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熊猫保护,人类栖息地保卫战的一小步 | 周晋峰接受海峡时报采访

2021-12-25 19: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1年12月22日,中国绿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接受了来自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的采访,就中国为保护大熊猫所做的努力、美国和中国是如何在大熊猫研究方面进行合作,以及大熊猫如何帮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绿会融媒现特将采访内容重点摘要如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采访背景】

前不久新加坡动物园的2只大熊猫生了1只宝宝,引发了当地民众对中国大熊猫保护及外交工作的极大兴趣。

【几个问题】

1、IUCN在2016年将大熊猫濒危度降级,你认为这对中国保护大熊猫的努力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中国花费了这么多的努力来保护熊猫?为什么中国在5年后才由官方宣布了这个消息?

2、中国和美国在大熊猫研究方面的合作已经超过20年了,他们的合作对中国保护大熊猫的成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你认为这种合作是否会受到双边紧张局势的影响?为什么或为什么不?

3、中国已经向世界各国出借了近70只熊猫。您认为这样的国际交流有什么价值?

IUCN将大熊猫濒危度降级,是对我国过去几十年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高度肯定,也预示着未来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重点和工作要做出适度的调整,这是一件我们非常欢迎的好事情。国内在5年后才宣布了这个消息,我觉得其实有关方面是被动的,甚至于是不想降级的,因为大熊猫的珍稀构成了它珍贵的一部分。中国古语有云,“物以稀为贵”,如果它不濒危了,好像就没有那么“贵”了,由大熊猫构成的整个经济链就会受到影响。虽然我的这个想法也许有失偏颇,但相信很多人是有这样的思考和考量的。不管怎样,今天我们还是把这个级别协调了一致了。

而且要比起国内濒危物种等级30年没有更新的情况,5年后官宣也不算那么慢了。

 

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人对大熊猫和濒危物种保护认知的提高,对环境重要性的逐步了解和日渐关注,加之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外形优势,诸多国际宣传给国人带来的自豪感,等等诸多因素使大熊猫成为公众非常关注喜爱的对象。通过中国政府几十年来持续的努力,大熊猫种群的生存状态不断地向好,彰显了我国在相关的科研、思想认识领域等工作的一系列成就与进步。大熊猫被我们称作国宝、使者,被看成与其他各国人民交往的友谊的桥梁,在世界各地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喜爱和认同,拥有大量粉丝,几乎成了中国的象征和标志。

现在有人喜欢养蛇、养巴西龟等等千奇百怪的宠物,叫“异宠”,这是现在很大的一个行业,中国和全球都发展迅猛。我们对“异宠”是持反对态度的。由此带来的野外大量的捕猎,对生物多样性是极大的危害,由野生动物的饲养带来的病毒细菌的传染,对人类公共健康也是不小的威胁,此外,它还会带来生态资源的过度的消耗。为什么要提“异宠”?换个角度看,大熊猫是什么?是人类社会集体养的“异宠”。它原本可能生活在四川卧龙,现在运到世界各地去养,引发的生态环境成本是高昂的,隐含的伦理和思想也是有问题的——民众会问,你集体可以养“异宠”,我个人为什么不可以养?海洋馆的问题也是如此。2019年大连破获了一起有史以来最大的斑海豹盗猎案件,涉及100只斑海豹幼崽,其中相当一部分死亡。法院审理后得知,这些被非法盗猎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都是被海洋馆预定的。我们反对新建海洋馆,它们有的打着科普的旗号,有的借由生态旅游的名义,工业文明时代有很多这样的借口。我们必须意识到,人类现在要共同保护自己的栖息地,要以新的生态文明的思想去衡量问题——对人类栖息地保护有益还是有害的?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会研究大熊猫如何人工繁育,但生态文明时代,我们应该研究的不是某一个濒危物种的保护,而是人类栖息地的保护,是整个自然的保护。不应该为了人类选定的特殊物种的保护,对野外自然进行过分的干预,比方说为了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就多种大熊猫喜欢吃的竹子,这是对野外过分干预,有可能会限制、影响到其它生物的生存。此外,仅仅做到对保护区的保护也是不够的,保护区以外的生态系统我们就不管了吗?我们在四川设立了一个中华零星大熊猫保护地,为什么?那个地方不在保护区之内,但也有野生的大熊猫,我们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巡护,人民参与的保护是极端重要的。

