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上交往:马可尼抵沪开启一场“无线电派对”

2021-12-29 08: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密斯赵 上海滩杂志公众号

“无线电之父”伽利尔摩·马可尼

1933年12月7日清晨,上海某报记者在老北站写下一篇新闻报道的开头:“夜幕一层层地剥尽,光明刚从黑暗中透出来,把空间挤满,‘顺风耳’的发明者、‘无线电大王’马可尼携夫人,就在这样凄寂的晓寒中,踏上了上海的地面……”

新闻中人物的全名为伽利尔摩·马可尼,是年少成名的发明家,他20岁在家搞实验,23岁注册公司,35岁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年纪轻轻就被尊为“无线电之父”。

到了20世纪30年代,马可尼把自己公司开到了中国,并在上海成立办事处。这一次,马可尼夫妇从意大利远道而来,上海是他们全球考察之旅的最后一站。短短五日的行程,仿佛在沪上开了一场横跨学界和商界的无线电派对。

在家里成功发送世界上第一束无线电波

1874年4月25日,马可尼出生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市的一户富裕家庭。父亲老马可尼是一名成功的传统商人,母亲安妮则是开明的音乐教师,比丈夫要整整年轻17岁。马可尼没有去过学校,启蒙全靠家庭教师与自习。14岁时,母亲为他请来一名家庭教师,来自博洛尼亚大学的物理教授奥古斯托·里吉。这位教授不但允许马可尼使用博洛尼亚大学的实验室、图书馆,还准许他将实验仪器和书本借回家。安妮支持儿子的爱好,在阁楼上腾出一个房间给他做实验室。然而,老马可尼却认为儿子埋头搞实验是不务正业,希望马可尼能成为一名海军军官。不过,这位商人最终还是被妻子说服,将自己的藏书室全天候向儿子开放,支持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物理教授奥古斯托·里吉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可尼对物理产生了极大兴趣。他博览群书,去各所大学听课,学问日渐进步。有一次,马可尼和哥哥去阿尔卑斯山度假,在一本电气杂志上读到了一篇关于赫兹的实验介绍及论文。他脑中灵光一现:电磁波可以用于通信啊!于是,马可尼匆忙结束假期回到家中,着手准备实验。不久,他就在家里发明了一个简陋的无线电装置,并用无线电波成功打响了楼下的电铃。21岁时,马可尼拥有了专属实验室,便是他父亲名下的蓬切西奥庄园。在这栋豪宅,他成功地把无线电信号发送到2.4公里之外。

马可尼与他的发明

马可尼,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无线电报系统的发明者。厉害的是,他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天赋。在无线电发明尚未完全成功之前,他就想好了要注册公司、申请专利。然而,马可尼的申请却被意大利政府给拒绝了。创业遇挫,马可尼并不气馁,在母亲的支持下,他来到了母亲的出生地——伦敦。事实上,英国对马可尼来说并不陌生,从3岁起他就跟着母亲频繁到英国旅游,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1897年,马可尼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申请到相关专利和支持经费。两年后,马可尼发送的无线电信号先后成功穿越了英吉利海峡、大西洋,一直传到加拿大纽芬兰。1909年,马可尼与来自德国的电气工程师卡尔·布劳恩一起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40岁的马可尼被任命为意大利军队中尉,后来成为海军司令部的中校。1923年,马可尼加入法西斯阵营,服务于墨索里尼政府。这是他人生中一段无法绕开也不能否认的事实。多年后,《申报》在马可尼访沪的时评中写道:“科学是无国籍的,科学家的贡献是遍及全人类的。”马可尼在学术上的贡献依旧举世公认。

就这样,马可尼一边在意大利军队中服役,一边继续搞科研,并取得了斐然成绩。为此,马可尼接连获得全球诸多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以及各国政府颁发的勋章。

20世纪30年代,马可尼的公司在上海成立办事处,经销旗下无线电通讯器材。公司厂房在韬朋路(今通北路)759号,占地十亩,办事处则位于北京东路131号。

北京东路131号马可尼无线电公司上海办事处旧址

1933年,马可尼携第二任夫人曼丽亚抵沪时,已年近花甲。在上海市民的眼中,他不仅是一位世界级的著名科学家,也是最早在上海开办企业的一个知名外商。这便是文章开头,那位记者将其称为“无线电大王”而非“无线电之父”的原因,“大王”重在商业,“之父”重在科研。

