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器一物之美:港大呈现“锤炼镂铸”特展

畹町
2021-12-25 08:49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近日正在举办“锤炼镂铸:中国古代青铜器与现代银器”特展,展出馆藏中国早期青铜器及一批银器,从科学与技术角度探讨艺术创作。展览不仅印证古文明深藏于一器一物间,也彰显先贤“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

“锤炼镂铸:中国古代青铜器与现代银器”特展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艺创启动”企划展览之一。该企划旨在从科学与技术角度探讨艺术创作,剖析物料和技法如何缔造中国文化史上各种艺术瑰宝。展览通过并置馆藏中国早期青铜珍品及一批由惠记珠宝(创立于1885年)为20世纪香港鉴赏家关世德先生定制的银器,揭示中国文化长河里恒久不衰的精湛金属工艺。

兽面云纹簋 青铜器

簋形碗 银器

商周时代(约公元前1600年至前256年)的青铜铸器,为亚洲物质文化中最享负盛名的日用器及礼器。在材质和技术方面,商周青铜器所采用的优良合金以及精巧的铸镂技艺,不仅印证古文明深藏于一器一物间,更彰显先贤“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

青铜器原产于中国中部黄河流域的冶炼遗址,以不同铅含量的铜锡合金制成。当中不少器物均以云纹、饕餮兽面纹或其他吉祥符号作纹饰。

青铜器历久弥新的尊贵美态使其至今备受颂扬。除作为礼器外,青铜器亦作煮食或贮藏之用,既让观者一睹商周时代的文化风采,也使人联系至现今的日常器皿。青铜器的华丽造型及实用性启发后世创作,尤见于此次展出的现代银器,个中工艺突显铸造錾刻技术的悠久历史。古今器物细腻超卓的造型相互辉映,是中国绵延数千年的金属工艺的最佳例证。

云纹鬲 青铜器

青铜器冶铸技术

中国古代青铜器(例如鬲【lì】)参照传统陶器制作而成,当中一些式样具备与陶器相同的礼仪性质及日用功能。相比陶器,冶铸青铜器虽更为困难和昂贵,然制作铸铜所需陶范和制陶近似,匠人实际上可将制陶技术和经验活用至制造铸铜模范中。

匠人谨慎地将液态铜锡合金倾注入陶范,待其冷却凝固后,即从范中取出。通过此法,同一陶范可重复使用以制作式样相同的铸件。而铸件的形体与表层纹饰取决于外范内壁,即与铸件外层直接接触的部分。若铸型时使用多于一个块范,块范间的空隙会形成披缝并残留在成品表面。匠人錾刻装饰铜器时,会清除此等铸痕,突显成品形态精致规整。

云纹爵 青铜器

爵形杯 银器

青铜錾刻工艺

表面带精细纹饰的青铜铸器常经錾(zàn)刻处理。錾刻为一种金工装饰技法──透过锤击或配合錾子使金属表面产生凹凸不平、深浅有致的錾痕图案,可用于修整纹饰细节,进一步完善整体形态。此古老金属加工技法毋须削除任何金属,运用简单工具即能刻画繁复细节。铸器活灵活现的兽面纹饰或纹带常经錾刻修饰,以求臻于完美。

锤揲技法则可应用于较晚期、器壁较薄的青铜器,或采用软金属(例如银)材质的作品。此法充分利用金属自身的延伸性,从器物内壁反覆锤击敲打至器体或纹饰成形,成品具浅浮雕效果。经锤揲技法塑形后,匠人随即从外壁以錾刻技法添加细节。錾刻技法不时与雕刻技法交替配合使用,然有别于錾刻,雕刻技法需削去作品表面金属以构成花纹。

弦纹敦 青铜器

龙纹鼎 青铜器

鉴赏银器

银(化学元素符号Ag)具有柔软、皑白及富有光泽的特性。它与铜一样,为最常用作生产合金的化学元素,透过混合其他金属提升硬度藉以铸造不同器具。银在中国普遍用于碗具与珠宝制作,如发簪和梳篦等。近代香港制银工艺深受中西银器之影响,糅合精准合金比例及金工技法,展现出别树一帜的风格。

标准纯银源自十二世纪欧陆,最初在现今德国北部地区作交易之用,其银含量标准于1275年在英格兰获首次确立:银占比92.5%,其余7.5%为以铜为主的其他金属。纵使标准纯银大量用于欧洲工艺品,香港本地珠宝生产商也采用这种比例严格、银含量高且柔软的金属制作中式器具。正如此次展出的银制餐具,不仅呈现标准纯银在本地制银工艺的位置,同时体现商周青铜器式样的鲜明特色。

鬲形器 银器

敦形盖碗 银器

鼎形碗 银器

青铜器的用途

有别于作为日常饮食器皿的陶器,青铜器主要用于宗庙及丧葬的礼仪活动。从实用性而言,青铜器的使用虽与日常生活有关,但实则它的首要用途与祭祖活动有着紧密联系。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式样多变,根据其饪食及贮藏用途分门别类。鬲和鼎用作炊煮肉食,爵、斝和角则用作温酒。簋和敦用于盛放食物,而卣则用于容酒。

兽面纹卣 青铜器

卣形盖碗 银器

盖鼎具双重用途,此类器盖通常附足,除器身用于烹煮肉类外,也可将器盖倒置来盛放食物。青铜器物的礼乐祭祀用途彰显它们崇高的地位,同时透露青铜器纹饰寓意之所在:例如云纹具吉祥意味──“云”与意指幸运的“运”发声相近。

展览海报

锤炼镂铸:中国古代青铜器与现代银器

地点: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时间:2021年12月18日—2022年3月20日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