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华大学杨燕绥: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是刚需,不能只靠养老机构

澎湃新闻记者 胡丹萍
2021-12-24 13:09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12月23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清华大学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指数课题组、大家保险集团三方联合编制的《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在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之“城心养老:养老新趋势”上正式发布。

蓝皮书从养老服务基本问题、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和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旨在为养老服务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社会共识,探讨最能满足中国居民养老需求的理想模式。

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和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带领团队在2021年开展了“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调查发现52.85%的受访对象选择居家养老,受访者更愿意父母选择在家养老,占比58.23%。选择在家照护失能父母的比例较低,选择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的比例高于父母的选择。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已经意识到失能失智和临终照护是刚需。

12月23日,杨燕绥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不能一味把失能失智老人丢给养老机构,要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这个刚性需求,基层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至关重要。

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是刚需,着力打造正三角的医护体系

11月26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失能失智老人约4500万,今年以来,我国已在北京、山西、辽宁、四川等15个省份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当国民寿命越高的时候,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求就越明显。”杨燕绥对澎湃新闻表示,这个需求是家庭有孝心有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需要专业技术和专业空间来解决。

在杨燕绥看来,对失能失智人群的照护属于广义医学,它不在狭义的医学当中,它也不属于医保基金付费的范围,属于目前正在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其实不能把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问题一味地丢给养老机构。”杨燕绥表示,养老机构主要还是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料,一旦承担了失能失智照护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比如刚需的急救,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更需要国家的卫生医护体系。

杨燕绥认为,国家现在就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打造一个正三角形卫生医护体系。

什么是正三角的医护体系?杨燕绥解释,正三角形的医护体系基层是最大的,龙头医院的医生把关,医护团队下基层长期负责急性后期的康复护理,托管社区或者社区的康复医院,指导照护机构的工作。

杨燕绥表示,所以基层紧密型医共体非常关键,这个服务体系打造起来后可以支持甚至嵌入社区,而不是让养老社区养老机构自己去办这个医护体系。

“自己去办的危害性非常大。”杨燕绥表示,因为一个养老床位和一个医疗床位的成本和功能差异非常大。如果把这样的责任划给养老机构,养老机构盲目地去配建医疗床位和引进医生,护工的工资就更低了,如果护工的工资再这么低下去,这个产业很难发展起来。

最适合的养老服务最大的堵点在哪里?

蓝皮书的“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中提到,受访者为自己选择养老方式的结果显示,52.85%的受访对象选择居家养老,其中25.3%的受访者希望在不能自理时由家人照护;27.55%的受访者希望由专业机构提供居家服务;26.42%选择需要社区养老服务,其中有18.86%的希望能去社区日间照护中心;另外,7.56%的老年人希望能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住,有17.58%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去机构举办的养老社区和照护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市老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黄石松在国是论坛上指出,最适合的养老服务有三个要素。一是专业化的服务。谈机构、谈照护、谈康复,关键是要有专业化服务。二是有家的感觉。把养老机构搬回家,办家庭养老床位已成为当下养老趋势。三是价格合适,可以承受的支付能力。

不管是在居家养老还是去照护机构养老,照护人的问题都是关键一环。

养老服务业是长寿经济新形态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也被许多人称为朝阳产业。但就是在这一个朝阳产业中,从业者尤其是我国专业护理人员不足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要用最短的时间建立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可能有一个矛盾。”杨燕绥认为,现在养老服务要配置房屋土地和环境的改善,投资都很大,所以这时候总是用挤压人工的这个方式来做。这个时期应该尽快转变,当土地房产合理配置,要尽快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的收入。

“在西方,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时候,一个成熟护工的收入不低于一个医护人员。”杨燕绥表示,现在养老行业护工的薪资很低,大龄劳动人口和新生的劳动人口,甚至包括农村富余转入城市的劳动人口,都不选择这个专业,因为没办法生存下去。护工的待遇是今后在土地房产配置之后最关键的问题。

黄石松则认为,“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提供最适合的养老服务最大的难点。

“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体现在哪方面?黄石松指出,如今老年人口空间结构、分布和养老服务健康资源的地理分布错位。老年人集中在中心城区,但这些地区的养老服务资源紧张;老年人需要整合的、一站式的、打包的服务,但现在市场能够提供都是比较碎片的服务,专业程度不高,特别在照护、健康方面。

黄石松认为,“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的表现就是供需两边的不匹配。考虑到这点,住房制度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从规划设计、空间布局、老年友好社区到房屋的交易、租赁、物业管理,全流程思考老龄化社会的住房政策十分必要。

“总的来说,实现最好的养老服务还需要多方共建共享,政府、家庭、社区、保险、住房制度改革共同推进,对此我充满期待。”黄石松说。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