环球考察时发现上海有“无限商机”

马可尼是一位很务实的科学家,比起理论,他更在意科学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1912年4月15日,在举世震惊的泰坦尼克号撞冰山事件中,船员在船体遭受撞击后用无线电联络外界,才使得一部分乘客得以幸存。《泰晤士报》上刊登的时评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感谢马可尼发明的装置,它使泰坦尼克号能够最快地发出求救信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可尼在工作室亲自试验无线电设备

为了考察无线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实际应用状况,马可尼买了一艘豪华游艇,并在游艇上设置了一个无线电实验室。事实上,马可尼这次携带夫人的环球旅行就是一场技术考察。到上海之前,他们已经去过中国的大连、北京、天津、南京等地。本来下一站是苏州,后改变计划,在意大利驻华公使的陪同下,从南京坐专列直达上海。

那么,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无线电行业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人类第一次面向公众的无线广播,发生在1906年12月24日的美国。而中国的“第一次”则在17年之后。1923年1月23日上午,英文《大陆报》在上海大来大楼(今广东路51、59号)楼顶,架设了两座距离地面约73米高的大型天线,面向上海地区广播新闻和音乐节目。这是由在华经营电讯业务的美国无线电商人奥斯邦开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大陆报》联合创办的一家广播电台,也是中国最早的无线电广播。当晚,全上海大约有700余人收听到了广播。上海市民对广播这一新生事物十分感兴趣,纷纷上街购买收音机,由此开启了“无线电广播时代”。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已经走进了上海人家的生活,市民口中的“无线电”即指广播收音机。1935年底的一项统计显示,全市共有6.8万余台收音机,约有30万人在家中能通过收音机听广播。当时的上海人口在370万左右,也就是说仅有百分之十的市民属于听众。所以,无线电当时在上海属于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1933年马可尼夫妇抵沪时留影

因此,有关方面十分重视马可尼夫妇的此次到访,上海特别市政府、意大利驻沪领事馆都派官员前往迎接;交通大学、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上海广播无线电台、中华学艺社等机构负责人,纷纷安排了具体接待行程。马可尼夫妇抵达上海后,入住的是大名鼎鼎的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

蔡元培勉励学子要迎头赶上

1933年12月7日清晨,欢迎团和媒体团顶着凛冽寒意,早早地就等在老北站(今上海北站)月台。待列车缓缓驶入,马可尼夫妇出现了。马可尼身穿黑色大衣,戴着礼帽,拄着一根象牙柄的手杖,曼丽亚也是一身黑色打扮,戴着一顶礼帽,面纱遮住了上半脸,脖子处系着的红色丝巾,显得特别耀目。两人表情和蔼,身材高挑,衣着华美,与大众印象里不修边幅的科学家形象相差甚远,反倒有些明星政要的派头。他们与人群握手寒暄后,上车奔赴华懋饭店。

在饭店,已经有许多记者等候准备采访,但马可尼因感冒没有露面,由他的秘书代为答记者问。12月8日上午,马可尼一行宣布取消原定在福开森路(今武康路)285号意大利俱乐部举办的午宴,理由是“感冒略有加重”。此时,上海各学术团体的负责人开始担心了:马可尼身体不适,又逢下雨天,他会不会连下午在交通大学举行的茶话会也不参加了?下午4点,马可尼乘坐的汽车准时出现在交大校门口。气氛瞬间沸腾,近千名学生夹道欢迎,高声呼喊着大师的名字。在那个年代,交大物理学院通信专业的学子有三大偶像,分别是“电报之父”摩斯、“电话之父”贝尔、“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偶像莅临,这些工科生粉丝自然是兴奋无比。

上海交大在1917年开设无线电相关课程,1919年拥有了无线电台,是国内最早创立无线电课程教学的高校。因此,这场茶话会被安排在了交大校园。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等人,将马可尼夫妇引入容闳堂内。容闳堂门口高挂欢迎标语,出席茶话会的各界代表逾100人。

