会卸去总指挥的职务,将使用核武器的权力转交给俄罗斯联邦总统……我可以跟你保证所有的事情都在控制之中。一旦我宣布去职,这些政令都会生效,中间不会出现断层。你能安安静静地享受一个圣诞夜。”(戈尔巴乔夫已低三下气到了何种程度!这还是苏联总统吗?!)
第18章 12月25日:黄昏
在离辞职演讲开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候,戈尔巴乔夫终于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准备好了。他的演讲稿用大号字体打印出来,供他在播放时朗读。他很满意自己找到了适当的语调来庄严地表达他的失望和被叶利钦背叛的感觉。
第25章 12月25日:夜晚
在戈尔巴乔夫开始讲话后,叶利钦就很难强迫自己看着办公室里的电视屏幕。……当戈尔巴乔夫开始为自己任期内的行为辩护时,叶利钦呵斥道:“把电视关了,我不想再听了。”
(“如果你不得不离开,你就得离开。时间到了。”除了结束他作为苏联总统的活动,戈尔巴乔夫什么也不用做了)
至此,关于本书中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两个男人争斗的花絮讲完了。可以看出,从1985年3月至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执政的6年多时间里,转折点出现在1989年8月前后。这之前,戈尔巴乔夫基本上是把叶利钦“按在地板上摩擦”;这之后,叶利钦基本上是把戈尔巴乔夫“按在地板上摩擦”。最终,叶利钦完胜。
戈尔巴乔夫至今仍在世,已90岁高龄。不可否认,戈尔巴乔夫对苏联解体负有主要领导责任。苏联曾经何其强大,强大到直到1991年10月份的时候,全球几乎没人相信她会在当年12月25日崩溃,连当时的CIA(中央情报局)也不相信。我依然记得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来华“破冰之旅”式的访问,当时我正上初二,我们语文老师和我们谈论戈尔巴乔夫访华新闻时说,戈尔巴乔夫就是“哥们儿把桥铺”。
著名历史学家杜兰特先生曾断言“决定历史进程的是人性。”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两位“头狼”的性格,把苏联过快地葬送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泉能源SpringEnergy”,只是摘抄,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