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热议上海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应引导企业加入养老体系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5日上午开幕,杨雄市长作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上海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杨雄市长所作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上海已实现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全覆盖,全面开展高龄老人医疗护理计划试点,新增长者照护之家51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81家、公办养老床位7069张,“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2017年,上海将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推进社区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新增50家长者照护之家、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7000张公办养老床位,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
探索多元化养老方式
当前上海处于深度老龄化时期。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表示, 2016年上海全市户籍人口为1440余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近44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1%。预计未来5年,上海60岁以上老龄人口以平均每年20万速度增加,2018年达到500万,2020年超过540万,届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37%。上海老龄人口数量过于庞大,依靠单一的养老模式显然难以为继,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显得极为迫切。
上海市政协委员、市外办副巡视员景莹同时表示,当前养老模式发生了极大转变,一是因为60岁以上老人群体大多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长期在家照顾老人很难实现,二是如今的老人经济条件较以往更好,有养老金等经济保障,这给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元化的养老方式提供可能。
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入养老体系
上海市政协常委林建康指出,可以借鉴香港“长者友善型”社区发展经验,推动上海社区养老可持续发展。“2015年,按照香港退休年龄计算,香港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94万人,占总人口的13%,即七个香港居民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上世纪70年代,香港就推出“长者社区照顾制度”,以社区为依托,为老年人的活动、出行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提供就近养老服务,2008年开始编织并实施“长者友善型社区”的发展计划,较为全面地丰富并发展了公共交通、适宜的住宅改造、户外环境、社会参与、完善的健康服务等各个方面。”
对于如何推进养老工作,景莹认为养老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应该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解决老人的看病问题,二是解决老年护理问题,三是解决养老院的问题,四是解决居家养老问题,包括助餐、助洁、助行、助急、助浴、助医、护理、康乐等养老服务。
多名政协委员表示,养老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把居家养老的所有事情包办下来,还应大力探索市场运营机制,引导和鼓励集团式、职业化的公司、社会团体加入养老体系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