会上,蔡元培首先致辞,说见到马可尼本人对在场各位而言是“愉快得了不得的事情”,指出无线电的发明“能给包括在座每一个人在内的全球人民带来无穷益处”,他勉励在场的青年学子“我们因马可尼先生的光临,而特别引起我们迎头赶上去的机会,也是当然的事”。黎照寰在发言时说:“夫使世界之有变迁,而文化进步者,其要素有二:即发明与创造是也。……意国与中国有特别之关系,盖首发现中国文化者,亦一意大利人,其后遂有多数意人往来两友邦之间,以交换知识与货物,以增进国际友谊……”然后,马可尼起立,首先感谢了有关方面的热情接待。他对中国的辽阔国土和优美景色赞叹不已,对中国的四大发明也赞不绝口。他还对中国当下在物理学研究方面所做的“甚多努力”做出了肯定,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到中国考察。接着,东道主代表向马可尼赠送了一份特制的礼物——《欢迎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博士来华纪念刊》。

“马可尼纪念柱”奠基仪式合影,铜柱左侧为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右侧为马可尼

会后,马可尼一行前往交大科学馆,为“马可尼纪念柱”奠基。该纪念柱由一名交大校友捐赠,是一根无线电铜柱,直径寸余,高近7米,形状如马可尼于1895年所设计的柱状垂直天线。马可尼将铜质天线柱放进预先挖好的洞里,然后挥锹铲土,结束了这天的行程。

“实况转播”推销自己最新产品

马可尼很会做生意,这次访沪正值年底,他就在《申报》等报刊上刊登了广告,提前一个月叫卖“1934年式”无线电收音机。新品上市自然价格偏高,但购买者却很踊跃。上海的同行们深谙“抱团取暖”商业经,不但跟着他在报纸上做广告,还联合举办了一场行业展览。12月9日,上海各无线电公司在汉密尔登大厦(今福州大楼)联合举办了一场无线电展览,时任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出席了开幕式。展览会上展示的是各种无线电设备,但当天的报纸则无一例外地拿“马可尼”这个名人起标题,如“世界的发明家无线电界围绕马可尼”“马可尼氏之初期发明及其对于无线电界之贡献”等等。

在上海的最后两天,马可尼接连参加了两次高规格晚宴。12月10日,浦东地区宣布正式开通电话服务,首批用户有50多家。当晚,吴铁城在市政府招待所设宴款待马可尼夫妇一行,宋子文、孙科及各国公使、领事以及上海商界、学界近300人到场。

20世纪30年代位于真如的上海国际无线电台

12月11日,是马可尼在上海行程的最后一天。上午,他先参观了位于真如的上海国际无线电台,该台建成后已使用了三年。在电台开幕典礼上,宋庆龄与美国罗斯福总统的夫人通了话,虽远隔重洋,但语音清晰。之后,电台又陆续开通了中德、中法、中英、中日等国际无线电报电路。台里的设备全部采用马可尼公司产品,包括2台20千瓦发报机、4台接收机和4副发射天线。马可尼看到自己公司的产品在中国得到了重用,十分高兴。中午,马可尼夫妇参加了意大利领事馆为他们举行的宴会。晚上,马可尼以无线电公司的名义在华懋饭店设宴回请。晚8点15分,华懋的宴会刚刚结束,马可尼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出席泛太平洋协会为他举办的饯行晚宴。孔祥熙、颜惠庆、王正廷、徐佩璜、虞洽卿、何德奎,以及意大利公使、领事,意大利驻沪海军司令,英美商会会长等中外来宾300余人到场欢送。晚宴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才宣告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马可尼公司专门在会场上安装了话筒与扬声器,将宴会实况用无线电直播的形式对外发送,引得不少市民驻足收听。马可尼的发言回荡在申城上空:“贵国地大民众,无线电最有用处,望贵国人士深明此意,联络民众,交换情感,可造成一强大无匹之国家……”

展开环球之旅的马可尼夫妇

END

编辑:曹 琪

原标题:《【海上交往】马可尼抵沪开启一场“无线电派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