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学历史教与学︱“无孔不入、有缝必弥”的教学尝试
严耕望先生是研究中国中古史的大家,专长于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史和历史地理的研究,他治史以严谨著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备受史学界推崇。其在《治史三书》中提出的治史态度、理论、方法、原则能否迁移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呢?笔者曾以“无孔不入、有缝必弥”的治学态度来反思和调整“五四运动”一课的教学,形成了一些实践感悟。
学生的追问让我猝不及防
2015年10月,笔者在执教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教材第五分册“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一个学生向我提了两个猝不及防的疑问:“为什么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会引发学生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为什么是5月4日而不是其他时间呢?”
这两个疑问,让我毫无准备,猝不及防。一是备课时确实没有考虑过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二是自己也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五月四号而不是别的其他日子。当时,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这个“缝隙”应该要及时填补。好在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学会了打“太极”,发动学生一起来思考。
师:“C同学的两个问题非常好,值得大家一起来思考,有哪位同学能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然而列强却推行强权政治,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学生出于爱国而上街游行示威。”
生C:“以前中国也屡有外交失败,为什么不见学生游行示威?”
在C同学的追问下,学生都哑口无言……
师:“C同学的追问非常好,这个问题大家不妨课后好好思考下,还有五四运动为什么是在5月4号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C同学你自己也好好想想,课后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一次“有缝必弥”的教学尝试
很显然,这个“无孔不入”的学生的两个提问,完全暴露了我备课和知识的巨大“缝隙”甚至是“致命漏洞”。羞愧之余,我开始查找资料以解答学生的疑问。随着材料的搜集和梳理,疑问逐渐清晰,对教学思路也进行了及时调整(下图左是调整前的思路,下图右是调整后的思路)。
第二天,我带着调整后的课件走进了另一个班级,满怀信心地上起课来。师:“今天我们学习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初中历史教材已学过,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换个思路来学习五四运动,请大家看屏幕上的幻灯片。”(教师出示上图右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师:“请大家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说说看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怎样的外交要求?为什么中国外交失败?”
生1:“中国要求日本归还山东。”
生2:“中国国力弱小,列强推行强权政治,对中国外交请求置之不理。”
师:“为什么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就引发学生的爱国运动呢?以前中国不是一直推行屈辱外交吗?”
生1:“学生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爱国意识强化了。”
师:“还有别的同学有补充吗?”
生2:“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不断加深,中国人尤其是青年学生对民族矛盾认识得更加深入了,尤其是中国作为战胜国依然得不到公正的待遇,让国人很失望,进而失望转化为愤怒。”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我们来看看当时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学生领袖罗家伦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
出示罗家伦《对五四运动的一些感想》中的材料:“第一,是前次新华门事件的连续(指1918年5月的请愿活动)。第二,是新文化运动所产生的思想变化的结果。第三,是大家受了蔡孑民(蔡元培)的影响,一变从前羡慕官僚的心理而为鄙视官僚军阀的心理,并且大家有了一种以气节相标榜的态度,有意去撄官僚军阀之锋。第四,是正当巴黎和会的时候,感觉到中国受人支配和帝国主义国家协以谋我的痛苦。第五,因为受欧战以后各国革命潮流的激荡。”
师:“从以上材料来看,罗家伦先生认为是五个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学生爱国运动。为什么学生选择5月4日上街游行示威呢?”
出示2015年5月4日海南日报上发表的王凯《亲历者眼中的“五四运动”》一文中的材料:“据罗家伦介绍,他们原来准备5月7日率领群众在天安门外举行游行示威,因为这一天是国耻纪念日,这样做可以减轻学校当局的责任,对北大和蔡元培校长都会有所保护。但一个意外情况打乱了原定计划,5月3日,清华学校举行一个纪念活动,北大的许多师生都去观礼,罗家伦也去了,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回来。就在罗家伦等人去清华的这段时间,事情起了变化,报人邵飘萍来校通报了山东问题已经失败的消息。在校的一帮同学马上在北河沿法科第三院召集会议,先由邵飘萍报告消息,后由许德珩等人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后来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刘仁静带了一把小刀,要在会场上自杀,还有一位学生,也准备断指写血书。这次集会形成了一个决议,决定第二天(即5月4日)联合各校同时行动,并在北大学生中推出二十名委员负责召集,当时不在现场的罗家伦也名列其中。”
师:“从以上材料可以看书,学生原本是计划5月7日举行游行示威的,但是5月3日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学生临时集会,在群情激愤之下临时改变决定,5月4日提前行动。游行是要去哪里呢?为什么要火烧赵家楼呢?是预谋好的吗?”
出示《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材料:“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农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下两个信条道:(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二)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师:“从当时发布的公开宣言来看,学生游行示威的目的是哪里?”
生:“各国公使馆。”
师:“那后来怎么就烧了赵家楼呢?赵家楼在哪里呢?”
