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800年古老剧种创作现代谍战剧?曾静萍和梨园戏的“破题”
十天前,曾静萍带着梨园戏最经典的传统戏《陈三五娘》来到上海,参加2021年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这是时隔67年之后,这部闽南戏曲文化的代表之作又一次来到上海。开演前几个小时,年轻演员们在台上排练走台,台下的曾静萍盯着台上,不满和焦虑,流露在她急切高声的闽南语“指点”中,最后,她干脆撸起袖管,拎着包一步跨上台,做起了示范。
《陈三五娘》剧照
随着泉州申遗成功,梨园戏这个泉州的城市文化名片,也被越来越多人所知道。而作为福建省梨园戏剧团的团长,“两度梅”获得者,曾静萍是800年梨园戏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和传承者。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曾静萍在舞台上可以塑造各种人物角色,但大多都是中国传统女性。她在台上一颦一笑一步一动,都能让任何一个不了解这门艺术的人,感受到这个古老剧种的魅力和传统。
仅仅10天之后的12月24日,在第八届福建省艺术节上,曾静萍就换上了现代军装,在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最新创作的《英雄虎胆》中,扮演起了一个国民党女匪。这是曾静萍艺术生涯里第一次主演现代戏,更是梨园戏这个“古南戏活化石”最近几十年历史上第一次尝试一个现代红色题材作品。
《英雄虎胆》剧照
《英雄虎胆》根据同名经典红色电影改编。该剧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4周年而创作。全剧讲述了解放初期,国民党“反共救国别动军”司令李汉光同其夫人李月桂率领一股顽匪驻扎在东南部大山,破坏新中国和平与安宁,解放军侦察科长曾泰根据已获得的线索,乔装国民党从海外派来的副司令雷震霆,深入匪巢,与顽匪们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生死之战。
这是一部集谍战、悬疑、惊险、动作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作品,经典怀旧的音乐、精致复古的造型、复刻还原的道具、写意时尚的布景。作曲在梨园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突破创新,设计了诸多场景音乐,并且特邀了旅居台湾的泉州籍南管音乐家王心心作曲并演唱OP&ED(序曲、终曲)《破阵子》。
所有这些,都和观众熟悉的梨园戏剧团出品大为不同。以悠缓古雅的梨园戏演绎红色故事,演绎国共两党的谍战题材,很多观众在看戏前,都表示,实在“无法想象”。
《英雄虎胆》定妆照
但正是这部“无法想象”的作品,是梨园戏传承中心几代艺术家合力完成的一次课题探索。全剧由曾静萍、曾龙导演,张婧婧编剧,汪洋作曲。77级梨园戏传承人张纯吉、曾静萍、林苍晓领衔主演,77级梨园戏传承人李辉逸、97级梨园戏传承人林小伟、郭智峰等主演,鼓师尤毓彬任司鼓。
四代梨园戏传承人共同创作。在近一年的创排过程中,主创团队秉承“返本开新”的创作理念,数易其稿、三度排练,最终呈现了这部将红色题材精神内核与梨园戏艺术形式融合的全新作品。
作为全剧的导演和主演,一直坚守着梨园戏传统的曾静萍向澎湃新闻记者谈及了创作这部现代戏的初衷,以及他们四代梨园戏传承人的创作追求。
【对话】
澎湃新闻:听说梨园戏剧团排了现代戏《英雄虎胆》,很多熟悉梨园戏的观众感到挺意外,能否谈一谈为什么会做这样一部作品?
曾静萍: 这部戏我们是为了庆祝建党百年创作的。很多人不知道,在梨园戏的发展进程中,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其实一直都是在的。我去查过资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梨园戏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剧目就有七八十个。除了样板戏,大部分都是我们的老前辈们自己写剧本编曲创作的,题材也很多样,有农村题材、侨乡题材,包括56、57级那些老演员,都曾经演过大量现代戏。
我们今年就想选一个合适题材的现代戏。加上过两年我们这一波“60后”演员基本就要全部退休了,包括林苍晓、张纯吉、李辉逸都是过两年全部退休,我们几个人就商量,要不要一起做一次实验,看看我们能不能在很传统的梨园戏里,做一个完全不同的现代戏。包括我自己也很想做一次这样的尝试。
作为一个演员,我从学传统戏到大部分演王仁杰老师编剧的戏,然后又回到传统戏。我发现,一个演员除了有扎实的传统性的底子以外,原创戏对一个演员的锻炼是特别大的,在传统基础上自己走出自己的表演风格,原创戏其实非常重要。现代戏其实对我们来讲也是等于重新把自己抹掉,重新找一条自己在舞台上可以松弛表演的路径,有非常多的新课题。
《英雄虎胆》剧照,蒋芃 摄
澎湃新闻: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是不是挺难的?