我国1992年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几十年来,联合国的千年计划7b项减缓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目标我们没有完成,CBD的爱知目标更是从全球的层面看没有任何一项被彻底地完成了。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以及人类对生物多样性过度的侵害和利用,是今天人类传染病大行其道的重要的原因。地球面临着第6次生物大灭绝,现在仍然不可挽回地在发展,我们该怎么办?必须要认真地重新开启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文明,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包括对待大熊猫的方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可持续地发展,才能够保护住我们的栖息地。地球其实不需要我们保护,它还会几十亿年地继续存在下去。第6次生物大灭绝之后,还会有新的生物繁荣起来,就像过去5次一样。但是恐龙已经不会再出现了。第6次大灭绝之后,人类也不会再出现了。我们现在要保护的是人类自己的栖息地,必须改变过去狭隘的观念,不光要保护濒危物种,不应该也不可以,仅凭喜好保护某个物种,而让其它物种受到影响,我们应该努力的保护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新的伟大的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必须去贯彻和落实,去积极地践行。

如果说保护大熊猫是我们的一次成功,那么保护了与大熊猫伴生的诸多物种,更是人类探索濒危物种保护的重大成就,这是伟大的进步。中国通过全球范围的对大熊猫所作工作的宣传,使很多人开始注意到了濒危物种的保护,开始意识到生态文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这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大熊猫的保护最早国际上有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来参与、赞助、支持,到了今天WWF的会标也还是大熊猫的图案。中外科学家——当然也包括美国的科学家在内,在大熊猫保护上的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这说明人类的全球多边科学家合作,是应对挑战的很好的方式。现在如果由于政治原因导致了合作的困难,也并不会对大熊猫的保护带来直接的、重大的影响。至于中美科学家在合作中各自贡献了多大的比例——这是无法具体量化的。但这样的国际合作,这种工作方式和做法及其意义都是值得称赞和发扬的。人类面临的挑战的远远不止挽救曾经极度濒危的大熊猫,比如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新冠疫情等公共健康危机,毫无疑问的,它们比大熊猫的繁育更加复杂,更难于应对,也更加重要。在这些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上,我们倡导呼吁全球科学家的协作,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每个人的美好明天,这都是非常积极、正确、有意义的事。唯有数据、知识、人才的共享,人类的协作,才是我们面对未来挑战的唯一正确的方向。

除此之外,我想说,做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者,我深深地明白,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晓得,国际上的文化多样性、文明多样性、包括政治制度多样性,就像生物多样性一样,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未来。美国想去阿富汗推行自己的政治模式,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失败了。因为政治文化文明的多样性是客观的,是现实。不同文明之间要互鉴,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这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认识文化文明和制度的不同,今天的国际社会上有对中国的不理解甚至是敌视,这是很悲哀的。希望人们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文明、文化的交流,增加互相的理解。当前人类的首要矛盾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该把气力花在彼此对抗上。工业文明带来的气候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和公共健康危机,任何一个也不是哪个单独的国家或民族可以自己去解决的。人类是统一的命运共同体,生活在唯一的栖息地地球上,大家是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的。我们必须通过互鉴、互认、合作才能够得到各个民族人民的、整个人类的共同福祉。

(上述文字未经本人核实,仅供参考。)

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绿会融媒”。“绿会融媒”是由约50个平台组成的融媒体矩阵,旨在传播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和公共健康危机,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

文/Maggie 审/Littlejane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