出示腾讯网“历史专题——纪念五四运动”的一张图示:
师:“从以上图示来看,赵家楼在使馆区的东侧,从行径路线来看,学生先去使馆的,后去的赵家楼。可见,火烧赵家楼并没有事情就预谋好。为什么学生要去赵家楼呢?”出示民国八年五月五日新申报上的报道材料:“今日,各校学生游街后又赴曹汝霖家,因阻止入内,打破电灯,曹宅焚毁,学生数人被捕。”(如下图)
师:“从材料来看,赵家楼是谁的住处?”生:“曹汝霖。”
师:“曹汝霖是谁?”
生:“是亲日派官员。”
师:“学生到赵家楼后做了什么?”
生:“打破了电灯,烧了赵家楼。”
师:“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生:“抓了一些学生。”
师:“你觉得这些学生该抓吗?”
生1:“不该抓,曹是亲日派,学生是爱国行为。”
生2:“该抓,即使是亲日派,学生也不能侵犯私宅,烧了别人房子。”
师:“政府、学校各方实发后态度如何呢?”
出示北洋政府公报材料:“大总统令:本月四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纠众集会,纵火伤人一案。方事之始,曾传令京师警察厅,调派警队,妥为防护。乃未能即时制止,以致酿成纵火伤人情势。迨经警察总监吴炳湘亲往指挥,始行逮捕解散。该总监事前调度失宜,殊属疏误。所派出之警察人员,防范无方,有负职守。著即由该总监查取职名,呈候惩戒。首都重地,中外具瞻,秩序安宁,至关重要。该总监职责所在,务当督率所属,切实防弭,以保公安。倘再有借名纠众,扰乱秩序,不服弹压者,著即依法逮捕惩办,勿稍疏弛。此令。国务总理内务总长钱能训中华民国八年五月六日——民国八年五月七日第一一六九号”
师:“政府当时是如何定义这场事件的?”
生3:“借名纠众,扰乱秩序,不服弹压者,依法逮捕惩办。”
师:“学校当时是如何看待这场事件的呢?”
出示梁漱溟刊登在1919年5月18日《国民公报》上的文章《论学生事件》中的材料:“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审厅去审理判罪,学生去遵判服罪……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纵是国民公众的举动,也不能横行,不管不顾。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
师:“梁漱溟是当时北大的教师,他是如何看待学生行为的?”
生4:“他认为学生事件应该交给法庭办理,学生应该去遵判服罪。”
出示胡军《蔡元培与五四运动》中的材料:5月10日,蔡元培在南下途中特地给学生写了一封信。他信中说道:“仆深信诸君本月四日之举,纯出于爱国之热诚,仆亦国民之一,岂有不满于诸君之理。惟在校言校,为国立大学校长者,当然引咎辞职。仆所以不于五日即提出辞呈者,以有少数学生被拘警署,不得不立于校长之地位以为之尽力也……惟恐诸君或不见谅,以仆之去职,为有不满于诸君之意,故特在途中匆促书此,以求谅于诸君。”
师:“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呢?”
生:“认为学生是爱国的,要保护和营救被抓的学生,但是作为校长他不得不辞职。”
出示曹汝霖回忆录里的材料:“此事距今四十余年,回想起来,于己于人,亦有好处。虽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牺牲了我们三人,却唤起了多数人的爱国心,总算得到代价。又闻与此事有关之青年,因此机缘,出国留学,为国家成就人才。在我呢,因之脱离政界,得以侍奉老亲,还我初服。”
师:“后来曹汝霖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呢?”
生:“他认为这个事件于己于人,于国于家都有好处。”
师:“从材料来看,当事人曹汝霖后来还是选择了原谅学生,也肯定了学生的爱国运动的积极意义。”
教学反思后的三点认识
以上课例中,由于学生的两个课堂提问,导致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调整,是由“无孔不入”的学生主动进攻而引发了教师的“有缝必弥”的防守态势。虽然调整后的教学设计较之前有很大的改进,也更能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但是整个教学环节和设问包括材料的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打磨,需要继续“无孔不入,有缝必弥”:如材料的孤证和互证问题、材料使用的信度和效度问题等等,都值得我深入思考和探究。从严耕望先生关于“无孔不入”与“有缝必弥”的理论阐述和笔者个人的课例实践来看,要想把历史学科专业治史理论和态度迁移到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无孔不入”和“有缝必弥”需要有很强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
其次,“无孔不入”和“有缝必弥”需要有广泛的阅读和严密的考证能力
第三,“无孔不入”和“有缝必弥”需要持续的自我反思
基于以上实践和反思,笔者认为《治史三书》不仅是历史专业研究者学习治史的重要“教材”,也是中学历史教师提升学科能力的重要“课本”。通过有效运用其中的治史方法、原则和态度,迁移至课堂教学,必将使学生从中受益。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