曾静萍:可以说从来没这么“难”过啊,我几次就是急地想说放弃了。
因为我们就想做很梨园戏的现代戏,很戏曲的现代戏。包括我演的这个国民党女匪徒,要把梨园戏的程式嫁进去,确实也是摸索了很久。
我们的剧本又改编自电影,很多画面感的东西。但戏曲不一样,从这个画面要到那个画面,它是要有衔接的,有身体的衔接有情感的衔接,如果跳来跳去,灯光一明一灭,就很像话剧。但我们又想把戏曲的这种延续性的衔接都要放进剧里,就非常难。然后在这个实验的过程里,我们觉得要超越前人不是那么容易的过程。
澎湃新闻:最后呈现的结果还满意吗?
曾静萍:我们还是坚持了自己很多的想法。比如我们舞台上不堆人群,不堆歌舞,全部都用梨园戏的科步和程式表演。你看现在很多现代戏台上没有六七十个人,是不是就不能演现代戏?但我们只有七八个人,用人声来营造战争场面。
而且我发现梨园戏演员演现代戏完全形体不别扭,因为他们受到的肢体训练让演员天然就有一种协调能力。
当然,我们在音乐作曲和灯光上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我们的曲子是很传统的,但是传统乐器融在电子声音里,用场景音乐使得氛围变形。灯光也是我们一贯在改良的,我一直觉得戏曲的表演文本都可以不改,但服饰和光感必须改变。传统戏曲的大白光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在观众需求,但很多新编戏又太过,所以我们的灯光设计都很特别,追求一种大片质感。
反正你看的那个东西还是梨园戏的,但是它已经有所变化,在现代戏的领域里头,我们就去做这么一个尝试。我觉得不是在创新的,而是一种摸索,是一个课题。
《英雄虎胆》剧照,蒋芃 摄
澎湃新闻:对于梨园戏这么古老的剧种排演现代戏,是不是会有反对的声音?
曾静萍:我曾经也是一个非常坚持的人,一直都在做传统戏,但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很多问题,有了很多变化。
梨园戏现代戏也需要有一个人先去吃螃蟹。你看我们剧种起码30年没有人摸过这类现代题材,大家都很反对。但我觉得这种声音是要辩证去看,不是说梨园戏和昆曲这些古老剧种,我们只做传统。如果说未来20年里依然全部都是演传统戏,我们的观众会一直不变支持我们吗?如果一个现代戏都不演,那在这个时间长河里,我们的演员怎么办?
我们有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年轻人在演传统戏的时候,总是不到位,刚教完她就还给你。因为他们要面对社会给他们的经济压力,面对眼睛的各种刺激,所有的追求都和我们这一代不一样了,社会造成了今天古老剧种的传承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所以我想我们梨园戏还是要改,但不应该在小孩子身上改。而是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开始改,唾骂我们没关系,但小孩子不好伤着。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摸索,给他们找到一个范本。在不离开梨园戏本质的情况下,要找出一条适合的路,做出一个怎么排现代戏的范例。如果我们也做不到的话,梨园戏去做现代戏真的要慎重。
澎湃新闻:感觉到您选择创作这部作品,更多是从一个剧种领军人物和团长的身份出发,而不是一个演员的角度出发。
曾静萍:这几年我发现整个社会环境变化很大,包括大家的思维方式和欣赏习惯,我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多少忠实的观众来追看梨园戏。再过几年,我就要退休,我觉得现在更需要考虑到大家未来生存的问题。
为什么古老剧种就一定要只做传统戏?当然我们不是要忘记传统戏是我们的本,传统戏的优秀的东西必须继承下来。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可以通过探索一个梨园戏现代戏,真正做一次艺术探索,也给剧种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